文.林發欽
刊於2014年10月27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cecs.anu.edu.au/files/EDGWordle.jpg |
回歸十五年,伴隨着澳門社會的巨大變化,非高等教育亦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其中有組數字或最能反映這十五年的改變:我們的學生人數由十萬跌至七萬,教學人員的數量卻由三千八升至近六千,使師生比回歸合理水平,教師和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照顧”。
回顧回歸十五年的教育發展,在取得令人關注成果的同時,卻又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問題。檢視取得的成績,直面存在的問題,並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或能使我們對澳門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
回歸後,特區政府對教育顯示出更大的承擔和責任,逐年加大教育投入,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辦學軟硬件和教師待遇都得到明顯的提升。但與此同時,教育投入佔GDP的比例、佔政府總公共開支的比例,與國際指標比較,均未見突出,也欠缺一套公開透明而又穩定增長的公共教育財政撥款機制。
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推行,提升了高中入學率,令中學教育更普及,直接促使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讀高等教育的總學生人數與適齡總人數之比)逐漸提高,至今已超過50%。但在教育普及、教育投入增加的同時,社會開始有聲音質疑學生素質不升反降。先不論這是否事實,卻引出令人尷尬的問題:投入與產出是否不成比例?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將學生人數減少的生源危機轉為優化班師比和師生比的契機,增加撥款,使教學人員不減反增,成功推行小班制教學。但最近兩三年出生人口的回升,卻令社會擔心幼兒園和小學的學位在未來幾年會越來越緊張,如果不及早全面考慮應對,最壞的情況或會逼使小班制走回頭路。
教育當局銳意推動教育法制化,為教育改革提供法律依據和行動綱領,加強政府對教育的宏觀管理和監督,使教育事務更趨規範,期內陸續頒佈《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免費教育津貼制度》、《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及教學助理員職程制度》、《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但在立法的過程中,不難見到在一些有重大爭議的問題上,政治妥協的利益常凌駕於教育專業的利益,結果要麼是立法進度舉步維艱,要麼是為迎合保守和既得利益等反對力量而修改原本較好的條文。
教育統計數字顯示,回歸以來,各項教育指標基本不斷優化,但留級率、輟學率、離校率、入學率等數字,還是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遺憾的是,基於約定俗成的社會觀念和潛移默化的教育習慣,部分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對有關教育現象的反省顯然需要更長的時間。與此同時,社會有些意見對教育的批評又有欠公允,顯示對教育缺乏理解。脫離教育細節,諸如“應試教育”、“死記硬背”、“倒模教育”等空泛的純社會學批判,其實是對澳門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傷害。
總的看來,經過十五年技術性、細則性的改革,澳門教育未來的發展,將受制於我們的社會觀念和教育思想。由此,觀念變革將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