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GIS校園環境研究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29日 澳門日報E11文化教思版
  
 美國聖安東尼奧Dellview小學舉行的地理信息系統日(GIS Day), 研究小組的成員向參觀的其他同學、教師、家長等展示了一個由他們通過模擬得出的「樹木與校園環境效益研究」成果。小組向來訪者解釋,在校園增加樹木不僅能更好的給球場遮蔭,而且樹木通過吸收大氣中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對校園環境的改善會產生持久的影響。同時,他們編制了一份供了學校管理層參考的校園環境改 善建議,建議學校在原有58棵樹的基礎上,於校園旁的十號州際公路旁種植多5棵紅橡樹(red oaks)和在操場上增加種植2棵硬葉愉(cedar elms),附有數據分析的報告指出,新增的植物將更有效地減少校園的空氣污染物。令來訪者歎為觀止的是報告模擬了25年後的情況,圖像顯示新植的樹木一年將會多吸收53磅的空氣污染物,同時多存儲27噸的二氧化碳。
 這是一個刊載於美國《American Forests》雜誌2007冬季號上一篇有關GIS教學的報導,研究小組是一個由3至5年級學生組成的團隊,他們利用CITYgreen 和ArcView兩個電腦軟件,通過GPS收集校園樹木位置信息、下載校園衛星圖片、制作信息圖層、輸入數據資料等步驟,撰寫的校園樹木環境效益建議。研究的構想來源自校外機構“4-H”在校內組織的課外活動,活動中的同學和老師都注意到校園鄰近繁忙的10號州際公路,同時校園球場上缺乏遮陽樹木,噪音和空氣污染對同學的學習和生活都有不良影響。由此同學思索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去改善學校的環境,並猜想可以通過 增加綠化面積來改善。為了驗證猜想,同學組成不同的工作小組,通過收集樹木信息、處理數據資料,並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去協助整理資料,繼而撰寫研究建議給學校管理層(據知學校最後採納了建議並付之實行)。
 華人地區近年的地理教育改革,不約而同地提倡要善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去協助教與學的開展,筆者亦在早前曾提及課堂教學如何利用GIS去開展教學,去引導學生思考。可是由於GIS教學在華人地區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成熟的案例較少。從上例可知,研究小組成員都是小學3至5年級的學生,卻可撰寫一份有數據支持的建議方案研究報告,可見推行GIS教學的難度並不在於其本身,反而是研究題材是否學生切身問題才是引起學生積極參與的關鍵。不少教師反映,學生交來的研習報告多半是坐在電腦旁完成的,質量參差且有不少抄襲成份。推動學生進行專題研習,包括GIS在內的方法都只是工具,核心是研習專題必須學生真正希望知道的,其次是強調參與和實踐,亦只有這樣的研習才能發揮實效,才能推動學生積極參與。
圖片來源:http://www.americanforests.org/ archives/2007winter/winter_2007_3.pdf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保育背後的“認同危機”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15日 澳門日報E11文化教思版

  澳門申報世遺成功後,文物保育逐漸成為社會重大的公衆議題,市民對歷史文物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
從下環街市、藍屋仔、松山燈塔到最近的望廈兵營事件,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議題此起彼落,民間訴求一個接一個。這些文物保育的訴求,不是孤立事件;保育是目的,也是手段,背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因素,體現了市民珍惜家園,熱愛文物,參與公衆事務的態度。從政府的處理手法來看,當局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似乎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多數只是從文物建築的價值去與社會討論問題,進而作出決策。其結果是,無論是執意清拆,還是從善如流,皆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即未能充分理解市民的文化感情,回應集體對“文化認同”表現出來的熱切心情。
  澳門作為一個移民城市,被葡萄牙人殖民管治了百多年,許多人都產生了“認同危機”,身分無所歸屬。主權回歸後,殖民管治的影響慢慢消退,澳門人的主體意識漸漸形成,參與文物保育運動,爭取公民話語權,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文化認同,化解“認同危機”的一種過程和方式。所以,近年澳門不斷發生文物保育的爭議,有時甚至演化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危機。這不僅是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育的平衡問題,更關係到澳門人的“主體意識”、“身分認同”等文化議題。
在高漲的保育浪潮中,一時間甚至連歷史學者和建築師都被“邊緣化”了。這種“忽然保育”的社會現象,可以從認同理論中找到根源。“認同”是主體與客體交互過程中慢慢生成的一種情感,體現在主客體之間存在着一種特殊的關係,表現出親切、認可和肯定。但這種感情平時是不顯露的,具有深沉和潛藏的特質。當被認同的客體發生變化,甚至備受衝擊時,“認同”的情感便會爆發。申報世遺成功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社區重整和建築重建,正是上述這些轉變的集中體現,所以一旦發生,“認同”便出現“危機”,市民自然而然地表現“保育”的訴求。
  文化認同不是強烈的感情衝動,它有如涓涓泉水,在心間細細流淌,看似淡然,實質卻是深沉的文化情感和記憶的延續。當掙扎與激蕩過後,它更形沉穩,更趨成熟,沉澱成對家園更深切的關愛。這些都値得澳門人珍視,値得我們的學生繼承和學習。
“認同”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是一種集體行為;同時又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認同”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文物保育不僅僅拆與不拆,或如何再生利用等 “技術問題”,若不明乎這些,做再多的事情,也注定事倍功半。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社會議題的調查與研究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01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踏入十一月份,行政長官和各範疇的司長在議事堂上與議員引介討論施政方針,一系列的政府政策成為坊間熱論的話題。筆者任教的學校,近日有不少學生在公民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不同形式的社會科學調查研究,以施政方針為主題設計問卷調查、展開訪談記錄,收集同學及老師的觀點與看法。
  “政府去年推出現金分享計劃,老師你是如何使用的?"、“現金分享計劃,有可能影響通貨膨脹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其中一組學生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向我進行訪談記錄。他們把過程認真地拍攝並有明細的研究分工,其間我們討論到什麼是社會福利政策,談到台灣地區的現金劵計劃與現金分享計劃優劣比較,論及政策的可持續發展。我亦反客為主,問及他們是如何使用五千元天降橫財,探聽他們的想法和價值取向,短短的十五分鐘我看到的是學生主動學習探究,關心時事和社會議題,過程更成為師生分享看法、交流互動的難得機會。
  社會學科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澳門教育過去都比較忽視。所謂「學好數理化,走篇天下都不怕」,在我的中學時代,不少學校都比較重視數學和微觀的理化科學,歷史、地理等社會學科地位不高,師生少有在課堂上談論時事議題,更少有教授學生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現在,不少國家地區的學校都致力改進課程和教學方法,設法將學科學習結合到生活,聯繫到實際,成為教改的核心目標。有香港出版的系列教科書,即以「生活」聯繫科學、地理和經濟,目的就是推動學與教回應教改目標。教師讓學生設計研究調查的學習模式,則是最佳的有機結合學生生活的模式之一。學生可以根據主題,就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展開針對不同對象的研究調查,一方面學生可以藉此掌握不同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同學亦可由此理解不同調查對象的觀點與看法。
  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需要建立在學生掌握不同資訊和觀點的基礎上。通過整理和綜合調查資料,學生掌握了客觀分析問題的方法,學習模式亦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對社會議題的關心程度亦能因此提高。
  讓學生關心社會,是鄉土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過去我們經常抱怨學生都不關心時事,但在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學校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只關心娛樂新聞、漫畫電玩,不少學生已經能對社會議題具有獨到的想法,批判的建議。
  順帶一提,在接受學生訪問的期間得悉,研究小組成員對「現金分享計劃」的態度都是「欣然接受,但強烈反對」,可以看到我們學生的公民素質正在不斷提高,這都是值得欣喜的。


圖片來源:http://www.lstlcw.edu.hk/4/4a1.files/thn_t00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