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愛國愛澳教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1月12日 澳門日報F6文化教思版

 “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無法灌輸,也不能從一個個體機械地傳向另一個個體。愛國,始於愛鄉;愛鄉,始於愛家;愛家,始於關心他人;關心他人始於修養自己。大道理,有時需要從小事做起,這是教育的規律。所以要教育學生愛國愛澳,最基本可行之法,是從社區教育做起,從鄉土教育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上述一段文字,引自我2003年寫的一篇專題論文〈推展鄉土歷史教育,培養愛國愛澳公民〉。我近年一直大力倡導鄉土教育,其中一個原因是,深信鄉土教育是愛國愛澳教育的基礎。所以,每次談起愛國愛澳教育,我總會重提上述的文字。
 澳門主權回歸後,因應新的政治形勢,有越來越多社會人士呼籲加強愛國愛澳教育。這本是合理而又可喜的現象,可惜最近幾年,“愛國愛澳”已被一些人政治化,甚至將之扭曲成維護既得利益的政治工具。所以,我近年已很少討論愛國愛澳教育的議題,下月有一教育研討會,主辦單位囑我談如何推行愛國愛澳教育,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個人非常擔心,有些人根據自己的“愛國愛澳”標準,將澳門人分化成兩種類型,即是與非。這樣的結果,會造成社會對立和分化,更使年青人感到困惑,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國愛澳呢?個別自詡愛國愛澳的人士,或要反問自己,除了維護自身旣得利益外,還做了些甚麼?社會再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價值觀該當如何伸張?
 愛國愛澳,推而廣之即愛祖國愛家園,應是人類一種高尚而又與生俱來的情感,如同愛父母愛親友一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告訴別人,你有多愛國愛澳;正如沒必要告訴別人,你有多愛你的父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希望的是“愛國愛澳”回歸“平凡”。這種感情的確是偉大而神聖,但卻沒有專利,無須申請。
 除鄉土教育外,從更廣闊的教育理想來看,培養學生愛祖國、愛故鄉乃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因應澳門目前複雜的社會情況,推行愛國愛澳教育的應依循以下三個步驟:第一,設法令學生明白:誰的國?誰的澳?何謂愛?如何愛?怎樣的愛才是真愛?學生只有弄清這些問題,才能明辨是非,判別真偽,愛得光明磊落。第二,通過平時的教學和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愛國愛澳的價值觀,使愛國愛澳的純潔情感昇華,並由認知轉化為日常生活的行為。第三,公民、國文、歷史、地理、社會、鄉土風物等課程是推行愛國愛澳教育的主要科目,這些科目應有相應的教學要求。

 教育理想告訴我們,沒有不愛自己國家,不愛自己家園的人。透過教育,我們可以使愛昇華,愛得更深,愛得更好,愛得更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