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藍天工程不只要藍天

圖片來源:http://folahministries.com/
wp-content/uploads/2014/01/blue-sky.jpg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年12月21日澳門日報E12教思版

    最近政府提出“藍天工程”,以十五至二十年時間解決“裙樓學校”的問題。“藍天”很形象,我近年持續呼籲增加教育用地,擴充校舍,就是心疼於學生在沒有藍天的環境下學習,於是無論寫教育文章,還是接受媒體訪問,都刻意提出學生需要“藍天”。
    2011年3月23日我在本報“蓮花廣場”版發表《規劃十年教育,造福百年社會--關於〈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 年)諮詢稿〉的若干意見》提到:澳門土地資源有限,學校的校園面積普遍較為細小,部分學校“生均校園面積”嚴重不足,甚至沒有操場和露天空間,致令學生在“看不見藍天”的環境下學習。
    2012年1月23日我在本欄發表《校園環境與學校認同》,其中提到:以北京大學為例,“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其中一個象徵,百年歲月,萬千學子,竟能共對一湖,由是成為“北大人”的共同回憶,甚至化為對北大認同的意象。當然,“未名湖”有獨特的人文因素,澳門學校不好比。因為對部分學校來說,我們莫說湖,就連一個操場、一張球枱,甚至是一片藍天也找不到,這還能奢談甚麼其他呢!試想,一個共同成長的校園,我們沒有操場追逐的回憶、沒有球來球往的歡笑,甚至沒有共曬太陽、同享一片藍天的體驗,那麼,母校再好,卻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這些“甚麼”正是我們建立學校認同的重要基礎,也就是教育界遭遇認同尷尬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特區政府正規劃新城塡海區,教育界都希望政府多留教育用地。教育界的共識是,新城塡海區不僅是要留出土地興建大面積的新學校,更重要是留出土地改善現時校園平均面積不足的學校的校園環境。
    澳門人都希望,將來的孩子,他們的校園都會有操場、有藍天、有簡單但卻歡欣的成長記憶,從而建構起對母校共同的回憶。
    2015年4月13日,我在本欄發表《土地再缺,不能缺教育》,再次提到:每一個澳門學生入讀政府認可的正規教育學校,都應該享有大致公平的、基本的活動空間,形象點說,就是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在校園抬頭享有一片藍天!
    當下,政府明確推出“藍天工程”,顯示重視問題和下決心解決問題,是一個好的開始和有承擔的施政,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但教育界又擔心政府在十五至二十年時間裡,是否有足夠的舊校舍空間和新教育用地滿足裙樓學校搬遷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一些學校來說,搬離原來的社區,意味生源發生質變,新社區的生源性質不一定符合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特色,這也是不能不思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藍天”是一種文學話語的論述,放諸現實,只還學生一片“藍天”當然是最低要求。“藍天工程”的遠景目標應該是使澳門每一所學校都有現代化、標準化的校園環境,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觀乎今天澳門的土地和城市發展現實,這或需要兩三代人前赴後繼地共同努力!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閱讀 · 澳門 · 文學

文. 黃逸恆
刊於20151207日澳門日報E12教思版

   初中二年級的班主任許老師,是一位風趣幽默,課堂活潑有趣的語文科老師。那些年,就算是最懶散、最不喜歡上課的同學,都被他的教學魅力吸引着,充滿笑聲的課堂,五十幾人的課室沒有一個會打瞌睡,沒有一個會做別的事情,每位同學都專心地聆聽,專注地學習。
    許老師的語文課,最大特點是將課文延伸,他會將教材中幾乎每一章節的範文,依據範文的內容和特點,延伸一至兩篇教材外相關的文章與同學分享,其中,最經常引導我們延伸閱讀的,是由澳門筆會定期編輯出版的《澳門筆匯》。
    記得初二第一節的語文課,許老師為了吸引我們閱讀課外文章,把載有他文學作品的那期《澳門筆匯》帶到課室,並用油印機為同學分別準備了一篇他的作品,並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他那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手法,分享了他寫作這篇文章的原因及想帶給讀者的一些思想。依稀還記得,那篇文章寫的是澳門幾道風景,還記得那天放學之後,我們幾位同學結伴坐上四號小環市巴士,去到老師所描述的那幾道風景中,嘗試細味老師寫作時的情懷。
    為了增加我們對閱讀的興趣,許老師會在課堂上剪輯幾篇陶里和魯茂在《澳門筆匯》的作品,並向同學透露二位作者就是我們學校的危亦健主任和邱子維老師。那些年的我們,想不到原來在學校也有老師是“作家”,須知道“作家”這個名詞在很多學生心目中都是非常遙遠的“東西”。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讀的第一首十四行詩就是陶里的《銅馬像》,我看的第一本散文和小說,就是魯茂的《望洋小品》和《白狼》。在文章和作品中,讓我看到了另一面感情豐富的危主任,讓我體會到邱老師對澳門的情感和對社會的看法。
    許老師的作文課,很多時候是沒有題目的,但他會引導我們把回憶、把感情和對事物的看法寫下來。才剛看完《望洋小品》的我,受魯茂細膩描寫澳門人事的筆觸影響,結合了小時候爸媽帶去銅馬乘涼的快樂回憶,那次的作文成績破了有史以來自己的紀錄。
    閱讀文學作品,尤其是本土的文學作品,有助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本土作品所描述的人、事、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每天上學和回家的路上;一些已經消失了的風景,一些已經逝去了的情懷,能透過閱讀本土文學作品找回來,並透過文字的記載傳下去。閱讀本土的文學作品,有助啟迪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當學生看得多、想得多,自然而然就能寫,讀寫能力就能得到鞏固。
    教青局和澳門筆會,上星期六出版發行了《書寫我城》澳門文學初中補充教材,補充教材綜合考慮了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匯編了三十位澳門本地作家有關澳門人、情、思、物的三十篇優秀散文作品,內容包括個人生活經驗、社會場景與人物記憶,書寫了作者們對澳門過去和現在的情和思。
    希望補充教材的出版,能有助學生由此引發閱讀的興趣,透過閱讀作者筆下澳門的人文風景,讓學生學習觀察、感受、關愛這個他們生活的小城──澳門。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審計報告與教育發展

圖片來源:http://www.alcomhomeinspection.com/
images/home_inspection_southern_california.jpg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年11月23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審計署最近公佈《對私立學校財政資助的監察》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再一次引起社會對私校財政運用和管理的關注。當中的問題固然需要糾正和完善,但事件對澳門教育界形象造成的傷害更值得社會反思和尋求救治之策。
    歷史上,澳門華人教育主要由華人社會自行承擔,逐漸形成澳門以私校為主的多元教育格局。昔日私校辦學經費主要來自社會捐助和學生學費,捉襟見肘,教師薪酬有好一段時期甚至低於製衣工人,學校艱苦經營。及至今天,公共財政大力投入教育,政府透過私校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學校的全部經費,以及非免費教育學校的部分經費都來自公帑,社會早有聲音要求加強對私校財政的監督。教育界有意見擔心,政府介入太多會損害辦學自主。但接受合理的監督,不等同損害自由。澳門教育自由,辦學自主的公民權利和教育政策,不應成為私校規避監督的藉口。教育是社會事業,接受社會和政府的監督與管理,是享受“辦學自由”所需要履行的“辦學義務”。
    回歸以來,澳門教育法制雖然日漸完善,但基於歷史原因,私校仍擁有廣闊的自主權,教學、行政和財政高度自主,政府的監督和管理角色仍有待加強。《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定出:“保障所有學校的教學自主以及私立學校的行政自主和財政自主,同時依法規範學校辦學的行為,形成政府與辦校團體間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範有序的辦學體制,增強學校辦學活力。”這些論述非常理想,但並未見有具體執行措施,關係重大的《私立學校通則》至今未見出台。
    《十年規劃》還提出“加強對學校教育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完善私立學校會計制度”,“依法設立校董會”,“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引入民主監督和社會參與,促進學校管理的現代化”等內容,以期加強對學校的管理。然而,當中只有設立校董會一項屬具體規定,其他都較為籠統,坊間對“加強”了哪些和“完善”了甚麼都不大了解。
    審計報告發佈後,引起社會輿論對部分學校甚至整個教育界的質疑,應驗了審計署提出“有問題持續出現而不及時糾正,對一直遵守教青局及基金各項規定的受資助學校並不公平”的預見。同樣地,有學校可能只是因為一兩項目財政管理或運用出現審計報告指出的問題,卻被外界誤以為“有好多問題”。如是者,對個別學校,對澳門教育界,對教育界過去長期以來克勤克儉作育英才的形象都帶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
    抽離細則的技術操作和指引要求,或應從制度層面更宏觀審視私校財政問題。具體明確的監管制度其實對私校和辦學實體都有好處,避免違規而不自知。藉此機會,應加快通過《私立學校通則》和落實《十年規劃》中加強對學校管理的規定。倘若如此,審計報告《對私立學校財政資助的監察》對澳門教育的推動就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和影響了。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口述歷史中的中華教育會

照片來源:http://www.edum.org.mo/gallery/collection/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1026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今年中華教育會迎來她的九十五歲生日。
    教育團體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澳門更是如此。因為早期澳葡政府放任華人教育,華人教育團體和學校實際已成為華人教育的提供者,中華教育會的誕生與成長,正是澳門教育歷史與現狀的寫照。是故,中華教育會九十五年的歷史,實質就是百年澳門華人教育的縮影,值得澳門人關注和研究。
    傳統歷史研究以文字史料,即文獻和檔案為主要證據,忽略對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應用。口述歷史是研究現代史和社會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可補充文獻記載的不足和文獻本身不具備的功能,提供新的史料形式──口述史料,也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口述訪談。中華教育會雖然有近百年歷史,但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資料卻散落在各種檔案、報章、特刊之中,要歸納和總結並不容易,而曾經參與近六七十年會務工作的資深教育工作者卻還有很多人健在,透過他們的敘述,再輔以文獻,反而更容易拼湊出歷史的原貌。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中華教育會與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合作開展“澳門中華教育會資深會務工作者訪談計劃”,深度訪談十五位參與中華教育會工作的教師,憶述教育會數十年的歷史發展。有關成果目前已結集成《會史留聲:澳門中華教育會口述歷史》出版。
    這個書名有意思,一個團體歷經九十五載不僅沒有塵封成為歷史,而且生機勃勃,風華正茂,成為澳門教育的中流砥柱,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事情。人去留名,雁過留聲,九十五載蹣跚走來,從先賢劉雅覺神父、梁彥明校長,到今天中華教育會口述歷史的敘述者吳培理、何德明、冼為鏗、林顯富、羅佩芳、劉羨冰、黃楓樺、伍華佳、郭瑞萍、朱杏兒、許瑞瑰、李沛霖、岑美娟、何少金、王文常諸位先生,百年間幾代人的傳承與蛻變,合作與碰撞,奮鬥與堅持,光影揮灑,透過衆人之聲,時間留痕,會史留聲。這不是專家寫的歷史,而是主人自己的敘述,更親和,更可感。
    冼為鏗先生憶述中華教育會會址的變遷,道出一個教育社團堅韌掙扎求存的成長歷程,也從側面折射出澳門教育近數十年的困頓與發展。
    林顯富校長細述全澳學生運動會的起源、暫停與中興,特別提到:“到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澳門之後爆發‘一二 · 三事件’,壁壘分明,我們的子弟學校即紅色學校,和教會學校分得很清楚,所以這個對學生體育活動是很不利的。”今天“壁壘”早就不復存在,但這種真實回憶,直面歷史的精神與內容,本身就是珍貴的澳門運動史料,超越會史,卻又更彰顯會史的光輝。
    劉羨冰校長回憶與社會各界一起爭取教師權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種種歷程,實際上就是澳門教育長足發展,走向專業化、現代化的過程。
    這些教育範疇的口述歷史,既是教育前輩的個人故事,也是中華教育會的集體記憶,更是澳門教育的歷史聲音,值得一讀。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從一節澳門地理課說起

文. 黃逸恆
刊於20151012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birmingham.ac.uk/
Images/college-social-sciences-only
/education/courses/ite-geography2.jpg
 
    首次踏上教壇是在大學第四級時實習的學校,一所位於廣州市郊南海大瀝鎮的農村學校。
    實習期間,由於我們班同學都來自內地不同省份,因此,實習的其中一節課就是讓我們向學生講授自己家鄉省區的地理環境。而衆多同學之中,我的那一節課最令學生期待,因為,其他班的實習老師講授的,他們大概都有所了解,來自四川的同學,會向學生介紹他家鄉的黑土、河川;來自安徽的同學,就介紹丘陵梯田。而我這個來自澳門的實習老師,那一節課要講的當然就是澳門地理。
    四川、安徽的地理環境以及特點,學生的課本上都有介紹,四川盆地的黑土、東南丘陵的梯田更屬初中中國地理中地形、農業必教的內容。因此,我要向學生介紹在他們課本裡只有短短一版紙左右的澳門地理,加上當時正好是澳門回歸前幾個月,澳門地理那一節課,早就讓學生引頸以待。
    為了準備這一節課,我需要比其他同學花更多時間,由於學生手上的地理教科書有關澳門的資料有限,因此我必須補充更多的教學材料,去豐富那一節課。因此,我利用實習期間的數天假期,跑回澳門搜集相關的資料,去備好那一節學生有所期待的澳門地理課。
    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是地理教育,因此,我雖然不是黃就順老師的學生,卻早在進大學之前就已經知道黃老師這位在澳門教育界無人不知的地理老師。要上好一節澳門地理課,要找最豐富甚至是第一手澳門地理的資料,當然就要找上黃就順老師了。黃老師十分支持後輩,一個從未見過面的師範大學生,居然第一次就把我邀請到他家裡來,和他談了接近三個小時,老師更向我分享教學心得,教我教學方法,之後,更把他一箱又一箱,一疊又一疊,有關澳門地理方方面面的剪報、地圖、資料通通翻出,逐份介紹,最後,甚至把那些孤本資料直接借我拿去影印。那一天收穫之豐,使後來那一節澳門地理課自認為精彩非常,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樂道、積極發問,初踏講壇的我得到學生們如此熱烈的反應,感到非常高興,自信心亦增加了不少,對後來實習課堂的表現大有幫助,畢業時的成績表,最高分數的科目就是實習課。

    翌年畢業,得母校聘用成為正式的地理老師,上面那一節實習期間的澳門地理課堂對我影響很大,自此,我就堅持盡可能每個地理課題都增補有關澳門地理的內容,每講到有關地形地貌、氣候氣象、河流海洋等自然地理,必先以澳門相關情況作引子再切入課題;每至產業區位、人口人種、民族文化等人文地理,亦多以澳門作為例子,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進行比較。藉此,讓學生在上地理課時,透過身邊和生活的實例,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更多地讓學生了解自己所生活的這片土地、這個小城──澳門。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非高教十年規劃中期評估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0928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www.freegreatpicture.com
    《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已公佈並執行多年,今年是中期評估年。《十年規劃》最後一條明確提出:2015 年,就本規劃中各項政策目標的達成情況以及相關措施的執行成效,展開中期評估。《十年規劃》當年在社會公開諮詢反應熱烈,其文本寄託了社會對澳門教育發展的集體期望,最後由行政長官以附錄形式收入《2012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成為特區政府長期性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綱領性文件。由於它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法規,其法律約束性和適用範圍都是有限的,要實現它的願景和規劃,中期檢討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再好的規劃,如果最終沒有付諸實施,只能是一紙空文,也使社會的熱烈討論淪為空談。
    《十年規劃》內容衆多,可以從三個層面予以關注。
    一是時間進度。很多具體工作,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規的制訂,都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例如:“2012 年完成持續教育通則“2014 年完成制訂中文科教師(包括普通話教師)普通話標準“2014 年完成特殊教育法規的修訂“2015 年完成職業技術教育法規的修訂“2015 年完成學校通則的修訂“2015 年完成學校通則的修訂等,都有具體的時間目標。宏觀審視一下,當中提到的許多重要工作,因各種原因都未能依時間表完成。
    二是改革目標。檢視時間進度容易,改革目標是否達成,相對更難審視。《十年規劃》有很多目標,例如:減低小學和初中的留級率提高高中學生的入學率優化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增加就讀的學生人數學生在中學畢業時具備熟練運用至少一種外語的能力,以中文為教學語文的學生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培養學生對本地歷史與文化的認同以及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態度,以及勇於創新的精神,發展他們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能力加強對學校教育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引入民主監督和社會參與,促進學校管理的現代化等,有的可以透過統計數字知道成效,有的卻需要開展專項評鑑,甚至是專項研究方能知道結果。
    三是教育財政和土地問題。《十年規劃》雖是教育規劃,但涉及的責任者和持份者卻超出教育範疇,需要整個政府和特區共同努力。例如:將非高等教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在城市規劃尤其是新填海區為學校發展預留土地等重大議題,一直為社會所關心。教育支出近年確實持續增加,但教育用地卻一直未見有具體的規劃和安排。

    《十年規劃》提出按照中期評估結果訂定和實施必要的調整方案,以提升規劃的整體成效,已有預見性。中期檢討的主要目的是要宏觀審視澳門教育改革的進度和成效,並從中了解各項工作具體面對的困難,尋求解決之法。《十年規劃》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和藍圖,是否實施和如何實施,需要社會督促。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三)

文. 黃逸恆
刊於20150914日澳門日報C12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tatic.parade.com/wp-content
/uploads/2015/06/kids-in-kindergarten.jpg

    踏入9月,學校課程正逐步按照《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下稱《課框》)和《基本學力要求》(下稱《基力》)的推進步伐,穩步開展課改工作。其中,幼兒教育階段新學年將率先實施,學校課程將更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循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組織教學內容,更多以遊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將更重視幼兒全面和均衡的發展,透過更綜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健康與體育語言個人、社會與人文數學與科學藝術五個學習領域的學習歷程中,發展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基本素養,強調保教結合的原則,培養小朋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甚麼是幼稚園?Kindergarten是德文,是由幼兒教育之父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於十九世紀創造的新詞,Kinder是指兒童,而Garten當然就是樂園了。所以,不少幼稚園校長都會致力把學校打造成小朋友都喜歡的兒童樂園為辦學理念之一。相信沒有一個小朋友會不喜歡去兒童樂園,可是卻有不少孩子並不太喜歡上幼稚園。
    是次學校課程的改革與發展,着眼點是學校提供予學生一個符合《課框》和《基力》規定的持續及有系統的學校課程,強調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為學生提供最適切的學習歷程。當中,對這個適切的理解至為重要,尤其在幼兒教育這個學習啟蒙的階段,幼兒應該在幼稚園裡重點發展感知、運動、情緒等能力,培訓良好習慣,為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奠基,這個關鍵期一旦錯過,將是無法彌補的,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終身。
    思想家盧梭曾言: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現在書店最暢銷的產品是育兒書、教養書,以及林林總總的兒童讀物,諸如計算、中英文認字學字等輔具套裝。曾經有一次到書店,旁邊的父母正為三歲剛入學的女兒選購產品,爸爸認為標明適合三歲的讀物太過幼稚,主張選購那些不幼稚的讀本讓女兒閱讀;媽媽則在細心選擇那個放滿培養孩子成為天才之類的教養書。另外,我們亦不難發現,有少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尚在幼稚園的孩子補購一些並非學校安排的中文寫字加減法等以重複抄寫、機械式運算作招徠的練習冊。
    專業的幼稚園老師都清楚知道,研究指出,七歲前兒童大多處於前運算階段,其思維以表象為主,這一時期的多數孩子尚未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很難進行運算;重複抄寫更有可能影響小朋友小手掌的健康發育。因此,我們的幼稚園給予小朋友的學習經歷都是最合適和最好的,而不是最多和最深的。

    新學年,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兒童樂園,成為每一個小朋友一早起床,就要嚷着要去的地方,小朋友於這個樂園在適切的幼兒課程和專業老師帶領下,每天盡情地玩樂,健康快樂地成長。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人口政策與職業教育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0831日澳門日報C11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
2015-07/30/128076900_14382579057141n.jpg

 澳門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多時,從教育政策、教育成效、社會效益和公衆評價諸視角審視之,都不能說取得成功。但這不是要否定職業技術教育在澳門社會發展中的價值和貢獻,更不是要否定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的長期努力和付出,而是從宏觀社會層面出發,正視問題,尋求改進之策。教育當局近年十分關心職教的發展,似乎正醞釀推出新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研究室最近公佈的《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就以專門的章節引用澳門科技大學2014年的內部報告《持份者對澳門職業技術教育認知及政策期望的焦點訪談研究》,闡述未來的職教政策。該份訪談研究被視為內部文件,並不公開,這種處理有點過猶不及,因為這樣的研究報告我看不到敏感性和需要保密的理由,花了公帑,卻束之高閣,而不藉此詳細推介有關政策,實在可惜。根據人口政策研究報告所引用的部分內容,看不到發展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的新視野和具體有效的新措施,大部分意見在教育界已討論多時,甚而早就形成共識,關鍵是怎樣推行,何時推行,由誰推行。諸如配合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人才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整合政府資源等論調更是離地空談,缺乏新意。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面對的主要問題是,社會觀念認為職業教育的出路不如普通教育;微型經濟體的職業結構與工種實際需求並不如理論中的殷切;有些職業工種已由外勞充當等等。這些條件下,使現時幾所職業技術教育中學在生源上出現錯配,部分職業技術中學的學生打算或最終入讀與原職教課程無關的專業;部分專長與興趣都適合入讀職業技術中學的學生卻在文法中學苦讀,或提早離開校園進入社會。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政策中一個不能忽視的獨特議題是,在澳門勞動人口中,有相當部分是外勞。在此先略過未來的外勞人數和工種結構等外勞政策問題,幾可肯定在可見的未來,外勞人口仍會佔澳門勞動人口一個相當大的比例,甚或過半。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經濟結構單一,工種類型偏少,各工種人口需求也常現波動不穩,所以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制訂,應與外勞政策密不可分,互為考慮。即是說,如果將來傾向重點發展特定的職業技術教育門類,在外勞政策上就不應輸入或盡可能少輸入這類人才,否則本地職教學生將要與外勞競爭工作崗位,潛藏社會矛盾。

    澳門的教育現狀是,我們有八成多升大率與過五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學人數與適齡人口之比),卻同時有不少青年人沒有完成高中教育,更遑論高等教育了。是以,職業技術教育有其需要與價值,盡快建立職業技能認證制度應是未來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最重要的政策,這也是《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中可取的建議。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50817日澳門日報F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y1.ifengimg.com/
93e66fcf076a20ad/2014/1102/rdn_5455b524b39bb.jpg

    上期提到,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學原則》,提出十七條指導幼兒教育的具體方式和方法。
    鶴琴先生十分強調要讓幼兒從做中學習,他認為要讓幼童內化各種知識和能力,皆要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教學過程不應該直接向幼兒說明結果,而應要讓他們自己去實驗和思考,去求結果。他指出,例如游泳和做飯,在陸地上和在課室裡,無論你怎樣教以及如何解釋,都無法讓孩子學會游泳懂做飯。
    因此,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三條原則。
    “促進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方法的革新,尤其是以遊戲為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是特區此輪幼兒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重點。
    如何革新教學方法?鶴琴先生倡議我們,要不斷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尤其採用比較教學法替代教學法精密觀察,並以大自然和大社會作為教材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去開展教學。他注意到,小朋友喜歡戶外生活的特點,認為幼童到戶外去就快樂,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知識,幼童完全沒有經驗過,讀了也不可能完全理解。而大自然、大社會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東西來作活教材和活教具。所以,就需要讓兒童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探索自然的神秘,去研究社會的實際問題。上述的六條原則,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再看,一點也不落伍。
    作為兒童心理學家的陳鶴琴先生,各條原則都是根據兒童心理的理論學說,結合他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力求做到心理學具體化、教學法大衆化的目標,讓教師讓家長都能理解,都能應用。其中六個原則,尤其結合了兒童心理學的理論學說。他注意到兒童喜好競爭的心理特點,因此,提議老師們可以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透過組織比賽,增加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率。同時,他倡議採用的方式方法,也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此外,鶴琴先生亦提出,採用的方式方法要盡可能遊戲化故事化,並透過分組學習,共同研究,從而提升兒童的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鶴琴先生認為,應當發揮協作的功能,鼓勵教師教教師以及兒童教兒童這兩個原則,套用今天大家熟悉的話語就是學習共同體的概念。

    上述摘要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教學原則,在當前政府和學校推進幼兒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背景下,尤其踏入新的學年學校將按序於幼兒教育階段全面推行《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的相關規定,鶴琴先生的建議仍然極具參考價值,值得我們每一位幼教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入理解和付諸實踐。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鄉土故事:戰爭與饑荒

文.林發欽
刊於20150803日澳門日報E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mage.wenweipo.com/
2015/08/13/a18f.jpg
    我一直提倡老師多以口述歷史的形式推展校本課程和專題研習,一方面訓練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提升待人接物的技巧,一方面使學生深入了解別人,親身體驗不同年代的歷史。本文嘗試以具體的口述故事,說明口述歷史在教育中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澳門在抗戰時期發生嚴重饑荒,那個年代的人是怎樣生活的呢?透過口述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得很具體、很細節。香港淪陷後,難民激增,周邊地區都被佔領,使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航路受阻,糧食供不應求,澳門的自然環境又欠缺耕地,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饑餓成為那個年代澳門社會最主要的特徵。
    有受訪者的爸爸是海外華僑,定期寄錢回來,生活相對安穩,她回憶:我們也是要吃雜糧的,要吃些發脹了的米飯,讓你吃了半碗就覺得飽。這些一會兒使人又覺得餓的飯,我們叫它作神仙飯。我最記得我們有時又饑餓,又沒有甚麼東西好吃,到收到爸爸匯來的錢時,媽媽就讓我們開心一下,給我們一毫子去美國樓餐廳買一個餐包吃,大概我們每個月都有一次餐包吃。
    如果家庭環境不怎麼好,生活就更艱難了。有受訪者憶述:在日本仔來的時候,是吃不飽的。我們已經算比較好了,還可以把番薯、芋頭摻到米飯中吃。有人甚至連這些東西都沒有。
    各種糧食供應不足,尤其是米荒,政府實行配給制,使富裕階層也不容易買到糧食。有受訪者說:到後來貴的時候,就完全沒得賣了,有錢都買不到。
    極度饑餓之下,許多平民百姓要從糞便中找尋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進食,以保存性命。有老人家回憶說:我對粟米有很深的印象。當時市面上有很多乞丐,不少人就在街角住宿、煮食。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煮食,他們在煮一粒粒的粟米。那些粟米是從哪裡來呢?原來有些人身體差,吃了硬粟米不能消化,便將一粒粒粟米拉屎排出來。那些饑民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在屎中把粒粒粟米撿出來洗淨再煲,以作充饑。
    另一位受訪者也有相近的記憶:那時候在澳門,從石牆街到白鴿巢的路上,很多人隨便在路旁排便,先前進食的玉米粒沒有消化直接排出,大雨過後,只剩下玉米,街上就有人把玉米撿起,然後進食。抗戰的時候,這是沒有辦法的。
    有受訪者曾親身目睹饑民撿糞便殘渣吃,成為他最深刻的戰爭記憶:當時有人吃了餵馬的粟米,拉出來沒有消化的玉米屎,這都有人會搶,搶了洗乾淨再來吃。有些人說這未免太誇張了吧,但這是真的!這是我小時候見過印象最深刻的事。當時我在同善堂讀書,學校煮粟米派給一些人,我在同善堂,即是現在爐石塘那附近走過,旁邊有一些橫巷,有些人拿了吃完以後,因為很難消化,便拉出來一粒粒的粟米,但是拉出來之後便接着有人去搶,搶了洗乾淨後再煮來吃。我真的親眼看到。
    總之,饑餓或半飽半饑是戰時澳門社會生活的常態。我相信以上戰爭親歷者的回憶,會為我們的新生代帶來不一樣的經驗。這些事離我們很遠,但通過適當的教育方式和呈現方法,卻又離我們很近。這就是口述歷史,我所相信的有效教學法。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一)

文.黃逸恆
刊於20150720日澳門日報F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brocku.ca/brock-news/
wp-content/uploads/2013/09/tbn-fullday-kindergarten.jpg

    衆所周知,政府正在推進學校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步伐,其中,踏入新的學年,將按序於幼兒教育階段全面推行《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的相關規定。
    幼兒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重點,強調促進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方法的革新,尤其是以遊戲為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
    當中,《課程框架》內有關課程發展的原則提出,幼兒教育的課程要遵循啓蒙性的教育特點和切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重視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及遊戲化的學習活動方式,推行綜合主題教學,並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同時,為引領學校優化學校的課程與教學,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課程框架》在規範學校在幼兒教育階段設立學習領域,而非按科目設置分科課程,推動學校以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跨學習領域的綜合性學習主題,鼓勵學校以遊戲作為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從而促進幼兒教育課程的統整,讓幼兒獲得多元、均衡及完整的學習經驗。
    而幼兒教育的《基本學力要求》,更進一步提出幼兒學生在完成三年學習後,在健康與體育語言個人、社會與人文數學與科學藝術五個學習領域的發展水準提出基本要求,讓教師的教學更重視幼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體發展,也保障教學活動不致出現對幼兒有過高的學習要求。
    以上,是特區政府在制度建設上,推動學校進一步改革幼兒教育的主要理念和方向。
    近十多年來,隨着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尤其在制度上的不斷完善,幼兒教育階段教師的專業資格和學歷水準持續提高,因此廣大教師們對於幼兒發展的認知,已具備足夠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共同推動幼兒教育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
    幼兒教育課程改革步伐的推進,《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等制度建設固然重要,但實務上仍然需要廣大的幼兒教師同心協力,在課堂教學上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進,才能真正將改革的理念落實到孩子身上。
    被譽稱為中國的福祿貝爾中國幼教之父的中國近代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非常強調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人要從小教起,尤其以幼稚期為人生最重要的時刻,小朋友的習慣、語言、技能、思想、態度和情意要在此時期打好穩固的基礎。因此,陳鶴琴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代表作《活教育的教學原則》,提出十七條的教學原則,指導幼兒教育的具體方式和方法,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再重讀這十七條原則,無不佩服陳鶴琴先生學術之造詣。
    活教育十七條原則的第一條,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此一原則,陳鶴琴先生依據了兒童喜歡遊戲和好動的心理特徵,認為孩子能自然動手就是了就可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會得到直接的經驗,就能認識事物的本質。
    澳門此輪幼兒課程改革,倡導遊戲化的學習活動方式,正正就是陳鶴琴先生指出的原則之一。如何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陳鶴琴先生六十七年前就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烽火歲月的集體回憶

文.林發欽
刊於20150706日澳門日報D06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
/res/1/20150707/19381436204636640.jpg

    口述歷史做得愈多,我愈相信它的功能將來勢必會無限拓展。口述歷史不僅是歷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和史學研究方法,同時是一種社會學研究方法,也是大學、中學甚至小學開展人文社會領域教學的重要工具。我愈來愈深信口述歷史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不僅讓歷史與未來對話,實現敘述者與訪談者的情感交流,透過口述歷史更能跨越世代的鴻溝,消弭世代偏見。
    我這些經驗和想法,或許有點令人懷疑,但事實真是如此。
    近期做了一項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研究,將敘述者,即受訪者定位為平民,研究戰時的澳門社會生活。這些敘述者既不是高級官員,也不是軍人,也不是商人,而是普羅大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由於時代久遠,加上敘述者有一定的年紀,以致每個故事都有模糊和褪色的地方,這也是口述歷史常受人詬病的地方。但從大歷史的角度看,這些詬病無關痛癢。我們主持訪問了逾五十位八十歲以上,親歷過戰爭而又記憶猶新的長者。每個人的具體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故事都充滿個性;但這數十個故事,卻一如研究假設那樣離不開那個時代的共性。總體看來,從烽火歲月中走過來的澳門老人,他們都有一大串共同的關鍵詞:走難、飢荒、輪米、餓殍遍野、搶食、驗糞、和平歡欣等,構成一幅真實的戰時澳門社會生活圖像。這幅圖像,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集體回憶;或者反過來說,他們的集體回憶重構了那幅戰時澳門社會生活的圖像。這就是口述歷史的價值,透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質疑餓死的具體人數,卻能肯定了餓死很多人;我們可以不相信骨瘦如柴的善良小孩竟然要當街搶食,卻無法不承認飢荒之下人性和尊嚴的脆弱。
    有些悲慘故事在訪談現場已經聽過,只是當時故作專業抑壓情感,不讓淚水往外流;但到夜深人靜獨個兒伏案校閱逐字稿的時候,眼淚還是不能自主地奪眶而出。我清楚知道這些戰時經歷不是小說,不是電影,而是真實的生命歷程。有錢買不到糧食、炮彈落在家裡的屋頂死裡逃生、看着妹妹活生生餓死、已失去媽媽的十二歲小孩被爸爸要求跟別人走以保存生命……
    這些老人的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又很近。不說國家與和平大義,只看真實的人性,我相信老澳門人的抗戰故事可以感動我們的青年學生。透過口述歷史,我們不一定讀懂戰爭的殘酷,卻肯定讀懂老澳門人的苦難與質樸,實現世代理解。

    如果了解我這些研究的經驗,或會更明白我的主見,口述歷史的確可以跨越世代鴻溝。就此而言,口述歷史應用在教學上,已不僅限於歷史科了,謹此與教育界同工分享。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仁川宣言》

文.黃逸恆
刊於20150622日澳門日報D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globaleducationmagazine.com/
wp-content/uploads/2015/05/
UN-secretary-Ban-Ki-moon-world-education-forum
-2015-1024x764.jpg
    五月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韓國政府共同主辦的世界教育論壇(World Education Forum於韓國仁川召開。這個在教育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每十五年舉行一次,本屆主題是通過教育改變人生,大會邀請了聯合國秘書長、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世界銀行行長等國際機構高層人士、來自一百多個國家地區的代表以及非政府組織出席。分別就多個當前教育議題、未來所面對的挑戰進行討論和提出應對的策略及措施,論壇同時制定了促進未來十五年全球教育發展的《仁川宣言》(下稱《宣言》)。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Irina Bokova在閉幕式中表示,《宣言》申明了教育是實現全球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鼓勵各國政府為其國民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同時反映了各國對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的決心,並作為全球公民運用他們的潛能建設他們的社會。
    1990年《全民教育(EFA)世界宣言》教育發展目標在泰國宗迪恩提出以來,各國在推動教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當中仍有很多目標尚未得到實現。目前,全球仍有五千八百萬名兒童失學,而且大多數是女童。另外二億五千萬兒童雖然在學校學習至少四年,但仍沒有掌握基本的技能。
    《宣言》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至2030年必須實現全民教育發展的新目標,同時通過了“2030教育行動框架,以作為九月聯合國大會於可持續發展目標教育路線圖中討論採納。路線圖將基於義務性、透明性和參與式監管的原則,促成各國政府制定一份有效推動教育發展的法律與政策,以調動所有國家和教育夥伴全面落實新的教育議程。
    教育發展離不開教師,因此,《宣言》重點關注到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將確保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享有必要權利、充分就業、優質培訓、專業成長,以及享有一個資源充裕且高效率、高效益治理體系的激勵與支持。
    此外,“2030教育行動框架進一步確立發展目標,提出至2030年各國政府應確保有足夠且訓練有素的教師入職,必須招聘合資格的教師,並從低年級開始支援學生的學習需要;教育政府部門須為教師提供最佳的激勵措施,包括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以及持續專業發展的機會;透過制定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職;建設卓越績效的教育系統,以鼓勵教師把教育工作視為畢生事業。
    教育國際主席Susan Hopgood在論壇中指出,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必須保證每個學生由訓練有素、專業合格和進取精神的老師來教授。並進一步提到,若要為全民提供優質教育,就要變革教育體制,教育系統必須要轉變成促進開放與合作文化。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由此,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改革課程與教學提高教育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成為當前全球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