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教育與互聯網+(一)

圖片來源:http://tiyanzhimei.com/wp-content/
uploads/2015/04/t0113373119ee753ee2.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10月10日 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兩千多年前,孔子周遊列國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講學,休息時就坐在杏壇之上。當年孔聖杏壇講學,方式是倚賴老師口耳相傳,傳道、授業、解惑;千多年前,活字印刷術的興起及迅速發展,文字典籍等經典得以大量複製,使得學習的方式從只靠倚賴老師,發展到從典籍中學習先輩的教晦和前人的經驗。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尤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的班級授課制和學科課程制以來,西方現代學校模式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得以基本確定,並隨着殖民主義的擴張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以學校為中心的班級授課制和學科課程制,成為了當前各國各地教育的基本模式,當中的特點,是學校根據一套既定的標準、流程、質檢,完成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加工程序,現代學校的發展同時亦使教育得以廣泛普及。
 大約在二十年前,互聯網的興起促使了資訊時代的來臨,應用資訊科技的教學迅速成為學校教與學的重要手段。如今,只要連通互聯網,海量知識就會撲面而來,無論是哈佛、劍橋大學的課程,還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抑或最近各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動態;無論是視頻教學,還是網上討論;無論是身處大城市,還是在偏遠的農村,都能依靠互聯網的力量進行學習。
幾千多年以來教育的發展,使受教育的對象從“精英”走向“大衆”,方式亦從“標準化”走向“客制化”,當前的“互聯網+教育”年代,因材施教的理念得以充分發揮,學習方式由“套餐”逐漸發展成“自助餐”。
 英國學者Anna Craft在她的專著《創造力和教育的未來》中特別指出,資訊時代的兒童與青少年具備四個關鍵特徵:多樣性、娛樂性、可能性和參與性。也就是說,資訊科技為兒童生活帶來豐富的多樣性,促進兒童不斷自主建構,資訊科技讓兒童和青少年的娛樂活動和學習活動能夠穿梭於現實與虛擬空間之中,而不再局限於學校和家中,使得學習和交往的地點和環境更加具有多樣性。他們的網絡空間是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網絡空間成為了一個融入豐富情感和人際關係的娛樂世界,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延伸。數位科技提供豐富的場景,讓兒童和青少年能夠通過媒體發展出豐富的想法並傳達出來,讓個體或群體能投入到“假如”思維當中。各種資訊科技設備,為兒童高度的參與性創造了大量機會。資訊科技所營造的環境為兒童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自由的廣泛選擇、與他人合作、學中做與做中學、實現想法等。
 把握好資訊年代學生的四個關鍵特徵,正確認識並善用資訊科技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是當前“互聯網+教育”年代作為教師必須要思考的議題。去年三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期待“互聯網+教育”在總理前來澳門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在學校不斷得以深化和發展。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回到最初的起點

圖片來源:http://www.srssn.com/
myimg/article/560/1_uvpyp__.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9月12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周日早晨的校園特別寧靜,回到石牌老校區,那個校門依舊沒變,校門是用石米批盪而成的,有四根柱子,中間兩根高一點,夾住一扇黑色大鐵門,兩邊各一扇小門,大鐵門上掛着“華南師範大學”六個紅字。1996年,我剛剛中學畢業,背着那個沉重的大背包,拿着錄取通知書,懷着對教育的使命、盼望與熱誠,走進師範之門。
 走進校門,總會不自覺地向右轉入前往地理系樓的校道,校道兩旁依然是那些排列齊整的白蘭樹,在師範大學種植白蘭,不僅因為花香沁人心脾,更因白蘭樹的高雅芬芳,象徵着師範生應當品德情操高尚,亦預示着華師人走出校門後培育賢才,桃李滿門。除白蘭外,還有高逾廿米、樹皮灰白鬆厚的白千層樹,小紅樓東側那幾顆特壯的白千層,在四十年代華師搬來之前就已在,是當年軍閥陳濟棠漂洋過海帶回來種下的,最老那顆已有七十多年的樹齡,見證了華師多個時期的重要變遷。白千層樹又名玉樹,佇立在校園的白千層,其層疊狀的樹皮就仿似一位玉樹臨風的老教師,時刻教育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並見證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
 校道接近盡頭的地方是地理系樓,抬頭一望,除了外牆曾修繕裝潢過之外,整棟大樓的基本格局和面貌仍是二十年前的模樣。我們一班108位好漢就在五樓那個大課室共度了四年大學的學習生活,學習學科知識,學習走上教壇,學習教書育人。
 系樓前有羊腸小路連接學生宿舍陶園北樓。陶園的“陶”是指陶行知先生,就是那位被郭沫若大師讚譽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的著名中國近代教育名家。行知先生是我國進步主義教育的先行者之一,推崇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1919年行知先生發表《教學合一》,同年南京高師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不久為全國教育界所採用。
 母校創立八十多年來,雖歷滄桑,卻弦歌不輟。曾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的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1933年創立勷勤大學教育學院,五十年代遷至現址,至1982年改名華南師範大學,至今已發展成一所擁有石牌、大學城和南海三個校區,佔地三千多畝,專任教師近二千人,三萬多名在讀學生的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校名屢易而師範特色不改,校址數遷而辦學不輟。母校在服務港澳台教育發展方面,更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優勢,是最早在香港澳門合作辦學的內地高校,為澳門師資團隊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十年後的今天之所以重回母校,任務是向剛剛背着背包,拿着錄取通知書入學的新鮮人分享座談,與學弟妹們分享大學生活、教育理想、生涯規劃和專業發展。這次任務使我回到最初的起點,回想剛入華師門,以及踏出校門走上教壇的初心。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後首個上課日,寄語我們廣大的教師同仁,儘管秋去冬來,任由時間轉變,老師對教育的使命、盼望與熱誠的初心應當不變。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照顧學習差異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8月15日 澳門日報G04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extension.usu.edu/mln/
images/uploads/diversity1-1024x768.jpg

    曾經接觸過一些老師,慨歎現在的學生愈來愈難教,班內的學生學習差異太大。確實,學校教育,尤其課堂教學的開展,與十多二十年前相比,難度提高了。當教育系統的發展和進步,從精英化教育的取向走向普及化的教育體系,十多二十年前那個能上高中已不容易的年代,所呈現的標準、淘汰、篩選等特點,與當前這個強調教育權、確保教育普及與公平的年代比較,學校教育尤其課堂教學的模式,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達標式的能力要求、篩選式的紙筆測試,已然遠遠不能滿足時代對教育的要求。社會對優質教育的概念,亦已非只關注產出的學生能力和水平,現代的優質教育更多是指教育系統有沒有照顧好學習差異,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否在教育系統中得到盡情的發揮。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幫助每一位學生達至全面均衡及適性的發展。要實踐這目的,學校的課程、教學和評核等環節就必須因應學生的不同能力和學習需要,給予適當的輔導和幫助,讓孩子多方面潛能都能得以充分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都清楚知道,我們教導的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認知及情意的發展、學習方式、志向、動機,以至興趣及潛能上都各有不同。同時,形成學生學習差異的因素,還包括他們不同的智力因素、社會及經濟背景、學習經歷,又或是學習者與課程的配對等。基於此,所謂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其內涵並不是要把不同學生間的差距拉近,更不是要齊一孩子的能力或學習表現,最關鍵的,是要了解學生能或不能學得好的原因,從而找出適當的途徑,幫助他們學得更好。各類有關學生學習差異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能力是多樣的,他們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學習方法和個人喜好,這些方式和方法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但當一班學生在同一教室接受同一教學模式時,就會導致不同學生在學習時的表現與效果大相逕庭。
    由此,政府推動學校進行課程改革,內涵除關注學生全面均衡發展外,亦重視學生適性的發展和照顧學習差異,並提出透過學校規劃和開展各類的學習輔助措施,促進學生學習成功。
    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有研究提出,學校可從以下層面部署具體的策略:
    學校層面:訂定小班教學、課後補導、分組教學的學校政策和方法;
    學科層面:進行課程調適及統整,擬定不同程度的測驗工作;
    課堂教學層面:通達學習、合作學習、個人化程序學習、協作教學、分組課業、提升參與學習策略等都是有助照顧學習差異的教學模式;
    學生層面: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自學,教授學生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協助學生作好學習和生涯規劃。
    事實上,現在的學生並不是愈來愈難教,過去我們只是把那些不適應單一教學模式的孩子拒之校門之外。當前,我們強調以學生為本,我們重視學習權的保障,我們關注教育的公平和優質的普及,作為教師的我們就需要貢獻我們的專業,為每一個學生付出更多,以實現不讓一個掉隊的共同目標。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成長、成才、成功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5月23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stmarystelford.taw.org.uk/
SiteAssets/SitePages/Home/happy-children-700x430.jpg

    我們了解到,學生的心智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前一階段的發展是下一發展階段的基礎,因此學習的內容必須是具有連貫性的基本知識。完成幼兒啟蒙階段的學生進入小學教育階段,其腦細胞的發展已基本成熟,記憶力和理解力等智力發展,以至體格和價值觀等身心發展均處於最佳和最關鍵的狀態。因此,抓緊這個重要階段,為學生提供最適切、最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時在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學習能力,對其進入下一個階段以至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非常重要。
    由此,政府推動學校層面的課程改革,透過訂定課程框架,引領和規範學校更科學、更合理地規劃和設置學校課程,以讓學校提供予學生的學習歷程能更全面、更均衡,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潛能發展;同時,讓老師能依據小學不同科目的基本學力要求,按照學生發展的需要,透過選用教材、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組織和實施教育教學,為學生提供適性且多元化的學習歷程,為學生打下重要且影響其終身的基礎。
    我們明白,小學生需要學習甚麼固然重要,但如何習得更是關鍵,強調學習歷程的適性和多元,尤其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其習得的效果將是最佳,也能保持最久。因此,我們倡導老師在設計和開展教學時,應以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連結學習內容,讓習得的知識和能力可以應用於實際的生活。
    此外,小學的學習更要關注保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求知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小學生好學和厭學二者的分野,不在於學甚麼而是如何學。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務求讓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從單向聽講式的知識傳授,轉以更多的互動、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動手,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表達他們的看法,亦只有如此,老師才能更及時知道學生是否已經學會。當學生的基礎知識穩固了,學習方法掌握了,孩子天性求知的觸角就會自然延伸,學習將不再局限於課堂和課本。
    為了讓學生能更愉快地學習,老師應有意識地讓有意義的作業取代浮濫的作業量,讓學生可以多花時間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及閱讀。同時,盡可能減少紙筆測驗考試,適當增加關注過程而非結果的評核方法,紙筆測驗也應適當減少背誦或記憶為主要題型,增加更多非背誦式的問答題、思考題去取代選擇題跟是非題,來了解學生是否已經學會。
    課程是學習內容的依據,教學是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過程應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教師的專業素養,精心的課程設計,以及適當的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潛能。我們期望透過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共同推進課程與教學的不斷變革和發展,提高教育品質,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搭建一個更寬廣的舞台。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教室一角

圖片來源:https://earlyyearsreflections.files.
wordpress.com/2013/10/grouping-images.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4月25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前些日子有機會跑到小學教室一趟,了解到課堂教學在最近數年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下已有相當大的轉變。以問題為本的小組學習模式、以閱讀和運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強調學習內容的生活化和綜合性等,已經成為學校教育革新的主旋律。
    從今天的教室一角,我們可以看到課堂已經不是只關注教的課堂,而是一個真正體現到以學生為本的課堂。老師能夠對應課程目標,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和議題,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啟發學生思考和分組討論,討論的內容則由老師從網上摘取資訊後,轉化為切合學生生活經驗的學習材料,透過資訊技術的運用,輔以各類延伸的閱讀。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提出、思考、歸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課堂教學成為建構學生知識體系的重要環節,並成為發展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主要場所。
    十分認同一位教師前輩的觀點,她認為教育從來都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如是,學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亦然。教改路上,作為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哪些傳統需要傳承,哪些弊端需要摒棄,哪些革新需要推動。唯在實現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傳承傳統、摒棄弊端和推動革新絕非一時三刻能夠達成的,立竿不能馬上見影,卻需要我們一步一腳印地逐步實踐和不斷積累。
    任何的教育革新,皆不可能因為政府教育部門某個政令又或學校校長某次校政的下達就能實現。當然,政府有責任為教育的持續發展指明方向,透過訂定適當的規範和指引,引領學校教育不斷因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作出適當的轉變;同樣道理,學校校長也有責任,在整體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下,因應學校的理念和特色、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領導學校教師及同仁,持續不斷地改進和革新教育模式。所以,無論是政府抑或學校,其目的和目標都應當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為我們廣大的學生創設一個更好的、更有助其發展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歷程,讓孩子成長、成材和成功。
    可喜的是,我們的老師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透過主動和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專業發展活動,透過學校逐步建立起的教研制度,不斷積累和實踐了愈來愈多更有效和更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我們的老師已經普遍認識到學校教育和課程教學的對象是人,是學生本身。因此,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已經廣泛植根於各所學校。隨之而來,教師的課程與教學都能從研究如何教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理解學生如何學的層次。當整體教育目標更加清晰的時候,老師就能更準確地把握哪些知識、哪些能力、哪些基礎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這樣就能更準確地規劃好教學進度、選擇學習內容,課堂教學就能夠因應不同學生的個別需要和差異,運用更合適的教學模式、學習材料和評核方法。
    教育從來都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今天的教室一角,已經可以看到大家過去的努力所累積的成果成就。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小學不小

圖片來源:http://www.mkd.mk/files/article
/2015/10/30/mkd-224396.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0328日澳門日報C03教思版

    最近幾個星期,由於工作關係,比較頻密地到小學去了解老師的工作,其中一次,一位老師與我分享了她對小學教育的理解,大致如下:
    她認為,學生從入學到出來社會工作的十多年學習生活,從幼兒、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習,小學是最重要的階段。老師指出,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重要時期,孩子在學校的小學生活,掌握了一切學習所需的基礎,六年小學的學習生活讓學生:
    一、認識和懂得書寫幾乎大部分生活和學習所需要的文字,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了在衆人面前演說和表達的能力,掌握了閱讀的能力並對閱讀產生興趣;
    二、懂得了基本的計算方式及對大小與尺寸產生概念,學習了度量衡的單位、測量的技術,以及掌握了重要的數學公式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掌握了一門外語聽、說、讀、寫的基本知識,在過程中亦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點與差異,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
    四、認識了自己的身體和成長歷程並獲得了基本的性知識,認識了家庭和基本的倫理關係,認識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和國家社會的基本情況,了解到自己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之基本面貌並建立起環保的意識;
    五、懂得開展運動的基本方式,明白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發展了強健的體魄。
    六、建立起孩子遵紀守法的意識,學會了重視自己的想法和尊重他人意見的態度,理解到群體生活的重要性,發展了基本的社交禮儀和能力,建立孩子對自己的家庭、城市、國家和世界的觀念。
    七、學會了對美的追求,懂得欣賞的同時發展其創造和創新的能力;
    八、讓學生們能認識上網技巧,以及網絡上的各種危險,使網絡成為有用的生活工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四個支柱,包括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上述老師提到小學的學習歷程,即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四個教育支柱的重要基礎,也是澳門此輪包括小學在內的課程改革所倡議和推動發展的重要內容。
    那麼,為甚麼我們要強調小學教育階段打基礎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幼兒是教育啟蒙的重要時期,當孩子進入小學後則進入正式學習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腦細胞已基本發展成熟,記憶力和理解力處於最佳狀態,初小孩子腦袋吸收知識的能力就仿如海綿吸水般,大量將有助他們終身學習的知識和能力內化,性格和個性特質亦在此一時期加以確立;當孩子升上高小,初小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就會成為他們進一步認知並建構其知識體系的基礎。以閱讀能力為例,初小與高小學生會經歷從學習如何閱讀過渡到通過閱讀去學習的認知歷程,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亦然。
    小學不小,當中大有學問,我們小學的老師肩負為孩子奠基的重責,期望此次小學的課程改革,在全體小學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能為學生打下重要且影響終身的基礎,讓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綠色、校園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0229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anorak.co.uk/267384/
news/the-bali-green-school-bastion-
of-jet-set-green-colonialism.html/
    不知現在還有多少學校仍有舉辦春季或秋季旅行。回想起童年時,每年最期待的學校活動應該是到黑沙旅行了。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去黑沙旅行雖然已經比父母當年要坐車坐船去路環容易得多,但去八角亭集合搭21號巴士,過大橋行連貫公路入黑沙,這段大大話話要成個鐘的路程,去黑沙旅行仍然是小朋友年度最期待的學校活動。當年,黑沙旅行的精彩節目之一,就是老師帶我們行山看植物,也是當年很多包括我在內的小朋友最早、最直接、最真實接觸大自然的學習歷程。
    小朋友之所以期待去黑沙旅行,原因之一是人類對親近和認識大自然的天性,跟小朋友接觸過的都應該知道,他們對花花草草和小動物最感興趣。那時候,大多數學校只有課室和操場,只有規模和面積較大的學校,校園內才會有樹木花草。亦由於此,不難理解為甚麼小朋友會期待去黑沙旅行。
    曾經參觀過幾所澳洲和美國綠化程度很高的學校,除了綠化程度高以外,那些校園綠地更是老師和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老師都非常鼓勵學生在種植園親手種植蔬果花草植物,並指導其照顧觀察植物的成長,培養學生親近土地。當然,澳大利亞人均擁有國土面積零點四平方公里,與澳門每平方公里平均二萬一千人的人口密度絕不能比擬。
    事實上,澳門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在最近十多年提高了不少。一方面,政府持續鼓勵及支持學校優化校園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學校領導及老師亦積極開展各類環境和自然教育。因此,學校的綠化面積不斷增加,學校因地制宜地建設天台植物園、垂直綠化牆、綠色走廊等綠色設施,美化校園環境之餘,更成為不少自然科學課堂開展的重要場所。
    本欄曾引用有幼兒教育之父之稱的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於十九世紀創造的新詞“Kindergarten”,指出意指兒童樂園。德文“Garten”可直接翻譯為花園,福祿貝爾創造此詞,認為如同花園般的幼稚園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近期的教育研究,則持續支持福祿貝爾先生上述之理念。
    據澳洲一項研究發現,學校綠化面積與學生的學業成績表現呈正比關係,心理學家寶格特(Kathleen Bagot)持續追蹤墨爾本六百名來自不同綠化面積校園的小學生,發現就讀綠化面積較大的學校的學生,其學習表現優於一般學生10%。另一項來自瑞典的調查研究亦有相同之結論,研究發現接受戶外教學之學生,其專注力高於只在教室內學習的學生。
    上述研究結論是否適用於澳門學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上文指出,小朋友喜歡親近和認識大自然是其天性,能夠有更直接、更真實接觸自然的學習歷程,肯定比只在課本上和只在電視上間接認識來得理想。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生命影響生命(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2月01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

    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好的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卓越的老師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能全情投入教育事業,向每一位學生傾注感情,樂於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因為,他們深信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
    代表美國教師卓越表現的象徵是一顆蘋果,一顆透明的水晶蘋果。這顆蘋果價值並不昂貴,但卻代表了老師追求卓越、誨人不倦的高尚情操,一旦選上成為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就成為教育界形象的代言人,被賦予傳揚教育理念的重要職責,並成為全美三百多萬教師的楷模。
    要成為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必須是教學能手,具有激發所有學生學習的能力,同時深受學生、家長和同事的尊敬與愛戴,具備積極心態、口才出色和能應付繁重教學任務的充沛精力。
    2015年,獲此殊榮的是一位在德州任教中學英語的老師:尚娜(Shanna Peeples)。尚娜任職學校的校長桑迪(Sandy Whitlow)對她的評價是孩子們的生命和生活中的關鍵成年人。尚娜老師深信,作為老師學到的第一個且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與學生建立起師生關係,在她面前的學生來自各種各樣背景的家庭,孩子背景不同經歷亦相異,她認為,作為老師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為每一位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的各種問題,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學生心中最重要的人。
    尚娜老師任職的中學,位於德州小城市阿馬里洛(Amarillo),是一所學生學業和家庭背景皆處於弱勢地位的I類高中:帕羅杜洛高中(Palo Duro High School)。尚娜就是在這所高中傾注了她對教育和學生感情,全情投入、追求卓越的開展她的教育事業。她花了許多時間甚至用到假期,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使得她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參加並順利完成大學先修英語課和考試(AP English),在她來以前,帕羅杜洛高中從未有學生能參加及順利完成這個考試;她又為學校那些以非英語為母語的移民學生編寫輔助教材,為難民家庭的孩子錄製在線學習教程;她更利用周末、周日的休息時間,協助學區開展教師閱讀培訓工作,幫助其他教師學習如何更有效地為學生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學;同時,她更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為學區的夜校學生提供免費的課堂。
    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殊榮自1962年設立以來,各年獲獎的五十多位教師,包括尚娜老師,都具有以下幾個卓越的特點:全面發展;積極主動地與同行和同事分享經驗;尤其是,從不計較付出,時刻為那些身處各方面條件都處在弱勢的孩子,為她們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將優質教育之光撒落到孩子心間,讓每一個孩子追逐夢想、發揮潛能、實現自我。
    上月17日,在首屆 “卓越表現教師榮譽的頒授典禮上,澳門十五位包括中小幼和融合教育教師獲授卓越表現教師的榮譽,表彰他們在教育工作上的卓越表現。十五位卓越表現教師在分享環節上向出席者分享了他們教書育人的理念、經歷和心得,向同儕分享了他們對教育的熱誠和專業精神。十五位卓越表現的教師,皆具備上述卓越特點。在此祝賀獲獎的教師,也寄望大家卓越的表現,成為教育界的楷模,為孩子的發光發亮,傾注熱誠。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生命影響生命(一)

圖片來源:http://www.zjkyejy.com/News/
UploadFiles_2163/201407/2014072220480517.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1月04日澳門日報C08教思版

    每個人一生中總有幾個影響自己一生的人,而這些影響自己一生的人,絕大部分出現在十多年學校學習的階段。
    著名作家黃春明、梁實秋,都曾說因為童年時得到好老師的啟發,鼓勵和指導他們閱讀和寫作,使他們走上寫作之路;大多數的老師,之所以立志成為老師,要麼父母都是老師,要麼就是在學習階段曾遇上過影響其一生的老師。
    影響別人一生,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甚麼學生對學校對班主任最有感情?你去問一百位老師,一百位老師都會說,那些最多問題,最讓老師頭痛的學生,對學校和對老師最有感情。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真實故事:
    世榮是學校出名非常調皮搗蛋的初中學生,亦由於此,班主任要求世榮每天放學後都要到教導處向他報到,以便班主任可以處理每天收到其他老師對世榮的投訴,班主任對世榮的管教問題十分頭痛。
    星期日校園,班主任回到辦公室,在學校門口碰到世榮,世榮蹲着弄他的電單車,班主任問他在做甚麼,世榮以不爽表情回應說在修車。面對世榮這張不爽的表情,星期日回校辦公的班主任當然也不高興,但因為早已習慣了也沒有生氣,班主任看見世榮裝配零件利落,離開前說了一句話:“嗯!你蠻有機械天分的呢!”
    世榮回家,媽媽照樣按習慣責備世榮,問他又去哪裡生事?世榮說回學校還碰到老師。媽媽追問是否又被老師責罵了?世榮回應說:沒有,老師說我有機械天分。
    然後呢,就因為老師這一句不經意的說話,世榮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媽媽也確信了世榮有機械天分,中學畢業後升上大學電機專業,回澳後擔任一所有名的歐洲車行維修部主管。上面那個故事,是班主任到車行修車時,碰到十多年後的世榮向他憶述的往事。
    老師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一個好的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人師遠比經師重要。為甚麼最讓老師頭痛的學生,對學校和對老師最有感情?因為,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向學生傾注了感情,與學生建立了關係。
    美國非裔老師Rita Pierson,2013年在TED中錄影了一段視頻,七分多鐘的演講累積了五百多萬的點擊率。她在演講中呼籲教師們要花時間認識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並讓學生知道他有多重要;她認為老師的責任是給予學生成長的支持,即使是一句輕輕的叮嚀,都非常重要。她鼓勵老師和學生建立關係,她相信只有建立好關係,才能有效地使教育發生。Rita在演講中說,有一次一位同事向她表示:“他們發薪水聘我教學生,但沒有聘我喜歡他們。”Rita回應:“孩子們不會跟他們不喜歡的人學習。”她認為,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如果老師沒有向學生傾注感情,那就不是教育。
    2016年新年伊始,願以此與各位老師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