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活動課程

文.黃逸恆
刊於20130930日澳門日報E02教思版

中學時期,因為受恩師黃勵知老師的影響,對地理科有了濃厚的興趣,並因此加入了校內活動課程的地理興趣小組。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放學後都自發地到學校的地理室,與恩師一起就地理科的一些議題共同探究。
 
在這段過程中,將搜集到和整理後的資料花時間去一起製作一些專題式的地理模式或展版,置於地理室的內外。製作雖然粗糙,但每當想起恩師在課堂時會用這些粗糙的模型展版向其他同學展示和講解地理現象,受此激勵的小組同學都會繼續自發地努力搜集和製作更多的材料,為教學繼續提供雖然粗糙,卻比教科書更直觀、形象的模型,以及教科書少有的最新和熱門的地理專題圖表資訊。

由於恩師教學的影響力實在太大,這個小組人數不但越來越多,而且一年一年地有新血加入,使這個活動課程一直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在恩師的大力支持下,這個小組後來更自發組織校內的地理競賽,參與的組別由最初的幾組隊伍,發展到後來按年級分組的大型常規性賽事。除此以外,每學年度面向全校同學在大禮堂進行的地理專題報吿、校慶日的地理成果展示,使這個過去不太被注視的地理科,成為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之一,學生的學科學習表現成績,以及對學科的自我效能感逐年提升。

由於上述的學習經歷,使我在從教之後,一直嘗試將上面提到活動課程的模式應用在工作上。個人深信,只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在課堂內外讓學生獲得哪怕是一點點的肯定,這份成就感一定會促使孩子漸漸地熱愛你的科目。這個時候,學習表現已經不是一種由老師外加給孩子的外力,而是他們自然而言地追求的目標。

在澳門,活動課程多稱為餘暇活動、課外活動或輔助課程,相較起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在學習的模式上更講求參與、實踐和應用,在課程的安排上更講求彈性、靈活和多樣,因此,活動課程被普遍認為是發展學生個性潛能,適性揚才的重要教育模式。

六年PISA研究的結果,進一步為上述活動課程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實證的支持。PISA詢問了學校校長為學生提供怎樣的課外科學活動,並且將他們的回答與學生在科學測試上的表現聯繫起來。調查顯示,參與的國家和地區平均而言有近九成的學校為學生提供科學考察活動,而為學生提供科學競賽、課外科學項目的比例為六成及五成,其他活動課程包括科學展覽和科學俱樂部等,約為四成。與此同時,研究發現,大多數國家地區有參與上述有關科學的活動課程的學生,其科學表現、科學上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對科學的喜歡程度均顯示強烈的正相關,當中澳門學生的相關程度在參與的國家地區中更見突出。

澳門教育傳統上重視將活動課程學科課程有機結合,據上述的調查資料顯示,有約96%的澳門學校為學生提供課外的科學項目,以及91%的學校開展科學競賽活動。這個數字,遠較OECD平均値分別約50%60%為高。調查雖然只反映了科學領域的情況,但憑主觀的觀察卻可以肯定,其他學習領域亦相去不遠。

圖片來源:http://nashobabrooks.org/files/2011/08/Edited-5-18-11NBS34923.jpg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適性揚才

文.黃逸恆
刊於20130916日澳門日報D06教思版
 

新時代所倡導的教育改革,比對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多地強調個性發展及照顧差異。不少國家和地區教改的旗幟均提出改進傳統流水生產線般的工業標準化教育模式,強調教育的眞諦應是讓學生均能有所發展的適性教育。有學者更形象地比喩,傳統的標準化教育模式,就仿如只講求經濟效益的那些旣不健康也不可口的連鎖式快餐店;我們追求的優質教育,應當是照顧不同口味、要求,講求客制化的五星級米芝蓮餐廳。

有人可能會問,甚至也有不少同仁抱怨:我們現時面對的學生差異很大,一班幾十位學生,程度參差,能力各異,怎能照顧好不同學生的個別差異?

上述問題的回應,應該包括如何照顧個別差異現時的差異有多大兩者。

如何照顧個別差異,涉及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變。當中,教育理念的改變至為重要。就如上述學者的形象比喩,為師者要先轉變心態,由一套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努力達到的快餐店模式,改變為能發揮不同食材的特性的米芝蓮餐廳。孩子均有不同天賦,教育的眞諦就是讓人盡展所長、適性揚才;至於教學模式,一些講求合作、互動的小組學習策略,合理規劃課程和調適教學進度,並輔以及時的個別學習輔助措施等,均能有助將差異盡量縮小。

至於現時澳門學生的校內差異如何?是否眞的大到沒法接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比例,是否有很大差距?或許以下的資料可提供一些參考:

根據九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的資料,參與的國家地區,其校內學生成績差異的百分比平均値為65%,一些國家如新西蘭、瑞典和冰島,其校內差異較大(均超過90%),校內學生差異較大的國家中,包括了我們熟悉的PISA成績多年名列前茅的芬蘭(80%)。可見,校內學生的差異,並不影響學生成就的高低。當然,這完全要視乎教師有沒有關注差異,以及是否有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去因應學生的差異而提供適當的協助,從而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上述的研究,也反映了澳門參與學生的差異情況,澳門學校的校內差異低於OECD的平均値,約為48%,差異程度與香港相若(50%),在整體參與國家地區中屬較低水平。

由此可知,澳門的教師在面對學生差異的問題上,較其他國家地區的壓力稍輕,尤其受惠於小班化政策的推動,整體班級學生人數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澳門的教師應具備更佳的條件,去推動和開展更合適和能照顧差異的教學模式,從而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邁向適性揚才的教育理想。

更多相關的研究結果,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以下文獻:
OECD 2010, PISA 2009 Results: Overcoming Social Background: Equity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 Volume II, PISA, OECD Publishing

圖片來源:http://www.dvusd.org/cms/lib07/AZ01901092/Centricity/Domain/1206/hands_3_students.gif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開學情懷

文.林發欽
刊於20130902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childhope.org/
help-with-back-to-school-needs/

今天,開學了!
同學開學了,老師開學了,家長開學了,我們都開學了!學生忙於交作業,老師忙於備新課,家長忙於為子女準備新學年的校服、書簿和文具。數萬大軍上學放學,日漸堵塞的小城交通嚴陣以待,我們都因開學動起來了!
開學,是一份期待,是一種回憶。重回熟悉的校園,再見久別的同學,一切重新開始。開學夾着那年復一年的憧憬,一如無聲流淌的溪水,牽着一片片盛放然後飄零的落紅結伴遠去……再回頭,早就走下了畢業禮的舞台,人生的學習雖未曾完結,卻早就無學可開了。這就是我的開學情懷。
所以,在我的記憶中,開學是幸福的,揮灑了兩個月的汗水,或許依然留戀過午不起的大床,或許仍有未完成的暑假計劃,甚至作業尙未做好;但這都不重要,只要回到校園,生活從此又再精彩。
走過了自己開學再開學的年華,今年,我的小孩上幼兒園了!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開學,也是我人生一次重來的開學。我知道,從他離家上學那刻起,我人生一個新的階段又開學了。
比起我們的那些年,現在澳門小孩的學習環境好多了。教學資源豐富了,教師的學歷提高了,教學理念創新了,班級人數減少了,政府的教育投入增加了。但與此同時,孩子的書包沉重了,功課作業形式多樣化了,課餘可能還要參加各種興趣班,甚而要補習。不變的是,校園環境似乎沒有顯著的改善,校園的教學大樓雖然多了、高了、新了,但學生的活動空間和校園體驗,卻數十年如一日,甚至不進反退。當然,澳門教育那份質樸的優良傳統依然如故,在賭場五光十色的燈光中,守護着一份莫名的堅持。以上種種,就是澳門教育的變與不變,同樣的開學,不同的年代,奇妙的情懷。
為學費發愁,是我那一輩人那個年代開學的另一種回憶;今天我們的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毋需交學費,直至高中畢業。這是一種幸福,今天看來理所當然,但如果有那些年的比較,幸福的確不是必然的。當然,今天的孩子面對比我們更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挑戰,需要學習和掌握更多樣化的知識,這也不是我們當年所能想像的。
送孩子上學,彷如送去一代人的夢想;接孩子放學,一擁入懷,有如擁抱整個世界。且讓我們不回望過去、不急於憧憬將來,回到現實,今天大家都開學了。先賢云:時代是在前進,但人人都是重新開始。是的,今天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上學年已成為歷史,我們公平地在一條全新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