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核心素養

文.黃逸恆
刊於 2019年5月6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centranum.com/resources/
competency-management/what-is-core-competency/

  上期提到,跨學科學習是各地教育發展與課程改革的新趨勢。而跨學科學習的提出,除了是對應了未來社會發展對人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教育觀點,即為回歸人本教育的本質。
  教育服務於社會,而經濟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改革,是工業革命以來,各國各地推動教育改革的主要內涵,並出現“人力資本”為本體的教育經濟學。
  由於工業社會的特點,有需要將人進行分類、分等,以輸送到工業生產線的金字塔結構中,保障大規模生產中分工明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流程縝密等的特點。在工業生產的角度看,人是社會生產需要的“勞動力”,是人力資本,而社會對學校教育功能的期望,是培訓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源,更多關注的是人“材”培養,即人力資源,而非人“才”,即對人本身才能的培育。亦由於此,分科教育承載着人力資源培訓的功能,成為了十七世紀中葉以來“現代學校”課程的主旋律,而“現代學校”從西方引入中國以後,則逐漸改變了儒家思想中教育的本意。儒家社會中的傳統教育本來就強調的“以人為本”,着重培育“人”的素養,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儒家教育思想廣博精深、千絲萬縷,但整體而言卻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注重從“己”從發,強調“向內求”,即所謂的“學以為己”。“人不為己”不是“為了自己”,正確解釋應是“修身”和“完善自己”。
  中國傳統儒家教育“學以為己”的思想,更接近教育的本質。而教育的目的,即應從過去人“材”與“人力資源”的方向,以“以人為本”的思考去替代。
  “以人為本”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近年逐漸被各國關注或推動。以韓國為例,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於二○一四年提交課程改革諮詢報告:《國家教育課程標準總論改革基礎研究》,提出以核心素養為基幹的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上期提到的芬蘭,則於二○一六年頒佈新版的《國家課程大綱》,提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培養學生未來社會所需的核心素養與能力為基本出發點和根本目標。
  國家教育部於二○一四年三月頒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並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並在二○一六年進一步頒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隨後,教育部同步推動高中學校課程新一輪改革方案,提倡“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並在北京、上海等地率先實行高中課程改革。以上海為例,改革以後,學生在高中都要修十三門課,期望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高中課改方案,亦非只是在科目結構上進行調節,而是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準繩,並由教育部組成的專家組,經過兩年的時間,將核心素養滲透在各科課程的具體內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