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鄕土敎育:從倡導到施行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1年04月18日澳門日報E09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zbook.moazine.com/service
/kmpa/19349/1/small/001.jpg

隨着一班敎育工作者倡導的“澳門敎育資源庫”建置啟動,標誌澳門鄕土敎育已從倡導階段,進入實質性的施行階段。
長期以來,基於學校課程設置的空白,我輩澳門人錯過了在校園接受澳門鄕土文化敎育的機會。於是,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看不見鄕土的空間結構,找不到鄕土記憶,觸不着鄕土體驗。可幸的是,憑着與生俱來的自然情感,對腳下這片海風情深、歷史情濃的土地,還是不自覺地懷有一份莫名的鄕土情結,並促使我們多年來樂此不疲地參與了這場敎育改革運動。    
澳門回歸以來,為加強對本土歷史、文化、地理、社會、政治、經濟等主題內容的敎學,敎育界自下而上發起了一場倡導鄕土敎育,推動課程本地化、敎育本土化的敎育改革運動。經過多年的理論探討、輿論推動和試點實踐,鄕土敎育的理念已植根澳門,為社會、特別是敎育界所認同。
鄕土敎育的理念與實踐表明,在敎育上,由鄕而國而寰宇,以合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學習模式層層遞進施敎,當能在社會和政治上,養成由愛鄕而愛國的家國情懷,自然而率性,成長體驗遠勝說敎論理。正因如此,由敎靑局組織編寫的正規敎育課程框架和各科基本學力要求,都對鄕土敎育有所關注,從常識、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到語文、藝術,都盡量將本土主題加入其中。從中,我們看到鄕土敎育的思潮浩浩蕩蕩,蔚然成風,這也是我們為甚麼把這場敎育改革稱為“運動”的原因。
要使這場敎育改革運動在全澳範圍內取得最終的成功,我們眼下正面對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下一步該如何走?
問題不好回答,但有兩件事已擺在眼前:編撰敎材,培訓敎師。這兩項工作當是推動鄕土敎育在未來數年,甚至更長時間裡最重要的任務。
本土知識的內容龐雜繁多,編纂傳統的紙本敎材已無法完全滿足千差萬別的敎學需要,因而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子敎學輔助資料。這些資料不僅要適合於學生“學習”,更要適合於敎師“敎學”;旣要滿足於不同程度、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配合不同學制、不同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旣要有傳統的圖文敎材,又要有現代的聲像和視頻敎學資料。建置一個敎育資源庫,是達成上述目標的不二法門,這應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以本土知識為內容的敎育,對部分科任敎師來說是一件新鮮事物,因為這些東西在我們自身的敎育經驗中,是缺失的。所以針對鄕土敎育的內容、方法、評鑑與實踐,推出實用的敎師培訓課程,也應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另一個方向。
敎育是理想的事業,需要敎育工作者懷抱理想的態度,追求理想的結果。然而,敎育問題卻總是充滿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澳門鄕土敎育從無到有,必須經歷從倡導到施行的過程,而編撰敎材和培訓敎師,就是實踐的關鍵,期望得到社會的關心!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災害,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4月04日澳門日報E06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a/
SH-60B_helicopter_flies_over_Sendai.jpg


  我們都踏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地理的距離因為信息技術把整個世界拉得越來越近。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和海嘯後的十分鐘,我的手機已經響起。打開Facebook,整個Wall發佈轉載的都是有關災害的最新信息和發展狀況。遠在東京的朋友已立即用MSN報平安。

  災害過後,創傷仍未來得及撫平,福島的核災再度肆虐日本。核電厰數個機組先後發生狀況,在勇敢無私的救援人員連夜搶修下,核輻射泄漏危機方得到控制。
  災害發生期間,同學甲向我查問情況:澳門會不會受輻射影響?
  我答:日本東北位處西風帶,輻射塵會隨風帶向東吹散稀釋;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在日本東北交匯,輻射物會隨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流走,過程亦會大量稀釋。相距三千公里外的澳門受影響極微。
  同學甲追問:大亞灣核電站距澳門只有一百一十公里,如果發生同類事故,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吧?
  我答:首先,大亞灣核電站事故安全措施比建於七十年代的福島核電厰來得更先進嚴謹;二來,地震與海嘯在華南地區發生機率甚低,華南地區屬一億三千萬至七千萬年前燕山構造運動的產物,比較三千萬年以來的喜山構造運動活躍地區,地層相對穩定;同時,中國近岸大陸架面積極大,東海南海大陸架面積幅員數百公里,引起海嘯的機會亦較少。
  據了解,大多數學校的課堂都利用這個機會,從不同的學科角度與同學分享分析、解釋說明相關的主題跟議題。地理課堂順理成章的把握機會,與同學說明地震、海嘯的成因和影響;科學課堂透過解釋核能、核電、核輻射,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和能力;化學課堂詳解核元素的性質、特點;品德與公民課堂則與同學分析本地的謠言與恐慌,討論日本居民如何在災害中顯露出極佳的公民素質。不同學科的老師透過不同的方式與學生一起分享交流。
  大部分學生對於未知的東西普遍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尤其是一些正在身邊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敎育要把握最佳的敎育時機。發生這起重大的災害事件,社會各界都在關注與討論,報章、電視、網絡等媒體都在持續關注,學校則透過組織相應的敎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從汶川、玉樹到日本地震,災害敎育在澳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習階段裡展開,其中,濠江中學地理組長韋展豪老師組織了大量有相關主題的課程敎學資源,不僅在自己的學校和課堂開展落實,更將資源分享予其他同仁,補充了地理課程資源中長期缺失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