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不要與學生談政治?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02月23日 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早前公佈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澳門人的政治參與感偏低。無獨有偶,筆者早前亦參與了一項有關澳門學生政治態度的研究,在參與分析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值得深思的問題,由於數據並未正式公佈,因此不便就研究結果多作論述,但仍希望借本欄,就學生的「政治態度」等議題作一討論。
  我們一再強調,鄉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期望藉著學習鄉土知識、討論鄉土議題,從而使學生更加關心澳門,進而提升對澳門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
  首先,所謂鄉土知識即包括本地區的歷史、文代、環境與社會等要素,一般可通過學習過程而習得,其核心在於使學生掌握知識。其次,教師通過鄉土社會議題,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則在於發展學生深層次的價值和態度。我們期望學生能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就課程的角度而言,則需要上述兩者的有機結合,其中尤以發展學生價值態度至關重要。在眾多的價值態度中,即包括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政治態度」。
  一般而言,政治態度可包括學生的民主態度、公民責任感、政治功效感及政治信任感等四個層面。當中,所謂的民主態度,是指對民主體制的認同、民主價值、政黨政治和自由及平等權的保障等,是一種對民主政治之施行原則和實踐的認知、情感與行為的趨向。而公民責任感,簡單而言就是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的責任感,即人民是否視參與政治為一種義務,如投票參與及公民權利與義務等。上述的政治功效感,意指個人是否有能力採取行動,來影響政府政策的一種自信心,如在公共空間討論政策、參與遊行集會表達訴求等。而政治信任感,則是指對政府決策、政治結構和規範的信任態度,如相信政府是為人民謀福祉等的信心。
  回頭再看目前澳門的教育現況,比對上述有關政治態度內涵的發展似乎並不足夠,而較多的集中認識政府的組織與制度。如立法會的組成與產生、政府架構以及基本法和相關的法律的規範與保障等。我們甚少看到課堂上有與學生討論政府政策是否合理、立法會的組成是否合乎民主的原則、基本法是否仍有不足之處等較具爭議性的課堂討論。如果學生缺乏了對政治的深層次討論與思考而只流於表面的認知,就難以實現對本地在真正的意義上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更談不上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
  踏入澳門回歸祖國十年,我們即將迎來三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包括行政長官選委會、第三任行政長官以及立法會選舉。我們的學生是否已具備相關的政治態度和民主素養;我們的學生未來是否真正有能力當家作主,都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責任,更是我們作為老師的責任。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本土知識的統整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2月09日 澳門日報E12文化教思版

 近年,“鄉土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被社會廣泛認識和接受後,它正通過新一輪的教育改革,逐漸被落實成為澳門學校的正規課程。改革的過程,是要將“本土知識”系統有序地融入學校課程中,這實質就是澳門實現教育本土化,課程本地化的一種方式。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教育現象,依目前的進度,如果進展順利,不出兩三年,本土知識就會全面地出現在基礎教育各個年級的課程中。根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教育當局現正編製基礎教育各個階段的“課程框架”和各科的“基本學力要求”(即相當但不等同於一般人所謂的“課程大綱”),盡量將本土知識納入新的課程體系。也就是說,因應澳門實際的教育現狀,本土知識不是以獨立的“鄉土科”形式出現,而是融入到各個相關學科中。具體而言,本土知識將主要通過常識、公民、歷史、地理、社會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來呈現。這是符合澳門教育狀況的做法,鄕土教育不求“學科地位”,而是着重培養學生的本土意識、地方經驗和實際能力。
 這些年來,筆者或以顧問,或以諮詢,或以評審,或以實際編寫者等身分和形式,參與教育當局和一些相關機構在不同科目課程改革上的工作。我注意到,澳門將來新的常識、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社會等科目,都會加入大量本土知識的內容。這種本土知識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從無到有,說得公允一點,應該是從少到多的現象,令人欣喜,但同時又令人隱隱約約產生一些擔憂。這就是,衆多科目,不同敎育階段都“爭”着將本土知識融入其中,或會因缺乏統整而出現內容重複。本土知識雖然不是一門條理分明的學科,但在編入課程時,仍有必要以一種“整體”的視野來給予關注,即某個學科、某個年級應學哪些本土知識,必須有全盤的佈局。否則,很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小學常識科、小學品德與公民科、中學歷史科、中學品德與公民科,甚至中學地理科,都會講到大三巴牌坊,學科與學科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學習內容與學習內容之間存在重複和不協調。當然,因應學科屬性和年級,學習對象雖同為大三巴牌坊,但重點卻可能不一樣。然而,具體操作起來可能不會如此簡單,宜深思熟慮,防患未然。
 顯然,只負責單科任務之人員,或只任敎一個敎育階段的老師,可能不會關心,也不會提出上述的疑問。但從整個課程改革的宏觀格局來看,我們面對的問題就非常清楚了:如何將本土知識經過統整,合理、均衡、有意義地列入各科、各教育階段?
 澳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期待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本土知識和本土價値將在新課程中得到適當的呈現。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閱讀素養的提升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01月26日 澳門日報E6文化教思版

 2009年的4月份,來自澳門45所中學、五千多位15歲學生,將進行三年一期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簡稱PISA)測驗,並以學生的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作為本次評估的主要研究領域。PISA測驗的目的並不在於個別學生的能力評量,而在於地區性整體表現的探測,並企圖為各國教育甚至社會狀況找出問題,作為設計教育政策的參考。
 依據PISA定義的“閱讀素養”,指的是“以開發知識、潛能和參與社會生活為目的,對閱讀材料(或文本)理解、運用和反思的能力”。任務的範圍包括:找到或重新發現特殊的資訊,以證實自己對文本的全面理解,解釋文本,反思文本的內容和特點等。文本將包括非結構性的散文,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文檔,如表格、曲線圖和圖表等。
 鄰近的香港,“從閱讀中學習”成為課題發展的四個關鍵專案之一。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博士強調:“閱讀和語文能力,是學會學習的重要工具,教育不單是要培養‘看得懂的能力’,還要培養‘思考能力’。”她認為,閱讀是教改最為關鍵的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香港學生參加PISA的成績由2003年的第10位躍升至2006年的第3位,取得了僅次於韓國和芬蘭的驕人成果。
 回看我們澳門的學生,閱讀素養的表現似乎並不理想,比對鄰地香港更是南轅北轍的不進反退,成績由2003年的第15位下降至2006年的第21位,且僅僅達到57個參與國家地區的平均值。其中澳門學生對“非連續文本(Non-continuous texts)”中的曲線圖和地圖,以及開放式的問答題表現最不理想,情況令人憂慮。
 有意見認為,閱讀素養的發展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但上述的表現說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至少在PISA測驗),單靠語文老師的努力並不足夠,其他學科亦必須作出配合。例如在討論地理議題時,地理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和圖表,讓同學從中進行概括和詮釋,以加強學生閱讀圖表和地圖的能力。一些澳門本地的環境和社會議題,亦應透過類似的方法融入課堂與學生共同討論。
 曾有老師在座談討論會上,抱怨目前本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相關的資料、圖表等資料欠奉或不全,針對本地的研究零散和缺乏管道獲得,鄉土教育因而難以推行。可見,推動鄉土教育的發展單靠前線教師的力量並不足夠,一些教學材料和資源的支援看來也是未來需要加大力度去拓展去豐富,鄉土教育才能得以落實。

圖片來源:http://www.cartoonstock.com/lowres/jmi0125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