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赤子心,鄉土情

文/林發欽
(作者為澳門教育研究者)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教思版鄉土教育專欄
2007年7月30日第十六期 E-7版



  今天的澳門,鄉土教育不應再是口號和理念,而是一種落實的行動。
  為推動學界深入認識澳門的歷史文化遺產,使中、小學校具備開展世界遺產教育及發展相關校本課程的基礎,澳門基金會與旅遊學院合辦“世界遺產教育”課程,利用暑假培訓近千名師生,期望為全澳學校提供一批熟悉澳門世遺的種子教師和學生。
  依我的理解,這就是一項大規模的鄉土教育行動,其意義絕不僅在於向師生推廣家園的歷史文化遺產及文物保護意識,更是旨在透過大型的教育活動,使師生眞切感受到鄉土就是生活,知識就在身邊,能力就是實踐,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家園的可愛。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但卻又很實在。今個暑假,澳門的歷史城區好不熱鬧。在文化遺產導遊的帶領下,近千名師生在理論學習後,邁出校園,走近歷史古蹟。艷陽高照,他們的身影遍佈歷史城區;汗流浹背,他們的笑聲溫潤每一片家園的土地。
  有老師說,生於斯數十載,為師多年,卻原來並不完全認識這片土地;有同學說,想不到每日擦肩而過的地方,竟是如斯的精彩。透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地參觀,我們感受到師生的興致和喜悅,大家對家園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表現出極大的敬佩。鄉土情濃,赤子情深,我們並不缺乏愛澳之情,缺乏的是讓我們體驗可愛家園的機會! 澳門的文化遺產,似乎與大多數居民毫不相關,它們要麼是旅客的遊覽勝地,要麼是專家的硏究對象,雖然就在我們身邊,但卻離我們很遠,很遠。有此現象,小範圍看來,是“世界遺產教育”不足的結果;大範圍看來,是澳門長期缺失鄉土教育的惡果。
  作為一個文化教育工作者,澳門申不申報世遺,並不影響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行動,兩年前我們是這樣做,兩年後我們還是這樣做。不同的是,申遺成功後,我們發現澳門對外宣傳歷史文化景點的力度大大加強了,但對內的教育卻停步不前。 在有近百名學生的課堂上,我講到大三巴哪咤廟,問有多少學生到過此廟,只有數人舉手,我以為同學反應慢,反問有多少人沒有到過此廟,結果幾乎全班舉手。這堅定了我的想法,不要說有系統的學習和考察,就是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也沒有多少人曾經走近家園的古蹟。平時見諸報端,總聞某校、某校組織師生參觀世遺景點雲雲,但畢竟這是十萬名師生中的少數。
  理解“世界遺產教育”的重要性很容易,提出呼籲和倡導就更容易,但要將口號和理念付諸實踐,有秩序,有組織地一一落實,就很困難了。今個暑假,我與近千名師生共同實踐了鄉土教育的理念,當中很忙碌很辛苦,但卻很歡愉很感動。行動才剛開始,我們期待九月新學年開課後,全澳十萬名師生陸續分批有序地走遍家園的每一寸土地。

圖片來源: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s/mtt/11792162880s.jpg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結果與過程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 D7版 文化教思 鄉土教育專欄

過份強調“結果”,以考試和選拔為最終目標的應試敎育,不但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甚而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忽略應用和創新的學習,更與當前倡議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敎育背道而馳。

上期(7月2日)理工學院代百生敎授來論提出,敎育應改革過去過於重視“結果”的敎育觀,認為強調“過程”不僅有助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更是提高學生創新思 維的重要手段。代敎授的觀點,與近年華人地區敎改方向不謀而合,均提倡着重學習“過程”,以活動探索、議題討論為中心去組織學習,用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 質。

事實上,這種重視“過程”的作法正是筆者數年敎學實踐的主要理念,而個人重視“過程”的敎學,亦確實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綜合能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對於此一理念,我是相當認同的。

筆者此前曾撰文倡議,澳門地理課程可考慮參考澳洲昆士蘭省的作法,即在課程文本的說明方式中,採取傾向“學習結果”的說明方式,事實上就是因應重視學習“過程”之理念而為之。這個看似矛盾的陳述,可能會令讀者產生混淆,因此請容我在這裡作進一步的解釋。

課程文本的說明方式(Specification),一般有三種:敎學大綱、課程標準、學習結果。“敎學大綱”是傳統意義上的課程說明方式,如內地新課改 前年頒行的《敎學大綱》,以及澳門1999年頒行的《課程大綱》。此一說明方式就如前文提及,其強調“內容專題”並詳列出“應當向學生敎授的事項”之作法 雖有其利,但在澳門多元及依賴的課程現狀下,容易產生難以實施的情狀。尤其是現時澳門各校所參考及採納的課程地區不一,要適應各校現實性,以敎學大綱作為 課程說明方式,一方面導致課程內容龐雜以致無法有效實施。另一方面,規限內容專題結果將導致產生學習趨於重視“結果”,因為敎師應當敎什麼以及學生學什 麼,在大綱內已有所明訂,為敎者僅需考慮如何敎授,敎學任務便吿完成,從而產生單一的敎以及單一的評。

我提議以“學習結果”作為課程的說明方式,源自20世紀80年代敎改浪潮,其理論根據期望學習値(ILO)來進行組織,雖然曾被批評為概念模糊與缺乏內 容,但其靈活性的特點,個人認為一方面有利適應澳門學校課程的現實性。另一方面,亦有助敎師跳出敎科書框架,精心組織學習內容;而其概念模糊與缺乏內容的 特點,更有助減少着重“結果產出”的敎育模式,不同的老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質,組織多元的學習內容與方法,而無需拘泥於學習具體內容,結果將有助突 出“學習過程”之效。

最後,感謝代敎授再次提醒我們,要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不要把學生培養為盲的分數追求者。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及時指正。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博物館與鄕土敎育




文/林發欽本文刊於2007年7月2日澳門日報教思版第十四期《鄉土教育》專欄


  我在本欄提過,鄕土敎育不但要在學校推行,更應在社會推動。
  鄕土敎育的目標之一,即要使學生認識和體悟自己所生活的社區。博物館應是校園以外,社區重要的學習場所之一。澳門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深厚的城市,現有大大小小,形式各樣的博物館約廿所。有人說澳門是個博物館之城,以人均佔有量計算,博物館的人均比居世界前列。這是沒有意義的量化統計,澳門至今尙未有一所國際級,甚至只是地區級的博物館,我們缺乏珍貴的特色館藏,市民到博物館參觀的風氣也不濃厚。總的來看,博物館與本地居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少關係,有個別特色大館每年雖外借國家級的文物舉行特展,但終究沒有形成氣候,未能將博物館融入本地居民的生活,更沒有成為校園以外重要的敎育場所。更甚者,有個別於位旅遊區的博物館,旅客已成為它們的最大客源。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博物館不積極地謀劃貢獻本地居民,提升澳門人的文化品質,終究是說不過去。
  一般認為,博物館具有收藏、硏究、展示和敎育諸種功能。若以此基本常識審視澳門衆多博物館,則“博物館之城”此類的話就難以啟齒了。從鄕土敎育角度看,不管哪個地區,博物館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體現了地區歷史文化的底蘊。令人遺憾的是,收藏、硏究、展示不說,單說敎育,澳門的博物館就需要反思創新,改變固步自封的狀態。
  作為一所稱職的地區博物館,要充份發揮出敎育的功能,只佈置好展品,每天朝九晩六打開大門,等待客人來是不足夠的。博物館的管理人員,應化被動為主動,設計長期性的活動,使靜態展示和動態活動相互結合,吸引居民,特別是靑年學生主動走入博物館。更進取者,應設法使靑年學生成為博物館收藏、硏究、展示和敎育的參與者,促進博物館與社區生活的互動,通過靑年人的力量改善博物館的質素,凝聚人氣,創造活力,並在互動過程中提升靑年人的文化素質和對居住地的身份認同。
  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轄下多所博物館舉辦的“博物館學生硏究員活動”應是澳門利用博物館推動鄕土文化敎育的一項新嘗試。我雖有參與組織此活動,但不是在此賣廣吿,觀乎澳門當下所有博物館的敎育活動,能開放給年靑人眞切參與各種活動的,除此以外,確不多見。通過學習、硏究、參與佈展和導賞敎育,年靑人已由被動的參觀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並對本地各種文化資源有更廣泛的認識。所謂澳門文化產業,他們正以自己的行動去實踐,並快將以自己的成果彰示世人。與其光說不做,或光考察不行動,或光理論不實踐,不如看看我們的年靑人怎樣做!

圖片來源:www.65666333.com/ditu/aomeng/aomengpowugua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