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人口政策與職業教育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0831日澳門日報C11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
2015-07/30/128076900_14382579057141n.jpg

 澳門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多時,從教育政策、教育成效、社會效益和公衆評價諸視角審視之,都不能說取得成功。但這不是要否定職業技術教育在澳門社會發展中的價值和貢獻,更不是要否定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的長期努力和付出,而是從宏觀社會層面出發,正視問題,尋求改進之策。教育當局近年十分關心職教的發展,似乎正醞釀推出新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研究室最近公佈的《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就以專門的章節引用澳門科技大學2014年的內部報告《持份者對澳門職業技術教育認知及政策期望的焦點訪談研究》,闡述未來的職教政策。該份訪談研究被視為內部文件,並不公開,這種處理有點過猶不及,因為這樣的研究報告我看不到敏感性和需要保密的理由,花了公帑,卻束之高閣,而不藉此詳細推介有關政策,實在可惜。根據人口政策研究報告所引用的部分內容,看不到發展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的新視野和具體有效的新措施,大部分意見在教育界已討論多時,甚而早就形成共識,關鍵是怎樣推行,何時推行,由誰推行。諸如配合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人才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整合政府資源等論調更是離地空談,缺乏新意。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面對的主要問題是,社會觀念認為職業教育的出路不如普通教育;微型經濟體的職業結構與工種實際需求並不如理論中的殷切;有些職業工種已由外勞充當等等。這些條件下,使現時幾所職業技術教育中學在生源上出現錯配,部分職業技術中學的學生打算或最終入讀與原職教課程無關的專業;部分專長與興趣都適合入讀職業技術中學的學生卻在文法中學苦讀,或提早離開校園進入社會。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政策中一個不能忽視的獨特議題是,在澳門勞動人口中,有相當部分是外勞。在此先略過未來的外勞人數和工種結構等外勞政策問題,幾可肯定在可見的未來,外勞人口仍會佔澳門勞動人口一個相當大的比例,甚或過半。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經濟結構單一,工種類型偏少,各工種人口需求也常現波動不穩,所以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制訂,應與外勞政策密不可分,互為考慮。即是說,如果將來傾向重點發展特定的職業技術教育門類,在外勞政策上就不應輸入或盡可能少輸入這類人才,否則本地職教學生將要與外勞競爭工作崗位,潛藏社會矛盾。

    澳門的教育現狀是,我們有八成多升大率與過五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學人數與適齡人口之比),卻同時有不少青年人沒有完成高中教育,更遑論高等教育了。是以,職業技術教育有其需要與價值,盡快建立職業技能認證制度應是未來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最重要的政策,這也是《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中可取的建議。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50817日澳門日報F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y1.ifengimg.com/
93e66fcf076a20ad/2014/1102/rdn_5455b524b39bb.jpg

    上期提到,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學原則》,提出十七條指導幼兒教育的具體方式和方法。
    鶴琴先生十分強調要讓幼兒從做中學習,他認為要讓幼童內化各種知識和能力,皆要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教學過程不應該直接向幼兒說明結果,而應要讓他們自己去實驗和思考,去求結果。他指出,例如游泳和做飯,在陸地上和在課室裡,無論你怎樣教以及如何解釋,都無法讓孩子學會游泳懂做飯。
    因此,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三條原則。
    “促進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方法的革新,尤其是以遊戲為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是特區此輪幼兒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重點。
    如何革新教學方法?鶴琴先生倡議我們,要不斷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尤其採用比較教學法替代教學法精密觀察,並以大自然和大社會作為教材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去開展教學。他注意到,小朋友喜歡戶外生活的特點,認為幼童到戶外去就快樂,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知識,幼童完全沒有經驗過,讀了也不可能完全理解。而大自然、大社會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東西來作活教材和活教具。所以,就需要讓兒童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探索自然的神秘,去研究社會的實際問題。上述的六條原則,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再看,一點也不落伍。
    作為兒童心理學家的陳鶴琴先生,各條原則都是根據兒童心理的理論學說,結合他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力求做到心理學具體化、教學法大衆化的目標,讓教師讓家長都能理解,都能應用。其中六個原則,尤其結合了兒童心理學的理論學說。他注意到兒童喜好競爭的心理特點,因此,提議老師們可以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透過組織比賽,增加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率。同時,他倡議採用的方式方法,也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此外,鶴琴先生亦提出,採用的方式方法要盡可能遊戲化故事化,並透過分組學習,共同研究,從而提升兒童的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鶴琴先生認為,應當發揮協作的功能,鼓勵教師教教師以及兒童教兒童這兩個原則,套用今天大家熟悉的話語就是學習共同體的概念。

    上述摘要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教學原則,在當前政府和學校推進幼兒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背景下,尤其踏入新的學年學校將按序於幼兒教育階段全面推行《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的相關規定,鶴琴先生的建議仍然極具參考價值,值得我們每一位幼教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入理解和付諸實踐。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鄉土故事:戰爭與饑荒

文.林發欽
刊於20150803日澳門日報E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mage.wenweipo.com/
2015/08/13/a18f.jpg
    我一直提倡老師多以口述歷史的形式推展校本課程和專題研習,一方面訓練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提升待人接物的技巧,一方面使學生深入了解別人,親身體驗不同年代的歷史。本文嘗試以具體的口述故事,說明口述歷史在教育中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澳門在抗戰時期發生嚴重饑荒,那個年代的人是怎樣生活的呢?透過口述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得很具體、很細節。香港淪陷後,難民激增,周邊地區都被佔領,使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航路受阻,糧食供不應求,澳門的自然環境又欠缺耕地,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饑餓成為那個年代澳門社會最主要的特徵。
    有受訪者的爸爸是海外華僑,定期寄錢回來,生活相對安穩,她回憶:我們也是要吃雜糧的,要吃些發脹了的米飯,讓你吃了半碗就覺得飽。這些一會兒使人又覺得餓的飯,我們叫它作神仙飯。我最記得我們有時又饑餓,又沒有甚麼東西好吃,到收到爸爸匯來的錢時,媽媽就讓我們開心一下,給我們一毫子去美國樓餐廳買一個餐包吃,大概我們每個月都有一次餐包吃。
    如果家庭環境不怎麼好,生活就更艱難了。有受訪者憶述:在日本仔來的時候,是吃不飽的。我們已經算比較好了,還可以把番薯、芋頭摻到米飯中吃。有人甚至連這些東西都沒有。
    各種糧食供應不足,尤其是米荒,政府實行配給制,使富裕階層也不容易買到糧食。有受訪者說:到後來貴的時候,就完全沒得賣了,有錢都買不到。
    極度饑餓之下,許多平民百姓要從糞便中找尋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進食,以保存性命。有老人家回憶說:我對粟米有很深的印象。當時市面上有很多乞丐,不少人就在街角住宿、煮食。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煮食,他們在煮一粒粒的粟米。那些粟米是從哪裡來呢?原來有些人身體差,吃了硬粟米不能消化,便將一粒粒粟米拉屎排出來。那些饑民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在屎中把粒粒粟米撿出來洗淨再煲,以作充饑。
    另一位受訪者也有相近的記憶:那時候在澳門,從石牆街到白鴿巢的路上,很多人隨便在路旁排便,先前進食的玉米粒沒有消化直接排出,大雨過後,只剩下玉米,街上就有人把玉米撿起,然後進食。抗戰的時候,這是沒有辦法的。
    有受訪者曾親身目睹饑民撿糞便殘渣吃,成為他最深刻的戰爭記憶:當時有人吃了餵馬的粟米,拉出來沒有消化的玉米屎,這都有人會搶,搶了洗乾淨再來吃。有些人說這未免太誇張了吧,但這是真的!這是我小時候見過印象最深刻的事。當時我在同善堂讀書,學校煮粟米派給一些人,我在同善堂,即是現在爐石塘那附近走過,旁邊有一些橫巷,有些人拿了吃完以後,因為很難消化,便拉出來一粒粒的粟米,但是拉出來之後便接着有人去搶,搶了洗乾淨後再煮來吃。我真的親眼看到。
    總之,饑餓或半飽半饑是戰時澳門社會生活的常態。我相信以上戰爭親歷者的回憶,會為我們的新生代帶來不一樣的經驗。這些事離我們很遠,但通過適當的教育方式和呈現方法,卻又離我們很近。這就是口述歷史,我所相信的有效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