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不用電腦學編程


文.黃逸恆 

圖片來源:https://gocode.academy/importance-
of-coding-and-technology/
    最近數年,歐美各國均在課程中推動諸如STEMCoding等教育改革新方案,此一教改熱潮亦隨即在亞洲各國各地開始得到廣泛的關注。現在我們不難發現,澳門不少學校已在不同程度地開展不同方案的“STEM”“Coding”教育。機械人、立體列印、學習實驗模型等STEM教具,以及ScratchArduino等編程軟件等如雨後春筍般在學校課室生根發芽。
    編程教育(Coding為例,有人可能會問,電腦程式設計不是早已在澳門學校電腦科目中開展了嗎?事實上,筆者在中學時期就已學習了當年相當流行的電腦程式設計軟件,例如入門級的LOGO,以及稍為進階的BasicC語言等等。大部分人認知中的編程教育,仍舊是一門傳統的電腦技術課程。傳統的編程教育,學生要通過程式設計課程了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式設計中的基本技巧和常用演算法,建立起程式設計的基本思路,以最終通過電腦程式設計語言來控制電腦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
    芬蘭早年已將技術教育作為國家目標之一,並在學校課程中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編程教育。而其鄰國愛沙尼亞,更是最早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大綱的國家,全民從七歲起就開始學習編程。
    重要的是,與傳統編程教育不同,芬蘭認為編程教育的任務不單是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而是應關注如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編程背後的思想。如果只將編程學習當成電腦技能來學,那最終獲得的就只能是運用電腦的能力;但如果將編程學習看作是編程思維的學習,那他們所能獲得的就將是編程的本質原理和可遷移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也將能夠被用來開展更多的研究和解決生活中更為複雜的問題。例如,如何將複雜而龐大的問題系統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單元;如何用合適的方式來闡釋和歸納同類型的問題;如何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問題進行轉換以使其更易處理等,都是編程教育應當關注的內容。
    讀者可能會對愛沙尼亞孩子七歲就開始學習編程感到疑惑,對於編程教育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電腦上顯示的密密麻麻的代碼,覺得枯燥、複雜、難懂。就算是圖形化程式設計語言Scratch,對於孩子來說也不一定有趣,更何況普遍家長亦會關心長時間對着電腦產生的視力問題。實際上,編程教育近年已發展出不少不插電編程教程。不插電編程強調以開放式的學習方式,將編程知識和計算思維融入到有趣的活動中,讓小朋友不需要使用電腦就能理解編程,培養計算思維。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大家只需要在Google中輸入不插電編程CS Unplugged,就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方案。甚至,下圍棋或是一些傳統的桌遊,只要多加思考都可成為編程教育的方式。
    說到這裡,筆者想帶出的是,如果我們沒了解教改推動“STEM”“Coding”的初心和本意,結果就只會淪為設備的購置和產品的使用。學生素養的培育是目的,“STEM”“Coding”是達至目的之教育模式,至於用何種方法去開展,最重要仍然是教師所擁有的教育專業,而非產品。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哲學 · 教育 (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8年11月19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digital.vpr.net/post/love-wisdom-
-philosophy-still-matters-today#stream/0
“Philosophy”一字源於希臘文。從字義上解釋,Philo的意思是“愛”,而Sophia指的是“智慧”,因此,“Philosophia”的原意即為“愛好智慧”,意思就是追求真理自我期許,以及對一切事物的反思,其價值即在於當我們面對抉擇的時候,有能力理解為甚麼要去做或是為甚麼不去做。如將哲學置於學校教育的情境,哲學教育就是培養年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思考不受綁架、情緒不受操弄。即如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兩百多年前指出,只有勇於求知才能走出智識的蒙昧狀態。
 如上期提到,哲學教育在法國歷史悠久,高中哲學科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年歷史,哲學科一直是法國課程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大學入學試的必修科之一。十九世紀上半葉,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哲學家維克多考辛(Victor Cousin),也是當時法國的教育部長,規劃及制訂了法國高中哲學教育課程,自此,法國高三學生必須上一年的哲學課,並立此為高中的必修課。維克多在當年制訂高中哲學課程時,多次強調哲學課程目的,是培養有思考能力的公民而不是哲學家,是普及教育而非菁英教育,期望藉此使中學生都能博學多聞,充實其文化修養。
 現時,法國高中按普通高中的文、理科和職技學校都需要開設哲學課程,課時亦因而有異。以普通高中文科為例,哲學課每周八小時,而理科和職技學校則分別為每周四和兩小時。更重要的是,文科哲學課在高中會考的加權比重是七,而歷史地理,甚至是法文課加權比重都只是四,是我們所謂的主科,更是主科中的主科。
 事實上,在歐洲除了法國以外還有不少的國家在高中開設哲學課程,當中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瑞士,以及我們熟悉的葡萄牙。與法國哲學課不同是的,德國、瑞士的哲學課程是選修課,而意大利、西班牙高中所教的是西方哲學史。
 以意大利為例,他們高中哲學課雖然也是必修,但課程卻更傾向於歷史,內容都以西方哲學的歷史發展,哲學人物等人事地為主。而法國哲學教育之所以使教育界嚮往,最主要的是法國高中的哲學課,更強調用哲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即如上文所述,維克多在當年設置哲學課的原意,目的並不是培養哲學專業人士或哲學家,他的課程取向更多受康德影響:“我們不是學哲學,而是學習哲學思考。”
 各位讀者們在中學時期,相信都接觸過“議論題”這類測考題型。筆者當年初為人師的時候,最喜歡出的題型就是議論題。之所以更傾向出議論題,無非自以為學生應該不喜歡枯燥的背誦和記憶,填充選擇這類低階認知的題型,往往會使學生變成“背多分”之流。自以為議論題更有利於解放學生的思考,只要是上課留心聽書,取個合格應該不是難事。測驗結果卻出乎我當時意料之外,學生的回答基本分為兩類,就是“完全不懂”和“照搬筆記”。現在回想,問題的核心,不是議論題本身,而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究竟有沒有教導學生思考和申辯,不然學生當然無論可議,結果如此,完全正常。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哲學· 教育(一)

文.黃逸恆
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com/Philosophie-terminales-
Es-Livre/dp/2701193818
刊於2018年10月22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1. 什麼是存在?存在需要理由嗎?
2. 該接納無家可歸的外國難民,還是先照顧國民利益?
3. 試解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748年)中的一個節選段落。

  每年六月的法國,準備升大的高中生都需要參加高考哲學科(Baccalauréat philosophie)考試。法國的高考哲學科歷史悠久,自1808年由拿破崙設立的高中哲學科一直是法國教育系統裡重要的一環,是大學入學試的必修科之一。法國高三分為「文學組」、「社經組」和「理組」三個組別,以上就是一般法國高中生考入大學需要回答的哲學問題。三個組別的高三學生需要按照對應組別的題目,進行「論文寫作」或「文本分析」,題目三選一,學生共有四小時可以作答。
  近年法國高考哲學試題持續受到關注,尤其我們都留意到這些哲學試題與我們傳統的應試文化大相徑庭,引起包括內地、台灣及香港的教育界熱烈討論。但討論的焦點不少仍是借此批判應試教育的流弊,嚮往法國教育更多關注學生思考能力。事實上,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確定存在很多可供參考的價值,尤其高中哲學課程內容儘管有既定範圍,但沒有明定內容,更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這與基本學力要求的內涵有點類同),這使得法國的哲學課堂可以更靈活彈性及貼地有趣,哲學科沒有指定的教科書,而由坊間出版社提供讀本教材予教師在課堂上作為教學資源。當然,作為一門大學入學考試的必修科目,哲學科近年也受到很多爭議和批評,反對者認為考題經歷了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後,答題方式變得有跡可循,而考試分數十分依賴評卷者的主觀判斷,而近年坊間近年出現的應試「哲學考試加強班」亦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但儘管如此,哲學教育在基礎教育的價值,仍然十分值得我們思考和進一步深化。所謂哲學,就是對一切事物的反思,而哲學的價值,即在於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對於年青學生而言,哲學教育能培養出思考不受綁架、情緒不受操弄的素養。因此,哲學教育在基礎教育的開展,尤其它對學生思維思考能力所能發揮的作用,已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應以什麼模式呈現和深化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面對思考能力,教師往往會面對一種一體兩面的矛盾:我們教學生或孩子思考,但又害怕學生因為懂得思考而不服從管教,從而產生學生「不要想太多」及「不用想太多」的教育觀念,但思考如果是尋找理由彼此說服與溝通,把重點放在「怎麼想」的能力培養上,哲學教育將能發揮很大的教育功能。
  引用一個在法國高中存在的謠傳:哲學課老師教導如何找出問題意識,針對一般看法提出反思,形成定義,進行正反論證、旁徵博引。期末考到老師出了一個題目:何謂風險?並規定作答模式、答題時間、評分標準。但是卻有位學生以神速交卷,並得到了最高分。為什麼?在考卷上,他只寫著一句話:「這就是風險」。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豫則立—防災安全教育


文.黃逸恆
  
圖片來源:https://dsej.gov.mo
 
    這天,學校動員全校師生,利用早會時間和地理課堂,由班主任及地理老師分工,利用安全教材及防災短片,向全校同學講解颱風的成因影響和應對,把握教育的最佳時機,讓同學上了一節及時的防災安全教育課。
    地理老師首先向同學介紹了熱帶氣旋的形成、發展和路徑特徵。同時借助資訊科技手段,利用即時動態氣象預報網站Windy等網上資源,分析了超強颱風山竹在西太平洋的位置、移動路徑和陸海氣壓態勢等情況。及時的主題輔以視覺化的教學資源,頓使全班同學留心聽講,積極思考。氣旋為何逆時針轉動?何解總是趨向西邊陸地?威力何以如此巨大?等問題此起彼落,涉及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陸海比熱差異等的地理概念和知識,此時此刻正是教育的最佳時機,同學們今天上了一節高效的地理課。
    學校利用政府提供的《安全教育補充教材》,將颱風與風暴潮事前準備、期間應對和事後善後等的內容節錄並加入了其他視頻,製作成三套分別對應中小幼年級學生的簡報檔案,在早會課時向全校學生進行介紹,一些颱風信號、風暴潮級別警示的知識;颱風水浸來臨前門窗渠道的檢查,應急及生活用品的準備;颱風來臨時逗留在家避免外出,水浸期間不往地庫和注意漏電等的安全意識;颱風水浸過後的家居清潔衛生和垃圾處理原則等安全意識以及防災技能……一下子就使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掌握。與此同時,班主任亦建議同學在社交平台分享教育電視製作的門窗檢查、急救常識等相關防災短片,同學紛紛成了防災大使在不同平傳資訊。由於不少學生家庭居住於低窪地區,班主任將《補充教材》所附之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摘取複印給全班同學,並指出同學如有需要可前往之避險中心。
    學校下午亦及時召開了校務會議和校園危機管理小組會議,會上回顧了上次防災演練的情況,總結演練經驗,並指示了管理小組成員按照教育當局制定的《學校防災工作計劃》指引,做好相關應對措施並分工進行全校查檢工作,包括鞏固戶外物件及拆下懸掛物、清理去水口、保持排污口暢通,同時亦分別將電腦設備、重要文件和物品置於較高地方,並將升降機設定停留在較高的樓層,打開防水閘及檢查配電裝置等。
    另一方面,級組長協調各級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渠道保持聯繫,確保颱風期間學校資訊和學生情況能及時傳遞。由於學校處於低窪地區,因此亦詳細制訂了如有之撤離預案,以策萬全。另外,校園危機管理小組亦建立了與教育當局主管人員的雙向溝通機制,使官方資訊和學校情況能在颱風期間通報暢通,以便學校及時掌握政府對學校和學生如有之安排和指引,一些學校如果出現緊急狀況亦能及時通報。
    中庸之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教師 · 專業 · 發展(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80827 澳門日報E05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facultyinnovate.utexas.edu/
flipped-classroom
 上期提到,新時代教師的專業並不是為師者掌握多少資訊(或知識),更非教師能運用先進科技去開展課堂教學,而是教師能透過持續不斷地鑽研教學和累積經驗,透過系統的教學過程去教會學生。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當前社會尤其資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成為不少學校和老師積極推動和開展的模式,但作為專業的教師,應避免單純地追求表面化的革新,而忽略或忽視了教師專業的核心。 
 以近年興起並快速發展的「翻轉學習」為例,近年一些積極革新的學校,積極推動老師運用翻轉學習的模式改革課堂教學。一位老師曾向我介紹他所在科組用了一年時間,製作了數百條應用於翻轉學習課堂的視頻,讓學生可在課前先自行學習,以便課堂有更多學習互動機會。可是,該老師同時反映,花了大量時間製作視頻,學習成效卻仍然未能有效提高。我追問老師課堂採用的教學策略,得到的回應卻只是複習和提問。顯然,老師花了時間運用新技術,卻未有把重心放在學生習得的歷程,表面上學習是翻轉了,但成效卻只停留在講授上,缺乏了知識建構的歷程,因而未能內化成學生的知識體系。 
 筆者一再強調,教師的專業在於能透過有效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學會。光只是老師懂得的多,充其量只算是學科專家。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需要透過持續不斷地鑽研教學和累積經驗才能達至的。以教案中需要具備卻最常被忽略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例,年輕教師往往只能將教師用書或教案範例已列的重點難點“搬”進教案,卻不易總結過去經驗並形成自己的重點難點,而當一節課的重點難點連教師自己也未有予以足夠重視時,具體的教學策略就會容易失焦或失效。 
 翻轉學習的核心,並非單純的製作視頻,也非課前預習和課間討論的形式,其重點應是「製作什麼視頻」和「在課間討論什麼問題」。視頻的內容應該是概念、原理,是一節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所謂的教學重點;而在課間討論的問題,則應該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或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教學難點。事實上,要成為一節好課,只要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即能建構成學生內化的知識體系,不需要翻轉學習也能得到果效。 
 一般而言,教師在職前培訓時,上面提到的教學重點,即學科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已能在學科知識課程中掌握;所以,教師專業成長,關鍵是教學難點的把握,這是需要教師透過不斷了解學生「前概念」或「相異構想」經驗的積累,以及不斷反覆鑽研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之基礎上,才能把握到不同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原因和關鍵,並施以有效的教學策略。
 筆者並不反對翻轉學習,事實上,以學生中心理論發展出的翻轉學習,輔以在課堂運用同儕教學方式,成效將非常顯著。哈佛大學Eric Mazur教授和美國翻轉課堂先驅Jon Bergmann等發起,專門研發翻轉教學並提供訓練課程的營利組織Flipped Learning Global Initiative(FLGI)最近發表的報告及組織網頁提供的資訊,都很值得澳門的一眾老師參考學習、發展專業。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教師 · 專業 · 發展(一)


文.黃逸恆
刊於20180730 澳門日報E05教思版


   本月剛頒佈的《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審核準則》,司長批示將於新學年實施,即意味着教師參與相當於每年三十小時專業發展活動的規定正式推行。事實上,《審核準則》生效前,儘管培訓處於豁免階段,但廣大教師同仁參與專業發展活動的積極性卻持續提高,使得無論是教育部門開辦的專業培訓,又或學校辦理的校本培訓,無論在開辦課程的數量、類型、課時以及參與的人次等在過去數年間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這都反映了教師對自身專業的成長與發展有着相當大的意願和需求,更反映了我們的老師都能像其他專業界別人士一樣,展現其對持續專業發展的承擔和能力,以提升專業水準。
    本月初,出席了一場教師談教師專業、談專業發展的座談會,來自不同類型學校,任教不同教育階段和學科的十位教師,與近百名參與座談教師一起分享他們對教師專業和發展的想法和經驗。座談會上的老師,不約而同都提到近年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對學校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談到在資訊爆炸的新時代,智能電話的普及和互聯網共享文化的興起,知識的獲得渠道已不再局限在學校;談到早年Khan Academy的成功,連帶出現了如慕課MOOC)、翻轉課堂翻轉學習等教育新辭彙;談到其他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甚至區塊鏈等概念對教育的影響,都成為座談會與會者關心的教育議題。
    近年出現如上述林林總總的教育新辭彙,作為教師當然應予重視。這些新辭彙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求教育應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育更關注學生個別發展和需要,要求教育引進新技術去解決當前教育的新議題。因而,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因應新時代不斷學習,革新教育模式和方法。
    經常有人提到:教師用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學生,應對未來的挑戰。這句說話有些人將之解讀為傳統教育的毛病和教育不革新的癥結。但個人認為,這個正正就是教師專業的核心,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教育本身就是將前人積累的經驗教導給學生以應對未來挑戰。教師之所以被稱為專業,就是因為只有教師才懂得將經驗(包括知識),利用有效的方法去建構學生的經驗體系。換句話說,就是教師懂得如何教和知道學生如何學。我們知道,知識或經驗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外在的知識和經驗需要一個學習過程才能內化。而只有教師才懂得的系統學習方法,則是有效將知識內化的前提。尤其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了教師系統的教學,獲得的很可能只是片段化的、零碎的、不成體系的資訊。
    簡而言之,我的觀點是,儘管資訊技術快速的發展對教育產生了各種的挑戰,但只要我們能回歸到教育的基本點,教師清楚認識到教師專業本質就是教與學的模式和方法,在持續的專業發展過程中,避免將教育新辭彙形式化,避免單純地追求表面化的革新,回到本質更多地關注如何提升自己教與學的成效,已能體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精神。
    專業教師,只需要持續不斷鑽研教學和累積經驗,不需要慕課,更不需要把課堂翻轉,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足以教會學生應對未來挑戰。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校企合作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7月02日 澳門日報E05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xuehua.u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九九年在韓國舉辦的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發表《展望廿一世紀的建議》,當中,就職技教育制度中的校企合作提出要求,指出“職業教育的發展中,工作世界(企業)與教育界之間必須建立新型夥伴關係,以適應教育與產業以及其他經濟部門之間建立一種通力協作的關係。建立新型合作夥伴關係,有助於學生全面的能力培養,有助於職業道德的培養,有助於技術與企業技能的提高,並有助於傳授作為負責公民的人生價值觀與標準。”可見,在全球的範圍內,職技教育加強校企合作已成為進一步推動其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於校企合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而在最近的二○一八年二月,國家教育部會同相關部委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對校企合作的方式、促進措施、監督檢查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內容包括對企業及員工的支持、對學校和教師的鼓勵,以及對學生安全的保障等具體措施。
 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其企業和行業相關的專業團體及人士參與度都很高。以德國雙元制職技教育為例,即為行業協會與企業主導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典範。雙元制職技模式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承擔人才培養任務,按照行業標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實現企業實踐技能培訓和學校理論學習的有機結合。
 目前,澳門有開辦中等職技課程的九所學校所開辦的三十三個課程中,透過不同的合作方式讓企業或行業參與。當中,比較普遍的是以企業提供實習機會為主,亦有部分課程中行業參與的層次較深,例如共同訂定課程計劃、實習計劃及評核要求,亦有提供專業導師等。
 當中,中葡職業技術學校開辦的“創意時裝設計及製作課程”即為深度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課程由學校及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CPTTM)合作開辦,課程中的社會文化科目由學校老師負責,專業科目及實習安排則由CPTTM跟進,當中包括專業課中的時裝設計、工藝製作、服裝材料、生產管理和形象設計等專業科目,從教學的具體內容、考核要求、實習安排,以至專業導師和考取證照等環節,均由具備統籌澳門成衣及時裝發展豐富經驗和地位的專責部門協作開展。這樣的合作模式,使課程內容能更緊扣行業發展的需要,行業的最新資訊和專業導師能協助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有所收獲,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參與到實際的工作環境。
 校企合作制度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核心內容,正在諮詢中的非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制度》亦有針對校企合作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期待各位發表意見,共同推動澳門中職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多一類的成長路徑,促其成才成功。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有效教學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6月04日 澳門日報E05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blogs.edweek.org/
上期提到,學校教育的重點須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只是手段,教學的核心仍然是教師,科技只是工具而非提升教育品質的必要方法。因此,教學是否有效才是課堂最需要關注的主軸,而有效教學達至的前提,首要是備好一節課。 早前出席了一節比較有效的課堂教學公開課。
 K學校三位地理科組同事在“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駐校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高中人文地理中一個重要的課題——“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這節公開課的教學內容。目前,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均有專題介紹此一課題,而K學校所選用的人教版教材,以歐盟的建立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分析範例。儘管教材已提供相關的分析內容,但學校科組和任教老師認為當前部分西方國家有逐漸走向保護主義的趨勢,因此在準備這節公開課時,科組首先深入分析基本學力要求相關的內容,從課程的原點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合適的重整,並共識選取“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兩個緊扣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國家重要政策作為範例,開展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倡議學校課程不應拘泥甚至受制於教材,而應循學生該達到的基本學力要求作為規劃課堂教學的基準,這節公開課所作的準備顯然能體現此一課改理念。
 選定課題和內容後,科組和老師進而設計具體的教學模式和策略。整節課的教學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首先,透過老師講解一帶一路的基本概況,引導學生思考以引起學習動機;進而透過讓學生分組閱讀材料,使之認識國家在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方面的基本國情,並要求學生從中提取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區位因素;在學生已掌握基本國情和理解區位影響因素的基礎下,向學生提供中國在區域合作中的案例,分析和歸納當中的區位因素和內容;然後,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報告,並為不同組別同學分別提供幾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本國情,要求討論該國的區位條件,並向全班報告該國與中國進行區域經濟合作的可行性建議;進而,由任教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了解因國家或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導致區位條件不同,指出區域合作即為互補優勢、合作共贏的核心精神;最後,老師為同學佈置以大灣區為例的課後作業,讓學生能進行學習遷移。
 上面一段不到四百字的教學設計介紹,看到科組能巧妙地運用一節課堂,將認知領域教育目標最近發展區學習遷移等教育理論,對這節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
 能循學科課程的原點作為規劃課堂教學的基準,能運用教育理論組織教學模式和策略,是備好一節課的關鍵,更是一節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從上述科組準備這節課的簡要介紹,已能預視這節必然是一節極佳的公開課,至於課堂上是否有運用資訊科技作為手段去進一步優化成效,只是錦上添花。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科技與教育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5月07日 澳門日報C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moroccoworldnews.com
/2016/09/196888/ict-really-revolutionizing
-educational-system/

 之前幾期的分享,分別介紹了澳門和其他國家地區對創新教育模式所開展的各種探索。包括在課堂上應用VR、AR和MR等科技,讓平面抽象教材立體化和影像化,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上,讓一些抽象複雜和需要空間思維概念或原理,能夠立體及多角度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建構知識體系;而立體視覺化的影像,可讓學生親歷場景進行模擬體驗。愛沙尼亞學校更運用科技手段,透過在課堂教學和評核過程,持續收集每位學生的學習歷程資訊,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需要和進展的學生提供學習輔助。美國加州的學校則透過改變課室佈置,為學生營造有助創新意識的學習環境。同時,不少地區亦對於以學習分析技術等構成的適性化學習系統,開展了系統的探索並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最近發展區理論將受益教育大數據的應用,亦將成為未來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手段。
 美國新媒體聯盟NMC自二○○二年起,對於影響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等教育領域的科技發展,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並提出專案報告。而NMC每年出版的《地平線報告》(The NMC Horizon Report),則預測該年度在教育議題上之關鍵趨勢、重要挑戰,以及新興科技之短、中和長期影響。二○一七年出版的報告,分別指出創客和機械人是基礎教育短期發展的重要議題,而大數據和VR技術,以及AI和物聯網技術,則是未來兩至三年,以及四至五年教育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方向。
 由此可見,資訊科技應用於學校教育,已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讓我們的學生能適應現代以至未來需要的重要環節。儘管如此,各國的教育學者仍然時刻提醒我們,學校教育的重點須以發展學生關鍵素養為核心目的,資訊科技應用教育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電子書、互聯網和電子教材等科技產品被廣泛應用到課堂上,是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教學的核心仍然是教師,科技只是工具,而不是改善教育品質的必要方法。
 美國加州矽谷的貴族學校Basis Independent Silicon Valley的執行長Ian Block認為,雖然新科技可以依學生程度提供更個別化的教學計劃和教材,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注意若無限制地用科技來取代教師,最後付出代價的只會是學生。因此,這間貴族學校的學生家長雖然多是科技新貴,但學校只在有必要時才讓學生使用科技產品和電子教材,就連教師指定的作業和考試成績也都直接記錄在聯絡簿上。校長Toby Walker指出,學校樂於安排學生參訪Google總部,但卻限制學生在校內使用智慧型手機。一方面是希望學生們多了解現今科技發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明白科技產品不能是學習和生活的重心。該校希望學生畢業時,能成為聰明、富有同情心、多才多藝、而且表達能力極好的人,而不是缺少了科技產品就覺得生活無趣、也無法學習的人。
 上述的例子,正提醒着新時代的我們別忘了教育的核心是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過度使用科技產品對孩子們來說,仍然是有害的。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有效學習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4月09日 澳門日報E05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sketchplanations.com/
post/62942306085/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based-on
地理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解山脈迎風坡一側降水較多的現象,可是講台下卻有一部分學生仍搞不懂原因。雖然,這節課老師用了分組討論、多媒體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部分學生仍未能有效學習,說明儘管採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卻未必代表可以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
 降水關鍵在於成雲,而成雲原因與溫度、濕度和凝結核三者配合相關,若學生未能掌握水的三態變化的物理特性,則難以明白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反之,若學生掌握了此一物理特性,則無論是地形雨,以至對流雨及鋒面雨的形成均可舉一反三。
 因此,教學方法不僅是方法,而是能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效地建構學生新的知識,也就是所謂的“最近發展區(ZPD)”
 有關最近發展區的另一個簡單例子就是,三歲小朋友如果已經懂得甚麼是爺爺奶奶,說明他們肯定已經知道甚麼是爸爸媽媽。如果小朋友未弄懂甚麼是爸爸媽媽,你是無法讓他們明白爺爺奶奶概念的。
 人對新事物的學習,需要將接收到的新信息進行加工,過程必須結合其已有的知識體系,加工過程涉及比較、順序、矛盾、異同的歷程。當學習者找不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久或將之混淆或錯誤連結,就不能正確理解新信息的意義,甚至會出現糾纏不清、一直錯下去的情況,此時,學習者就不能再進行加工前進,學習就會停頓。實際上,大多數學不到或學不好的學生,原因多是如此,作為老師的如果不加以重視,嚴重的將有可能產生厭學或棄學情況。因此,我們常說“教無定法而貴在得法”,教學模式可以多樣多元,卻永遠不能離開學習者認知的基本原理。
 曾有教育學者提出有效學習的三個法則:一、動機。動機就像玩具車電池,沒有動力,玩具車就不能前進,因此要找到學習的理由。二、參與。老師要善用方法,讓學生時刻參與學習過程,小組學習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方法之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或經常提問反饋,也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良方。三、方法。這裡所說的除了是一般教學模式與方法外,更重要的就是掌握上述所提到學習者認知的基本原理。
 當然,上述法則中,老師較難把握的就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同學生因為先備知識體系的差異較大,在以班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以及課程進度基本一致的現實情況下,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而開展教學並不容易。但是,隨着近年資訊科技應用於學校教育的程度加深,越來越多教室引進以學生個人為單位數碼裝置(如iPad)的個人化學習環境,我們的期望或許可以有所不同。當中包括能夠為學習者度身訂做的電子教材,以及能根據收集和分析學習者學習活動過程,對個別學生建議下一步最佳的學習內容,以學習分析技術等構成的適性化學習系統(Adaptive Learning),將為有效學習帶來革新性的轉變。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小改變,大改善

圖片來源:http://www.latimes.com/socal/
daily-pilot/news/tn-dpt-me-alternative-
seating-20180214-story.html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3月12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自有“課室”這個概念以來,世界各地的現代學校的課室佈局,大多數就是三尺講台和台下橫平豎直陳列的二三十張書桌;而學生的座位安排,傳統上就是身高矮的坐前面而較高的坐後面。華人社會教育講究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各地多數學校的課室佈置大同小異。由於對課室的認知的根深蒂固,很少有人會思考改變教室佈局去改善學習的成效。
 澳門學校現時課室座位排列方式多採“秧田式”,意思就是把學生排列成一行行、一列列,使講台成為教室的中心。近年,由於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座位佈局有時會因應需要,由“秧田式”轉為“分組模組”的排列。“分組模組”改變了學生看着學生的後背的方式,各人面對面圍桌而坐,並在相互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個排列方式體現了教改的理念,有利於小組成員進行相互交流合作,使小組成為功能群體去開展課堂教學。由此可見,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課室佈局,去實現教育改革提倡的理念。
 近年,隨着科技的發展和全球化的影響,單靠傳統記憶背誦和機械式的學習已追不上社會發展對人才須具備創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包括澳門等世界各地均有意識地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作為教改的重要工作。
 不少研究說明,創新能力是可以“教”的,當然,學習環境的適當配合也是讓學生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從課程的角度去解釋,就是顯性課程和潛在課程均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發揮重要的作用。那麼,從課室的佈置去考慮,也就是從潛在課程去思考,甚麼樣的課室佈置才有利培養學生的創意呢?
 這個議題,我們可以先看看世界上最有和最需要創新的企業是如何為員工提供有助創新的工作環境。Google這個講求創新的科技企業,其辦公室的創意設計成為不少後起企業的參考對象,該辦公室文化被形容有如“既像大學校園又像幼稚園遊樂場”,簡單地形容就是科技人才與工程師的遊樂場。其充滿創意的辦公室設計,輔之有助自由創作的工作氛圍,使散播的企業理念仿如傳染病般感染給企業的電腦專家與工程師,使得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時刻都渴望做出最棒、最獨一無二的東西。
 美國加州新港灘市安德森小學,在這個新學年就嘗試學習Google的辦公室去改造課室,讓學生可以在舒適悠閒又愜意的空間學習。教室裡傳統書桌書椅被移開,改換成北歐時尚家具,課室四周放置了或高或低的桌子或櫃子,並在一端安放兩張沙發,豆袋椅、搖椅等輕便且可隨意搬動的家具,軟墊、靠墊及毯子等則散佈地毯上。四年級的老師Gladstone向學生解釋,他們可隨意舒適的坐在教室的任何地方,活動自主,空間和時間都有彈性,只要求把該做的功課完成就可以。自從課堂佈置轉換後,她注意到學生的參與感增加,行為良好,課堂上也少了許多吵鬧喧嘩,大家都安份學習,甚至還渴望能一直留在課室裡,不捨得離開。
 安德森小學在課室佈置體現了北歐時尚家具的廣告口號“小改變,大改善”,課室佈置改變了,教與學都因而有了大改善。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資訊 · 科技 · 教育 (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2月12日 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josemanuelbautista.net/wp-content/
uploads/2013/08/cover-photo.jpg

 這是一節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課。數學老師在互動式白板上書寫、顯示圖表、播放影片,並將數學習題顯示在互動式白板上,習題下面顯示的是四組供學生選擇的答案。
 課室中的每位同學面前,均有四張印有QR Code(二維碼)的卡片,每張卡片分別印有代表ABCD的四個答案,同學們選取答案卡後舉高,數學老師以平板電腦掃瞄所有答案卡,數秒後全班同學的回答顯示在互動白板上,系統同時運算出統計資料。
 每節課的所有數學習題是經過設計的,系統為一個教學內容設計了若干道有關聯性的習題,同時,系統會透過同學對各題的回答,分析同學在哪個環節出錯,從而推算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每節課老師都會花一定的時間,對不同學生尚未掌握的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補充教學,以鞏固所學或未學懂的知識,並確保建構出學生的知識體系。
 這所小學,各個課室均設有互動白板和其他電腦設備,並為每位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平板電腦。每一節課,不管是哪一個科目,都會定期按需應用電腦進行學習;甚至測驗考試都已經不再使用紙筆,取而代之的是以平板電腦作答。
 學習進程也因學生而異,以語言科的課堂為例,教材和活動都會因應不同學生的學習快慢有所不同,系統會為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提供擴展的資訊,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則會反覆提供學習內容以鞏固知識基礎。
 學校早已將傳統的生物科轉變成生態課程,課程除理論學習外,更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是讓學生設計及製作工具,以進行生態觀測及實驗。學校提供3D打印設備,讓學生在電腦設計工具模型並能使之成為活動工具。此刻,學生們正在用3D打印設備製作一個餵飼野鳥的鳥屋,這個學期,同學會觀察鳥屋內野鳥的情況,並會分組向老師提交這學期的生態報告。
 學校所有學生都使用一個名為“ekool”的電子化學生手冊,老師在此填寫學生每天的課程內容、作業、進度等資訊,家長可以隨時知道孩子的學習進程,並適當地在家中為孩子指導學習。而這個“ekool”系統除了是學生手冊外,更記錄了學生作業作品等成果的學習檔案設備。這個個人化的學習檔案,記錄了學生從小一至小六每天的學習歷程,當然,也包括運動歷程和體格變化,以及多年來藝術課的藝術作品。
 上面提到的學校,並不是理想和概念上的未來學校,而是真實地發生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Saksa Gumnaasium學校,而且,這種數位化的學習模式,不只是一所學校,而是全愛沙尼亞的所有學校。
 或許,這就是愛沙尼亞學生數碼閱讀素養在全球領先的原因之一。
 應用資訊和科技改進及提升教育品質,各國都在努力探索和發展中,在可見的將來,資訊科技勢將扭轉傳統教育目前所面對的限制,尤其,當我們不斷在強調適性化學習的教育改革思潮下,資訊科技的應用將為此創造一番新的景象。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資訊 · 科技 · 教育(一)

文. 黃逸恆
刊於2018年01月15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8ar.appearition.com/wp-content/
uploads/2017/03/blog_illustations_VRDifferences_
2016-06-_VR_AR_MR_-_Horizontal_Feature.png

 歷史課中的同學在教室戴上設備,就可以回到春秋時期隨孔子和他的門生在杏壇聽夫子講學;利用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 VR),同學可以遊走在盛唐的街頭上,觀察唐人的社會風貌,直接看到其服飾穿着及生活細節。
 課堂上,學生們利用平板電腦及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 AR)的教材,學習化學鍵和物理現象,三維技術讓學生多角度地看見化學鍵,使原本抽象和複雜的概況及現象影像化和立體化;擴增實境技術應用在地理科中的地球運動,可呈現地軸與公轉傾角形成季節這個空間抽象概念,讓學生更易明白了解。
 生物課堂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配戴着Microsoft的HoloLens裝置,利用混合實境技術(Mixed Reality, MR)進行分組學習,混合實境技術產生之內容能夠結合現實世界的實際影像,並且可以對其產生的內容做放大、縮小、旋轉,甚至是編輯等工作,同學們可以透過小組學習,合作完成生物解剖的實驗活動。
 上述提到的VR、AR和MR技術,其功能都是讓平面抽象教材立體化和影像化,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上,最直接的效果是,一些抽象複雜和需要空間思維的幾何、化學、物理、地理等概念,能夠立體及多角度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建構概念及原理;立體視覺化的影像,可讓學生親歷歷史、文學等科目的模擬場景,體驗歷史事件的發生,體會作者的寫作環境。
 傳統課堂教學有一個難以突破的議題是:難以及時了解該節課中,不同的學生是否已經聽懂學會,往往需要等到下周下月甚或學期末的測驗考試,才發現問題,這已錯過了最佳時機。
 運用教學評量的網絡平台,老師可透過電子學習即時反饋工具,馬上了解學生是否掌握,透過評量結果的數據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數學時,是哪一步運算出現錯誤,從而推斷出錯原因是錯用公式,老師就可以及時地進行補救及指導,而且因為分析是具體個別化至每位學生,故此,老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進度、需要和問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輔助。而重要的是,每堂課收集到的學生學習資訊,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成為年度或季度報告,科組長及教務主任可以透過這些資訊,制訂或完善學習計劃,使課堂更能配合學生適性學習的需要。而學生及家長,亦可透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隨時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學習進展及需要;體育老師利用運動手帶和運動應用程式,為每位學生度身訂定體能計劃,學生的體格和體質以至運動歷程都一一記錄,老師亦可針對不同學生的進展對計劃進行調整,更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體能訓練。
 資訊科技應用於學校教育,推動教育與互聯網相融合,教育將從學校的課室和上課時間,延伸擴展至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習方式變得更靈活和多樣化,並能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教育資源中心子瞻廊現在正舉行“看現在,展未來”資訊科技教育展,設有創新資訊平台,由教育創新體驗區、創客教育展示區、電腦教材製作區及視聽教材製作區組成,有興趣將科技應用於教學的老師值得前往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