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2月13日 澳門日報C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think2read.co.uk/
wp-content/uploads/2014/01/TB_illustration.png

    包括澳門在內的各國各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於推動學校為學生提供全面均衡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全面發展。當中有關群育的發展,有學者曾對其概念內涵作出說明,指出群育是指使學生能夠透過生活的體驗,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明白人際與自然關係及處事之道,進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服務社會,達到立己立人的理想。因此,不少學校透過開展義工活動、領袖培訓、團隊訓練等群體活動,讓學生在群育方面有所發展。
    課堂以外的群體活動是發展學生群育的有效方式,而群育所能發展學生的同儕協作和合作解難能力,則需要更多地透過課堂教學相關活動的設計,才能更有效地去讓學生掌握。讓學生具備同儕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透過資訊科技合作解難,是當前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無論在學校學習以至未來晉身職場工作均需要重視發展的環節。亦由於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15年首次加入測試學生的網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評估。
    所謂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是指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需要透過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分享等合作相關技能,以達至解決問題的目的。PISA在此基礎下,進一步訂定CPS評量的內涵,當中主要包括問題解決歷程合作能力兩大環節。當中,問題解決歷程包括探究及理解表達及系統性闡述計劃及執行以及監控及反思四個方面。而合作能力,則包括建立及維持相互的理解採取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建立及維持團隊合作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一、建立及維持相互的理解:學生能夠了解每位成員對問題的熟悉程度與對問題的觀點,並對問題陳述與解決問題行動建立共識。
    二、採取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學生必須要能辨識解決問題必要的行動方式,以及依照適當步驟來解決問題。
    三、建立及維持團隊合作:學生能根據團隊成員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成員的角色,並藉由成功團隊成員角色的扮演,使執行成效達到最佳化。
    “問題解決歷程合作能力兩大環節各個方面之間相輔相成,PISA據此進一步建構出CPS的評量架構,並透過設計網上評估工具,系統地分析參與學生的CPS能力。

    澳門各校尤其班級人數進一步得到優化的近十年,學校及教師均積極推動及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小組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在不同學科教與學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與此同時,政府亦積極投入資源,支持及推動學校更多地應用資訊科技改進教學。不管PISA2015有關CPS的評估結果如何,各校近年對此的重視,充分呼應了時代發展對學生能力的新要求,使學生更能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變化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