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GIS校園環境研究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29日 澳門日報E11文化教思版
  
 美國聖安東尼奧Dellview小學舉行的地理信息系統日(GIS Day), 研究小組的成員向參觀的其他同學、教師、家長等展示了一個由他們通過模擬得出的「樹木與校園環境效益研究」成果。小組向來訪者解釋,在校園增加樹木不僅能更好的給球場遮蔭,而且樹木通過吸收大氣中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對校園環境的改善會產生持久的影響。同時,他們編制了一份供了學校管理層參考的校園環境改 善建議,建議學校在原有58棵樹的基礎上,於校園旁的十號州際公路旁種植多5棵紅橡樹(red oaks)和在操場上增加種植2棵硬葉愉(cedar elms),附有數據分析的報告指出,新增的植物將更有效地減少校園的空氣污染物。令來訪者歎為觀止的是報告模擬了25年後的情況,圖像顯示新植的樹木一年將會多吸收53磅的空氣污染物,同時多存儲27噸的二氧化碳。
 這是一個刊載於美國《American Forests》雜誌2007冬季號上一篇有關GIS教學的報導,研究小組是一個由3至5年級學生組成的團隊,他們利用CITYgreen 和ArcView兩個電腦軟件,通過GPS收集校園樹木位置信息、下載校園衛星圖片、制作信息圖層、輸入數據資料等步驟,撰寫的校園樹木環境效益建議。研究的構想來源自校外機構“4-H”在校內組織的課外活動,活動中的同學和老師都注意到校園鄰近繁忙的10號州際公路,同時校園球場上缺乏遮陽樹木,噪音和空氣污染對同學的學習和生活都有不良影響。由此同學思索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去改善學校的環境,並猜想可以通過 增加綠化面積來改善。為了驗證猜想,同學組成不同的工作小組,通過收集樹木信息、處理數據資料,並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去協助整理資料,繼而撰寫研究建議給學校管理層(據知學校最後採納了建議並付之實行)。
 華人地區近年的地理教育改革,不約而同地提倡要善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去協助教與學的開展,筆者亦在早前曾提及課堂教學如何利用GIS去開展教學,去引導學生思考。可是由於GIS教學在華人地區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成熟的案例較少。從上例可知,研究小組成員都是小學3至5年級的學生,卻可撰寫一份有數據支持的建議方案研究報告,可見推行GIS教學的難度並不在於其本身,反而是研究題材是否學生切身問題才是引起學生積極參與的關鍵。不少教師反映,學生交來的研習報告多半是坐在電腦旁完成的,質量參差且有不少抄襲成份。推動學生進行專題研習,包括GIS在內的方法都只是工具,核心是研習專題必須學生真正希望知道的,其次是強調參與和實踐,亦只有這樣的研習才能發揮實效,才能推動學生積極參與。
圖片來源:http://www.americanforests.org/ archives/2007winter/winter_2007_3.pdf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保育背後的“認同危機”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15日 澳門日報E11文化教思版

  澳門申報世遺成功後,文物保育逐漸成為社會重大的公衆議題,市民對歷史文物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
從下環街市、藍屋仔、松山燈塔到最近的望廈兵營事件,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議題此起彼落,民間訴求一個接一個。這些文物保育的訴求,不是孤立事件;保育是目的,也是手段,背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因素,體現了市民珍惜家園,熱愛文物,參與公衆事務的態度。從政府的處理手法來看,當局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似乎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多數只是從文物建築的價值去與社會討論問題,進而作出決策。其結果是,無論是執意清拆,還是從善如流,皆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即未能充分理解市民的文化感情,回應集體對“文化認同”表現出來的熱切心情。
  澳門作為一個移民城市,被葡萄牙人殖民管治了百多年,許多人都產生了“認同危機”,身分無所歸屬。主權回歸後,殖民管治的影響慢慢消退,澳門人的主體意識漸漸形成,參與文物保育運動,爭取公民話語權,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文化認同,化解“認同危機”的一種過程和方式。所以,近年澳門不斷發生文物保育的爭議,有時甚至演化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危機。這不僅是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育的平衡問題,更關係到澳門人的“主體意識”、“身分認同”等文化議題。
在高漲的保育浪潮中,一時間甚至連歷史學者和建築師都被“邊緣化”了。這種“忽然保育”的社會現象,可以從認同理論中找到根源。“認同”是主體與客體交互過程中慢慢生成的一種情感,體現在主客體之間存在着一種特殊的關係,表現出親切、認可和肯定。但這種感情平時是不顯露的,具有深沉和潛藏的特質。當被認同的客體發生變化,甚至備受衝擊時,“認同”的情感便會爆發。申報世遺成功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社區重整和建築重建,正是上述這些轉變的集中體現,所以一旦發生,“認同”便出現“危機”,市民自然而然地表現“保育”的訴求。
  文化認同不是強烈的感情衝動,它有如涓涓泉水,在心間細細流淌,看似淡然,實質卻是深沉的文化情感和記憶的延續。當掙扎與激蕩過後,它更形沉穩,更趨成熟,沉澱成對家園更深切的關愛。這些都値得澳門人珍視,値得我們的學生繼承和學習。
“認同”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是一種集體行為;同時又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認同”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文物保育不僅僅拆與不拆,或如何再生利用等 “技術問題”,若不明乎這些,做再多的事情,也注定事倍功半。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社會議題的調查與研究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01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踏入十一月份,行政長官和各範疇的司長在議事堂上與議員引介討論施政方針,一系列的政府政策成為坊間熱論的話題。筆者任教的學校,近日有不少學生在公民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不同形式的社會科學調查研究,以施政方針為主題設計問卷調查、展開訪談記錄,收集同學及老師的觀點與看法。
  “政府去年推出現金分享計劃,老師你是如何使用的?"、“現金分享計劃,有可能影響通貨膨脹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其中一組學生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向我進行訪談記錄。他們把過程認真地拍攝並有明細的研究分工,其間我們討論到什麼是社會福利政策,談到台灣地區的現金劵計劃與現金分享計劃優劣比較,論及政策的可持續發展。我亦反客為主,問及他們是如何使用五千元天降橫財,探聽他們的想法和價值取向,短短的十五分鐘我看到的是學生主動學習探究,關心時事和社會議題,過程更成為師生分享看法、交流互動的難得機會。
  社會學科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澳門教育過去都比較忽視。所謂「學好數理化,走篇天下都不怕」,在我的中學時代,不少學校都比較重視數學和微觀的理化科學,歷史、地理等社會學科地位不高,師生少有在課堂上談論時事議題,更少有教授學生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現在,不少國家地區的學校都致力改進課程和教學方法,設法將學科學習結合到生活,聯繫到實際,成為教改的核心目標。有香港出版的系列教科書,即以「生活」聯繫科學、地理和經濟,目的就是推動學與教回應教改目標。教師讓學生設計研究調查的學習模式,則是最佳的有機結合學生生活的模式之一。學生可以根據主題,就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展開針對不同對象的研究調查,一方面學生可以藉此掌握不同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同學亦可由此理解不同調查對象的觀點與看法。
  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需要建立在學生掌握不同資訊和觀點的基礎上。通過整理和綜合調查資料,學生掌握了客觀分析問題的方法,學習模式亦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對社會議題的關心程度亦能因此提高。
  讓學生關心社會,是鄉土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過去我們經常抱怨學生都不關心時事,但在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學校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只關心娛樂新聞、漫畫電玩,不少學生已經能對社會議題具有獨到的想法,批判的建議。
  順帶一提,在接受學生訪問的期間得悉,研究小組成員對「現金分享計劃」的態度都是「欣然接受,但強烈反對」,可以看到我們學生的公民素質正在不斷提高,這都是值得欣喜的。


圖片來源:http://www.lstlcw.edu.hk/4/4a1.files/thn_t0004.jpg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澳門廟宇節慶串聯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1月17日 澳門日報E09文化教思版
  澳門現有大大小小的廟宇近五十所,構成豐富多樣的宗教文化景觀。只是,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對內並不為本澳居民、特別是青年學生所廣泛認識,與一般人的生活缺乏聯繫;對外作為旅遊資源,也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這些廟宇,由於歷史原因,其產權和管理權分屬眾多不同的機構,各有自身的節慶活動和管理傳統。特區政府文化部門對廟宇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十多所重要廟宇建築的保護和不定期的修繕上,很少關注其節慶,更不用說有全盤計劃,在全澳範圍內系統推動傳統的廟宇節慶活動。可喜的是,有社會人士已關注到這個問題,並努力聯絡各廟宇管理機構的負責人,試圖盡可能團結起來,合力舉辦節慶活動。
  本澳負責廟宇管理的團體大部分都是數十年如一日地對相關廟宇行使管理權,盡忠職守,對保存澳門文物和弘揚中國傳統宗教文化做出了大量的貢獻,成績應該受到肯定。例如在艱苦的抗日時期,許多廟宇管理團體不僅沒有擅離職守,更主動參與救亡賑濟,造福災民,充分發揚了澳門廟宇興邦安鄉的傳統社會功能。然而,廟宇管理絕不是每天定期開門關門,暮鼓晨鐘,清潔打掃如此簡單,廟宇管理者應當設法將廟宇文化融入社區生活,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設計系統的年度管理計劃,提升管理水平。廟宇間加強合作,應是實現上述良好管理的基礎。
  近兩個月,我參與了兩次廟宇管理人員會商合作的會議,最多一次出席者近三十人,大家都認同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各所廟宇舉辦更多傳統的節慶活動,並打算組織一次全澳性的廟會活動。大家都興致勃勃,爭相發言,愛鄉愛廟之情溢於言表。作為一位歷史研究者,我知道,這種形式,如此規模的會議,是從來沒有過的。如果要對廟宇展開深度的硏究,有了這些廟宇管理機構負責人的熱心支持,在史料收集上自然會事半功倍。
  後來有人動議,於2009年正月啟動系統的硏究方案,依時序將整年澳門不同的廟宇節慶統整起來,透過資料整理、口述採訪、錄影、攝影等方法記錄澳門豐富多彩的廟宇節慶活動,以小冊子、書籍、視頻和網站等形式向居民和旅客宣傳推廣澳門各式廟宇節慶活動,以弘揚傳統文化及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這樣的計劃,以嚴謹的學術研究為起點,透過對不同文獻的深度發掘和互證,對澳門廟宇的起源、歷史掌故、傳統信仰和民俗節慶等旅遊資源展開全面的調查和梳理,進而輔以實地考證和口述訪談,並搜集大量相關的古今圖片,以簡單生動的語言,圖文並茂完整地展示澳門廟宇及其節慶活動。成果一旦完成,當是澳門鄉土教育的重要教材。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地理資訊系統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1月03日 澳門日報D11文化教思版


  地理教育的本義,除了讓學生認識和理解地理事像,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外,地理能力的培養亦是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務。地理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其中地圖能力(map ability)是衆多能力中重要的一項。
  地理文字和圖像是地理資訊系統的兩大載體,文字是地理資訊的高度概括,圖像是地理資訊直觀化、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表現手段,也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色。正確認識地圖、閱讀地圖、分析圖表和繪製圖表,能夠做到圖像資訊與文字資訊轉換自如,是學習地理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方法。
  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和圖表資訊,能有效就相關地理問題進行分析。目前,不少國家地區的地理課程,倡議更多地採用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學習。美國地理課程《Geography for Life》、內地《新地理課程標準》等,都把GIS列入必須強調的課程發展要素。上海市高中地理教材安排了專門一章的選學內容,介紹GIS的空間分析應用於決策的功能,並利用一系列的GIS專題地圖作為協助學生理解上海市人口分佈與交通運輸設施聯繫的主要途徑。
   GIS屬於空間專業形式的數據管理系統,系統主要應用於科學調查、資源管理、財產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等方面。由數據庫管理、圖形處理與表達和空間分析工具三部分組成。其中空間分析工具部分能提供敎師和學生豐富的資訊,是現代地理敎育重要的教學材料。例如,採用GIS輸出一份本地老年人口與社區長者設施分佈的地圖資料,通過閱讀地圖,學生可依此分析本地社區長者設施分佈是否合理,從而製定增建設施的建議方案。可以預期,將GIS引入地理課堂,是實施地理專題硏習的重要工具。
  專題硏習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同時亦是實現課程鄉土化的主要方法。一些本地的社會議題,特別是涉及與分佈有關的地理議題,皆可通過使用GIS來提高專題硏習的質量。同時,學生通過分析GIS地圖,做到圖像資訊與文字資訊轉換,作為地理能力之一的地圖能力也能因而提高。
  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在10月30日推出更新版本的地籍資訊系統,開放予公衆查詢地籍資訊,提供了建築物、地址、地段、批示及街道準線圖的搜尋功能。可惜的是,單純的地籍資訊對一般市民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對地理教育工作者而言亦沒有提供實用的敎學材料。地籍局如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與其他統計、社會文化、環境和交通運輸等部門合作,將相關資訊整合其中,不僅為地理教師所樂見,也有利一般市民掌握更多有用信息。希望不久將來通過系統的優化,GIS能進入地理課堂,成為學生發展地圖能力的工具,成為鄉土教育開展的重要資源。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全澳校史寫作計劃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0月20日 澳門日報E5文化教思版
  “校史”是澳門教育界長期忽視的問題。
  是的,教學人員工作量大,面對社會的期許,家長的要求和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從早到晩,從基層教師到主任、校長,我們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完,還怎麼有時間思考與日常日工作不是很相關的“校史”問題。但是,每到接待來賓,或外出交流,或印製招生小冊子,又或出版校慶特刊,“校史”卻又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正是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
  早前,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聯同澳門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了一個“校史寫作工作坊”,有近百名校長、主任和教師出席。工作坊上,台灣建國中學的黃春木博士為我們做了一份有關校史工作的問卷調查,結果令人鼓舞。例如,有問題問:如果有機會,您會參與校史寫作或研究活動嗎?在有效收回的28份問卷中,有22人表示應該會參與,有5人還不清楚,有1人應該不會參與。這顯示即使再忙,教育同工都對撰寫校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只要有足夠的支援,大家都願意參與。
  工作坊後經過更深入的思考,我以為要在全澳範圍內系統推動“校史”寫作,使各所學校的研究成果既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又與全澳性質的計劃接軌,大致可遵循下述三個階段展開工作:
  一是獨立整理階段。如前所述,基於交流與宣傳的需要,其實每所學校都有自身的校史寫作計劃,出版過一些小冊子和特刊。各校可繼續依校情進行這項工作,並多從歷史科學的角度,開展史料,如學校檔案、校本教材、校友名錄、圖片、特刊等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系統的校史檔案,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將這些資料電子化,為日後深度的校史寫作和資源共享先做基礎工作。
  二是聯合協作階段。澳門學界透過資源整合和人員協作,盡可能在全澳範圍內開展系統的校史研究。這時需要參與計劃的學校派出研究人員,參與若干次研究方法與寫作體例工作坊,俾使校史研究盡可能利用原始資料,符合學術規範,並寫出每所學校的“個性”。資料齊備,不等如可以寫好校史,如何將學校置於宏觀的社會脈絡中考察,寫出充滿靈性的校史,而非大事記,則很考寫作者的功夫。
  三是校史深耕階段。在前面兩項成果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學校可擴展計劃,出版圖文並茂的校史專書,建立校史室和虛擬校史室,將校史列為校本鄕土教育的內容,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將獨特、優秀的校園文化和傳統代代相傳。這個階段做得好,對學校宏觀的校政管理或大有裨益。
  當然,上述計劃不是涇渭分明的,除第二階段外,聯合協作應該貫徹計劃的始終,在學術力量和物質資源上給予各校充分的支持。我們期待,若干年以後,澳門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動人的校史故事。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公民素質與責任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10月6日 澳門日報E9文化教思版

  有學生曾經問學習地理有甚麼用?這個看似簡單但似乎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相信很多教師都會碰到。直至與朋友談及教育的功能這個嚴肅話題後,我才恍然大悟。友人直言學習歷史地理不在乎學科的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過程中能否達致教育的功能,學科知識只是載體而非眞理。朋友的意思大概是認為,教育的功能在於提高素質。讓學生在學校學習地理歷史,並不是希望學生將來能夠成為歷史學家和氣候學者,而在於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而已。
  公民素質內涵豐富,其中公民責任(Citizen Responsibility)當為核心。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都擁有基本的權利,而公民身份的概念,不只強調權利的層次,更強調其應具備責任與品德的性質。英國社會學者Marshall T. H.認為“公民是當今工業民主社會中所有社會成員都享有身份,擁有身份就該平等地擁有身份所附帶的一切權利和義務。”因此權利伴隨着義務,享有權利的人必須也善盡義務;在民主社會中,公民必須依法地履行相關義務,如守法、納稅、接受教育、承擔法律責任等。公民責任是履行義務的具體表現,亦由於此,公民責任的培養成為教育當中重要的一環,更是開展鄕土敎育時需要被強調的部分。
  關心社會事務,討論社會問題即為履行公民責任的最佳途徑。過去,不少學校比較強調數理化等科學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社會學科的功能價值。學生在課堂上甚少機會與老師討論社會問題,特別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本地社會議題,這可能都是引致社會不時埋怨時下青年對澳門漠不關心的原因之一。
  我們一直強調需要加強鄉土教育,目的是要讓學生深入認識澳門,從而加強學生對澳門的歸屬感、認同感與責任感,這是開展鄉土教育的主要思路。透過鄉土歷史教育,使學生掌握本地的歷史文化知識,理解歷史事件與現代社會之因果關係,同時發展學生多角度思考以及鑒古通今的能力。通過對鄉土自然及人文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從較宏觀的角度去認識、探討和評價澳門當前面對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在公民課堂中,教師提出緊貼學生生活的社會議題,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一同關心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大小事情,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的態度。
  總而言之,實施鄉土教育並不僅在於灌輸鄉土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思考社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態度、實踐能力和價値觀念,使其在實踐中成為權責主體的有效公民。其基本內涵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依法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權責主體,成為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中的良好公民。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千呼萬喚歷史系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9月22日 澳門日報E9文化教思版
  籌備多時,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歷史系終於成功創辦了!
  這是澳門本土大學首次創辦歷史學系,是社會有識之士經過多年努力爭取的成果。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學系,為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樹立了重要的里程碑。
  歷史學作為一門基礎人文學科,在本地大學長期闕如,實是一奇;我們長期呼籲增加年靑一代對澳門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並知道要從教育做起,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沒有正規的本土歷史課程,這是二奇;澳門作為一個有四個多世紀東西交往歷史的文化名城,澳門歷史及東西宗教傳播史硏究應是本地一門顯學,憑藉資源與區域優勢,足以執全球學術界之牛耳,然而我們卻一直沒有歷史系,此為三奇。而今,歷史系終於創辦,同時開設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教育,並擬於明年春招收博士生,實現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全方位教學,總算有了個好的開始。
  澳大歷史系的玉成,我個人的喜悅不會比任何人低。作為本地歷史教育工作者,這正是我們多年所呼籲的,從面談到撰文訴求,從官員到議員,從學者到大學行政領導,我們年復一年老調重彈,訴求的,就是一個正規的歷史學系,從質上提升澳門歷史文化教育的水平。當然,這當中除了社會效益和教育理想的追求外,也滲透着文化堅持和學術執着。
  與一批中學歷史教師座談,深感大家的願景終於達成了。當沒有歷史系的時候,我們訴求的焦點是創辦歷史系;但當創辦歷史系以後,我們開始深思,我們需要怎樣的歷史系?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大學的三大任務。教學方面,我們期望澳大歷史系能持續培養出受過系統歷史學專業訓練的高級人才,滿足社會敎育、文博、管理等職業的需求;研究方面,澳大歷史系有條件成為全球澳門史的硏究中心;至於社會服務,歷史系應對本地的敎育、文博等機構提供協助,並應加強本土微觀歷史,如行業史、家族史、校史、社團史等的研究。
  根據澳門教育的現狀,在我們在可見的未來,都很難辦出一所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但我們卻有條件,辦出一些世界一流的學術專業,歷史專業的某些領域就具備此條件。澳門歷史的成就,絕不限於澳門一地,但凡硏究中西交通史、天主敎傳播史等專題,總是無法離開澳門。所以,澳門地方史硏究應是澳大歷史系的重點發展方向和特色所在,也是其所以創系和持續發展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捨近而求遠,與歐美和大陸競爭,力圖重點發展研究歐洲史、中國古代史等專業,則不但不自量力,更平白浪費了自身的優勢。
  這裡我的意思絕不是要歷史系固守本土,不發展其他領域的研究,而是要擇優奮進,辦出特色,將澳門史硏究推向世界學術的高峰,以不負澳門人的期望。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日本經驗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9月8日 澳門日報E9文化教思版

早前出席硏討會,認識了一位年紀與我相若的日本地理敎師,會後向他請敎日本開展鄕土地理敎學的經驗。
多田忠義先生任敎中學老師多年,現時是日本東北大學的博士硏究生。有關鄕土敎學的問題,他首先向我展示了一張由日本學生製作的獲奬地圖作業海報,其中一份地圖精確描繪了一個社區的產業結構,大比例尺地圖範圍約為一公里,採用不同的圖例顯示街區的工、商、住用地以及公用基礎建設的分佈。地圖附有數幅統計圖表,描述了該社區產業結構的統計資料。地圖下方有一小欄,以小百科形式詳列數項有關的專有名詞註解。
地圖製作得相當專業,更讓我驚訝的是地圖由四位就讀盛岡市立城西中學校中一年級的學生製作,我不禁向多田先生讚嘆學生的能力。他解釋,製作社區專題地圖,是日本中一地理作業中最重要的一項。他所任敎的學校,中一年級一般會花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讓敎師在課堂中敎會學生進行野外調查的技巧以及進行繪製地圖的方法。同時,學生需要分組訂定專題地圖主題,於每天課後和周末日規劃時間去實地進行調查。地圖作業完成後,敎師會安排兩周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分組在課堂上利用地圖及相關的圖表,向全班同學進行解釋並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多田先生解釋,這份專題地圖需要花上很長的課堂時間去協助學生完成,但在過程及其後匯報課,學生們將會加深對自己生活社區的認識。
他補充說,地圖的主題通常很少相同,而且有時候會十分專業,比如說漫畫店與人口分佈比較圖、社區休閒設施與彈珠機(Pachinko)店的分佈比例圖等接近地理信息系統的專題地圖。他指出中一學生大多喜歡動手,而且只要作業貼近學生興趣,他們就會很願意去做。同時,日後的課堂敎師也可以利用接近學生生活及興趣以及由學生製作的地圖,進行其他相關主題分析討論的敎具。
多田先生其後引領我到會場中的日本展區,向我展示了一套日本國中(初中)社會科敎科書。我翻閱了其中一本由日本帝國書院出版的地理敎科書。日本中小學學習指導要領規範,國中社會科地理部分需要讓學生學習包括本區、國家以及世界的地理知識,這與澳門現在大多數學校地理課程內容設置基本相同;但日本敎科書非常突出調查與讀、製圖表的能力,敎科書以地域調查以及讀製圖表,貫穿本區、國家以及世界地理知識。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整套初中階段的敎材,無論本區、國家或是世界的地理知識,只是作為媒介,重點是讓學生發展終身學習的地理能力:調查硏究以及讀製圖表的能力。多田先生表示,只有學生擁有這些能力並掌握其中的方法,學生才是眞正學會了地理,而不是強行去背誦記憶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地理名詞、地名及數據。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澳門界址範圍的演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8月25日澳門日報E9教思版 鄉土教育專欄
  近日有幾位學生問我澳門界址在歷史上是如何界定和演變的,他們想就此展開專題硏習。我想他們選題很有意義,我自己其實沒有系統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給他們提供了如下的線索: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個組成部分,考古發現顯示,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中國先民在澳門活動。於南宋紹興年間建置香山縣,今天的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大致同為香山縣所屬。
  澳門基本法對“澳門”界址範圍有清晰的界定:“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然而,與許多地區一樣,“澳門”是個不斷演進的歷史地理概念,在澳門開埠400多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同的歷史時期,“澳門”之區域範圍,即其實際界址不盡相同,甚至相去甚遠。
  宏觀考察澳門的歷史發展,大致可將其界址之歷史演進分成四個階段:
1.原始時期(遠古-1553年)
  從遠古時代至1553年葡人入居澳門止,是澳門界址範圍演進中的“原始時期”,此時歷史概念上的“澳門”尙未出現,所以“澳門”沒有明確的界址範圍,與附近地區一起,同屬中國沿海的普通海島。
2.散居時期(1553-1568)
  從1553年葡人入居澳門至1568年澳門舊城牆首次興建止,是澳門界址範圍演進中的“散居時期”,此時歷史概念上的“澳門”已出現,但多稱為香山澳或濠鏡澳。葡人入居澳門初期,明政府不允許他們興建永久性建築,最初多住在船上,後來才逐漸上岸居留,並在南灣腹地形成一片零散居留地。
3.城堡時期(1568-1846)
  從1568年澳門舊城牆首建至1846年亞馬留出任總督推行殖民擴張政策止,是澳門界址範圍演進中的“城堡時期”,此時葡人在澳門中南部建有城牆,基於安全考慮,葡人多住在城內,今天意義上的“澳門歷史城區”逐漸形成。
4.拓展時期(1846至今)
  19世紀中後期,葡人居住了近300年的基督城,已無法滿足澳門城市發展的空間需要,當局通過北征南拓,逐漸奠定了今天澳門大致的界址。當然,晩清民初中葡兩國就邊界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談判,雖然沒有明確的共識,但對澳門後來邊界限於半島和路氹兩島有重要的影響。
  上述這種分法是非常粗略的,只是嘗試將視野從數百年繁瑣的史事中抽離,宏觀把握當中的重大演變,但又盡可能不忽略細微但重要的事件,理清澳門邊界之發展變化。學生通過搜索地圖和文字史料,上述每一個時期都可以大做文章,甚至可以討論“橫琴與澳門的歷史關係”等議題,非常有趣。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體驗學習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8月11日澳門日報E9教思版 鄉土教育專欄
  一項針對日本中學階段的研究發現,日本的中學生普遍欠缺體驗,這些欠缺的體驗包括:與自然接觸的體驗、跨集團社會的體驗、自發性活動的體驗、社會參與的體驗與勞動體驗、克服困難的體驗,以及確立基本生活習慣的體驗六項。研究指出,造成學生普遍欠缺體驗的原因在於不少日本學校,較多重視學科學習成果和方法,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社會生存能力。學校過分強調知識學習、學科學習甚少聯繫學生實際生活等,都是造成學生缺乏體驗的因素。研究建議學校加強學生社會體驗的學習,利用學校的“綜合學習時間”,推動學生利用不同方式落實,如參與志願工作、自發籌劃活動、組織生活體驗營等。
  在學校層面推動鄉土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本地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愛鄉情懷。加深學生對本地的認識可以採用很多方法,但要注意避免太多的講授,轉而以豐富多元的體驗學習代之。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讓學生發現自己生活社區獨特之傳統文化和社會民生,養成關愛社區的態度。
  例如,學校可組織學生成立志工團隊,服務居住在學校附近有需要的居民。不少日本學校的高中年級已將“志工活動”列入必修課程,學生需要在學年內參與不少於50小時的志願工作,他們的工作包括參與社區大掃除活動、定期輪流照顧獨居長者,並組織長者同樂日、協助社區團體開展廢物回收工作等。日本學校推廣社會體驗教學的做法很値得我們參考,但開展社會體驗學習必須要留意活動是否具正面的教育意義。近年本澳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程度有所提高,但大多仍停留在政府或社團活動佈景板的角色。這種流於表面的社會體驗對學生的正面影響難彰之餘,部分學生更可能產生負面的抗拒情緒,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筆者任教的學校,近年積極推動學生進行有意義的體驗學習,其中一項就是成立學生領袖團隊,服務校內外對象。團隊去年曾組織一連數周共十多次以友校小學生為服務對象的“歷奇活動”,團隊需要全權負責活動流程、內容和器材。整個活動過程順利,參與活動的小學生固然得益不少,更重要是團隊成員在過程中獲得一個體驗組織活動的“艱苦經歷”,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亦發展了同學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
  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提高學生整體的公民素質,是鄉土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鼓勵學校充分配合社區需要進行體驗教學,讓學校、教師、學生以至家長,一方面通過開展有意義的體驗活動融入社區、貢獻社會,另一方面亦有助增長學生對本地社會環境的深入理解,可謂一舉兩得也。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澳門鄉土茶事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7月28日澳門日報E09版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曾經是茶葉貿易的重要港口,與“茶”有極大的淵源。風物流變,大浪淘沙,歲月無聲,人間留情,歷史洗滌過後小城留下大量茶樓、茶莊、茶社、茶館、茶攤、茶亭、茶商、茶人、茶藝、茶俗等諸種茶事,為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提供了大好題材。
  民政總署茶文化館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於2006年8月正式啟動“第一屆博物館學生研究員”計劃,由我和民政總署的研究人員共同主持,向學界公開招募成員,凡對本土歷史文化有興趣的本澳在讀大學生和高中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應徵是次招募計劃的學生有三百多人,層面廣泛,來自三十多所不同的大學和中學。我們從應徵者中選出40人,參加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完成課程的學員通過實習考試,授予“博物館學生研究員”的稱號,並獲頒發證書、工作證和制服。
  課程結束後,40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按我們的安排,分成十多個小組,走出校園,充分利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特別是茶文化館等社區資源,通過協作研究,攜手開展“澳門鄉土茶事”的專題研習。
  這是一項口述訪談與文獻分析相參照,歷史研究與現況調查相結合的專題研究,當中的“茶”只是一條“研究線索”,旨在給數十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提供更廣更多的研究主題,而絕非狹義的茶葉之“茶”或茶湯之“茶。所以,我們以茶樓、茶莊、茶餐廳,甚至是涼茶舖、酒樓、茶話室以及與“茶”有關的事件、組織和物件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當中的歷史發展,並以“茶”為線,將各個主題統整在統一的“鄉土茶事”之下。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分組定期會面,跟進輔導,他們不但要埋首於檔案文獻,更要走進社區,走近人群,進行調查、採訪和拍攝。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反覆修改,數十位學生共提交了近20萬字,1000多張圖片的研究成果,其水平令人驚喜。我們將部份成果輯錄成《澳門鄉土茶事》一書。每次校閱書稿,我內心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並越來越相信一句老套的教育名言:不是學生沒有才能,而是我們沒有給予他們發揮才華的機會。
  從確立計劃、招募學生研究員到逐步展開實施、初見成果,我們先後採訪了百多位社會人士,得到熱情的回應和支持。這些回應是關心家園,珍愛鄉土的表現,使參與計劃的學生深刻感受到澳門是個鄉土情深的地方,這本身又是一種好的教育。《澳門鄉土茶事》付梓了,這是師生合作研究的成果,也是一次澳門鄉土教育不一樣的實踐,我們期望能對澳門鄉土教育起到示範作用。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多元文化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7月14日澳門日報E9版鄉土教育專欄


  近年澳門經濟急速發展,外地僱員的比例在勞動市場上不斷上升。同時,旅遊業的興旺亦吸引了內地不同省區、亞洲以至歐美地區遊客前來感受小城風貌。不到三十平方公里大小的澳門,除了是世界上人口和汽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外,不同民族和族群文化在小城的密度,亦很可能成為世界之最。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別,長期以來由於一些歷史和政治因素,澳門的人口增長主要並非來自高出生率的自然增長,移居澳門人口的不斷增加即所謂的機械增長,才是帶動澳門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亦是目前移民在人口結構中比例較高的原因。事實上,歐美不少國家的大城市如倫敦和紐約,眞正土生土長者甚少,蓋因大城市的機會甚多而產生的“磁石效應”,吸引了不同國籍和背景的人到來尋找機會,從而促使了這些城市的國際化。
  文化背景相異的人擠在同一時空,難免會產生不同形式的磨擦甚至衝突。當前,澳門就正在經歷當中的磨合期。不滿外地僱員搶本地人飯碗、民族文化差異使鄰里抱怨投訴時而聞之,這些都是文化磨合時期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學校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並使之成為鄉土教育中的一項主要任務。
  依據台灣教育學者吳清山及林天祐教授的解釋,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使之了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的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是避免產生種族衝突與對立的一種教育。他們同時指出,多元文化的教育目標區別於種族優越感教育(ethnocentric education),它不是要使學生認為自己種族最優秀,排斥其他族群的文化,相反是要使學生學會對不同族群的欣賞、接納與容忍的態度。
  我們期望學生可以消除種族的偏見與歧視,教導學生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甚至使之與自己的文化有機融合。學校可以邀請社區中的族群代表進入校園,組織富民族色彩的傳統文化活動,舞蹈和民族歌曲等均可成為受歡迎的表演項目,民族美食嘉年華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更可進一步組織數堂的民族文化課堂,在課室內分享不同的文化風貌。這樣,生活在小城的少數族群,不再是社會和社區中自成一國的群體,而是眞正參與並融合於社區和社會中;同時,學生亦對生活在社區中少數族群的文化不再陌生(對差異文化的陌生往往是造成文化抗拒的主要原因),並逐漸形成對不同文化尊重和欣賞的態度。

圖片來源:http://www.irc-international.com/Images/GlobeHands.jpg

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6月30日澳門日報C8版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鄉土文化豐富多采,每年都有很多不同內容和形式的節慶活動舉行。如舞醉龍、哪咤誕、觀音開庫、土地誕、魯班誕、華光誕、包公誕、天后誕、浴佛節、譚公誕、關帝誕等中國傳統節慶活動;耶穌聖像巡遊、花地瑪聖母巡遊、聖誕節、復活節等西式節慶;澳門城市日、天災節紀念日等澳門本土節慶,構成繽紛絢麗的澳門節慶景觀。
  澳門在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經濟發展型態下,社會都很重視這些活動,甚至時時思考,怎樣才能通過活動吸引更多旅客,為我們帶來更多收益。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過了頭,當會使人忽略,甚至忘卻了傳統民間節慶活動的眞正意義和價値。種種鄉土節慶活動,是先輩留給我們的重要文化遺產,集中反映了澳門人的信仰、習俗和文化特徵,其創造性和獨特性彌足珍貴。遺憾的是,現代學校並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使澳門傳統文化習俗有日益失傳的危險。
  教育界應當認識到,這些鄉土節慶活動,澳門學生有參與和分享的權利,也有傳承革新和弘揚的義務。所以,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一方面可使他們分享成果,從學習和活動中獲益;另一方面,可培養他們日後成為鄉土文化的發揚者。然而,知易行難,該如何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呢?
  我建議,澳門教區、各修會、廟宇值理會、傳統民間社團等鄉土節慶活動的籌辦單位,應與所在社區的學校多聯絡和交流,鼓勵學校組織學生參與這些鄉土活動。這樣對主辦單位而言,可解決人員緊張的問題;對學校而言,是推動校園社區化和社區校園化的好機會。茲以舞醉龍為例,說得具體一點:
  主辦單位可組織關帝古廟附近學校的學生,直接參與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的慶祝活動。事前,主辦單位可派出資深人員到各校常年開設興趣班,訓練學生。當下,澳門學校的興趣班可謂五花八門,但類似“舞醉龍”的傳統習俗工作坊,還是不多見。教學經驗使我相信,只要學校積極動員,老師多作介紹,全校學生中,總能找到十個八個滿懷興致的“勇士”。假以時日,這些學生會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
  作為教育行政當局,教青局可就“傳統節慶活動”設計相應的計劃,以發揚地方傳統特色。例如,可通過統籌,邀請節慶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到各學校舉辦周會、工作坊、教師培訓班、學生興趣班等活動,在校園播種鄉土節慶活動的種子。
  試想,有一天,有一所學校舉行畢業禮,給同學、老師、家長、校友和嘉賓表演的,除了慣常的舞蹈、唱歌、奏樂、話劇、朗誦等項目外,還來一場舞醉龍,水花四濺;或來一頭醒獅賀拜,鼓聲雷動;或來一個哪咤降世,福佑觀眾……這樣的教育多好!
圖片來源:http://www.artsbj.com/UpFiles/Picture/200802/2008022019231080080_S.jpg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時事議題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6月16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逾月,筆者任教學校的學生仍在每天關心着災區的情況,學校大堂的慰悼板已不知不覺地貼滿了學生的寄語。據我所知,不少學校的地理、科學及物理老師,系統地搜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知識材料,並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學習及討論,收到很好的效果;有學校的德育老師,整理了發生在災區的十多份圖文並茂的感人故事材料,在課堂上組織分組討論,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節高效的生命教育;有幼稚園教師,在課堂上給小朋友派發彩色筆,讓同學在畫紙上繪出他們對地震災情的感受,並在家校同樂日上與父母們一同討論分享,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親子教育。
  掌握孩子教育學習的關鍵時間點,是時事議題教學的核心理念,近年本澳不少學校已積極開展同類的教學模式,其中以品德與公民教育科尤見成效。坐在我鄰桌的黃老師,每天案頭上放滿了剪報資料,一箱又一箱滿滿的剪報,成為她在課堂上開展時事議題教育的寳庫。在長期的薰陶下,同學都養成關心時政、討論時政的習慣。環顧鄰近地區的課程發展,均不約而同地鼓勵學校開展同類的教學模式,內地學者曾對時事議題為本的教學模式作出總結,他指出:“時事議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逐步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和價値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亦有台灣地區的研究發現,議題教學有助於公民參與態度等公民資質的養成。由此可見,以時事議題為核心組織課程與教學,將有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有助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
  鄉土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對本地本土的歸屬及認同,透過認識鄉土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社會事件,觸發學生關心鄉土、熱愛鄉土的情懷。在課堂上以本地時事議題為中心,誘導學生對議題進行思考討論和分析批判,即為實施鄉土教育的最佳方法之一。唯必須指出,以時事議題為中心組織教學,豐富的時事教學材料是發揮教育果效的關鍵。不難發現,香港近年積極推行的“通識教育”課程,部分報章的教育版所提供的豐富資料,對課程成效起着比較重要的作用。本地的報社,一方面掌握第一手的時事資訊,另一方面擁有龐大的長時間積蓄的時政資料庫,即為開展時事議題教學的寳庫。報社如能組織若干的前線教師及教育專家,即能以時事教育主題專刊的形式,定期提供豐富的本地時事教學材料予前線教師參考採用。此舉,既能體現報社的社會教育責任,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更有利於鄉土教育的開展,可謂一舉多得也。


圖片來源:http://chn.chosun.com/site/data/img_dir/2007/03/12/200703120000352news_470.jpg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鄉土故事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6月2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上次從理論上談到了口述歷史是開展鄉土教育的有效途徑,今次與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經驗。
  我們用了近兩年時間,與三十位平均年齡約七十歲的澳門老居民進行了深度訪談,從中整理出數十萬字的歷史資料,通過他們的口述,紀錄了他們的人生歷程,並從中反映出一個時期澳門人的社會生活特質。
  我們認識的絕不只是三十個鄉土故事,更是三十個生命的歷程,他們集合在一起,嘗盡了人間正道滄桑,親歷抗戰、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一二·三”事件、澳門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做遍不同的行業,目睹澳門滄海桑田。時光跨越世紀,百年洗禮,澳門巨變,但不變的是那顆純樸的心,那種難得的鄰里情誼,那份代代相傳的社區關懷。以下且聽他們細訴當年:
  日本人先用探射燈照亮我們的艇,然後乘快艇開過來,不斷用機槍掃射,划艇的船員都跳船逃命去了。艇上有十四人,當場射死七人,傷了三人,還有四人沒有受傷,包括我在內。我爸爸的腳被打傷了,一雙腳都傷了,流血不止,幸好沒有當場死亡。後來當地游擊隊找來鄉民扶我爸爸到醫院敷藥,那醫院比在艇上還可怕,裏面陰森恐怖,連燈也沒有,要點松香燭,傷者都在呻吟。天剛亮,我們便走,當地人用帆布抬我爸爸回鄉。過了十多天,我爸爸就去世了,我就在鄉下跟媽媽耕田。——梁老伯 我對七歲以前發生的事印象十分模糊,我的記憶或許該從七歲開始。那一年,我失去了慈愛的媽媽,五年後,我又失去了爸爸,十二歲便成為孤兒。我的爸爸生前常對我說:“甚麼事情都可以嘗試去做,就是不能偸、盜、詐、騙、欺凌他人,做事要對得起天地良心!”我一直緊記這句話,爸爸去世後,我顚沛流離,靠拾荒為生,之後做過很多工作。——李老伯
  我們以前生活都很艱難,經常要跑到青草街輪水喉站,如果因為多人而輪不到的話,就要到水井打水,之後兩兄弟就齊心協力抬回家。我七八歲左右,放學後就要跟媽媽一起打火柴盒,工作至十一點就可以賺到兩毫子……澳門人天性勤奮,刻苦耐勞,以前一到夜晩,很多人就會架起帆布床,又或者只是憑藉一塊木板,就在新橋蓮溪廟前的沙地上睡覺。當時治安很好,人情味又濃……。——陳老伯
  鄉土教育重過程,重感悟,當學生細心聆聽,將這些採訪整理成文字,就是一次最好的鄉土教育。每所學校,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可以開展相同的教育活動,鄉土教育就在我們身邊。
macaulam@hotmail.com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自然災害與鄉土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5月19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發生的8級地震,使數萬人失去了寶貴的性命,是一次極度嚴重的天然災害。在電視及報章等媒體的畫面可見,災區滿目瘡痍,多棟樓宇倒塌,數以十萬計人痛失家園,場面慘不忍睹。是次黎克特製7.8級的地震災害,是國家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來,震級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受災範圍最大的一次。除重災區震央汶川外,鄰近的城鎮以及周邊的省、市、自治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就連距震央較遠的港澳,都感到一定程度的震動,同學在課堂上都議論當天下午各自的感受,並同時相當關注這次發生在內地的嚴重災難,自然災害的認識及預防當然地成為敎學主題。
  地震的發生,與地殼的變動密不可分,而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由大小不一的板塊組成,當板塊之間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世界上有不少地震頻發的國家,大多位於主要的地震帶上,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亞歐大陸南緣的“喜瑪拉雅—阿爾卑斯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洋中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四川省位於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這兩個大陸板塊的交界處附近,屬於地震相當頻繁的地區,稱為川滇地震帶,南北長約1000公里。而造成這起災難的印度板塊,每年以5公分的速度向北推移,這種快速運動意味著在大陸板塊的邊緣部位積聚了較大的能量,進而引發能量的劇烈釋放。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如此強度的地震每五十到一百年才會發生一次。同時,持續時間長亦是導致嚴重破壞的原因之一,汶川地震的主震持續了兩分鐘,比較1995年日本神戶發生的強烈地震只有20秒,可以想像這是一次破壞力非常大的地震災害。科學家還指出,汶川地震震源離地表較近,只有10公里,屬“淺源地震”。“淺源地震”造成的破壞性更大,因為能量的釋放距離地面更近,引發的震動更劇烈。
  災害發生後,澳門各界都熱心積極展開支援,學校的同學及老師們都主動捐款,希望可以協助災民盡快脫離險境,災區盡快恢復原貌,這是作為中國人關心血濃於水的內地同胞的表現。與此同時,不少學校的地理敎師,組織同學搜集相關資料製作災情佈吿板,又或開展相關的地震專題硏習,這都是抓緊學習契機的適時表現。
  澳門雖不屬地震多發地區,但如颱風等的災害在澳門每年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及影響。因此,鄉土教育部份亦需要注意就本澳多發的災害進行學習,讓同學知悉多發於澳門的災害之成因、影響及預防方法,只有讓同學具備相關的救災搶險以及預防避免知識,災害到來時才可以減少影響。
圖片來源:http://specials.mingpao.com/dat/earthquake/image/album_Tphkc20080515136.jpg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口述歷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5月5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鄉土教育強調從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向身邊人學習。滿足這些理念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其實有很多,口述歷史即是其中之一。
  口述歷史是就某一特定的研究主題,如個人經歷、家族史、行業史、歷史事件、社會思潮等,以訪談的方式搜集口述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和情感。口述歷史訪談是由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以錄音、錄影、拍照等方式,記錄訪談內容。口述歷史關注被傳統歷史硏究忽視的人和事,對社區生活中的“平民”和“瑣事”抱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切的關懷。正是因為這些屬性,口述歷史非常適宜應用在學校的鄉土教育中。
  而今,口述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已廣泛地應用於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新聞學、社區研究、婦女研究、災難學、醫學等社會和自然科學領域。所以,在學校教育中,不但是歷史科,其他科目,如語文、地理、社會、公民,甚至一切學科,都可視乎需要,要求學生開展口述歷史的專題研習,採訪特定的人物,從受訪者的口述中採集相關的資料,以了解現實生活中澳門社會的相關情況。
  例如歷史科,澳門茶樓已日漸式微,透過茶樓老從業員和老茶客的訪談,與文獻和圖片結合,我們可以相對完整地描述早期澳門茶樓和市民生活的關係。
  例如地理科,欲研究澳門的颱風,除了整理氣象資料和搜集相關新聞剪報外,透過老居民的訪談,我們可以了解颱風期間澳門居民社會生活的有趣片斷。
  例如社會科,欲了解澳門建築行業的發展,可以透過不同工種老建築工人的訪談,具體描述一幢大廈興建背後的辛酸,並重構昔日建築工人生活的狀況。
例如自然科,欲了解我們飮用水的由來,可以透過對自來水公司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的訪談,介紹自來水層層過濾的技術以及分段輸送的工序。
  例如語文科,從小學到中學,可能都會有“我的媽媽”這個傳統命題,要學生寫出新穎,可要求學生下筆前,務必對媽媽進行深度訪談(當然有些學生的媽媽已去世,或不與媽媽同住,老師要特別處理),詳細了解媽媽成長歷程的點點滴滴。如是者,我相信不管家庭平時的親子關係多好,學生還是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寫出一個“新媽媽”來。
  從上述例子可見,口述歷史就是要求學生邁出校園,走出圖書館,進入社區,走近身邊的人,透過策劃和溝通,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社區和人士,從今昔比較中體悟現代生活,進而學會關懷和珍惜。其科目雖不同,研習的具體方法雖有異,但目標卻是一致的,成效也是相近的。
  口述歷史不同於一般的採訪,有特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老師應在事前有所認知,採訪後的資料整理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檢驗,涉及語文水平、社會知識、歷史認知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macaulam@hotmail.com

圖片來源:http://www.iacm.gov.mo/cotaimuseum/photos/past_act/08.jpg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地理奧林匹克競賽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4月7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歷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無論主辦國為何,均能有效提高各國國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各地的學校亦就此展開一系列與奧運相關的主題學習,一方面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另一方面亦是教育學生發揚奧運精神最適切的時機。
  此外,本地不少學校均積極參與一些學術性較強的地區及國際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如在本澳歷史悠久的數學及資訊奧林匹克,以及近年的化學及物理奧林匹克等,均成為提高學科地位以及改革學校課程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參與如此規模的比賽過程中,學習到更廣泛和更深入的學科知識,部分更因此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中學時期幾位“奧數”屢獲殊榮的同學,大多升讀與數學相關的學系,並在現時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除上述的學科以外,事實上地理學科亦有組織類似的地區及國際性比賽。由國際地理聯合會組織的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首屆始於1996年,每兩年一次,迄今共辦理了六屆比賽。本屆將於本年8月份在北非國家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展開,並同時召開兩年一度的國際地理教育硏討會。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的要旨包括:激發學生對地理與環境學習的興趣;提高國際學校地理課程的質量;為各國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條件,增強地理教育強調的國際理解等。各地區可組織一隊由四名十六至十九歲學生組成的小組,在六天的比賽過程中,分別進行包括筆試、野外考察、選擇題三項比賽內容。其中,野外考察部分相當重視遙感、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的靈活使用,參賽隊伍必須熟悉儀器及圖表,才能順利完成考察任務。此外,以地圖、圖片、數據為主的選擇題部分,更是充分考察參賽者讀圖能力、國際認知、地理時事熱點的環節。簡而言之,舉辦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目的在於推動各國各地學校的地理課程發展,落實《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有關地理教育教學的各項建議。
  在學校層面推動鄉土教育,核心的仍是調整學校課程,把鄉土教育納入到正式課程中。話雖簡單,但要改革學校課程事實上絕不易為,蓋因各地課改均以改革教材和統考輔之,才能事半功倍。觀之本澳,單是教科書依賴和多元升學渠道這二項客觀事實,已成課改難題。如上文提出“學科競賽有助改革學校課程”的論據成立,辦理校際的澳門鄉土知識比賽,或許是其中一法。

圖片來源:http://www.geoolympiad.org/008-2008Tunisia/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鄉土語文舉隅

文‧林發欽macaulam@hotmail.com 
本文刊於2008年4月7日澳門日報E12版鄉土教育專欄 

  上次談到,澳門鄉土語文的範文數量巨大,問題不是無可選擇,而是怎樣選擇。
  明清文人筆記及澳門方志,有不少就寫到澳門,精選為範文,旣可學習文言文,又能學習澳門歷史,一舉兩得。茲列舉如下:
  明代王臨亨《粵劍編》:
  辛醜九月間,有二夷舟至香山澳,通事者亦不知何國人,人呼之為紅毛鬼。其人鬚髮皆赤,目睛圓,長丈許。其舟甚巨,外以銅葉裹之,入水二丈。香山澳夷慮其以互市爭澳,以兵逐之。其舟移入大洋後,為颶風飄去,不知所適。
  康煕《香山縣誌》:
  濠鏡澳者,邑之南陲、孤懸海上者也。陸行百二十里可至設關焉。關之外割而住海外諸番者,千有餘家。諸番人隨山勢高下,築宮室,樹卉木,結臺榭,月有廩給,食吾香之粟而居積其貨。
  《澳門記略》:
  出南門不數里為蓮花莖,即所謂一徑可達者。前山、澳山對峙於海南北,莖以一沙隄亙其間,徑十里,廣五六丈。莖盡處有山拔起,跗萼連蜷,曰蓮花山,莖從山而名也。萬曆二年,莖半設閘,官司啟閉。上為樓三間,歲久圮。康煕十二年,知縣申良翰修,增建官廳於旁,以資戍守。出閘經蓮花山,下有天妃廟。

  《林則徐日記》
  二十五日,戊午。晴。忌辰。偕鄧制軍赴澳門巡閱,由陸路行。……甫出關,則有夷目領夷兵百名迎接,皆夷裝戎服,列隊披執於輿前,奏夷樂,導引入澳。過望廈村,有廟曰新廟,祀關聖,先詣神前行香。在廟中傳見夷目,與之語,使通事傳諭……
  以上文選的內容,都和我們的生活環境和歷史發展息息相關,只要解釋背景,加註說明,甚至選輯合適的配圖,學生學習起來當會充滿趣味。
  晩清以降,相關文章和詩歌就更多了,如魏源、容閎、鄭觀應、丘逢甲、汪兆鏞等人的作品,任君擷取。西人之譯作,也是很好的題材。從早期的平托、利瑪竇、曾德昭,到近世的亨特、高美士、文德泉等,都可信手拈來,重新精譯成中文,加註說明,當會為師生喜聞樂讀。
  澳門鄉土範文雖然非常豐富,但要選輯適宜,註解準確,圖文並茂,文學性與可讀性兼重,殊非易事。早前在本報讀到譚任傑先生的文章,提到退休教師知識和經驗都很好,且很多人仍精力充沛,可繼續參與教育文化事業。不是馬後砲,譚先生的意見,正是我一直之所想。澳門鄉土語文讀本如能由退休語文教師來選編,誠為雅事也。
  最後想與讀者分享一件事:我近兩年持續硏究澳門的十多座墓園,所以有如此的興致,是因為年前讀到了汪兆鏞《澳門雜詩·竹枝詞四十首》,其中一首云:
  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搖斜曛。
  從來墟墓足悽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看來,鄉土文學對我影響很大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未命名的章節》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3月24日澳門日報 F6版鄉土教育專欄
  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回憶往時可能有點太早,但過去的泳棚暢泳、氹仔租單車、塔石“打波”、街邊檔買膠袋橙汁等,在與同齡友人飲咖啡聊天時,總會成為經常談及的話題。由澳門創作人協會編輯的《未命名的章節》,記載了廿多個澳門正在消失中的集體回憶,包括街邊剪髮、手工花燈、神香造船業、麥芽糖伯伯、瓦煲咖啡、永樂磅重機、木屋區、舊區水井等主題。作者們均親身對各主題作深度專訪,並用極富趣味的編輯設計,透過一隻流浪小貓的街頭經歷,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的澳門人澳門事。
  兒時住在三盞燈的我,那個蛋撻頭就是在那個叫“喃嘸呵彌陀佛”的地方,由剪頭阿叔主理。在鐳射機、MP3尙未流行的那個年代,三盞燈生果街一排賣老翻錄音帶的檔攤,成為我和幾位同學放學後的必經之地。我的第一張譚詠麟海報,就是在現時議事亭前地佐丹奴旁那條小巷購得的。這些都是如我般的“三字頭同齡人”集體回憶,代表了一個年代的澳門文化。與友人分享《未命名的章節》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再一次看看那些正在消失中的澳門文化,重新感受那些仍在的澳門情懷。
  在課堂上,我試着推薦這本本地創作給學生,同時與他們分享我的兒時往事。課堂轉眼變成了童年澳門情懷拾趣課,活躍的課堂氣氛更延伸至課堂以外,兩天後同學都跟我說他們光顧了書中提到的那個矮凳咖啡檔,幾位同學更買了他生平第一枝麥芽糖和第一包龍鬚糖。
  感謝出版《未命名的章節》的一班有心人,據知他們都是一群有心有力的年輕人,寂然先生為他們作序時,盛讚這群年青人推動了本土文化。於我而言,感謝他們為學生提供了一本有意義的鄉土讀物,這是學生建立澳門認同感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城市的文化特色在不斷地被其侵蝕時,我們需要更多的這類鄉土讀物,去鞏固我們的本土文化。
  規劃鄉土課程,目的在於有系統地豐富學生對澳門本土的認識,從而建立學生愛澳愛國的價值態度。而在學校開設鄉土課程,課程設置模式無論是採獨立抑或融合的形式,皆需要大量教學材料去支持推行。現時,普遍教師認同推行澳門鄉土教育的必要性,但同時他們亦反映要面對教學材料不足的現實問題,因此盡早規劃豐富本土教材是前提。教材包括教科書和一切有關之文字、視覺材料,而如《未命名的章節》此類的鄉土讀物,則可作為鄉土課堂以外的延伸閱讀,兩者可從不同側面去豐富學生對澳門的認識;後者各章節包括逐漸式微手工業、城市發展變化、文化產業等均可成為學生課後作為鄉土專題研習的主題,並由他們去把那些澳門人、澳門事豐富和延續下去。

圖片來源: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00/2248608514_d63f554910.jpg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從生活出發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225澳門日報 E7版鄉土教育專欄

春節回來,學生都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一般長假期後學生總會有未進狀態的後遺症,加上天氣仍然寒冷,第一節課都以談論假期間發生的事情作為主題。

  連續二十多天的寒冷天氣,打破了澳門氣象記錄的歷史。學生們談及大多在家裡抱着棉被度歲,串門少了,紅包“進賬”自然少了,他們都抱怨着。有學生問:“老師,為什麼天氣這樣寒冷,好像從前都沒有這樣過,眞受不了。”我打趣道:“還記得去年底時我們都在抱怨冬天太短嗎?可能是因為太多人期盼要冷一點,上天因此滿足了我們的訴求。”他們笑說:“對,但今年又太長時間了,不過比較內地民衆所受的雪災影響,我們可是幸福得多。”期後,我們都在談論着春節期間內地發生的雪災所引發的交通中斷、經濟損失、人命傷亡。 

  學生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物,特別是一些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議題,往往都會表現出濃厚的求知慾,這都是切入課堂教學的最佳時機。電視新聞和報章報道的社會熱點議題,學生都希望可以知更多,此時提出:“什麼是拉尼娜現象”、“極端天氣對生活的影響”、“應否設立平安鐘”等討論,學生都會樂意參與。有了學習目標,只要輔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習效能亦相應提高。

  學校的課室具備連接互聯網的功能,我嘗試鍵入“拉尼娜現象”,大量相關信息呈現眼前,由於資料太多因此建議先將資料作初步整理。我們先把相關的資料分類,概念、原理、影響、事例、圖片圖表、本地數據,一一把它們複製下來並利用文字處理軟件,整理成一份比較完整的文字資料。在十五分鐘時間的資料搜尋及整理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系統地學習了一節氣象知識,而且是一個絕佳的專題硏習形式演示機會。從中,學生可以學習到資料獲得的渠道,選擇分析和整理資訊的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必備技能。

  鄉土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本土,樂於參與社會問題的探究。因此,以本土社會議題為中心組織鄉土學習,可以更好地發揮鄉土教育的功能。我們可以就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設計針對他們學習特性的議題教學。

  就鄉土地理而言,初中階段學生對自然環境問題較具興趣,特別是一些本澳極端的自然現象、災害等議題,他們都很熱衷學習,因此可以此作為組織鄉土教學的主要內容;高中階段由於學生已有一定的社會經歷,議題的範圍可以更廣泛更深入,人文地理如澳門的交通運輸、經濟產業、發展保育等,都可成為課堂互動討論的議題。

  近年,不少學校都已開展不同形式的鄉土學習,而且大多成效顯著。期望老師們可以與我們分享更多的實務經驗,共同推動鄉土教育的發展。

圖片來源http://www.cpc.ncep.noaa.gov/products/analysis_monitoring/lanina/images/glbSSTSea.gif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中國語文科鄉土讀本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2月11日澳門日報 E7版鄉土教育專欄

  本欄名為“鄉土教育”,顧名思義是談澳門的鄉土教育。初設之時,我和逸恆兄擔心讀者對“鄉土教育”不甚明瞭,故作了一些理論探討,一一介紹鄉土教育之理念、目標、內容和外地相關的經驗。豬去鼠來,今年我們會多寫一些澳門鄉土教育的實例。
  今期我想談談中國語文科如何開展鄉土教育。
  或者我有必要說明一下,我在大學本科主修的是漢語言文學,後來任職中學教師,有三分之二的課時任教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所以說起來,中國語言文學才是我的學術正室。
  澳門學生的語文水準普遍下降,與中小學的語文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鑒方式等有莫大的關係。其中與“鄉土教育”有關的因素,是範文數量少以及範文內容與生活脫節。傳統的語文敎育強調範文教學,每個學期學生只需浸淫在十數篇,甚至只有數篇的範文裏,從中我們實在很難期望學生的語文水準會有質的飛躍。
  再者,大多數範文的內容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沒有關聯,與我們身邊的環境更完全不相關。久而久之,語文學習成為純粹的語言學習,本來充滿人文性、趣味性和生活化的一個學科,在師生慣性的敎學與學習模式中,完全變了樣。要改變這種狀況,除革新敎學與評鑒方法外,還得從範文編纂入手:第一是要增加學生每學期閱讀範文的數量;第二是要多選內容生活化和本地化的範文。
  編纂《中國語文科鄉土讀本》是回應上述問題的可行之法,也是澳門語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根據澳門的教育情況,我們很難,也沒有必要自行出版一套獨立的語文教科書,但卻完全有必要在使用外地課程時,根據自身的需要增補一些與本地相關的範文。
  我在中學任教國文科時,常常選印一些與本地相關的範文,供學生研讀,發現他們感到很大的興趣。日子久了,我手上已累積了相當數量的範文。教學經驗告訴我,要增補澳門範文,很難,但不是難在無可選擇,而是難在有太多選擇。這些範文有三大範圍:
  一是古今澳門人的作品,從明清文人到當代作家,作品多如牛毛,且類型多樣,有古典有現代,有詩詞有散文,有現實有浪漫;
  二是與澳門直接有關的作品,古今中外大量名人記錄了澳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有中文原著有翻譯佳作,有松山遠眺有內港風情,有土生生活有華人習俗;
  三是範文內容與澳門沒有直接關係,但文章中的或其人、或其事、或其情,卻與澳門有淵源,當中有科技小品有文化巨著,有西方思潮有愛國思想,有西風東漸有東學西傳。 總之,澳門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澳門範文實在太多了。下期續談。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


文.黃逸恆/本文刊於2008年1月28日澳門日報 E7版鄉土教育專欄

  近年,通過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推動,鄉土教育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接下來,實務層面的學校也應適時作出相關的因應,致力使鄉土教育成為學校的正式課程。在學校開展鄉土教育,加強歷史、地理、語文等學科的本土性,可行的方式之一是在各學習階段以“獨立分配課時”或“融入各學習內容”的模式設置。但無論我們採納哪種模式,在規劃學校課程時,當中的軟件及硬件均需要作出配合支援,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以地理課程為例,由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主席Hartwig Haubrich於1992年提出的《地理教育國際憲章》,為世界各地學校地理教育的課程規劃給予了清晰的指引。
有關師資問題,《憲章》提到:
  “地理教師必須是專業教師。教師是教育中最寳貴的資源,而地理教師,由於地理學的複雜,受過大學教育,並且接受到地理學專業教育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現時,本澳的地理教師大多已接受專門的地理學及教育學職前培訓,但由於大多畢業自中國內地或台灣地區的大專院校,課程內容並非針對澳門之教育需求,有關澳門本土之地理知識,並不能依賴職前培訓得到滿足。就此,相關之教育部門、師資培訓機構及民間教育團體應考慮以在職培訓的形式,展開相應之教師培訓。
  另外,有關課程設置,《憲章》提到:
  “地理學必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地理學架起了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樑,是一門跨學科的科學。將地理結合到歷史、社會或其他學科中,會導致課程安排中內容過多,而且將導致地理學內容的削弱。”
  目前,本澳的大多數學校並未跟隨鄰近地區,將中學的地理科及其相關的學科統整成一門綜合課程。但按照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並受鄰近地區的影響特別是受教科書的影響,澳門中學的地理科很可能終會被統整成一門綜合學科。對此,站在個人的立場上我是反對的,因為這將破壞地理學科的系統性,影響學生學習系統的地理知能。但是,我並不反對課程統整,甚至我認為,在本澳開展鄉土教育,以統整的模式將本澳歷史、地理及社會議題綜合為一門獨立的、議題為本的“鄉土社會科課程”更符合澳門現實環境。
  有關課時及教學設備,《憲章》提到:
  “地理學科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一致性和教學物質設備。課程必須從小學高年級至中學結束都不間斷地學習。另外,同時利用傳統及新型教學手段讓學生學習,成為地理教學的基本準則。”
  針對鄉土課程,為了使學生掌握較系統及全面之鄉土知識,並留有足夠的時間讓教師開展如專題硏習等之學習模式,建議初中各學習階段每週增加至少一課節,開展綜合性強的“鄉土社會科課程”。同時,學校應考慮設立設備齊全之專門鄉土教學室,這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學效能,同時亦可成為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場地。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故鄉.祖國.世界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月14日,澳門日報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七期

  “鄉土教育”作為一個教育名詞已在澳門日漸流行,近來在不同場合遇着教育界和學術界的朋友,不約而同地都談起這個話題。這裡,我想補充說明一下澳門鄉土教育的一些理念。
  “鄉土教育”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內涵和意義。今天,“鄉土教育”之“鄉”,應理解為一個人出生或生活的地方,即故鄉,而非“鄉村”。在人類的早期歷史裡,大多數人的故鄉是“鄉村”,但隨着全球各地城市化的發展,許多人的故鄉,早已是城鎮,甚而是都市。明瞭這一點,就不會誤以為鄉村地方才會有“鄉土教育”。
  從本土視野看,“鄉土教育”應包括兩個層面:對澳門整體而言“鄉土教育”與鄰近地區或國家的統一教育相對,指加強澳門一地歷史、文化、地理、自然、社會之教育,以突出澳門作為一個獨立地區的主體性;對澳門內部而言,“鄉土教育”還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地和學生的家居地,因地制宜,設計更生活化、具體化的教育內容,如路環、氹仔與半島的自然環境就很不相同,望廈與下環的歷史和社區面貌也有差異。
  從國家視野看,中國幅員廣大,民俗民情多樣化,中華文化的內涵極為豐富,大一統的國家教育能夠維繫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及承傳核心文化,“鄉土教育”則是保存及弘揚中國各地不同區域文化的不二法門,而這些多樣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個性和底蘊。另一方面,“鄉”是“國”的基層單位,國家的存在,首先是通過每個人生活的“鄉”體現出來的,愛鄉教育是愛國教育的基礎。所以,大一統的國家教育與多樣性的鄉土教育同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
  從世界視野看,在全球化的滾滾浪潮中,保存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避免優秀文化傳統的流失,將成為澳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本土化”與“全球化”是我們同時要面對的兩個議題,最優化的選擇是以“本土化”應對“全球化”,大力彰顯和弘揚鄉土知識,帶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地區個性走向世界。所以,鄉土教育與全球化及其帶來的教育國際化不但沒有衝突,反而是和諧統一的。
  綜上所述,鄉土教育不是要搞狹隘的地方主義,更不會抗拒教育國際化,而是要透過教育理順故鄉-祖國-世界三者之關係。事實上,澳門未來人才的特質,應當同時具有濃濃的鄉土情結、深厚的國家情感和多元的世界視野。與此相適應,澳門教育旣要培養澳門市民,使學生建立鄉土情結;也要培養中國國民,使學生建立國家情感;亦要培養世界公民,使學生建立世界視野。
  應當明白,此三者同等重要,強調任意一項,都不是對另二項的貶抑。

圖片來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mediafile/200409/22/F2004092214570200000.jpg



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議題為本的鄉土地理課程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2月31日,澳門日報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六期

  建構一個合理的本地課程體系,是發展及落實學校鄕土課程的重要手段。鄉土教育需要體現在本地課程中,在社會上雖已形成了初步的共識,但在具體研擬本地課程 時,往往難以避免地觸及“什麼知識最有價值”、“如何有效組織學習經驗”等課程議題。以語文科為例,要實現課程本地化是否意味著要考慮納入一些本地作品作 為範文?如是者則要再深入研究其合理比例,以及哪個時代、哪些題材為合?又如地理學科,鄉土地理應放在哪個學習階段為宜?初中抑或高中?初一還是初三?是 該全面學習澳門系統地理,還是應結合在中國區域地理當中讓同學學習?
  由此可知,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研究者需要考慮的不僅是將包括鄉土知識等必須的學習內容進行拼湊,更應慎密地思考一些包括範圍、順序、銜接、延續與平衡等 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誠如黃光雄教授所言:課程設計的意義,強調精確性的“設計”觀念,期許課程設計人員,對達成課程目標的各種理論基礎、選擇方法、組織 要素和組織技術,進行熟慮的規劃。因此,考慮在學校課程中填補鄉土課程時必需慎思熟慮。
  以香港課程發展議會中學地理課程為例,實施中的《中學課程綱要——地理科》,採用了議題為本的結構,內容以學生周遭環境及世界重要的地理議題為中心。中一 年級的議題包括:地圖閱讀技能範疇的“我們在何方”、城市土地利用範疇的“土地爭奪”、工業區位範疇的“工廠遷移到哪裡?”、城市化及近郊化範疇的“遷 離?移入?”等議題。議題為本的課程設計由於較為生活化,將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增強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研擬本土化的地理課程時,鄉土地理部分亦可作出相類似的設計模式。首先,選定一系列本地的地理議題作為課程範圍,例如:颱風災害與季風氣候、塡海造地與城 市規劃、產業區位與旅業發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繼而考慮初中階段地理學科知識體系的縱向的順序性及完整性,適切地將之編排於不同學習階段中,並盡 量兼顧澳門、中國與世界地理內容的平衡性,以及不同學科之間橫向的銜接性。
  議題為本的課程設計,同時亦有助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敎學,例如“澳門的填海造地與城市規劃”就可以是一項能深入且有價値的專題研習題材。學生可透過假設性 的填海方案,對土地利用進行規劃研究,在學校範圍內進行諮詢調查,並在專案匯報時模擬一場有關“發展與保育”的互動辯論。
  由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於1992年提出的《地理教育國際憲章》,訂明了一些地理課程發展的基本原則,有關內容將於下期深入討論之。

圖片來源:http://new.cyberctm.com/blog/macaopen/files/2007/06/mot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