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豐收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07月23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
/2009-06/12/xin_573060612163976525361.jpg
  每年六、七月,皆為學校同仁一年辛勤的工作後豐收的季節,各校畢業禮的場內場外,滿是家長的喜悅、老師的歡慰。不同教育階段的畢業生,即將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重要歷程。

  上星期二,筆者獲A校邀請出席畢業禮。高三班主任在咪高峰中讀出百多位畢業生名字,同學逐一上前接受嘉賓送上畢業證書。台下的我,聽到班主任讀出每一位學生名字時,腦海即投影出該生過去數年在課室、走廊和操場上歡欣愉快(當然還有頑皮受罰)的一幕幕影像。嘉賓致辭時提到,今天是老師豐收的時刻,這種心情,台下的我感受特濃。
  筆者曾在A校從事教育工作,首兩年皆擔任初中一年級的班主任,還記得開學之前拿着那份學生名單和學生資料,逐一細閱孩子的成長背景、學習成就和特長,以便規劃往後一年的教育方案。亦用數天的時間,逐一致電孩子提醒開學日期和注意事項,順便向家長了解期望和孩子的個性。學生甲的家庭比較複雜,好不容易與家長聯繫上,卻換來一大堆的投訴抱怨,謂學校沒有教好他的兒子,六月得悉必須留級的甲同學,整個暑假沒有回家,流連網吧通宵達旦。
  開學之日,以及緊接的一個星期,甲同學果然沒有來到學校,去年與他同班的另一位同學向我表示甲可能會退學。開學當晚,我即時向家長說明情況,電話聽筒的另一邊亦顯得非常無奈。開學後的第二個星期,甲姍姍來遲地走入教室,但總算是踏出了第一步,仍是可喜的。可能是長期睡眠不足,甲的精神面貌可以用“非常糟糕”來形容,與學生資料表的相片比較,簡直判若兩人。
  接下來的一整學年,每星期接到科任老師的投訴不下十次,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用盡各種方法,期末考試前甲同學雖然平均成績僅僅過關,卻因為品行差劣,老師們惡評如潮,被評為試讀生後無法參與考試。
  再次留級的他並沒有顯露出強烈的反應。第二年的八月,甲再次在我那份初一的班級學生名單中出現。這一年,班務委員會針對留級學生,開展了為期一整學年的輔助計劃,包括每周定期的課後學習支援、及時的追蹤跟進、大量的家長工作,以及一對一式的生活輔導等。一年下來,甲同學終能順利升級,他在學年結業禮當天喜悅的面容,至今仍印象深刻。
  今天,站在畢業禮台階最中間最後一排,班中個子最高的甲,精神抖擻、滿懷自信,躊躇滿志地準備迎向人生的另一台階。
  學校與培訓機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教育兼重,並以育人為本。課堂內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目的並非單純讓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而在於藉此進一步培育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綜合素養。偏重前者而忽略後者的學校,只能算是培訓機構。作為專業教師,其價值更應突出體現於後者,因為教的根本目的在於“育”。
  豐收的果實,唯有充滿育人的果肉,才是甜美。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辛亥百年再思考》推動歷史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07月09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1926cn.com/news/
content_5164.shtml
當全球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熱情退卻後,澳門資深教育家、學者劉羨冰校長的《辛亥百年再思考》由澳門理工學院悄悄出版了。沒有政治的狂熱,沒有趕時髦的躁動,有的卻是對歷史的思考,對民族復興的思索,對歷史教育的關懷。


翻開案前的《辛亥百年再思考》,圖文並茂,全書包括圖文配三十八篇、遊記五篇、長篇論文兩篇、各類圖片近三百幅。細細讀來,思緖不其然跟隨作者對話歷史,神交聖賢,省思當下,書名“辛亥百年再思考”起得恰如其分。劉校長年逾七十,但學習精力和探究精神卻比一般年輕人還要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辛亥百年之際,不光從學術理論上探討辛亥革命的得失,更重要的是結合現實,從歷史教育的角度關注年輕一代的愛國教育狀況。

《辛亥百年再思考》的一大特色,是書內附有大量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圖像和現實生活照片,涉及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等外國,以及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武漢、昆明、廣州、中山、深圳、新會等地區,當中大部分為作者自己拍攝。光看這張地區清單,就令人肅然起敬,她跟隨辛亥先烈的足跡,竟是那麼的廣泛;在她筆下,現實與歷史是一個整體,澳門與外地總有關聯。

《辛亥百年再思考》論及的人物,包括孫中山、宮崎寅藏、梅屋莊吉伉儷、鄭士良、黃興、潘達微、林覺民、熊秉坤、宋教仁、孫眉、陸皓東、史堅如、楊衢雲、秋瑾、廖仲愷、宋慶齡、康德黎、陳少白、馮自由、楊鶴齡、關景良、尢列、陳炯明、陳秉心、李大釗、馮玉祥、蔡鍔、梁啟超、朱德、謝纘泰、劉雅覺、胡禮垣、小鳳仙、 黎元洪、袁世凱、盧慕貞、宋藹齡、孫婉、孫娫、陳鳳楷、陳鳳元、畢漪汶等人,視野之廣,知識之博,讀來必有得着。

劉校長自序說:“更多的角度思考,才能增強學史鑑史的清晰度、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進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才能確切認識祖國興衰的根源,才有利尋求民族復興之路……”這就是我認識的劉羨冰校長,敎育的理想與歷史的理性交匯成獨特的學術個性:以史為鑑,胸懷家國,心繫教育。

林家有教授序云:“劉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教育家,讀她的文章和觀賞她拍攝的插圖,得知劉先生每寫一文,無論長短,都流露出她的觀感、思想以及愛國情懷。”這是對劉羨冰校長及其《辛亥百年再思考》的適切評價。

在我看來,《辛亥百年再思考》是一本學術性與通俗性兼具、文字與圖片俱美的歷史教育讀物,既適合教師教學參考,也適宜作為一般中學生的課餘讀物,値得向敎育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