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自然災害與鄉土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5月19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發生的8級地震,使數萬人失去了寶貴的性命,是一次極度嚴重的天然災害。在電視及報章等媒體的畫面可見,災區滿目瘡痍,多棟樓宇倒塌,數以十萬計人痛失家園,場面慘不忍睹。是次黎克特製7.8級的地震災害,是國家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來,震級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受災範圍最大的一次。除重災區震央汶川外,鄰近的城鎮以及周邊的省、市、自治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就連距震央較遠的港澳,都感到一定程度的震動,同學在課堂上都議論當天下午各自的感受,並同時相當關注這次發生在內地的嚴重災難,自然災害的認識及預防當然地成為敎學主題。
  地震的發生,與地殼的變動密不可分,而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由大小不一的板塊組成,當板塊之間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世界上有不少地震頻發的國家,大多位於主要的地震帶上,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亞歐大陸南緣的“喜瑪拉雅—阿爾卑斯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洋中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四川省位於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這兩個大陸板塊的交界處附近,屬於地震相當頻繁的地區,稱為川滇地震帶,南北長約1000公里。而造成這起災難的印度板塊,每年以5公分的速度向北推移,這種快速運動意味著在大陸板塊的邊緣部位積聚了較大的能量,進而引發能量的劇烈釋放。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如此強度的地震每五十到一百年才會發生一次。同時,持續時間長亦是導致嚴重破壞的原因之一,汶川地震的主震持續了兩分鐘,比較1995年日本神戶發生的強烈地震只有20秒,可以想像這是一次破壞力非常大的地震災害。科學家還指出,汶川地震震源離地表較近,只有10公里,屬“淺源地震”。“淺源地震”造成的破壞性更大,因為能量的釋放距離地面更近,引發的震動更劇烈。
  災害發生後,澳門各界都熱心積極展開支援,學校的同學及老師們都主動捐款,希望可以協助災民盡快脫離險境,災區盡快恢復原貌,這是作為中國人關心血濃於水的內地同胞的表現。與此同時,不少學校的地理敎師,組織同學搜集相關資料製作災情佈吿板,又或開展相關的地震專題硏習,這都是抓緊學習契機的適時表現。
  澳門雖不屬地震多發地區,但如颱風等的災害在澳門每年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及影響。因此,鄉土教育部份亦需要注意就本澳多發的災害進行學習,讓同學知悉多發於澳門的災害之成因、影響及預防方法,只有讓同學具備相關的救災搶險以及預防避免知識,災害到來時才可以減少影響。
圖片來源:http://specials.mingpao.com/dat/earthquake/image/album_Tphkc20080515136.jpg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口述歷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5月5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鄉土教育強調從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向身邊人學習。滿足這些理念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其實有很多,口述歷史即是其中之一。
  口述歷史是就某一特定的研究主題,如個人經歷、家族史、行業史、歷史事件、社會思潮等,以訪談的方式搜集口述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和情感。口述歷史訪談是由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以錄音、錄影、拍照等方式,記錄訪談內容。口述歷史關注被傳統歷史硏究忽視的人和事,對社區生活中的“平民”和“瑣事”抱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切的關懷。正是因為這些屬性,口述歷史非常適宜應用在學校的鄉土教育中。
  而今,口述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已廣泛地應用於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新聞學、社區研究、婦女研究、災難學、醫學等社會和自然科學領域。所以,在學校教育中,不但是歷史科,其他科目,如語文、地理、社會、公民,甚至一切學科,都可視乎需要,要求學生開展口述歷史的專題研習,採訪特定的人物,從受訪者的口述中採集相關的資料,以了解現實生活中澳門社會的相關情況。
  例如歷史科,澳門茶樓已日漸式微,透過茶樓老從業員和老茶客的訪談,與文獻和圖片結合,我們可以相對完整地描述早期澳門茶樓和市民生活的關係。
  例如地理科,欲研究澳門的颱風,除了整理氣象資料和搜集相關新聞剪報外,透過老居民的訪談,我們可以了解颱風期間澳門居民社會生活的有趣片斷。
  例如社會科,欲了解澳門建築行業的發展,可以透過不同工種老建築工人的訪談,具體描述一幢大廈興建背後的辛酸,並重構昔日建築工人生活的狀況。
例如自然科,欲了解我們飮用水的由來,可以透過對自來水公司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的訪談,介紹自來水層層過濾的技術以及分段輸送的工序。
  例如語文科,從小學到中學,可能都會有“我的媽媽”這個傳統命題,要學生寫出新穎,可要求學生下筆前,務必對媽媽進行深度訪談(當然有些學生的媽媽已去世,或不與媽媽同住,老師要特別處理),詳細了解媽媽成長歷程的點點滴滴。如是者,我相信不管家庭平時的親子關係多好,學生還是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寫出一個“新媽媽”來。
  從上述例子可見,口述歷史就是要求學生邁出校園,走出圖書館,進入社區,走近身邊的人,透過策劃和溝通,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社區和人士,從今昔比較中體悟現代生活,進而學會關懷和珍惜。其科目雖不同,研習的具體方法雖有異,但目標卻是一致的,成效也是相近的。
  口述歷史不同於一般的採訪,有特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老師應在事前有所認知,採訪後的資料整理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檢驗,涉及語文水平、社會知識、歷史認知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macaulam@hotmail.com

圖片來源:http://www.iacm.gov.mo/cotaimuseum/photos/past_act/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