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教育本土化,課程本地化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12月17日,澳門日報 ??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五期

  較早前,關翠杏議員以書面質詢當局會否推動澳門鄉土教育的發展,顯示經過多年努力,“鄉土教育”作為一個教育主題,已漸為社會所認識和接受。關議員書面質詢的內容,反映出作為一名立法議員,她已關注到澳門教育的一些微觀問題,實在讓教育界欣慰。
  “鄉土教育”將在澳門中小學逐漸全面展開是可以預見的。在旅遊學院舉辦的教師培訓課程上,課間與部分校長、主任和老師的傾談,大家對“鄉土教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支持,並相信“鄉土教育”會為澳門教育帶來一股新的清風。香港一些大型教科書出版社與筆者接觸,也表示有興趣硏發澳門“鄉土教育”的教科書,並相信即使在辦學多元,教材自選的情況下,仍會有相當的市場。再觀之教育行政部門,近來也希望通過課程改革,將更多本土內容加到學校教育中。由此觀之,“鄉土教育”在澳門勢將成為新的教育改革潮流。
  有知識界人士認為,“鄉土教育”思潮近年之勃興,反映澳門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是社會變革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其實這種理解並不全面,因為這只是從社會思潮之宏觀視野出發,而沒有從教育領域去思考問題,無法剖析“鄉土教育”之眞義。事實是,以澳門之歷史文化背景和社會現狀,“鄉土教育”應是澳門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一個地區的教育,不可能永遠不去教授本地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讓一代又一代人錯失家園的美好風景,如浮萍一般,雖然身在水中,但卻沒有根,只好隨風飄流。
  澳門教育未來需要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教育本土化”。不論是從學習理論出發,還是從社會可持續發展考慮,教育實行“本土化”都是不用置疑的,也是世界各國各地區教育的一種普遍現象。或者換句話說,世界大多數地區的教育根本不存在本土化的問題,因為“本土化”乃教育的本來現象,中國“以鄉之物訓萬民”就是這個意思。但澳門由於歷史原因,學生在學校很少有機會學習到本地的歷史、地理和社會知識,所以才有“教育本土化”之提出。
  要實行教育本土化,就得推行“課程本地化”。課程的實質就是知識和經驗,是達成教育目標必不可少的子系統。只有推行課程本地化,或者說,只有當課程實現了本地化,教育之本土化才會成為可能。更具體一點,課程本地化是推行教育本土化的途徑和方法。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中小學全部課程都自行硏發並不可行,但在歷史、地理、社會、公民,甚至語文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制本地課程是有需要和可行的。
  “鄉土教育”的社會共識達成後,今後我們得需要做更多實際的功夫——研制本地課程。

圖片說明:芬蘭的小學數學教科書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教科書本土化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2月3日,澳門日報 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四期
要使鄕土教育更好地發揮其作用,一方面我們必須要作出比較宏觀的課程規劃,同時協助學校按照實際情況,將鄕土育轉化並融合在學校課程中,有序地在不同階 段的年級中實施。另一方面,長遠而言應加快科書及材的本土化工作,致力減低依賴型的學校課程對課程發展的影響。
縱然學者E. W. Eisner曾言:“創造性的
材的主要功能在於增強師的技能,而不是約束之。”可是觀乎現實情況,本澳師仍比較多屬課程的自主消費者 (autonomous consumer),即師認識旣有課程材料的內涵,並能評估、愼選適用於學情境的敎材。
但比較缺乏發展
材的知識,以及如何規劃、設計一份完整的學習方案,即未能成為進一步的課程消費——發展者(consumer-developer)和再進一步的課程自主發展者(autonomous developer)。
現時,供應本澳學校的歷史和地理等學科的
科書,版本雖多卻大部分未能對本澳社會有所因應。學校和師雖然可以就其所需去作出愼選,但終究僅限於選擇並非 為針對本地而出版之材。而在缺乏發展敎材知識的前提下,加上補充外地科書的本土學資源的匱乏,同時缺少課程指引及整理規劃,師開展鄕土敎育時便顯 得更加吃力。
我們認同就短期而言,推動專題硏習以塡補鄕土
育的空無,但中期及遠期還是需要規劃一個具指引性的正式課程以及完善科書的本土化,才能眞正發揮鄕土敎育的作用。
關於
科書的建設,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是與鄰近地區合作,借助鄰地強大的科書編輯隊伍,並充分結合本地師團隊,出版屬於澳門本地的科書。科書內容 一方面要顧及學科特點,另一方面必須要針對澳門社會需要而作出因應。以地理學科為例,可以作出以下的考慮,並期望同仁加以豐富之:
1.澳門地理應突出其城市區位特點,並以人文地理作為切入地理學科諸要素的核心。
2.中國區域地理應突出泛珠三角地區,世界區域地理則加強對葡語系國家的認識,以配合澳門經濟定位及發展的需要。
3.加強環境
育,尤其是城市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觀等價値的培養,突出澳門作為人口密集城市所遇到的城市各類污染問題以及相應對策。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鄉土教育分享平台

文/ 黃逸恆 (於San Diego ,CA, USA 2007.11.30)

若要說發展鄉土教學, 美國教師算是做的比較好, 由於市場巨大, 教學材料因此十分豐富, 另一方面, 美國教師熱心參與各項專業發展活動, 而且樂意盡力地將他們的經驗, 透過多種方式向其他同仁分享 .

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tudies (NCSS), 是全美最大的社會科教育學會, 學會每年都會在全美不同城市舉辦大型的年會, 年會分設多個不同活動項目, 有專業性強的論文發表會, 講座, 分享會, 工作坊. 美國中小學老師, 側可利用Poster session 去分享他們的教學心得, 圖中是一位美國地理老師, 分享他的鄉土教學經驗, 另一幅圖片, 側是教師精心準備的分享材料.

參與活動的老師們, 都是從全國不同城市利用自已的假期前來, 本年的年會舉辦地是 San Diego, CA, 一個位於美國西岸的加州城市, 但舉目所見, 不僅本州老師前來, 東岸的很多老師都自已駕車前來, 一方面吸收其他同仁的教學經驗, 同時帶同太太小孩前來, 亦是周末的絕佳活動.

反觀澳門的教師, 參與這些活動的機會本就不多, 偶爾有大型研討會舉辦, 很多的都寧願在家休息, 而且本地教師主動分享交流經驗的仍未成氣候, 蹤有好方法好材料亦不太願意分享, 在鄉土教學經驗本就不太豐富, 鄉土教材仍是零散的現在, 要落實好鄉土課程, 仍有長路要走.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專題硏習主題舉隅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11月19日,澳門日報 E6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三期
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澳門大多數學校都難以為澳門鄉土教育騰出獨立的課時,獨立設科。從澳門敎育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 條件,要在澳門學校推行鄉土教育最好的辦法就是系統地展開“澳門鄕土專題硏習”,以最少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進行專題探究,從而達到鄉土教育的目標。
師經常問到,要在學校推行專題硏習,總是想不出合適的題目。這的確是個很大的難題,需要花很多時間思考,並要考慮學習資源是否足夠,即學生通過一定的 努力,能否找到相關的資料。如答案是否定的,就意味可行性不高,不應讓學生去硏習,因為當學生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時,會感到非常沮喪,最終是弄巧反拙,不再 熱愛鄕土文化的硏習。
茲列舉若干可行性鄕土專題硏習題目如下,與敎育界同仁分享:
  • 澳門山水:松山、望廈山、鳳凰山、大氹山、南灣、北灣、淺灣、沙梨頭河、二龍喉、亞婆井……
  • 澳門古村落:龍田村、龍環村、望廈村、新橋村、沙岡村、卓家村、黑沙村、九澳村……
  • 澳門墓園:聖美基墳場、望廈墳場、伊斯蘭敎墳場、基督敎墳場、瑣羅亞斯德敎墳場(即白頭墳場)……
  • 澳門古建築:盧家大屋、鄭家大屋、媽閣廟、望德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仁慈堂大樓……
  • 澳門街道:十月初五街、新馬路、草堆街、營地大街、高士德大馬路、關前街……
  • 澳門節慶:農曆新年、中秋節、商人節、土地誕、苦難耶穌聖像出遊、醉龍節、花地瑪聖像巡遊、哪吒誕……
  • 中外名人與澳門:馬禮遜、利瑪竇、湯顯祖、屈大均、孫中山、林則徐、庇山耶、範禮安、湯若望……
以上主題,只是隨意列舉的範例,在每一大主題下,起碼有數十項子題,足夠一班學生分組,甚至一人一子題來硏習。經過師指導和修改,條件許可將來甚至可以 結集成冊,給學生最大的鼓勵和喜悅。其實重要可行的大主題還有很多,如:澳門美食、澳門土生名人、澳門古典詩詞、澳門重大事件、澳門老社團、澳門老店號、 澳門老街坊……
要注意的是,鄕土
育專題硏習不是隨意鬆散的學習,而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有評鑑的學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師的責任是輔導而非主導,首要任務是盡可能創造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學會學習,透過學習逐漸熱愛家園。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教師專業與課程發展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1月5日,澳門日報 E6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二期
  “教師專業”(teacher professionalism)包括衆多項目,其中教師的教育專業知識與課程發展至為密切。單文經教授對教育專業知識內涵歸納為三個方面:即“一般教育專業知識”、“與教材有關的專業知識”以及“課程的知識”。所謂課程的知識,即教師進行教學所需的教學資源、教材、人力等的認識與運用,以及各科目學習內容的縱向銜接與橫向關聯方式,其內涵包括“目標與內容知識”以及“方法與過程知識”兩個方面。 鄉土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的良性互動,取決於加強教師的課程知識以及提高教師的課程決定權。就澳門而言,教師專業發展如何在面對現時鄉土課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作出回應,將是課程改革其中一項需要重視的議題。

(一)強化課程發展知識在教師職前及在職培訓的地位
  周淑卿教授曾就有關教師課程知識培訓作出建議,她認為針對教師的職前培訓,除了原有的學科教材教法外,“課程設計與發展”、“課程綜合化”、“校本課程”、“課程評鑑”等應成為重要的培訓內容。另外,除了“過程與方法”知識外,其與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等“目標與內容”的知識亦應得到適當的連結,以避免只着重設計教學活動的流程,而忽略了對課程的整體思考,“方法”與“內容”應作適當的統整,以協助教師建立統合的課程知識。在職培訓方面,除了要加強教師的課程發展能力外,更應着重教師對於課程目標、價値、內容的思考與實踐,避免教師成為課程的技術人員而非專業人員。 另外,教師的課程知識既可由理論中獲得,亦可由實務中得到加強;課程知識既應在職前培訓中儲備,亦應在任職階段得到充實。因為作為一位專業的教師,專業的成長理應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另外更要注意課程知識應避免落入技術的知識觀,更應協助教師在行動中加以建構。

(二)倡議教師開展行動研究 要使教師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策劃者與協作者
  提高教師在課程發展的決定權,可以考慮倡議教師在教學場域展開不同形式的鄉土課程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這亦將有利實現課程發展“由下而上”之期望。教師作為學校工作第一現場的專業人員,最了解教室問題與學生需求,利用觀察與訪問、通過分析學生的作業、評核、報吿等文件,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這些第一手的資料,改進課程與教學,建構適合教室情境的課程教學理論。歐用生教授認為,所謂教師即研究者與行動研究的教育改革運動觀點,主張由實務工作者研究自己的實務,教師研究自己的課程教學實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重要策略。 因此,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將有助教師突破“絕對的知識”和“問題只有單一答案”的態度,教師能從不同的角色及立場理解問題。在課程發展中,教師研究的觀念及能力被激發出來,課程發展也成為研究的行動。在行動研究中,教師是一位具有反省思考能力的專業人員,是真正的課程探究者,也是真正掌握課程決定權的參與者。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終身學習須學得其法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10月22日澳門日報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澳門逐漸被廣為接受,許多勤學之士亦將之奉為積極人生的圭臬之一。 此乃好事,惟有時我們也會看見有人將“終身學習”的理念無限擴大,無所不學,無時不學,生活似乎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君不見,澳門許多政府部門和民間社團,經常喜歡舉辦一些甚麼培訓班、興趣班、工作坊一類的課程,學員中除了自願報名者外,還會有通過社團、學校動員而來的“終身學習受害者”。君不見,牟利的私立辦學機構推出的課程五花八門,宣傳單張吸引,學員往往滿懷憧憬而去,最後卻載滿失落而回。我們如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到頭來卻是學而不用,或學非所用,這樣的學習不見得就是成功的學習,這樣的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積極的人生。
  “終身學習”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早在1960年代就被人提出,到了1970年代,富爾在其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名著《學會生存》中,更完整地論證了“終身學習”的意義和內涵,使之逐漸成為風行全球的一種敎育理念。“終身學習”否定了一定要在學校學習、一次性學習的傳統敎育觀念,認為人應當通過不間斷的學習,使自己的價値觀念、知識和生活技能能夠應付社會急遽的變化,並與之同步前進。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教育觀念,我們生活的資訊時代,新的知識不斷產生,知識更生的周期不斷縮短,“終身學習”的觀念正好適應了我們生活的需要。但是,正因為知識的總量在無限擴充、單靠勤奮而又沒有終結的學習,也難以學盡所有知識和技能。因此,“終身學習”的精神貴在學得其法,學有所益,若學不得其法,學無所益,只會浪費個人時間,損耗社會成本。 教育上的課程改革或許可以給人們一點啟示:面對新知識的湧現,學校課程的設置不是累加知識,而是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去蕪存菁,取其精要的內容。“終身學習”也是如此,總不能甚麼都學,若花時間學了一種沒有意義的知識,就等於放棄了學習一種有意義知識的時間。
  正如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如果我們從“終身學習”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這一角度來詮釋莊子上述的話,當會發現其有很大的積極之處。 當代人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我常擔心我的學生承受不了,所以我常對他們說:書山有路“法”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學生如此,我們的老師就更是如此,在備課、上課、批作業、輔導學生、參加學界活動之餘,教育界同工尙要持續進修。知識無盡,生命有窮,“學累”了的老師,別以為自己不思進取,且停下來看看風景,靜處和反思往往可以使認知躍進,讓知識昇華。這何嘗不是另一種進修!
圖片來源:http://he.cycu.edu.tw/holistic/終身學習.jpg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課程目的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0月8日,澳門日報 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廿一期

課程學者黃政傑教授曾言:“鄉土之愛是自我、親友、家庭、鄰里之愛的延伸,也是社會、國家、世界和人類之愛的基礎,若無鄉土之愛,自我乃至鄰里之愛無以擴展,社會及人類的愛亦無奠基之地。”由此可知,鄉土文化是國家文化的一環,鄉土教育乃是整體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塡補現時學校課程中鄉土教育的“空無”,事實上亦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由近及遠地先從認識家庭,再而認識社區和本土,才能進一步認識國家和世界;亦只有這樣,學校課程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建立文化多元的價値觀,奠定愛澳、愛國、愛世界的基礎。誠如歐用生教授所言:“鄉土教育是一種人格教育、一種生活教育、一種民族精神教育、一種世界觀教育”。
實施鄉土教育的途徑很多,R. Arora與C. Duncan則明言:“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透過‘課程’——不管是有計劃的或是潛在的。”鄉土教育課程,其中一個特點是一切學習材料,皆是可以隨時實際經驗的,可以隨地反覆觀察的,學生可隨時隨地透過鄉土學習去建構知識,這不僅有利學生認識鄉土,更是發展能力建立正確價値觀念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即將推動的澳門學校課程改革,加強落實鄉土課程的設置有其必要性。
鄉土教育課程的設置,必要性的考慮固然重要,但可行性的考量亦不可忽略,因此在確定設置鄉土課程的同時,必須要作出周全的課程設計,亦只有如此才能發揮其最大成效。從課程設計的角度而言,要有效落實鄉土教育,訂定課程的目的(Aim)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課程設計首要考慮的步驟。
所謂課程目的,可被界定為“對課程意旨的普遍陳述”,如我們採納泰勒(R. W. Tyler)的課程設計模式,課程目的則是學習經驗的“選擇”、“組織”及“評鑑”的主要依據。因此,確立鄉土課程的目的,對鄉土教育課程如何選擇教學內容、組織學習經驗、評鑑學習成效,以致如何設計鄉土教材、計劃教師專業培訓等均有着重要的影響。
參考黃政傑教授對鄉土教育目的歸納,澳門鄉土教育課程的目的,應該包含下列各項:
一、增進學生對澳門本土文化的認識;
二、發展學生適切的鄉土價値觀;
三、激發學生熱愛澳門的情操;
四、培養學生傳承和發展澳門本土文化的能力;
五、養成學生熱心參與鄉土活動的興趣和能力;
六、培養學生對澳門本土議題的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七、養成學生能運用澳門本土文化而學習的能力;
八、藉由澳門本土文化,發展學生的多元文化觀。
當然,以上八項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因此仍有待各位同仁豐富及修正之,但個人認為要更好地發展鄉土課程,首要任務是對其目的作出必要且周全的考量,在溝通、對話及互動中形成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共識,才能有利鄉土課程的落實及推動。

圖片來源: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9-17/U397P6T12D1776755F44DT20050917230448.jpg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鄕土教育與教師培訓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9月24日澳門日報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推動鄕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教師培訓即是其中之一。
  發展鄕土課程大致的路徑是:先通過廣泛討論凝聚社會共識,使大家都認同鄕土教育的重要;然後制訂相關的教育法規,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學校切實執行課程;接着就是設計課程綱要、彙集教學資源、編寫教科書;最後就是落實課程、檢討課程、修訂課程、優化後全面推行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培訓是貫徹始終的一環。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學過程能否順利完成,教學成效是否理想,很在乎教師的知識與技能。有課程理論甚至認為,教師就是課程,強調教師在整個教學流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學生學甚麼,不學甚麼,教學進度如何安排,以甚麼形式展開教學等,俱由教師決定。所以,教學質量其實很視乎教師的質素,而教師的質素就取決於教師培訓的成效。
  具體到澳門鄕土教育問題,教師培訓更顯重要。這是因為在澳門過去的教育體系中,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缺乏鄕土教育的內容;即是我們的教師從小到大,都沒有完整地學習過有關本土的知識,所以在許多教師的知識結構中,鄕土知識呈現出空白的狀態。
  當然,這不是說教師對澳門不了解,而是說作為一門專業知識,許多教師對其中的具體內容並不熟悉。例如專業歷史教師,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有全面的認知,而對澳門數百年中西交往的史事,可能就不是完全掌握,對澳門當前存在的文史學習資源也可能認識不足。這種澳門獨特的教育現狀,使教師知識結構失衡成為澳門發展鄕土課程的一大障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澳門未來教師培訓的一大主題。
  鄕土教育主題的教師培訓,應當包括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澳大教育學院和理工藝術高等學校、體育曁運動高等學校等本澳主要的教師培訓機構,應當增加本土歷史、文化、地理、社會等內容的課程,從根本上解決澳門教育體系中不教授鄕土知識的狀況。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澳大教育學院等機構,也得盡快開設系統的鄕土教育師資在職培訓課程,俾使在職教師能更快地適應鄕土教育的需要。
  由此觀之,推動澳門鄕土教育實為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套和支援。經過多年的呼籲和理論探討,當前澳門已有人展開鄕土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資源整編,所以硏究和啟動鄕土教育師資培訓也應當提上議事日程了。基於澳門教師鄕土知識不足的現況,有關教師培訓決不是兩三個小時的課程就能解決問題。從學習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到搜集教學資源、活用教學評鑑,如何做得更好,我們本已忙碌的教師將面對又一項新的教學挑戰。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鄉土地理教育與教科書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9月10日,澳門日報 E7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十九期
  上次提到《非高等教育綱要法》通過後,教育當局正著手推動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及發展工作,通過整體規劃各教育程度的“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等書面類課程,以回應《綱要法》中強調的總教育目標及體現相關的教育理念。作為支持類課程的教科書,在課程發展的過程中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一套優秀的教科書不但有助教與學的開展,更是將書面課程有效轉化的媒介。是以,各國各地的課程發展,大多重視教科書的建設,以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推手。
  可是,澳門教科書市場狹小,本土出版的教科書寥寥可數,而針對澳門鄉土知識的教科書更乏善可陳。因此,要使新一輪的澳門學校課程改革得以順利落實,出版適合澳門學校、教師及學生使用的本土教科書有其重要意義。職是之故,下文試就本土地理教科書的一些想法作一番羅列。
  教科書應採用結合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特點的組織方式。要使學習澳門地理變得有價値,並期望學生以高層次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澳門地理環境,教科書可考慮更多的採用結合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特點的“學習心理式”組織形式。如“議題學習”,通過富澳門特性之地理議題或主題去組織學習內容,將更有利學生以多元的思維及學習方式,豐富對澳門地理人文及自然環境的理解及認識,進而培養學生積極關心社會事務的態度,眞正體現學習地理為了認識澳門關心澳門之效。同時,鼓勵探索和思考的議題式組織形式,亦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效率之途。
  教科書應突出新時期地理教育的新觀點與方向。地理教育發展至今,已從過去著重學習地理中“在哪里”和“是什麼”等概念,逐步發展到新時期更多強調地理學習中“為什麼在哪里”、“其與周圍、區域之關係”、“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觀”等地理學科的價値理念。因此,教科書中的一些新的地理教育元素應得到重視。例如:加強“可持續發展觀”在教材中的貫徹;加強多元文化、國際視野、區域合作等文化地理及經濟地理的概念等。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新時期地理學科教育的價値。
  教科書應突出資訊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新技術的發展,使地理學習形式更趨多元及豐富,要配合及適應資訊時代,一些地理學習的新形式在教科書中亦應得到強調。例如:互聯網的地理資訊搜集及整理的學習;加強3S系統的地位,如Google、Yahoo等的地理資訊系統(G.I.S.)、遙感(R.S.)的工具、實地考察中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應用等。由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每兩年一度舉辦的國際地理奧林匹克(I.G.O.)比賽,就非常強調3S系統的應用,更成為參加者成功獲勝的主要關鍵。
  順道宣傳一下,本周日將有一主題環繞“兩岸四地史地課程”的硏討會召開,地點為語言推廣中心三樓賈梅士室,期待你的參與及支持。

  圖片來源: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attachment/200704/gkk070331000-1.jpg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林發欽
macaulam@hotmail.com
刊於2007年8月27日澳門日報E7版鄉土教育專欄 第十八期

  澳門是個東西文化薈萃之地,中葡兩國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經過四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共同生活,創造出澳門特有的文化景觀,生成澳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鄉土教育重要的素材。
  2005年7月,澳門申遺成功後,社會日漸關注文化遺產的保存與推廣,從有形的澳門歷史城區到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成為澳門市民熱切關心的議題。2006年11月,澳門土生教育協進會、澳門土生協會等七個澳門土生葡人團體和學術機構,簽署合作協定,共同爭取將“土生語”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七個團體同時關注到如何弘揚澳門土生美食的烹調方法及飮食文化,致力保存漸漸失傳的傳統土生菜式。這是澳門首次有民間組織自發發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和申報工作,反映澳門市民對自身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日漸增強。
  踏入2007年,澳門文化局發佈《保護文化遺產推進文明發展》的官方新聞公吿,以相當多的篇幅提到2007年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包括:“借助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力量,對廣東省首批7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本澳的情況進行調查。繼而開展對本澳所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搜集和硏究工作,包括土生葡人在澳門歷史進程中所形成、創造和產生的。之後,再進一步硏究是否制訂出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的評定標準,以及相關的系列保護措施。”
  上述情況顯示,澳門民間和官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挖掘、整理、硏究和保護的工作已正式展開,未來幾年,保護與推廣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勢將成為社會重要的文化現象,並從實質上提升澳門各種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有利於澳門文化事業的發展。
  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將來澳門或可制訂地區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再從中選出最優異者,或獨立,或與鄰近省區聯合向中央申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而爭取由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
  可以預見,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成為重要的鄉土教育素材,如何將之有系統地整合到中小學課程中,是澳門鄉土教育又一項新的課題。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課程發展與鄉土教育

文/黃逸恆
刊於2007年8月13日 澳門日報 E8版 鄉土教育專欄 第十七期

  隨著《非高等教育綱要法》於去年底頒佈,教育曁靑年局現正着手推動繼1994年澳門課程改革後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及發展工作。可以預料是次課程改革將貫徹《非高等教育綱要法》相關理念,力求新課程能體現:“致力培養及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使其有理想、有文化及具備適應時代需求的知識和技能,並養成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強健體魄”的總教育目標。   
  課程發展方面,《非高等教育綱要法》訂明,所有本地學制的學校課程將由政府整體規劃各教育程度“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並由學校自主發展其校本課程。可見,是次課程改革將力圖使各校課程能在一定規範下發展各自特色。
  在過去一段較長時間內,澳門學校享有較高的教學自由和學術自由,在回歸前政府較少干預學校課程的背景下,發展出現時四種學制並存的澳門教育及課程特點:中國學制、葡國學制、中葡學制以及英國學制。   四種學制中的不同學校,各自按其學校特點及需要,以內地、臺灣、香港以至葡萄牙等地的課程為準據發展其校本課程,並採用以上不同地區的教科書開展教學。這種參考外地課程並轉化為學校校本課程的作法,在過去澳門高等教育並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有其現實性意義,學生在缺乏選擇的情況下唯有選擇向鄰地或國外升學,以外地課程為準據有助升學銜接。
  而事實上,1994年以前澳葡政府並未為當時衆多的私立學校,提供學校課程指引以及課程內容準據,學校課程在長期缺乏政府協調下,發展成現時學校較多依賴鄰近地區課程和教材的現象。將鄰地課程有效轉化為學校課程並非易事,尤其一般學校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少有時間和精力自編課程與教材,認識澳門歷史、地理等鄉土教育因而長期被受忽視,依賴外地教科書使學生長期學習別人的文化,接受別人的價値觀,而對自己生活的地方一無所知,甚至毫不關心。   回歸以後,鄉土教育納入學校正式課程的呼聲漸隆,《非高等教育綱要法》總目標更訂明要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要使學生認識、尊重澳門文化的特色。由此可以肯定,鄉土教育將成為未來學校正式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元素。而由政府規劃的“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亦將可能要求學校必須提供條件,讓學生學習最基本的鄉土知識。
  可是在規範學校實施鄉土課程前,政府可能要先完善規劃作為將“文本課程”轉化為學校“實施課程”的元素之一:教材。在目前比較缺乏鄉土教學資源的情況下,學校很難有效推動鄉土教育。而受教材市場狹少的影響,建設鄉土教材的任務最終可能需要由政府承擔,鄉土教材的發展將成為鄉土教育能否順利落實的重要因素。
  下次,將就鄉土地理教材的建設提出建議。

圖片來源:www.gdga.gov.cn/.../W020040721289756813409.jpg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赤子心,鄉土情

文/林發欽
(作者為澳門教育研究者)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教思版鄉土教育專欄
2007年7月30日第十六期 E-7版



  今天的澳門,鄉土教育不應再是口號和理念,而是一種落實的行動。
  為推動學界深入認識澳門的歷史文化遺產,使中、小學校具備開展世界遺產教育及發展相關校本課程的基礎,澳門基金會與旅遊學院合辦“世界遺產教育”課程,利用暑假培訓近千名師生,期望為全澳學校提供一批熟悉澳門世遺的種子教師和學生。
  依我的理解,這就是一項大規模的鄉土教育行動,其意義絕不僅在於向師生推廣家園的歷史文化遺產及文物保護意識,更是旨在透過大型的教育活動,使師生眞切感受到鄉土就是生活,知識就在身邊,能力就是實踐,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家園的可愛。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但卻又很實在。今個暑假,澳門的歷史城區好不熱鬧。在文化遺產導遊的帶領下,近千名師生在理論學習後,邁出校園,走近歷史古蹟。艷陽高照,他們的身影遍佈歷史城區;汗流浹背,他們的笑聲溫潤每一片家園的土地。
  有老師說,生於斯數十載,為師多年,卻原來並不完全認識這片土地;有同學說,想不到每日擦肩而過的地方,竟是如斯的精彩。透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地參觀,我們感受到師生的興致和喜悅,大家對家園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表現出極大的敬佩。鄉土情濃,赤子情深,我們並不缺乏愛澳之情,缺乏的是讓我們體驗可愛家園的機會! 澳門的文化遺產,似乎與大多數居民毫不相關,它們要麼是旅客的遊覽勝地,要麼是專家的硏究對象,雖然就在我們身邊,但卻離我們很遠,很遠。有此現象,小範圍看來,是“世界遺產教育”不足的結果;大範圍看來,是澳門長期缺失鄉土教育的惡果。
  作為一個文化教育工作者,澳門申不申報世遺,並不影響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行動,兩年前我們是這樣做,兩年後我們還是這樣做。不同的是,申遺成功後,我們發現澳門對外宣傳歷史文化景點的力度大大加強了,但對內的教育卻停步不前。 在有近百名學生的課堂上,我講到大三巴哪咤廟,問有多少學生到過此廟,只有數人舉手,我以為同學反應慢,反問有多少人沒有到過此廟,結果幾乎全班舉手。這堅定了我的想法,不要說有系統的學習和考察,就是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也沒有多少人曾經走近家園的古蹟。平時見諸報端,總聞某校、某校組織師生參觀世遺景點雲雲,但畢竟這是十萬名師生中的少數。
  理解“世界遺產教育”的重要性很容易,提出呼籲和倡導就更容易,但要將口號和理念付諸實踐,有秩序,有組織地一一落實,就很困難了。今個暑假,我與近千名師生共同實踐了鄉土教育的理念,當中很忙碌很辛苦,但卻很歡愉很感動。行動才剛開始,我們期待九月新學年開課後,全澳十萬名師生陸續分批有序地走遍家園的每一寸土地。

圖片來源: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s/mtt/11792162880s.jpg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結果與過程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 D7版 文化教思 鄉土教育專欄

過份強調“結果”,以考試和選拔為最終目標的應試敎育,不但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甚而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忽略應用和創新的學習,更與當前倡議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敎育背道而馳。

上期(7月2日)理工學院代百生敎授來論提出,敎育應改革過去過於重視“結果”的敎育觀,認為強調“過程”不僅有助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更是提高學生創新思 維的重要手段。代敎授的觀點,與近年華人地區敎改方向不謀而合,均提倡着重學習“過程”,以活動探索、議題討論為中心去組織學習,用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 質。

事實上,這種重視“過程”的作法正是筆者數年敎學實踐的主要理念,而個人重視“過程”的敎學,亦確實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綜合能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對於此一理念,我是相當認同的。

筆者此前曾撰文倡議,澳門地理課程可考慮參考澳洲昆士蘭省的作法,即在課程文本的說明方式中,採取傾向“學習結果”的說明方式,事實上就是因應重視學習“過程”之理念而為之。這個看似矛盾的陳述,可能會令讀者產生混淆,因此請容我在這裡作進一步的解釋。

課程文本的說明方式(Specification),一般有三種:敎學大綱、課程標準、學習結果。“敎學大綱”是傳統意義上的課程說明方式,如內地新課改 前年頒行的《敎學大綱》,以及澳門1999年頒行的《課程大綱》。此一說明方式就如前文提及,其強調“內容專題”並詳列出“應當向學生敎授的事項”之作法 雖有其利,但在澳門多元及依賴的課程現狀下,容易產生難以實施的情狀。尤其是現時澳門各校所參考及採納的課程地區不一,要適應各校現實性,以敎學大綱作為 課程說明方式,一方面導致課程內容龐雜以致無法有效實施。另一方面,規限內容專題結果將導致產生學習趨於重視“結果”,因為敎師應當敎什麼以及學生學什 麼,在大綱內已有所明訂,為敎者僅需考慮如何敎授,敎學任務便吿完成,從而產生單一的敎以及單一的評。

我提議以“學習結果”作為課程的說明方式,源自20世紀80年代敎改浪潮,其理論根據期望學習値(ILO)來進行組織,雖然曾被批評為概念模糊與缺乏內 容,但其靈活性的特點,個人認為一方面有利適應澳門學校課程的現實性。另一方面,亦有助敎師跳出敎科書框架,精心組織學習內容;而其概念模糊與缺乏內容的 特點,更有助減少着重“結果產出”的敎育模式,不同的老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質,組織多元的學習內容與方法,而無需拘泥於學習具體內容,結果將有助突 出“學習過程”之效。

最後,感謝代敎授再次提醒我們,要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不要把學生培養為盲的分數追求者。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及時指正。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博物館與鄕土敎育




文/林發欽本文刊於2007年7月2日澳門日報教思版第十四期《鄉土教育》專欄


  我在本欄提過,鄕土敎育不但要在學校推行,更應在社會推動。
  鄕土敎育的目標之一,即要使學生認識和體悟自己所生活的社區。博物館應是校園以外,社區重要的學習場所之一。澳門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深厚的城市,現有大大小小,形式各樣的博物館約廿所。有人說澳門是個博物館之城,以人均佔有量計算,博物館的人均比居世界前列。這是沒有意義的量化統計,澳門至今尙未有一所國際級,甚至只是地區級的博物館,我們缺乏珍貴的特色館藏,市民到博物館參觀的風氣也不濃厚。總的來看,博物館與本地居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少關係,有個別特色大館每年雖外借國家級的文物舉行特展,但終究沒有形成氣候,未能將博物館融入本地居民的生活,更沒有成為校園以外重要的敎育場所。更甚者,有個別於位旅遊區的博物館,旅客已成為它們的最大客源。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博物館不積極地謀劃貢獻本地居民,提升澳門人的文化品質,終究是說不過去。
  一般認為,博物館具有收藏、硏究、展示和敎育諸種功能。若以此基本常識審視澳門衆多博物館,則“博物館之城”此類的話就難以啟齒了。從鄕土敎育角度看,不管哪個地區,博物館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體現了地區歷史文化的底蘊。令人遺憾的是,收藏、硏究、展示不說,單說敎育,澳門的博物館就需要反思創新,改變固步自封的狀態。
  作為一所稱職的地區博物館,要充份發揮出敎育的功能,只佈置好展品,每天朝九晩六打開大門,等待客人來是不足夠的。博物館的管理人員,應化被動為主動,設計長期性的活動,使靜態展示和動態活動相互結合,吸引居民,特別是靑年學生主動走入博物館。更進取者,應設法使靑年學生成為博物館收藏、硏究、展示和敎育的參與者,促進博物館與社區生活的互動,通過靑年人的力量改善博物館的質素,凝聚人氣,創造活力,並在互動過程中提升靑年人的文化素質和對居住地的身份認同。
  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轄下多所博物館舉辦的“博物館學生硏究員活動”應是澳門利用博物館推動鄕土文化敎育的一項新嘗試。我雖有參與組織此活動,但不是在此賣廣吿,觀乎澳門當下所有博物館的敎育活動,能開放給年靑人眞切參與各種活動的,除此以外,確不多見。通過學習、硏究、參與佈展和導賞敎育,年靑人已由被動的參觀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並對本地各種文化資源有更廣泛的認識。所謂澳門文化產業,他們正以自己的行動去實踐,並快將以自己的成果彰示世人。與其光說不做,或光考察不行動,或光理論不實踐,不如看看我們的年靑人怎樣做!

圖片來源:www.65666333.com/ditu/aomeng/aomengpowuguan.htm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澳洲課程改革經驗(二)








  根據澳大利亞憲法的規定,敎育行政管理許可權屬於各省政府,因此各省之間的課程設置差異很大。為保證敎學品質和便於比較各省敎育水準,1994年聯邦政府敎育部門頒佈了六個學習領域的國家課程標準,供各省自行採納實施,而昆士蘭省學校的課程改革亦由此展開。2000年由昆士蘭學校課程委員會編制之“社會和環境敎育”課程標準,課程文本的叙述方式強調“學習結果”而不具體列明“課程內容”,這點與1999年澳門頒行的課程大綱大異其趣。 強調“學習結果”的優點在於課程文本自身直接將敎學目標和學習專題緊密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取決於課程實施者;但這種表述方式使得內容甚至完全被目標所呑沒,內容變得可有可無。 在這種情況下,敎科書編者和敎師必須努力確定哪些內容與某一年級的學習結果最匹配,而且敎師必須要具備相當程度的課程發展專業能力。而強調“課程內容”則詳列出“應當向學生敎授的事項”,這種較為傳統的、普遍為敎師熟悉的課程叙述方式,特點是易於轉換成敎材及敎科書。 儘管提供特定的內容有可能限制學校和敎師的自由,但可大大地減輕敎師的工作量,敎師只需按照旣定的內容編排好課時展開敎學,而無須在課程發展上花費大量時間和精神。
  回看澳門情況,《非高等敎育綱要法》通過後,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緊接進行。提出建構各學科基本學力要求,就是為了落實在一定標準下發展多元的課程理念。但課改目前仍面對較多困難和障礙。以地理課程為例,多元、依賴是目前澳門學校地理課程的主要特點,內容、要求均嚴格統一的課程標準在現實上難以實行。 回歸前的首輪課改標示着澳門學校課程進入了規範化的年代,是澳門敎育的里程碑。但我們亦不得不承認,首輪課程改革中的地理課程大綱存在難以實施的情況,而其強調“課程內容”的課程叙述方式,過度規限了學校的敎學內容;期望適應課程多元的現實,結果出現拼湊不同地區課程內容,導致內容繁雜的情況。課改成效因而不太顯著。
  參考昆士蘭省課程的發展模式,建構一個澳門各校適用的課程,應以強調“學習結果”取代過去強調“課程內容”的課程叙述方式。強調“學習結果”的課程發展,有利適應現時澳門課程多元的現狀,學校可根據學科訂明的“學習結果”,因應校本特點把具體內容轉化為校本課程。這不僅尊重了敎學自主,亦有助於形成一個最起碼的標準。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強調“學習結果”雖有助課程順利推廣,唯同時亦意味着對敎師的課程發展專業要求提高,課改推動者因而有必要直接參與到學校課堂,協作與支援學校發展校本課程,才能有效地推動課程發展工作。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6月18日澳門日報E12版

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鄕土敎育的目的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6月4日 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鄉土教育 專欄


  澳門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曾是中國人走向世界的窗口,外國人進入中國的門戶,四百餘年中西交往的獨特歷史背境,使澳門形成有異於中國其他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澳門鄕土敎育的內容可說非常豐富,可惜過去一直缺乏鄕土敎育的傳統。要使鄕土敎育


  從“無”或“少”到“有”和“多”,並逐漸形成完善的鄕土課程體系,應遵照課程發展與實施的原理,按部就班地進行。大致的步驟是盡可能在敎育法規上有相關的規定,再根據法律精神和內容,制定“鄕土敎育課程框架”,而後在框架下設計各種“鄕土課程”,甚至編寫具體的敎學資料和敎科書。其中,課程設計是技術性的核心問題,因為課程是將敎育宗旨和敎學目標具體化並付諸實踐的特殊腳本。 要在澳門推行鄕土敎育,初期之鄕土課程不宜包攬太多內容,而是先以鄕土歷史、鄕土地理和鄕土社會三大領域為重點;並在這三大領域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進行統整,在不增加師生敎學和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推行鄕土敎育。鄕土課程的實施應同時考慮與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潛在課程及空白課程的融合。如果鄕土課程全部都是正規課程,所有課程內容都是以學科敎學的形式來呈現,會使鄕土敎育的精神受到損害。鄕土敎育的本質,知識的傳授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愛鄕的情意,提升學生生活的技能。 澳門現有人口逾50萬,以華人為主體,還包括有土生葡人、葡國人、其他外國人等族群。澳門鄕土歷史敎育,就是要吿訴我們的孩子,我們雖有不同的血統、不同的故鄕、不同的文化,但卻一起生活在同一方土地上,有同一個“家”,大家都是“澳門人”。下一代人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會懂得包容,才能和平共處,建立一個多元族群的和諧社會才會得到保證。未來的澳門,要靠所有生活在澳門的“澳門人”攜手建設。 要注意的是,鄕土敎育是要培養學生對澳門的身分認同,但不能過分強調地方主義,以避免狹隘之地域意識形態的產生。在臺灣,近年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鄕土敎育”被扭曲為“去中國化”的政治工具,利用“特別炮製”的敎育來推行臺獨運動。長此以往,勢必對年靑一代的臺灣人造成嚴重的知識缺陷和情意偏隘。發動過兩次大戰的德國,在推行鄕土敎育時就十分注意不同認同層級間的平衡,強調從鄕土敎育擴展至歐洲觀念的敎育,從自身的文化認同擴展到多元文化的理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敎育歷史背景,在澳門,鄕土敎育不是過頭,而是不足。

圖片來源:http://p6.p.pixnet.net/albums/userpics/6/8/245668/1164559295.jpg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從澳洲到澳門,課程改革的經驗(一)

文/黃逸恆
刊於07年5月21日澳門日報教思版專欄:鄉士教育

  參訪昆士蘭省開恩茲市期間,開恩茲學區印發的小冊子令我們印象深刻,其中標題寫道:“教室是被自然世界遺產區所包圍著。”隨即同團的汪先生將之聯繫到澳門歷史城區來,團員們皆十分認同兩地之間有著相當多互相學習之處,尤其在教育方面。
  開恩茲市人口十二多萬,市東北的大堡礁,198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市內建有大型賭場,旅遊業發達,亦是一個包括土著及亞裔移民等多民族聚居地。重視教育,重視多元文化是開恩茲市政府一直貫徹的施致理念。教育方面,開恩茲市所屬的昆士蘭省早於1972年起取消統考,原因是當時學校的統考不及格率高企,其中物理科更出現三份二學生不及格之情狀,引起當時社會各方面的回響,學者們紛紛提出質疑,後來在政府及教育界學者研究後提出報告,認為統考未必能全面反映學生實際水平而提出取消統一考試的政策。自此以後,昆士蘭的中學開始實行以學校為基礎的持續性評價制度,取消了過去由校外機構安排的統一考試。這個特殊的評價制度,有別於澳大利亞其他省份,同時亦有別於很多仍然設立統考機制的國家和地區。另外,如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一樣,昆士蘭省並沒設有強制的留級制度。在課程方面,由政府委任的獨立機構-昆士蘭教育委員會(QSA)負責統籌及制定各年級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學生從1年級到10年級,需要學習包括英語、健康教育、外語(中、法、德、印尼、意、韓文等10多種語言)、數學、科學、社會及環境、科技及藝術等8大學習領域,課程內容設計貫徹深層次認知與思考、創新、主動研究、合作交流、獨立、批判與自主、前瞻等發展理念,旨在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另外,昆士蘭省的學校課程,最突出之處乃在於學生在11到12年級,可按自己的學習興趣,從58個高級學科的課程(包括戲劇、電影、會計、旅遊、資訊、醫療、設計、天文、哲學、農業技術、海洋、古代歷史、政治等)中,選擇5至6個作為高中的主要學習內容,每科週課時約為6節。一般學校會按其學校的特點及條件,從58個高級學科課程中,選擇約20至25個供學生自由選擇,而且不設必修學科,換言之,學生甚至可以不學母語,這情況在華人的固有教育模式中,是沒法想像的,甚至不可接受的。但正因這樣,學校在一定的標準下多元地發展出特色,例如突出自然環境科學的生態學校、突出音樂視覺舞蹈的藝術學校、突出文化、傳統的旅遊學校等。
  回看澳門教育情況,我們時常強調澳門學校自由多元,學生升學率高,學校課程與世界接軌。但同時高留級率、學生積極性低、課程門類複雜單一,似乎亦是澳門教育中存在的困境。當然昆士蘭省改革的成功,是建立在教育界長期的共識的前提下。而且各地情況不同,歷史背景亦有差異,我們不可能亦不可以全盤照搬。但是看到開恩茲市的學生精神抖擻,學習積極快樂,當中肯定有可供我們學習之處。下次將深入分析當地中學的課程體系,看看他們是如何在學習質量以及學習興趣間取得平衡,亦會看看他們是如何發展校本課程和突出鄉土教育,以祈為大家帶來一點思考。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學校如何推行鄉土教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5月7日 澳門日報鄉土教育專欄

  當社會對推行鄉土教育的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甚至達成共識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推行澳門鄉土教育?從“大教育”概念看,鄉土教育不僅可以在學校推行,更應在社會推展。本文先談如何在學校實施,日後再探討怎樣在社會推動。
  提出鄉土教育的概念,是希望人們知道,學校課程必須與本地社會生活緊密聯繫,使學生從體驗中學習,培養出實證的能力。在新世紀的全球課程框架中,世界各國各地區都視“鄉土教育”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在澳門,鄉土教育肯定要成為學校的一門課程,而且是一門主要的課程,這是不應存有爭議的。然而,澳門鄉土教育作為一門“課程”,有很大的特殊性,不一定需要獨立設科。首先,從澳門實際的教學環境出發,由於“鄉土科”尙未成為本地大學入學考試的普遍內容,當然更不會成為外地大學升學考試的內容,在“升學主導”的教育現實下,澳門鄉土教育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也難以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門獨立科目。再者,我們根本連鄉土教材也沒有,從實際操作看,鄉土教育也難以在短期內自成一科。
  推行澳門鄉土教育的有效之法,是將鄉土教育的內容融合到各科中,使澳門一切之鄉土事物,皆成為信手拈來的教學主題。各科在日常教學中,涉及範例教學時,應盡量列舉生活化和地方化的例子。如地理課講到氣候一節時,順勢介紹澳門的氣候特徵;歷史課講到鴉片戰爭時,可提及澳門在戰爭中的特殊角色;幾何課講到美學圖形時,可着學生觀察澳門文物建築的美學線條……只要多以本地事物為教學例子,教師當會發現,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當然,這種零散的教學方式,並不圓滿,要更有教育成效,各科教師可考慮每學期騰出若干節課補充講授鄉土內容。如物理和化學課走出課堂,實地參觀本地的能源和化學機構;如語文課,選取一些明清時期描寫澳門的古典詩文向學生講授;如英文課,可搜集澳門的英文街名、人名、政府機構名稱着學生記誦……只要多備一節額外的課,教師當會發現,鄉土事物會使知識充滿趣味,為大多數學生所樂學。
  但必須注意,這種將鄉土教育融合到各科的教學方式,不是放任的,隨意的。鄉土教育作為一門學校課程,在澳門目前的教育現況下,關鍵不在學校有沒有開設獨立的每周課時,而在於澳門的教育當局和學校的行政領導,有沒有將之視為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從而在教育政策、教育資源和整體課程設計上,有全盤合理的佈局。如果教育當局和各校都鼓勵,甚至要求各科教師嘗試推行鄉土教育,當可保證鄉土教育的有效推行。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從“評論”到“鄕土敎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4月23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 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的學生很‘純’,他們對社會的關注範圍僅限於自己周圍,他們缺乏社會觸角、缺乏政治參與。”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對澳門學生的評論。

  “澳門學生程度低,比起北京學生來說低得多,缺乏競爭是澳門學生程度低的一個關鍵。另外,澳門的敎育比較落後,他們沒有自己本土的敎科書,學校課程也缺乏規範。”一位來自北京的大學敎師在硏討會中對澳門學生以及敎育的評價。

  “澳門中學的中文敎材偏重文學性,強調寫作技巧,少有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問題,而範文亦以古文為主,學生較難得到社會人文的批判思考啟發。”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的評審意見。

  斷章取義地引用了一連串人士對澳門學生以及敎育的言論,當中部分內容我堅決不同意,但不可否認其亦反映了部分事實。比方說,現時大多數學校的課程確實偏重 學術性,較少強調課程與澳門社會的關係,如中文課程強調“經典”,較少引入具本土性的文學作品,雖本土作品未必能與經典並論,卻能有效地將課程與本土社會 融合,有利學生多角度地認識澳門。

  我們期望學生具備理性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並能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批判思考。要達到此一敎育效果,學校課程必須強調“本土探究”的功能。課堂敎學引入 更多的社會思考、討論,內容可從“生活出發”,擴展到“社區發展”甚至“政府政策”,通過分析社會上不同人士的評論、意見,通過實地考察硏究,培養學生分 析、思考、批判、參與、協作等能力。利用課堂時間,就特定的社會問題或議題與學生進行思辯式的互動對話,從對話中誘導學生從批判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反思社 會現象。設法使強調“思考”的學習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以外,使“思考”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部分。鼓勵學生思考,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本地的認識,將思 考分析的社會問題,縱向地置於本土社會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橫向地比較分析本土與區域之間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客觀的角度理解、思考、分析社會 問題。而實踐證明強調史地敎學的“本土探究”,對發展學生批判思維、關心社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別人的評論雖然片面且未能反映事實之全貌,但說明了部分存在的事實,這亦是我們作為敎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反思的問題。我們期許通過高效的敎學互動,透過更 多的本土議題探究,使學生畢業後無論走到社會還是進入大學,都能具備較深層次的“思考”,能對社會上紛紜的言論,客觀地作出價値判斷。

圖片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5-12/02/xinsrc_52212020208000312413836.jpg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我的敎育三本主義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中,逐漸生成了對教育問題的一些固定看法,認為要發展好教育,總離不開這些原則。我稱之為教育三本主義:社會發展,教育為本;教育行政,教師為本;課堂教學,學生為本。
  社會發展,教育為本。新世紀,世界政治經濟風雲變幻,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世界各國正在展開一場空前激烈的競爭,全力搶佔新世紀的制高點。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競爭,探本窮源,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與超前,必須要有完善和尖端的高質素教育為支撐。一句話,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就是教育的競爭。當前的教育,不一定能馬上創造出當下的繁榮和政績;但明天的昌盛,卻有賴今天高質素的教育。概觀今天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會發現他們昨天有良好的教育基礎。澳門作為一個後起的相對發達地區,要有更璀璨的明天,發展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舍此別無他途。
  教育行政,教師為本。在當前澳門的學校教育中,教師是個最艱難的角色,同時要面對學生、家長、領導和社會的壓力。澳門教師工作量大,有部分工作並非教育本職造成的,而是教育行政給添加的。有部分學校有開不完的會,從全體大會、年級會、班主任會、科組會和各種臨時會議、特別會議,沒完沒了。有部分學校過份熱衷社會活動和學藝比賽,對外界的邀請,來者不拒,而且凡比賽均參與。凡此種種,都對教師構成重大負擔,而這些負擔,教師自己是減不了的,必須要由教育行政領導,即我們的學校校長和主任來卸除。
  課堂教學,學生為本。這是一句人人掛在口中的教育流行術語,但具體操作,卻不是每個教師都能做得好。且舉兩個在課堂教學中,不以學生為本的例子。教學效能一般的教師,往往將學生消極的學習行為,都歸咎于學生本人和社會風氣,卻很少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另一種極端是,教師講課有一種自我陶醉感,講得確實是不錯,學生也聽得入神,但成效卻不一定好。因為一堂成功的課,不應是教師講得有成功感,而是要學生學得有成就感。教師應當是學習的參與者和輔導者,而非主導者。教師知識再豐富,講課技巧再好,同學聽得再認眞,整堂單向的講授再成功,其成效也及不上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展開思考、討論和交流。
  我以上的教育三本主義,並非甚麼新思維,都是簡單的道理,也是教育理論中常論及的議題,但知易行難。如為政者,眞的做到教育為本;管理校政者,眞的做到教師為本;為師者,眞的做到學生為本,我相信澳門教育定會開創出一個全新的面貌。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4月9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hxedu.gov.cn/ReadNews.asp?NewsID=1066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鄉土教育拉雜談


  日前觀看鄰埠行政長官選舉辯論,甚有啟發。由於是次辯論會的參與者為普羅大眾,因此提問多以涉及實際生活的民生問題為主,其中尤以教育方面最為特出。可看出眾人大多認為教育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辯論會中多次談到小班教育、教育投入、教學創新等重要議題,兩人各執一詞,互相交鋒甚有看頭,電視旁觀眾看得投入,更是茶餘飯後談論焦點。從辯論會看出,香港市民真正關注的未必是政客們執著的政治議題,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特別是教育問題。盡管教育問題千絲萬縷,不同人有不同見解,但終歸仍認同教育是發展社會的重中之重。從辯論中引伸出兩個議題:
  第一,鄉土教育的落實將有助澳門社會的民主發展。通過個半小時的辯論,尤其市民的直接參與,兩人的施政理念與政策取向得到深入的詮釋,亦是民主社會體現市民更多地參政議政的表現。回頭看澳門情況,澳門市民對政治不太感興趣不甚稀奇,但若涉及社會民生的切身問題仍未得到應有關注則未必是好事。這現象同時亦反映在部份青年學生身上,很多與他們息息相關之社會問題,如交通問題、環境問題、就業問題等甚少關注,課堂上相關的討論頂多是人云亦云,少有獨到的見解。少部份更存在對自己生活的城市漠不關心的態度。這無不與鄉土教育長期缺乏重視有關。強調澳門課程的鄉土性,不僅有助提高學生認識澳門,鄉土教育中強調從生活出發去研究身邊事物的學習策略,亦有助加強青少年對澳門的歸屬感,進一步而言,將有助提高他們關心社會的主動及積極性。這是實施鄉土教育的精神和目標,同時亦是發展民主社會的重要前提。
  第二,加強教育研究將有利教育政策的推行及鄉土教育的落實。很多的研究反映,澳門學生的數學、科學、解難等能力並不落後於鄰近地區,甚至歐美國家。但同時我們的學生在歸屬感、愉快度、留級率等方面似乎仍有待改進;特區庫房收入增加,教育投入應更比以前豐裕,但同時經濟的急速發展,出現的社會問題與日俱增。這都是我們現時在教育中存在的強、弱、機、危,同時亦是影響著澳門教育能否走向優質所必須要考慮的環節。正如發欽上期專欄所言,教育研究在當中理應扮演重要角色,蓋因上述環節皆需要作出周詳研究,集思廣益以提出具體方案和策略。教育研究成果不僅能供政府參考以作為制訂教育政策的依據,同時亦將有利於政策順利地落實到教學層面中。尤其在《非高等教育鋼要法》通過以後,一系列與《鋼要法》息息相關之法規,諸如與眾多教師切身相關之「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影響課程與教學深遠的「學科基本學力要求」等,將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前線教育工作者加入研究的行列,使教育研究的層面能加深加廣;而澳門眾多的教育研究團體更是責無旁貸,發揮其作用作出應有貢獻。與鄉土教育相關之研究,如課程內容、實施策略、教學模式等議題目前仍有待進一步豐富,亦只有研究得到進一步的豐富,鄉土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落實到學校教育中去。期望在不久將來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為澳門教育以及鄉土教育出謀獻策。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6年3月26日澳門日報D8,文化教思-鄉土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archive/prog/prog000689-subhead02.gif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敎育硏究與鄕土敎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澳門的學術硏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甚而為“澳門學”建構起初步的框架,但在許多學科領域,還是呈現出硏究力量單薄、硏究成果不足等相對落後的狀況,本土敎育硏究即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參與澳門敎育硏究的人員,主要是在澳門工作,或工作與澳門有關的外地學者;其次是本澳的敎育工作者,以業餘性質從事硏究。 澳門敎育硏究中的許多高層次硏究往往由在澳門任敎或對澳門有興趣的外地學者來主持,他們初期對澳門的實際情況缺乏深入的認識,其硏究成果或多或少帶着理論有餘,針對性不足的缺點。及至這些學者對澳門實際的社會敎育環境有了深入認識,又多會因工作調動而不再關注澳門。新的學者來了,又會周而復始地重複上述問題。
  與此相反,本地敎師發表在各種報章、期刋、硏討會的文章,大多是敎學體會一類的文字,從自身的敎學環境出發,或講述敎學心得,或發表個人意見,不少是老生常談的東西。這種現象的背後,顯示本地敎師因工作量大,確實欠缺大量閱讀的時間,對相關主題的理論硏究和外地的先進經驗了解得還不夠,難以將“心得”昇華成“硏究”,並進而提出創新的改善方案。 因為如果硏究者對相關領域的硏究狀況欠缺了解,執筆為文時就難以抽離自身工作環境和知識範疇,從橫向的區域比較和縱向的理論發展等多維宏觀背景檢視硏究問題,從而無法躍進式地提升硏究成果的水平。當然,敎育心得一類的文章,能促進敎師個人的自省,交流敎學經驗,對敎育硏究也有相當的案例參考價値。

  從已有的成果看,本土敎育硏究主要偏重在“敎育史”和“課程與敎學”兩大領域,“敎育心理學”、“輔導與諮商”和“敎育行政”、“敎育測驗與評量”則次之,其他如“敎育思想”、“敎育社會學”、“敎育政策”、“敎育制度”、“敎育經濟”、“多元文化敎育”等領域的硏究則顯得相對不足,尙未發展出敎育學完整的硏究體系。 澳門鄕土敎育長期得不到重視,與澳門的歷史背景和敎育現狀固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我們一直缺乏相關的硏究,對其重要性、具體內容、敎學資源、敎學方法、師資培訓諸多問題俱認識不足。
   缺乏硏究,缺乏認識,社會上自然缺乏推展的動力和共識,個別積極的前線敎師即使有心推行,也會缺乏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持,舉步維艱。猶記得數年前,筆者首次提出“澳門鄕土敎育”概念時,沒有多少人在意,有唱獨腳戲的味兒;及至今天多了人認同這一敎育主題了,卻又“意識推動”的多,“實際推行”的少,“行之有效”的就更少。 展望未來,要全面有效地推展澳門鄕土敎育,還得加強對澳門鄕土敎育各個領域的硏究。
作者: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7年3月12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綜合學習和專題硏習



  送狗迎豬,先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回顧狗年,非高等教育鋼要法順利通過,免費教育向下延伸,首套面向中學的澳門本土歷史教科書出版等都是作為教育工作者喜聞樂見的大事。而首套「澳門本土歷史教科書」的出版,意味著澳門多元教育重要的一元:「鄉土教育」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強調,回應了社會多年來對設置鄉土課程的呼聲。
  上周聽到朋友論及鄉土教育課程實施的問題,友人質疑鄉土教育的迫切性,其指出在全球化、資訊化的今天,課程內容已較過去複離和龐大,不斷推陳如品德教育、科技教育、國情教育、國際理解教育、民主教育、世遺教育、鄉土教育等理念和強調在課程中的地位;但同時亦有人提出學校課節的膨脹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而倡議學習減負,以及強調教育應根據學生個性發展而提出適性教育。
  兩個論點各有依據,看似矛盾但其實亦並非難以實現。以鄉土教育為例,課程實施者其實不一定依靠增加課節去實現,澳門的地理環境及歷史風貌並不是弧立地存在,而是整合在國家、地區和國際的大環境中。實施者不一定要按照先後順序去開展教學,把澳門歷史有機融合在祖國的近代史中,把澳門地理區位有機融合在亞洲地區的地理格局中,比僅從弧立的角度去學習澳門本土風物更能體會史地學習的綜合性。
  其次是採用專題研習的形式去開展鄉土教育,效果更是事半功倍,發欽編著的《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歷史建築的故事》就記錄了培道中學學生們開展專題研習的成果、心得及體會。同學走在街上,走入建築,通過訪問、查找文獻、整合資料等方法,將三十五座歷史建築、三十七條體特色的街道故事娓娓道來。不僅使學生認識了建築和街道,過程中更獲得了終身受用的能力,對歷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更培養了一顆愛澳的心。
  二月上旬高美士中葡中學的文化日上午,學校安排了一系列學生專題研習的成果報告會,其中兩份專題報告搏得掌聲連連。學生用普通話、廣東話、英語和葡語介紹澳門歷史城區,報告內容豐富,簡報生動有趣,同學用三文四語演繹更是一絕,充份體現了澳門「和而不同,多元共融」的精神。另一份是有關學校建築風格的研究,報告把學校主大樓建築特色融合在世界建築史和工業史中,更分析了包豪斯建築風格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的特點。使同學認識了學校的特色,某程度上亦增加了對學校的熱愛。
  鄉土教育的專題研習可先從學校出發,研究學校歷史、學校地理區位優勢等。再而擴展到學校所處的社區,老舖、公園、士多、茶餐廳等都是活生生的研究對象。同心圓由內到外的開展專題研習,比對僅是教師講授澳門歷史、地理特色,更能使學生認識澳門、關心社會。

作者:黃逸恆。本文刊於2007年2月26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鄉土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http://history.pooito.edu.mo/temple/doc/course_see_g.html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培養愛鄕愛國的世界公民


  澳門未來人才的特質,應當同時具有濃濃的鄕土情結、深厚的國家情感和多元的世界視野。與此相對應,澳門敎育需要培養愛鄕愛國的世界公民。這是一個由近而遠,從內到外,層層相扣的三個層級的情意敎育目標。要學生養成“愛鄕”的情意,需要大力推廣鄕土敎育;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需要轉變現行愛國敎育政治化、形式化的現狀;要學生成為“世界公民”,需加強國際理解敎育。


  比之鄰近地區,澳門學生對自身家園之歷史、文化、地理、自然環境諸方面缺乏深入的認知,社會批判性思維不強,公民事務參與度不足,地區歸屬感不大,均與我們長期缺乏鄕土敎育有關。如果澳門眞心誠意希望我們的學生養成“愛鄕”的情意,則必須從推動鄕土敎學和課程本地化兩方面入手。推動鄕土敎學是要確確實實設置介紹本地歷史、地理、社會等內容的課程;實現課程本地化需要各科老師動動腦筋,使用外地敎材也要力求與本地社會生活互動結合,如英語課可加入本地景點、地名等的英語內容,理科課程講到相關內容時可以本地的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污水處理厰、食品化驗部門等的實際情況為例展開敎育。當然,這些工作需要老師付出額外的備課時間。


  愛國敎育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愛祖國,如同愛父母一樣,應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情感,只要稍加引導,善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契機,動之以同根同源之情,曉之以國強即家安之理,營造愛國本自然的校園文化,相信定能培養出堅定的愛國兒女。遺憾的是,在澳門愛國敎育有時會成為政治上的一種時髦口號,有人“忽然愛國”,有人視愛國為“專利”,更有人將“愛國敎育”當作撈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其結果是,澳門部分愛國敎育活動重形式,輕內容;重外界的報道,輕學生實際的收穫;重一時之效應,輕長久之堅持。所以,回歸平常,拒絕政治表演應是澳門愛國敎育未來的發展之路。


  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從戰爭的悲劇中吸取敎訓,國際理解敎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成為一項新的敎育內容。它強調從全人類利益、全球觀點出發考慮問題,認同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價値。在全球化浪潮中,國際理解敎育受到越來越多地區的重視,澳門作為一個每年擁有過二千萬旅客的國際旅遊城市,更加不能缺席。


  我們每天面對來自不同地區的旅客和日新月異的國際環境,實有必要制訂具體的“國際理解敎育”課程指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認識相互理解與合作的必要性,促進澳門在國際社會中持續發展。澳門是個中西文化互相交往融合四百多年的海濱小城,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敎在這方土地上紮根滋長,和而不同。這種優良的歷史傳統為本地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國際理解敎育樹立了良好的典範,亦為相關的課程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林發欽(本文刊於2007年2月12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鄉土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http://www.shunya.net/Pictures/China/Macau/macau-main-drag-center.jpg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電視媒體的責任

  「澳門有什麼地方值得一遊?」一位外國遊客問道。澳門人答:「我們有從美國來投資的,拉斯維加斯式的賭場酒店,可以一去;我們也有一間美式咖啡店在議亭前地,你也可以在那裡嘆咖啡。」外國遊客:「...。」
  對於大多數來澳遊客,澳門只是一個賭場林立,沒甚歷史文化的小城。少部份可能會知道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了世遺名錄,亦有部份可能會略知澳門曾是中國對外貿易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但如果同樣的低認知亦普遍適用於澳門大多數年輕人時,我們就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
  澳門曾被稱為“天主聖名之城”,無數古今中外名人,包括利瑪竇、湯若望、孫中山、鄭觀應等亦曾在此留下足跡,與這個被稱為“濠鏡海”的地方結下獨特情緣。深入認識這個小城,你就會發現我們其實不僅是睹城,更有深厚的文化歷史。每當我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澳門歷史,分析澳門社會現象、地理環境時。同學都是那麼的投入和集中,下課後仍不斷追問,甚至小息午休時仍在走廊間談論著時,你就會發現原來他們最渴望知道更多的,就是他們居住的這個小城。
  從教育的「廣義」角度來說,套用單院長的說法,「鄉土教育」應包括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作與人的互動,從而發揮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因此,開展鄉土教育,我們不單要討論如何在「狹義」的教育中得到加強,更要重視全社會的參與。
  現在,「媒體」已成為教育中重要一員,尤其是在信息發達的當下,教育如僅強調學校課程,顯然尚未足夠。況且現代教育強調「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則通過更豐富的渠道,如網絡、電視電台、報章雜誌、書本等媒體,甚此家庭、社區去獲得時,傳播媒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成為學校課程的一個重要共同體。而鄉土教育的教材又是那麼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因此實施鄉土教育的主要場域應理所當然地從學校課程中擴張。
  我們經常談到學校鄉土課程的「空無」,但社會及家庭教育中鄉土教育的「空無」更需重視。正如學校教科書一樣,我們的電視媒體幾乎被香港所壟斷。每日在電視劇、電影、電台中吸收的,幾乎都是香港人的價值觀,認識的都幾乎是與香港有關之事物。而自己生活的澳門,只能依賴外地介紹澳門飲食娛樂的節目。自己生活的澳門只能從第三者的角度,第三者的價值去認識。
  不知是否澳門地方小的因由,新聞本就不多。與澳門直接相關之新聞,每晚僅有三五個。當然我並不是希望每天都有新聞大事,但我更樂見我們的新聞節目,可適當地省去部份已在香港電視中詳細報導過兩次的國際新聞,加入更多與澳門民生、經濟、風俗相關之新聞題材。亦外我難以理解電視台會在新聞節目後的黃金時段,播放佛教節目的做法。凡夫俗子的我更希望在看畢澳門新聞後,更多地通過此一渠道認識澳門,例如時事討論、歷史檔案等。而不是多年前的外購韓劇、足球直播。盼望我們的電視媒體更多地負起鄉土教育之責任,而不是用公帑去播放收視率幾乎是零的節目。

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月29日 澳門日報文化教思F6版 鄉土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http://www3.icm.gov.mo/gate/gb/igallery.icm.gov.mo/Images/Heritage/OldPhoto/Macau/015X.jpg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世界遺產敎育

  刻下社會人士都認同,應向靑少年大力推廣澳門的世遺知識,但如何推廣,卻語焉不詳;即使有人能說出一兩個構思,如編寫故事書、設計敎學方案等,卻是紙上談兵的多,具體落實的少,落實得有成效的就更少。這是因為申報世遺成功,新的社會形勢已向我們提出了一項嶄新的敎育內容——“世界遺產敎育”。
  “世界遺產敎育”是一項有明確敎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主題敎育,當中旣有全球視野下的世遺保育概念,也有細微瑣碎的鄕土知識,其課程設置、敎學資源整合、敎材編寫、活動設計、敎師知識結構轉型等都有待進一步硏究。
  要全面提高靑少年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認識,決不是出版一兩本小書,搞一兩項熱鬧的活動,辦一兩次歡愉的實地考察,就能達到目的。社會敎育現況已清楚地向我們傳達出,世界遺產敎育應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固定性的敎育內容,我們可以有宣傳式的轟動性活動,但更要有平實的細節敎育;我們可以有閃電式的一次性大型活動,但更要有細水長流的課堂敎學。
  近年澳門雖然不斷有有識之士提倡加強靑少年對本土歷史與文化遺產的敎育,但就筆者寓目所及,尙未見有人將“世界遺產敎育”作為一個獨立且具有豐富內容的敎育概念提出來討論。世界遺產的保護涉及管理機制、法律、技術、資金、敎育、硏究等諸多領域,其中敎育是貫穿各環節的重要因素。因為對世界遺產的認知、保護、利用和傳播等,都要靠有理念、有知識、有技能的人去完成,也要仰賴對世界遺產有全面理解的社會大衆的參與和支持。
  而這一切,都得透過敎育來實現。可以說,“世界遺產敎育”是世界遺產保護最為重要的動力和條件,所以在“世遺”產生發展的過程中,“敎育”始終是個備受重視的議題。1972年誕生的《世界遺產公約》就強調“本公約的締約國應通過一切適當手段,特別是敎育和宣傳計劃,努力增強本國人民對本公約第一和第二條中確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讚賞和尊重”。
  後來公佈的《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公吿》也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學習列入學校的正式課程”。事實上,內地目前已把“世界遺產敎育”列為部分重點中學課程,更準備逐步在全國推廣,如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就已設置世界遺產敎育課程,並強調利用條件在各學科滲透世界遺產敎育、利用校園文化進行敎育。
  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要無愧世界與子孫後代,決不能使“世界遺產敎育”成為澳門又一項“空無課程”。


作者為澳門敎育硏究者 林發欽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1月15日副刊,文化教思專欄《鄉土教育》第二期

2007年1月9日 星期二

鄉土澳門


  一個只有二十七平方公里,人口僅有五十萬,座落在南中國珠江口的一塊細小土地─澳門,四百多年來,東、西方這兩條文明文化大河在此處沖積成一片獨特的土地。受地理區位影響,使澳門在中國近代史以致世界史中一直擔當著重要角色。澳門近岸水深僅有兩三米,對於16世紀航海技術來說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優良港口,亦由於澳門位處東亞及東南亞中心位置的區位優勢,並於16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人逐步佔領。擁有獨特歷史文化背景和地理區位條件的澳門,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一個海濱小城,是國人走向世界的窗口,外國人進入中國的門戶,也是無數古今中外名人,如利瑪竇、湯若望、孫中山、鄭觀應等留下足跡並結下獨特情緣的地方。回歸後政府確立以旅遊博彩業為主體,相關行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策略,使澳門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而經濟急速增長湧現出一系列的議題,諸如人力、土地資源,環境及城市規劃和發展等地理問題,都是近在身邊的鄉土教育題材,是提高學生愛國愛澳意識的基礎。
  在眾多人的眼中澳門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但我們其實都知道澳門有著獨特文化及歷史,電視廣告亦不斷提醒我們澳門就是與別不同,但每當被問到究竟有什麼與別不同時,我們都似乎啞口無言。記得在學生時期學習課文“宋王台”,學習大嶼山獨特的海岸地貌。一個距離澳門六十公里的香港,在我青年時期是既陌生又熟悉。我似乎可以輕易說出一段香港發展史,甚至簡單分析香港成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區位特點。知道皇后大道的歷史及城市區位卻連新馬路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此一現象似乎普遍存在於我輩及時下年青學生,這不僅是澳門媒體沒香港發達所致,更是由於長年來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都是香港、內地或其他地區的課程,我們使用的都是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教科書所致。我們似乎一直都在學習其他地方的文化和歷史,忽略了認識自己的家園,忽略了鄉土教育。
  特首曾在零五年施政報告中提到要加快落實鄉土課程的設置,而確實在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遺名錄以及第三產業急速發展的今天,學校鄉土課程的空無將成為發展文化旅遊的阻礙,而且培養學生愛國愛澳情懷,必須要使學生認識澳門,才會關心澳門。亦只有知道澳門輝煌的歷史地位和地理優勢,才會以自己的家園為驕傲,有了關心和驕傲,自然就會自發產生由“愛鄉”而“愛國”的情感和行為。另外透過鄉土教育,可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養成熱愛家園的鄉土情結,使之成為一個熱心參與鄉土事務以提高公民素質。澳門是一個移民城市,真正土生土長的澳門居民只占不到三份之一,要使全體澳門居民都產生歸屬感,我認為突出鄉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月1日澳門日報副刊《文化教思》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