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一)

文. 黃逸恆 

 
圖片來源: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
   
第一次佈置小組作業是我任職老師的第二年。
    那年鄰近各地都在大力推動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方式,倡議教師要改變過於着重單向的知識傳授,應適當地運用小組學習的策略,讓學生透過研究性學習,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並發展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其全面發展以能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可是,第一次佈置小組作業的結果卻是不理想的。由於缺乏經驗,那一次的小組作業,我要求同學以五人為一組共十二組進行專題研習,並請各組以澳門環境保護為研究主軸,然後各組商訂研究題目後分工進行小組研習。
    兩周後,各組都能按規定完成研習報告,各組組長亦在分組匯報課中向其餘各組介紹了研習成果。不論研習報告的質量,不評價組長的匯報能力,作業是完成了,但效果卻不理想。那是因為,十二組的報告撰寫和口頭匯報有一半都是由組長一人完成;另一半組別的分工方案基本是由A組員做報告,PPTB組員設計,組長則負責口頭匯報。
    不理想之處不是指各環節工作的分工問題,更重要的是,小組學習的核心要旨,是要發展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而非分工合作的能力,當中的關鍵是學生要在小組中透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在這次經歷之後,我仍多次重複上述不理想的經驗,往後幾年都幾乎每學段安排一次分組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重複在環節分工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卻沒有把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作為佈置小組作業的教學目標。各組亦因為吸收了之前一次作業的經驗,報告及PPT質量提高了不少,口頭匯報的水準也有所增進,亦因如此,我並未能察覺到問題,反而以為效果非常理想。
    讓學生去解一道數學題,又或制訂一個運動計劃,甚至規劃一次班會表演活動,都是發展學生解難能力的方法。
    解題或制訂運動計劃都可以獨立完成,但規劃一次班會表演活動,單靠個人的能力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是考驗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方式。過程中需要團隊組員有效分享資訊以達成共識;同時組員在必要的時間須採取適當行動,例如主動提問、澄清觀點、確認理解等去釋除團隊可能潛藏的分歧;此外,亦要透過確認進度、分工等方法,去建立與維持團隊有效的運作。
    事實上,小組學習是有發展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的能力,只是當中的概念與技巧,往往都是潛藏於專題報告中,作為老師的我們不容易加以特別教導或指導。尤其如果我們都只看專題報告的成果,而不去關注小組如何完成報告,並不足夠。因此,佈置小組作業時,需要設計一些環節去引導小組必須透過合作才能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