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澳門鄉土茶事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7月28日澳門日報E09版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曾經是茶葉貿易的重要港口,與“茶”有極大的淵源。風物流變,大浪淘沙,歲月無聲,人間留情,歷史洗滌過後小城留下大量茶樓、茶莊、茶社、茶館、茶攤、茶亭、茶商、茶人、茶藝、茶俗等諸種茶事,為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提供了大好題材。
  民政總署茶文化館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於2006年8月正式啟動“第一屆博物館學生研究員”計劃,由我和民政總署的研究人員共同主持,向學界公開招募成員,凡對本土歷史文化有興趣的本澳在讀大學生和高中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應徵是次招募計劃的學生有三百多人,層面廣泛,來自三十多所不同的大學和中學。我們從應徵者中選出40人,參加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完成課程的學員通過實習考試,授予“博物館學生研究員”的稱號,並獲頒發證書、工作證和制服。
  課程結束後,40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按我們的安排,分成十多個小組,走出校園,充分利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特別是茶文化館等社區資源,通過協作研究,攜手開展“澳門鄉土茶事”的專題研習。
  這是一項口述訪談與文獻分析相參照,歷史研究與現況調查相結合的專題研究,當中的“茶”只是一條“研究線索”,旨在給數十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提供更廣更多的研究主題,而絕非狹義的茶葉之“茶”或茶湯之“茶。所以,我們以茶樓、茶莊、茶餐廳,甚至是涼茶舖、酒樓、茶話室以及與“茶”有關的事件、組織和物件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當中的歷史發展,並以“茶”為線,將各個主題統整在統一的“鄉土茶事”之下。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分組定期會面,跟進輔導,他們不但要埋首於檔案文獻,更要走進社區,走近人群,進行調查、採訪和拍攝。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反覆修改,數十位學生共提交了近20萬字,1000多張圖片的研究成果,其水平令人驚喜。我們將部份成果輯錄成《澳門鄉土茶事》一書。每次校閱書稿,我內心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並越來越相信一句老套的教育名言:不是學生沒有才能,而是我們沒有給予他們發揮才華的機會。
  從確立計劃、招募學生研究員到逐步展開實施、初見成果,我們先後採訪了百多位社會人士,得到熱情的回應和支持。這些回應是關心家園,珍愛鄉土的表現,使參與計劃的學生深刻感受到澳門是個鄉土情深的地方,這本身又是一種好的教育。《澳門鄉土茶事》付梓了,這是師生合作研究的成果,也是一次澳門鄉土教育不一樣的實踐,我們期望能對澳門鄉土教育起到示範作用。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多元文化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7月14日澳門日報E9版鄉土教育專欄


  近年澳門經濟急速發展,外地僱員的比例在勞動市場上不斷上升。同時,旅遊業的興旺亦吸引了內地不同省區、亞洲以至歐美地區遊客前來感受小城風貌。不到三十平方公里大小的澳門,除了是世界上人口和汽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外,不同民族和族群文化在小城的密度,亦很可能成為世界之最。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別,長期以來由於一些歷史和政治因素,澳門的人口增長主要並非來自高出生率的自然增長,移居澳門人口的不斷增加即所謂的機械增長,才是帶動澳門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亦是目前移民在人口結構中比例較高的原因。事實上,歐美不少國家的大城市如倫敦和紐約,眞正土生土長者甚少,蓋因大城市的機會甚多而產生的“磁石效應”,吸引了不同國籍和背景的人到來尋找機會,從而促使了這些城市的國際化。
  文化背景相異的人擠在同一時空,難免會產生不同形式的磨擦甚至衝突。當前,澳門就正在經歷當中的磨合期。不滿外地僱員搶本地人飯碗、民族文化差異使鄰里抱怨投訴時而聞之,這些都是文化磨合時期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學校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並使之成為鄉土教育中的一項主要任務。
  依據台灣教育學者吳清山及林天祐教授的解釋,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使之了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的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是避免產生種族衝突與對立的一種教育。他們同時指出,多元文化的教育目標區別於種族優越感教育(ethnocentric education),它不是要使學生認為自己種族最優秀,排斥其他族群的文化,相反是要使學生學會對不同族群的欣賞、接納與容忍的態度。
  我們期望學生可以消除種族的偏見與歧視,教導學生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甚至使之與自己的文化有機融合。學校可以邀請社區中的族群代表進入校園,組織富民族色彩的傳統文化活動,舞蹈和民族歌曲等均可成為受歡迎的表演項目,民族美食嘉年華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更可進一步組織數堂的民族文化課堂,在課室內分享不同的文化風貌。這樣,生活在小城的少數族群,不再是社會和社區中自成一國的群體,而是眞正參與並融合於社區和社會中;同時,學生亦對生活在社區中少數族群的文化不再陌生(對差異文化的陌生往往是造成文化抗拒的主要原因),並逐漸形成對不同文化尊重和欣賞的態度。

圖片來源:http://www.irc-international.com/Images/GlobeHand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