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殊途同歸:鄉土教育與澳門學

文.林發欽
刊於20131223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cchmi.com/Portals/0/aomen001.jpg
  上世紀八年代後期,一批澳門研究者本着知鄉愛鄉興鄉的赤子情懷,倡導建設澳門學。所謂澳門學,大致是指研究澳門的一門學問,其具體問題意識、內容、精神和方向,學術界尚未有共識,我們大概可以把它理解為對澳門這方土地充滿人文關懷的澳門研究。
  三十年來,伴隨中葡談判和澳門主權回歸,澳門各領域的研究深入開展,建設澳門學的呼聲也此起彼伏。至今,限於理論研究不足,澳門學雖尚未能成為一門學科,但相關澳門研究,尤其是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等領域,卻取得廣泛而矚目的成果。最近幾年,澳門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城市景觀和人文環境急速變化,社會出現文化焦慮的集體心理狀態,澳門學再次以本土關懷的形象走入公衆視野,相關話題和研究,或虛或實,都熱鬧了起來。對學術界來說,澳門學的提出是深入研究澳門的一種學術自覺;但對澳門社會而言,澳門學的萌芽與發展,是社會對學術提出的一種要求和期待。澳門學正是在這樣一種自覺期待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實現學術成長。
  澳門鄉土教育與澳門學在澳門的發生發展,有相近的經歷。
  澳門鄉土教育是指本土知識的教育,當中尤指本土歷史、地理、文化、社會、法律等範疇的教育,強調關懷鄉土,養成愛鄉情操,掌握興鄉技能。鄉土教育作為一種學術論述正式被提出來,是在澳門回歸初期,時間比澳門學要晩。回歸前,澳門教育長期缺乏本土知識的教育,使學生的知識存在結構缺陷,繼而產生身份和文化認同危機。這個問題存在已久,但一直未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有所重視,卻終究沒有行動。回歸後,我們提出鄉土教育的理念,從論述到實踐,經過十多年發展,逐漸使鄉土教育成為社會共識,進而透過正規教育課程改革和社區輔助教育,使相關共識轉化為實踐。對教育界來說,鄉土教育是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一種教育自覺;但對澳門社會而言,鄉土教育的萌芽與發展,是社會對教育提出的一種要求和期待。澳門鄉土教育正是在這樣一種自覺期待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從論述走向實踐,初見成效。
  以上就是澳門鄉土教育與澳門學相近的經歷,即其發端與成長,既是專業內部的學術自覺,也是社會的要求。不同的是,鄉土教育有較為具體的問題意識,內容和目標;澳門學的相關概念、範圍、內涵和價值等問題尚待深入研究。然而,殊途同歸,澳門鄉土教育與澳門學都是在澳門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對澳門這片土地展現出的人文關懷,旨在研究澳門,詮釋澳門,服務澳門。透過這兩個例子,我們或許可以從側面了解學術之於社會的影響:細水長流,匯流成川。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果實

文.黃逸恆
刊於20131209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上星期,PISA2012成績全球同步公佈,參與是次測試的澳門學生喜獲佳績,數學、科學和閱讀素養皆有進步,而且位居國際前列。

正如大多數教育同仁所言,這次成績的大幅進步,絕非偶然。2012PISA成績更別有意義,蓋因2012年受測的十五歲學生,正好是特區成立初期入讀幼兒教育階段的學生,因此可以說,這次測試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回歸以來,政府、學校、家長、社會等持份者在教育發展上所作貢獻的一張成績表。

首先,特區成立以來,教育經費的投入持續加大,保障了教育的質量、公平與均衡發展;同時,教育發展基金的設立,更讓學校有更多的條件因應學校的發展需要,因應學生的個性特長,持續改進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為學生開展多元豐富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在過去一段時間適時推出,使學校在課程發展、閱讀支援、多元評核、小班教學、小組學習、餘暇活動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標和方向。

正如有學校校長在PISA發佈會上提到,這次成果,對廣大的教育同仁而言是一個肯定,肯定了大家的貢獻,亦肯定了大家過去共同邁進的方向之正確。

有評論提到,這次PISA的成績雖然有了進步,但比較其他亞洲的發達地區,諸如中國的上海、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仍有一些距離,對於當前區域高度融合、地區與國際間的間隔日漸消減的全球化時代,澳門學生的能力仍然有相當的空間去不斷提高,才能應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

確實,這點筆者相當認同,事實上,特區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吿提出人才建設的長效機制,正正就是回應這點所提出的具體政策。2012PISA成績亦反映了一些不足和可進一步改進之處,這都是今後廣大教育工作者須要進一步努力的地方,當中包括:高水平的學生比例有所增加,但比較周邊國家地區仍然不足;低成績的學生改善未見明顯,支援學習的工作有待加強。因此,首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拔尖保底工作要深入開展。其次,比較女生而言,男生的數學成績雖有進步,但科學和閱讀仍然落後於女生,學習成效的性別差異成為今後大家必須努力思考和改進的議題。

此外,値得大家重點關注的還有兩點:第一,澳門的教育公平位居世界前列,這是多年PISA測試對澳門教育成果的最重要肯定,或許大家都比較關心成績,但必須留意,PISA測試上仍有不少國家地區的成績雖高卻公平度欠佳,這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茲因大家都認為教育應該是促進學生向上流動的重要方法。因此,保持澳門教育的高度公平,比提升PISA成績更為重要;第二,包括澳門在內,大多數高成就的國家地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校的歸屬感都較弱。如何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仍是未來需要努力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教育投入與專業發展津貼

文.林發欽
刊於20131125日澳門日報F08教思版 


目前常規性的公共教育財政主要通過學校(免費教育津貼或學費津貼)、教師(專業發展津貼)和學生(書簿津貼和其它助學津貼)三個管道投放。當然,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名義上是發放給學生的,但實際上是由政府直接存入學生就讀學校的賬戶,是私校主要的經費來源。除常規性收入外,私立學校還可以根據發展計劃,向教育發展基金、澳門基金會、科學發展基金及其他公共機構申請各種專項資助。新學年,學校獲得的免費教育津貼或學費津貼和學生獲得的書簿津貼都有了提高,但教師的專業發展津貼卻沒有增加,公共教育財政投入的政策方向引人關注。

教師專業發展津貼前身為教師津貼,以具有師範本科文憑的中學教師為例,其教師津貼從1999/2000學年的1,980元,增至2012/2013學年的4,800元,約增加了1.5倍。當然,從2012/2013學年起,教師實行職級制度,4,800元為基數X,是第六級教師的津貼額,具備資歷的教師依次可獲得相應倍數的津貼額,最高級的一級教師津貼額為X1.8倍,即8,640元。

《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最初的諮詢文稿擬將教學人員的職級收入差額,包括政府發放的專業發展津貼和學校發放的薪酬,同樣定為1.8倍。後來由於有辦學團體和學校擔心學校財政無法負擔,相繼提出反對,政府作出修改,將學校的職級薪酬差額大幅縮減至1.3倍,為起表率作用,由政府發放的專業發展津貼職級差維持為1.8倍。這個諮詢和立法過程,顯見政府期望拉大教學人員的職級薪差,為教學人員的職業生涯創造更具前景和合理的薪酬制度。

在《私框》規定不牟利私立學校須保證每個學校年度教學人員的報酬及公積金供款支出佔學校固定及長期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以上的情況下,增加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理論上教學人員的薪酬必然得到相應的調升。但實際上,這種調升的薪酬幅度和受惠人員的廣度,卻會因應各校的人員結構、員工數量、教師的職級薪差、學校領導及中高層管理人員與教師之間的薪差等情況不同,落實到各所學校、各個職級教師的身上,差異之大是可以評估得到的。更何況,目前有約八成學校,教學人員的職級薪差只有1.3倍,比起專業發展津貼的1.8倍少得多,相應薪酬加幅也少得多。

簡單地說,要持續增加教學人員的薪酬待遇,調升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遠遠比不上調升專業發展津貼來得直接。旣然非高等教育的常規性支出主要用作教學人員的薪酬待遇,而政府的政策原意是根據教學人員的資歷給予最高1.8倍的薪差,現時的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金額已對學校的日常營運有基本的保障,一些非經常性的開支又可以申請專項資助,所以,未來的公共教育財政的增長點應主要投放在專業發展津貼,而非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

這種共公教育財政投入的策略性轉變,不是要減少目前的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不影響學校的發展,而是通過未來公共教育投入增長的策略性傾斜,使教學人員更直接分享教育資源,更大限度地發揮公共財政對教育的宏觀導向作用。

圖片來源:http://edu.yc.nx.cn/news/nxxw/201206/W020120608348190117491.jpg

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與分配

文.林發欽
刊於20131028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回歸後,特區政府明顯加強對教育的宏觀管理與監督,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政府對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也逐年穩定增長,逐漸形成為具體的教育財政政策。

六年頒佈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規定:在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預算時,非高等教育被視為主要優先項目之一。後來,《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在財政方面也明確提出:在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中,確保非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具一定的增長速度。將非高等教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這些規定雖然還不夠具體,也欠缺檢驗標準,但還是反映了特區政府重視教育,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決心。

在上述教育政策的主導下,澳門非高等教育領域的公共財政支出由二年的10.07 億元,增加至一一年的32.92 億元,十年間增長超過兩倍。這樣子的增長,可以從具體的校園環境、教學設備、學生活動、教師待遇等方面顯示出來,教育同工當感受至深。

隨著公共教育財政投入持續增長,社會開始關注教育產出的問題,即是期望教育品質獲得提升,從而體現教育經費增長的成效。要強調的是,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是增加了,但有兩個核心問題需要省思:與國際教育指標相比,澳門的公共教育財政投入是否足夠?公共教育財政的分配是否合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建立了一套備受認可和成熟的教育指標系統,當中教育財政與人力資源的指標,就包括生均教育經費、公共教育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値的比例、公共教育支出佔政府公共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等指標。其中後兩項指標,也是當前國際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經費支出水平的主要依據。以一年為例,澳門公共教育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値的2.5%,公共教育支出佔政府公共財政總支出的14.9%,與鄰近地區,甚至是OECD先進成員國相比,水平普遍偏低。這反映澳門今天公共教育經費的相對充裕,主要原因是從澳葡時代起,政府對教育的承擔實在是太少了;今後相當一段長時間,我們仍得貫徹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以便教育財政指標追上世界先進地區。

不患寡而患不均乃中國的傳統智慧,適用於公共教育財政的分配原理。我們都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公共教育財政還是要盡可能追求公平與效益,即通過教育經費的投入和配置,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教育質素。目前公共教育財政主要通過學校(免費教育津貼或學費津貼)、教師(專業發展津貼)和學生(書簿津貼和其它助學津貼)三個管道發放,其當前比例和將來的增長趨勢,對澳門教育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例如在新學年,發放給學校的免費教育津貼、學費津貼,以及發放給學生的書簿津貼都獲得提升,但發放給教師的專業發展津貼卻沒有增加。在加與不加之間,其出發點是甚麼?決策的過程是怎樣的?目標又是甚麼?我的意思不只是為教師爭取提升專業發展津貼,而是以此為例子,反思教育投入的公平和效益?

總之,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與分配,不但要追求數量的相對充裕,更要硏究分配的合理和公平,從而發揮公共財政對教育發展的宏觀導向作用,提升教育的效益與品質。

圖片來源:http://photocdn.sohu.com/20120313/Img337599179.jpg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柯麟的故事 澳門的歷史

文.林發欽
刊於20131014日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從今天起,澳廣視將一連五晩,於晩上八時播出粵語版文獻紀錄片《柯麟醫生》。我觀看過普通話版,紀錄片不僅是柯麟的故事,更是澳門的歷史。

紀錄片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與澳門基金會聯合攝製,根據柯麟的一生,分成時代洪流南國密使仁心仁術濠江風雲迎接黎明五集,每集約二十五分鐘,生動地重構了柯麟醫生不平凡的一生。要了解澳門現代史,這是史料豐富的紀錄片;要推廣鄕土教育,這是可供選擇的輔助性影視資料。
 
柯麟是一位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澳門鏡湖醫院首任院長、著名醫學教育家,長時間生活在澳門,對澳門現代歷史影響深遠。柯麟作為一位早期有重要貢獻的共產黨員,直屬中央黨務系統。新中國成立後,他沒有到中央任職,而是選擇留在廣州繼續服務社會,並兼顧在澳門的工作。是故,柯麟沒有顯赫的政治職位,但其廣結澳門上流社會賢達,誠心服務基層市民,扶危濟世的澳門經歷,使他在澳門廣受不同階層人士的愛戴。
 
紀錄片以故事形式鋪陳叙事,環環相扣,充滿戲劇衝突,卻不偏離歷史眞實,向觀衆展示一個個動人的澳門故事。
 
一九三五年,柯麟被派到澳門開展地下工作,由此開始了他在澳門長達十七年的潛伏歲月。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聯絡和照顧生活在澳門的北伐名將葉挺一家;也因如此,柯麟與葉挺一家結下濠江情緣。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葉挺隨即結束在澳門相對安穩的生活,踏上前線,率領新四軍共赴國難。當中,有柯麟主要的功勞。
抗戰開始後,隨著大片國土失守,大量知識分子和抗日人士避居港澳,繼續以不同的形式參與救國運動。一九四一年底,香港迅速淪陷,大批文化精英未能及時撤退,極有可能對個人和國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在民族命運攸關的生死時刻,柯麟再次臨危受命,在澳門參與了著名的香港大營救行動,以沉著冷靜、縝密細膩的性格和才能,透過不同的管道救出何香凝、梁漱溟、夏衍、柳亞子等人,成為這些愛國人士逃出日寇魔掌的關鍵人物。
 
柯麟本身是一位醫生,在澳門開設診所,以低廉的診金為貧苦大衆醫病,贏得了極佳的口碑。一九三六年,柯麟加入鏡湖醫院工作,擔任鏡湖醫院護士學校義務教師和醫院義務醫生,一九四六年起擔任院長,至一九八四年因年事已高而辭職。服務鏡湖近五十年,促進和見證了澳門最重要私立華人醫院的發展。孫中山與柯麟,同樣成為了鏡湖的驕傲。
 
紀錄片還展現了柯麟與何賢、馬萬祺等一批當代澳門賢達志同道合,愛國愛澳,相識相知的歷程,澳門老居民看起來,更顯親切感。撥開歷史的迷霧,逝去的歲月似遠還近,今天的發展早就隱藏在昨天的往事之中!
吳志良博士以濠鏡擎天弼,典範貴如一概括柯麟一生與澳門的關係,恰如其分。柯麟醫生生於苦難中國的時代,一生經歷晩清、民國及新中國三個時期,是一位典型的愛國主義者,發生在他身上的往事,就是家國的歷史,澳門的歷史。

圖片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res/1/20131014/50921381686099750.jpg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活動課程

文.黃逸恆
刊於20130930日澳門日報E02教思版

中學時期,因為受恩師黃勵知老師的影響,對地理科有了濃厚的興趣,並因此加入了校內活動課程的地理興趣小組。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放學後都自發地到學校的地理室,與恩師一起就地理科的一些議題共同探究。
 
在這段過程中,將搜集到和整理後的資料花時間去一起製作一些專題式的地理模式或展版,置於地理室的內外。製作雖然粗糙,但每當想起恩師在課堂時會用這些粗糙的模型展版向其他同學展示和講解地理現象,受此激勵的小組同學都會繼續自發地努力搜集和製作更多的材料,為教學繼續提供雖然粗糙,卻比教科書更直觀、形象的模型,以及教科書少有的最新和熱門的地理專題圖表資訊。

由於恩師教學的影響力實在太大,這個小組人數不但越來越多,而且一年一年地有新血加入,使這個活動課程一直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在恩師的大力支持下,這個小組後來更自發組織校內的地理競賽,參與的組別由最初的幾組隊伍,發展到後來按年級分組的大型常規性賽事。除此以外,每學年度面向全校同學在大禮堂進行的地理專題報吿、校慶日的地理成果展示,使這個過去不太被注視的地理科,成為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之一,學生的學科學習表現成績,以及對學科的自我效能感逐年提升。

由於上述的學習經歷,使我在從教之後,一直嘗試將上面提到活動課程的模式應用在工作上。個人深信,只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在課堂內外讓學生獲得哪怕是一點點的肯定,這份成就感一定會促使孩子漸漸地熱愛你的科目。這個時候,學習表現已經不是一種由老師外加給孩子的外力,而是他們自然而言地追求的目標。

在澳門,活動課程多稱為餘暇活動、課外活動或輔助課程,相較起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在學習的模式上更講求參與、實踐和應用,在課程的安排上更講求彈性、靈活和多樣,因此,活動課程被普遍認為是發展學生個性潛能,適性揚才的重要教育模式。

六年PISA研究的結果,進一步為上述活動課程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實證的支持。PISA詢問了學校校長為學生提供怎樣的課外科學活動,並且將他們的回答與學生在科學測試上的表現聯繫起來。調查顯示,參與的國家和地區平均而言有近九成的學校為學生提供科學考察活動,而為學生提供科學競賽、課外科學項目的比例為六成及五成,其他活動課程包括科學展覽和科學俱樂部等,約為四成。與此同時,研究發現,大多數國家地區有參與上述有關科學的活動課程的學生,其科學表現、科學上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對科學的喜歡程度均顯示強烈的正相關,當中澳門學生的相關程度在參與的國家地區中更見突出。

澳門教育傳統上重視將活動課程學科課程有機結合,據上述的調查資料顯示,有約96%的澳門學校為學生提供課外的科學項目,以及91%的學校開展科學競賽活動。這個數字,遠較OECD平均値分別約50%60%為高。調查雖然只反映了科學領域的情況,但憑主觀的觀察卻可以肯定,其他學習領域亦相去不遠。

圖片來源:http://nashobabrooks.org/files/2011/08/Edited-5-18-11NBS34923.jpg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適性揚才

文.黃逸恆
刊於20130916日澳門日報D06教思版
 

新時代所倡導的教育改革,比對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多地強調個性發展及照顧差異。不少國家和地區教改的旗幟均提出改進傳統流水生產線般的工業標準化教育模式,強調教育的眞諦應是讓學生均能有所發展的適性教育。有學者更形象地比喩,傳統的標準化教育模式,就仿如只講求經濟效益的那些旣不健康也不可口的連鎖式快餐店;我們追求的優質教育,應當是照顧不同口味、要求,講求客制化的五星級米芝蓮餐廳。

有人可能會問,甚至也有不少同仁抱怨:我們現時面對的學生差異很大,一班幾十位學生,程度參差,能力各異,怎能照顧好不同學生的個別差異?

上述問題的回應,應該包括如何照顧個別差異現時的差異有多大兩者。

如何照顧個別差異,涉及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變。當中,教育理念的改變至為重要。就如上述學者的形象比喩,為師者要先轉變心態,由一套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努力達到的快餐店模式,改變為能發揮不同食材的特性的米芝蓮餐廳。孩子均有不同天賦,教育的眞諦就是讓人盡展所長、適性揚才;至於教學模式,一些講求合作、互動的小組學習策略,合理規劃課程和調適教學進度,並輔以及時的個別學習輔助措施等,均能有助將差異盡量縮小。

至於現時澳門學生的校內差異如何?是否眞的大到沒法接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比例,是否有很大差距?或許以下的資料可提供一些參考:

根據九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的資料,參與的國家地區,其校內學生成績差異的百分比平均値為65%,一些國家如新西蘭、瑞典和冰島,其校內差異較大(均超過90%),校內學生差異較大的國家中,包括了我們熟悉的PISA成績多年名列前茅的芬蘭(80%)。可見,校內學生的差異,並不影響學生成就的高低。當然,這完全要視乎教師有沒有關注差異,以及是否有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去因應學生的差異而提供適當的協助,從而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上述的研究,也反映了澳門參與學生的差異情況,澳門學校的校內差異低於OECD的平均値,約為48%,差異程度與香港相若(50%),在整體參與國家地區中屬較低水平。

由此可知,澳門的教師在面對學生差異的問題上,較其他國家地區的壓力稍輕,尤其受惠於小班化政策的推動,整體班級學生人數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澳門的教師應具備更佳的條件,去推動和開展更合適和能照顧差異的教學模式,從而改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邁向適性揚才的教育理想。

更多相關的研究結果,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以下文獻:
OECD 2010, PISA 2009 Results: Overcoming Social Background: Equity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 Volume II, PISA, OECD Publishing

圖片來源:http://www.dvusd.org/cms/lib07/AZ01901092/Centricity/Domain/1206/hands_3_student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