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回到最初的起點

圖片來源:http://www.srssn.com/
myimg/article/560/1_uvpyp__.jp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6年09月12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周日早晨的校園特別寧靜,回到石牌老校區,那個校門依舊沒變,校門是用石米批盪而成的,有四根柱子,中間兩根高一點,夾住一扇黑色大鐵門,兩邊各一扇小門,大鐵門上掛着“華南師範大學”六個紅字。1996年,我剛剛中學畢業,背着那個沉重的大背包,拿着錄取通知書,懷着對教育的使命、盼望與熱誠,走進師範之門。
 走進校門,總會不自覺地向右轉入前往地理系樓的校道,校道兩旁依然是那些排列齊整的白蘭樹,在師範大學種植白蘭,不僅因為花香沁人心脾,更因白蘭樹的高雅芬芳,象徵着師範生應當品德情操高尚,亦預示着華師人走出校門後培育賢才,桃李滿門。除白蘭外,還有高逾廿米、樹皮灰白鬆厚的白千層樹,小紅樓東側那幾顆特壯的白千層,在四十年代華師搬來之前就已在,是當年軍閥陳濟棠漂洋過海帶回來種下的,最老那顆已有七十多年的樹齡,見證了華師多個時期的重要變遷。白千層樹又名玉樹,佇立在校園的白千層,其層疊狀的樹皮就仿似一位玉樹臨風的老教師,時刻教育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並見證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
 校道接近盡頭的地方是地理系樓,抬頭一望,除了外牆曾修繕裝潢過之外,整棟大樓的基本格局和面貌仍是二十年前的模樣。我們一班108位好漢就在五樓那個大課室共度了四年大學的學習生活,學習學科知識,學習走上教壇,學習教書育人。
 系樓前有羊腸小路連接學生宿舍陶園北樓。陶園的“陶”是指陶行知先生,就是那位被郭沫若大師讚譽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的著名中國近代教育名家。行知先生是我國進步主義教育的先行者之一,推崇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1919年行知先生發表《教學合一》,同年南京高師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不久為全國教育界所採用。
 母校創立八十多年來,雖歷滄桑,卻弦歌不輟。曾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的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1933年創立勷勤大學教育學院,五十年代遷至現址,至1982年改名華南師範大學,至今已發展成一所擁有石牌、大學城和南海三個校區,佔地三千多畝,專任教師近二千人,三萬多名在讀學生的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校名屢易而師範特色不改,校址數遷而辦學不輟。母校在服務港澳台教育發展方面,更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優勢,是最早在香港澳門合作辦學的內地高校,為澳門師資團隊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十年後的今天之所以重回母校,任務是向剛剛背着背包,拿着錄取通知書入學的新鮮人分享座談,與學弟妹們分享大學生活、教育理想、生涯規劃和專業發展。這次任務使我回到最初的起點,回想剛入華師門,以及踏出校門走上教壇的初心。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後首個上課日,寄語我們廣大的教師同仁,儘管秋去冬來,任由時間轉變,老師對教育的使命、盼望與熱誠的初心應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