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跨學科學習

文.黃逸恆
刊於 2019年4月8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reimagininglearningtour.wordpress.com
/2016/10/30/phenomenon-based-learning-when-
finlands-ranking-slips-what-do-they-do/
  當前是資訊科技普及、AI人工智能的時代,工業時代已經遠去,現在以及一段時間內的未來,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必須要具備新時代的必要素養,才能應付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化,其中,解決問題能力即為重要素養之一。
  亦由於此,新近十多年,各國各地都在推動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以跨學科學習為模式,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當中的STEM學習的提出,由於其較易呈現的學習成果,加上坊間商業市場的廣泛宣傳,而最廣為人知。行內人都知道,不論是STEM又或後來的STEAM,抑或是早年的STS或和STSE課程,甚至人文社會領域倡導的Social Studies課程,內地的研究性學習、香港的專題研習,甚以芬蘭提出的“現象為本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PBL)”。究其內涵,就是“以跨學科學習為模式,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的課程改革。 
  跨學科學習的提出,背景之一即為對傳統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的一種批判,指出學科中心課程的弊端,容易造成學習者與現實和生活的割裂,課程越強調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就越遠離學生的生活和需要。實用主義教育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展出來的一套試圖革新教育的教改思潮。當中,最為人熟悉的即為杜威提出的教改觀點,他認為學校教育應該如實反映學生的真實生活及各種現象,而一八九六年他創立的實驗中學,他在任校長期間一度成為實用主義教育改革的楷模。杜威曾到世界各地講演。一九一九年,杜威到日本講學時接到胡適邀請信,隨後北大蔣夢麟和南京高師的郭秉文等人登門拜訪,最終把杜威從日本請來在中國十一個省展開為期一年多的巡迴演講,成為五四運動期間有關教育革新的重要觀點。 
  可惜的是,杜威的理念最後並不能容於美國學校體制及主流教育思想,當時,美國教育以至社會仍然普遍存在讓學生中小學時擁有比較完整的學科知識基礎,以便順利地進入大學。而更重要的是,課程需要配合學生的需求來重新整合各個獨立學科的教學內容,對於當時美國老師來說是一項非常艱鉅的挑戰。老師必須對於任教科目都有充足的知識及訓練,同時,還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給予內容迥異的指定進程和功課,這些都是在加重老師的負擔,同時也需要非常專業的老師,才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跨學科學習在百年前或許仍存在社會發展的種種限制,但時至今天,跨學科學習已成為學校課程不可忽視的環節,我們不論跨學科學習呈現的模式是“STEAM”、“STS”、“Social Studies”還是“PBL”,教師應該以教育專業的角度,緊扣跨學科學習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初心。 
  最後,上面既然提到芬蘭課改提出的現象為本主題式學習,也希望借此機會指出近兩三年坊間廣泛流傳芬蘭二○二○年廢除學校學科課程實是誤解和誤傳,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早已在其官方網站澄清和說明,澄清文章首段就明確指出“學科教育不會消失”,芬蘭課改不是取消學科課程,而是在保留傳統學科教學的基礎上,在中小學各學年之中專門安排一個或多個學習時段,在特定的學習階段內集中開展學科融合式的“PBL”,也就是跨學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