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成長型心態的培養(一)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11月20日 澳門日報E02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yourpushfactor.com/wp-content/uploads/
2017/02/caroldweckmindsetbook.png

  兩位老師朋友向我分享她們的育兒觀。
  老師朋友甲說,她深信兒子得到父母最好的基因,而事實上兒子又真的非常聰明,因此她希望兒子將來可以成才,管教非常嚴格,上最好的小學,課後拔尖式的補習當然也少不了,周六周日也為兒子安排好密密麻麻的才藝班。聰明的兒子卻也真的不負母親的期望,小小年紀已獲獎無數,數學比賽成績優異,更難得的是語言能力非常強,普通話和英文非常流利之餘,口才也非常了得。在老師朋友乙的眼中,甲老師的孩子簡直就是天才。
  乙老師認為,她的女兒雖然不如甲兒子般天資聰穎,甚至性格有點內向,但乙老師經常鼓勵女兒要有自信,要努力學習,並經常與女兒分享乙老師用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親身歷程;她沒有為女兒選擇最好的學校,也沒有為女兒安排課後輔導,但她非常重視培養女兒要有遠大的理想,希望女兒可以建立目標並努力達成。
  望子成龍是華人社會比較普遍的教育觀念,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如甲老師孩子般的天資聰穎畢竟是少數,況且智商高、有天分這些個人特質並不是未來能成才成功的必備要素。相反,具備自信心,有遠大眼光和相信能力可變命運的人,往往更容易成才、成功。
  《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作者保羅塔夫,在書中引用大量研究和實例,提出孩子的成功不是由考試成績決定,而是由性格決定,並進一步指出成功性格核心在於“堅韌力”的培養,因此他建議父母要學會放手,要重視給予孩子期望和目標,讓他們經歷失敗,在過程中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榮獲首屆 “一丹教育研究獎”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提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的概念,指出智力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改變。
  研究發現,擁有“固定型心態”的學生,往往認為失敗證明了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取得成功。因此,他們可能不再努力,令表現更差。相比之下,擁有“成長型心態”的學生會將挫折視為是他們還未掌握足夠的材料。因此,他們會加倍努力,尋求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令表現愈來愈好。此研究推動了學校和老師應積極評估及發展學生的潛能,對教育發展影響深遠。與其研究相關的文章《學術韌力》(Academic Tenacity),提出教育只要使學生不計較成敗和鼓勵努力超越,就比較容易建立學生的“成長型心態”。文中也進一步提出三個發展要點,包括:對學生較高的期望(Challenge)、給予適當的指導扶持(Scaffolding)以及培養對學校的歸屬感(Belonging)。
  只要在Google中輸入“Academic Tenacity”,就可找到上文的詳細內容。而Carol Dweck教授更會在十二月到香港接受 “一丹教育研究獎”榮譽,對她的研究及理論有興趣的老師可以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