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從“評論”到“鄕土敎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4月23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 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的學生很‘純’,他們對社會的關注範圍僅限於自己周圍,他們缺乏社會觸角、缺乏政治參與。”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對澳門學生的評論。

  “澳門學生程度低,比起北京學生來說低得多,缺乏競爭是澳門學生程度低的一個關鍵。另外,澳門的敎育比較落後,他們沒有自己本土的敎科書,學校課程也缺乏規範。”一位來自北京的大學敎師在硏討會中對澳門學生以及敎育的評價。

  “澳門中學的中文敎材偏重文學性,強調寫作技巧,少有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問題,而範文亦以古文為主,學生較難得到社會人文的批判思考啟發。”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的評審意見。

  斷章取義地引用了一連串人士對澳門學生以及敎育的言論,當中部分內容我堅決不同意,但不可否認其亦反映了部分事實。比方說,現時大多數學校的課程確實偏重 學術性,較少強調課程與澳門社會的關係,如中文課程強調“經典”,較少引入具本土性的文學作品,雖本土作品未必能與經典並論,卻能有效地將課程與本土社會 融合,有利學生多角度地認識澳門。

  我們期望學生具備理性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並能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批判思考。要達到此一敎育效果,學校課程必須強調“本土探究”的功能。課堂敎學引入 更多的社會思考、討論,內容可從“生活出發”,擴展到“社區發展”甚至“政府政策”,通過分析社會上不同人士的評論、意見,通過實地考察硏究,培養學生分 析、思考、批判、參與、協作等能力。利用課堂時間,就特定的社會問題或議題與學生進行思辯式的互動對話,從對話中誘導學生從批判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反思社 會現象。設法使強調“思考”的學習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以外,使“思考”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部分。鼓勵學生思考,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本地的認識,將思 考分析的社會問題,縱向地置於本土社會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橫向地比較分析本土與區域之間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客觀的角度理解、思考、分析社會 問題。而實踐證明強調史地敎學的“本土探究”,對發展學生批判思維、關心社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別人的評論雖然片面且未能反映事實之全貌,但說明了部分存在的事實,這亦是我們作為敎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反思的問題。我們期許通過高效的敎學互動,透過更 多的本土議題探究,使學生畢業後無論走到社會還是進入大學,都能具備較深層次的“思考”,能對社會上紛紜的言論,客觀地作出價値判斷。

圖片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5-12/02/xinsrc_52212020208000312413836.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