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2010年02月08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耗資四千多萬,維修八年的鄭家大屋終於對外開放了。這幾天,從新聞界、文化界、政治界到旅遊界、敎育界,以至社會大衆,大家一下子“忽然鄭家大屋”起來。開放的首天,鄭家大屋門前竟出現參觀的人龍,我從事導遊培訓和歷史敎育工作多年,從未見過這般景像,眞敎人振奮!
當然,我也知道,這種“忽然鄭家大屋”現象的背後,是另有原因的。特區政府於2001年接手鄭家大屋的業權,隨即展開修復工程和相關的硏究工作,一修就是八年。八年來當局多次承諾在某個期限前開放,但最終都無法兌現,以致鄭家大屋的修復問題近年一直成為議員的質詢對象,頻頻見報,為居民廣泛認識和關注。因長時間未能對外開放,使公衆產生好奇和期待,卒使澳門出現市民排隊參觀古蹟的熱鬧景象。
可以預期的是,本地居民在門外排隊等候參觀古蹟的現象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所以“忽然鄭家大屋”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讓全澳居民一起來關注澳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問題。
報載當局欲將鄭家大屋發展成澳門的鄕土敎育中心和愛國愛澳敎育基地,這種定位受到歡迎,是對歷史敎育學界多年訴求的一種回應,也符合鄭家大屋的歷史背景。但問題是,鄭家大屋八年修復的結果,只是搶救了軀體,卻遺失了靈魂。建築硬體的修復和歷史內涵的硏究應是同步進行的,但今天我們卻只見形體,不見精神,注定所謂的“鄕土敎育中心”和“愛國愛澳敎育基地”成為門面口號,短期內難以發揮出理想的敎育效能。
鄭家大屋的例子,其實就是澳門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普遍現象:單體建築的硬件得到較好的維護,但建築背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卻備受忽視。這或許與澳門文物保護專責部門人員的專業背景有關,建築專業人士是文物保護的主要力量,但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又不能單靠建築師來完成。應當肯定,澳門回歸十年來,大部分單體建築確實受到較好的修復和保護,但如何強化文化遺產的歷史硏究,使文物彰顯出厚實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歷史個性,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不可迴避的問題。
舉個例子,當學生、市民和遊客第一次走進鄭家大屋時,他們肯定會被屋內整潔、新淨、古樸、宏大的外表所吸引,並產生很好的建築美學享受,繼而知道這就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實業家鄭觀應的祖屋。但除此以外,我們還能提供更多的內容和資訊嗎?眞正進行文化旅遊的旅客不會滿足於此,有心利用鄭家大屋進行鄕土敎育的老師更不會滿足於此,社會對鄭家大屋的期待也絕不止於此!
“忽然鄭家大屋”或許正是我們檢討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政策的好時機,重硬體、輕內涵的文物導賞,只會“淺化”靑年學生的知識。本地許多學者長期積累了衆多澳門文化遺產的實物、圖片和文字史料,只要加強組織和動員,定能為澳門文化遺產的硏究貢獻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