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同善堂小學的校本敎科書

圖片來源:http://love.youthwant.com.tw/11/
 pre_readz.php?stud_id=200056731&
bid=090918230047z11Y&ftype=9Add caption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11月28日 澳門日報D06文化教思版

       鄕土敎育倡導學校弘揚本土知識,介紹社區環境,敎授本校歷史。其中,涉及本校的歷史與現狀,以本校師生最熟悉,最有話語權,也最好由他們來撰寫。校外即使有人願意參與,也只能是輔助性質。
     那麼,該如何編纂講述母校發展與現狀的校本敎科書呢?我想,當中起碼要有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學校已有相當的校史資料,以提供最基本的素材;第二,學校有這方面的熱心敎師,願意投入額外的心力進行開發工作。
     第一個條件,也就是澳門大學敎育學院與澳門歷史敎育學會前兩三年極力推動學校開展校史撰寫計劃的原因。如果沒有相關的整理計劃,即使有再輝煌的校史,也無資料可寫,或未能充分反映學校的歷史傳統與敎育成績。第二個條件,有熱心的老師,還要學校政策的配合,例如有沒有提供資源、有沒有減少老師的課時,使其有充分的時間開展編寫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澳門同善堂小學二○一○年十月編纂了一套校本課程,在澳門鄕土敎育(特別是校本課程編寫)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範。這套課程由同善堂小學的黃艷玲主任和伍淑珍老師編撰,以敎科書形式印製出版,合共六冊,從小一到小六,一個年級一冊,內容由淺入深,螺旋式上升,旣有銜接,又有深化,逐年遞進。
     同善堂小學的辦學實體乃澳門同善堂,是在澳門歷史悠久的華人慈善組織,與澳門近代社會發展有極密切的關係,為澳門鄕土敎育,特別是同善堂小學的校本敎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這種學校背景,使黃艷玲主任和伍淑珍老師擁有大量可資利用的資料,大大地豐富敎科書的內容。
     從小學一年級的《我是同善堂小學生》及《感恩故事》僅有的兩小章,到二年級的《澳門同善堂》、三年級的《慈善公益,造福社會》,及至高年級的《為善最樂,承先啟後》、《同善堂中學校史》、《同善堂中學校友會》等內容,都充分反映了編者對辦學實體同善堂及其學校發展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作為資深的前線敎育工作者,編者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有較好的掌握,初小年級的內容精簡而又富有趣味性和啟蒙性,高小年級的內容在初小的基礎上有所延展,帶出新的內容,卻又能前後相關,富有思辨性和啟發性。
     總體來看,同善堂小學的老師能以一校之力,編撰出版一套六冊的鄕土校本敎科書,殊為不易。期間幾易其稿,一邊試用,一邊修改,逐漸完善,最後形成現稿出版。當中參與的敎師付出的時間和心力,是値得敎育界嘉許和自豪的。
     個人以為,無論是從這套敎科書的質量出發,還是從學校和老師克服諸多困難,自發編寫出版校本敎科書這個敎育行為着眼,這套名為《同善堂中學小學生校本課程》的敎科書,實在値得澳門敎育界學習和推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