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校園環境與學校認同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月23日 澳門日報E10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kidsmatter.edu.au/primary
/content/uploads/2011/03/12.jpg
  有調查顯示,澳門學生對母校的認同度不高。


  澳門雖然曾受葡萄牙管治,但作為一個傳統的華人社會,歷史上並未出現很大的“國家認同”危機,回歸以後,就更不用說了;近年隨著文化保育思潮的興起和鄉土敎育改革運動的推行,本土認同,即“澳門認同”逐漸得到鞏固。奇怪的是,在正規敎育中,我們培養了學生具有較高的國家認同和澳門認同,卻無法培養出學生對自身學校的認同。這種現象,無疑使敎育界感到尷尬,並力圖從尷尬的窘迫中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之法。

  “認同”不僅是指一個人對於他人、族群、社區、組織、理念的認定,更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定位”。反映在“學校認同”上,學生不僅要“認同”自己的學校,更重要是要“認同”自己畢業於母校,從學生到校友,都是母校的一分子,甚至以此為榮。澳門學生的學校認同度低,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且不同學校又有不盡相同的原因,涉及學校傳統、校園文化、師生關係、校本敎育、校友網路、家長組織等文化和制度因素。

  認同有多種理論模式,其中“建構論”強調共同經驗、集體記憶和歷史同源。從這個角度看,“讀於斯,畢業於斯”,對學校建立“認同”應是順理成章的,那麼除了上述因素外,諸種文化和制度因素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嗎?我認為有,那就是校園環境。這裏所指的“校園環境”,專指校園的硬體建築、場地、綠化和設施。根據認同的“建構論”, 校園環境應該是學生建立“學校認同”的基礎,而這些卻恰好是澳門學校所最缺乏的。

  以北京大學為例,“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其中一個象徵,百年歲月,萬千學子,竟能共對一湖,由是成為“北大人”的共同回憶,甚至化為對北大認同的意象。當然,“未名湖”有獨特的人文因素,澳門學校不好比。因為對部分學校來說,我們莫說湖,就連一個操場、一張球臺,甚至是一片藍天也找不到,這還能奢談甚麼其他呢!試想,一個共同成長的校園,我們沒有操場追逐的回憶、沒有球來球往的歡笑,甚至沒有共曬太陽、同享一片藍天的體驗,那麼,母校再好,卻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這些“甚麼”正是我們建立學校認同的重要基礎,也就是敎育界遭遇認同尷尬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特區政府正規劃新城塡海區,敎育界都希望政府多留敎育用地。敎育界的共識是,新城塡海區不僅是要留出土地興建大面積的新學校,更重要是留出土地改善現時校園平均面積不足的學校的校園環境。

  澳門人都希望,將來的孩子,他們的校園都會有操場、有藍天、有簡單但卻歡欣的成長記憶,從而建構起對母校共同的回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