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個性與發展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2月6日 澳門日報D05文化教思版

      雷鳴道學校的一群初中男孩,在導師的帶領下表演雜技,疊羅漢、高蹺、抛球、鑽圈、抛擲,令人目不暇給,過程中表現出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男孩們都表現得自信、愉悅;
      另一場為坊衆學校的武術表演,硬橋硬馬,長拳、劍術、對練、套路等各類演出精彩絕倫,展現了學生們刻苦鍛煉的成果,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喝采;
      二十多位鏡平學校的孩子衣着色彩奪目,帶着非洲鼓演出了一場節奏感強烈的鼓樂表演,鼓聲帶動肢體律動,氣氛和諧愉快。
      續有中國民俗技藝——扯鈴(又稱抖空竹)的表演,澳大附校扯鈴隊隊員們將這種流傳已久的童玩,嫻熟地演示了多種難度極高的招式:扔高、爬桿、互投,旁邊的觀衆皆稱已達表演級別,非同小可。
      同場還有合唱、音樂劇、花式跳繩、管樂、舞蹈等各類表演,無不展示了孩子們的個性特長。
      以上各項,皆是上月舉辦的學校發展計劃成果展覽會中,各校多年來致力推動餘暇活動的成果點滴。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敎育的眞諦,在於把孩子的潛能與天賦“引導出來”,學校課程除了廣為認知的正式課程外,一些包括餘暇活動的非正式課程,往往成為引導潛能與天賦的重要模式。特別是當我們都普遍認同多元智能理論的現在,音樂、運動、人際、自我解析智能的發展,更容易在非正式課程中得以發揮。
      非正式課程,是指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學習經驗,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敎學型態,受到課程的控制較少,敎師和學生在過程中的自主性較大。亦由於此,學生在當中較易獲得滿足感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有助提高學生在正式課程上的學習興趣,並增進其對學校的歸屬感。
      因此,《正規敎育課程框架》(諮詢稿)提出:“將餘暇活動這類活動課程納入正規敎育課程計劃,並將之作為敎學活動以外的另一類重要敎育活動;餘暇活動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開放性的課程,着眼於體現學生不同基礎要求,及其各種有益的興趣、潛能和個性的充分發展,促進其全人發展和自我實現。”
     我們期望,透過豐富學校課程的內涵,尤其倡導課程的多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和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愉悅,逐步助其建立自信心,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共識和方法·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