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發欽
刊於2014年06月09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刊於2014年06月09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clearvistaconsulting.com/ wp-content/uploads/2013/05/priority.jpg |
社會發展,教育為本。重視教育,將教育置於優先發展位置,通過教育培養人才,強化國家和地區競爭力,成為各國各地區的共同發展趨勢,澳門概莫能外。優先發展教育,旣是澳門社會的主流認識,也是特區政府的重要政策,甚至成為一項法律規定。
但“優先”除了是一項政策口號,該當如何體現?對澳門而言,主要在於財政和土地資源的分配與投入。
二○○六年頒佈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就規定:“在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預算時,非高等教育被視為主要優先項目之一。”教育文件《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有更明確陳述:“在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中,確保非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具一定的增長速度。將非高等教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這樣的文字表述,雖然不是很明確(即依然欠缺清晰的檢驗標準),但畢竟是一種政策宣示,體現了施政理念,關鍵是如何分配資源。
筆者已在本欄多篇文章中陳列數字,反映政府近年的教育投入確有較大增長,但這些增長與澳門的經濟成長比較、教育投入的總量與其他領域投入的總量比較、教師收入與社會其他專業人士收入比較,似乎又與“優先”還有一段距離。
土地方面,《十年規劃》提出“在城市規劃尤其是新塡海區為學校發展預留土地。”但有何措施?預留多少?同樣沒有具體規劃。樂觀點,這是一張沒有銀碼的支票,可以很富足;悲觀點,這是一張遙遙無期的期票,隨時無法兌現。澳門土地資源有限,學校的校園面積普遍較為細小,部分學校“生均校園面積”嚴重不足,甚至沒有操場和露天空間,致令學生在“看不見藍天”的環境下學習。所以,為了孩子基本的學習和健康需要,澳門土地資源再缺,也不能缺教育。
近期有一個極端惡劣的例子,就是新口岸有一所中學,校園本來已經細小,卻被規劃當局以收回公地開闢馬路,把三分之一的操場“切走”,卻沒有任何土地補償,使校園連一個標準籃球場也失去。有學生吿訴我,班際籃球比賽,以前是打全場的,現在只能打半場了。這是甚麼樣的“優先”?
近期政府致力“發展人才”,各種大手筆的資源投入,各種名目的派錢計劃快將推出,作為一種施政方針,自有其合理的政治論述,也有相應受惠的人群。我個人關心的是,人才培養得由基礎教育做起,惟有實實在在地落實“優先”的教育政策,在可見的未來才會有更多“人才”的出現。千萬不要正經事不做,醉心於“發展人才”的一時大計,而忘記了培養人才的千秋大業。當然,評論最忌以偏概全,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發展人才”的施政方針,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資源和土地投入到正規教育之中,使數萬學子受惠。
總之,優先發展教育,要避免口頭優先,行動不落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