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逸恆
刊於2014年11月10日澳門日報D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blogcdn.4tests.com /wp-content/uploads/2014/10 /mandatory-homework.jpg |
上小學的那段日子,回家後媽媽總習慣把“做完功課未”掛在口邊。結果,放學打開電視看《足球小將》成為小時候一件“萬惡”的事情。印象中,小學時期的功課可真不少,數學練習題、大小毛筆字幾乎是每天必須的作業,還有那些最令我感到困難的次數頻繁的“背書”。上中學後,感覺功課在量上有所減少,但在質方面卻大有要求。單是代數、幾何所佈置的廿幾道題目,加上打電話問功課的時間,就得花上一小時以上,還有老師佈置要完成中英文課文後面的那堆Homework、歷史地理科在課堂派發要在課後完成的各式工作紙,以及電腦堂佈置一星期內要完成的火星文程式功課。白天上學、晚上做作業,成為求學時期每天重複發生的事情。
前些日子,朋友在Facebook發帖展示她與孩子“一起”完成的“功課”,一看不得了,那完全是建築系畢業班學生的建築模型作品,難怪回應的朋友都在質疑她與孩子“一起”完成的程度究竟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她們回應說那份已經不算是最好的功課。當然,父母與幼稚園小朋友協作的作業,有一定程度的親子意味,坊間不少親子讀物亦會倡導父母與孩子一同完成作業,以作為親子活動的其中一環。
今年九月,美國家庭學習中心(NCFL)公佈了一項有關家長參與孩子作業的調查報告,調查發現,千多名受調查家長中有六成認為對孩子的家庭作業幫不上忙;約四分一的家長表示由於太忙抽不出時間輔導孩子完成作業;約三分一的家長認為,因為他們欠缺相關學科知識而不能很好地協助孩子把作業完成。
當然,亦有一些專家不贊成父母過多陪伴孩子做作業,認為忙碌的家長反而會對孩子的學術成就有幫助。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學家John Rosemond認為,愈是盡責輔導小孩課業的父母,孩子完成作業的責任心反而愈少;認為家長過多介入孩子的功課,會一定程度影響孩子建構知識的過程。當然,John Rosemond同時強調要根據孩子不同狀況而採取不同對策,不能一概而論。
NCFL認同John Rosemond有關家長過多參與孩子學習會產生不良效果的觀點,因此,調查建議家長應更多協助孩子設定好家庭作業及睡眠休息的時間表,而非直接介入孩子的功課。
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回家做功課成為檢視孩子勤奮的指標,但必須注意的是,過多的功課並不等於會有更佳的學習成效。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和神經科學教授Harris Cooper,分析了超過六十份有關功課對學習成效相關研究的報告,其結論是功課有助提升中學生的學習成效,但對小學生而言並不明顯;分析同時發現,高中學生家庭作業時間如果多於每天二點五小時,對學習的幫助反而下降。
由此可見,合理規劃和佈置作業十分重要。但受傳統思想影響,華人地區特別重視功課,身邊有不少家長朋友除了學校佈置給孩子的功課外,還要購買大量補充練習給子女做。因此,功課的合理規劃並不能只靠學校單方面開展,家長的正確認識和配合亦很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