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逸恆
刊於2015年05月25日澳門日報D07教思版
月前,有機會到深圳兩所中學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並聽了兩節主題剛巧相同的初中中文課。
兩所不同學校兩節課堂主題不約而同為引自《資治通鑑》的“孫權勸學”,課堂分別由一位年輕教師及一位特級教師執教。A校的年輕教師採用了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文章結構、內涵和語法的運用,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了文章的要點和語法運用的特點;B校特級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他設計了一節能逐步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的課堂,並運用了提出問題、引導思考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兩節課堂各有特點,運用的教學方法雖然不同,但同樣地達到理想的教學效能。
下課後,執教的教師分享他們的教學設計思路和課堂教學的成效,其中一位參與觀課的教師提問兩位為甚麼會選擇“孫權勸學”作為教學主題,及選擇此一主題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哪些學習目標。
問題雖然簡單,卻考倒了兩位執教的教師。無疑,就兩節的課堂教學,無論是重難點的把握、教學模式的運用、參與度及學習成效等方面,可以說是相當理想。但當被問到為甚麼要選擇此一文章作為教學主題時,卻只能回應那是教材的單元安排和教學進度的規劃,二位均指出只要這段時間來學校聽初中一年級的課堂,深圳市九成的學校都在教這一主題。
至於被問到選擇此一主題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哪些學習目標,那更是難以回應,因為按照一般教學設計的思路,學習目標應是建基於教學主題,一節“孫權勸學”自然有它對應的教學目標,教師的任務是因應學習者的特點和需要,選擇和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學習過程,最後輔以對應的評核方式檢視學生在過程中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從而修正教學進度並作如有之學習輔助,以鞏固學生的知識體系。
此時,引導分享的一位區教研員接續討論,指出過去老師們開展教學活動,聚焦的主要是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的運用,較為忽略學習者學習的真正需要。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倡導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協助學生建構有助其終身發展的素養。因此,再好的課堂教學如果不去探究為甚麼要學習某一主題,而只講求思考學生能否掌握某一主題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一種以教師為本、學科取向、教材中心的教育理念。他指出,上述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正正是點出了教學目標與教學主題的關係,換句話去理解,就是突出思考應是讓學生掌握課文,還是透過課文去建構學生素養二者的區別。當前課改所聚焦的核心,正正就是上面二種取向範式的轉移,而只有做到後者所指,才是真正對準了以學生為本的改革理念。
澳門學校課程從《課框》和“基本學力要求”分階段的逐步實施,正進入課改的關鍵時期。而“基本學力要求”所訂定各教育階段各學科的素養要求,就是從不同階段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出發,建構一個能有助學生全面發展和具備終身學習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之下,學校則按照各校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規劃和設計對應的教學主題、內容、方法以及選擇相應的教材或學材。當中的關鍵與過去的主要區別,則是前述那位教研員所提到的範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