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藍天工程不只要藍天

圖片來源:http://folahministries.com/
wp-content/uploads/2014/01/blue-sky.jpg
文. 林發欽
刊於2015年12月21日澳門日報E12教思版

    最近政府提出“藍天工程”,以十五至二十年時間解決“裙樓學校”的問題。“藍天”很形象,我近年持續呼籲增加教育用地,擴充校舍,就是心疼於學生在沒有藍天的環境下學習,於是無論寫教育文章,還是接受媒體訪問,都刻意提出學生需要“藍天”。
    2011年3月23日我在本報“蓮花廣場”版發表《規劃十年教育,造福百年社會--關於〈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 年)諮詢稿〉的若干意見》提到:澳門土地資源有限,學校的校園面積普遍較為細小,部分學校“生均校園面積”嚴重不足,甚至沒有操場和露天空間,致令學生在“看不見藍天”的環境下學習。
    2012年1月23日我在本欄發表《校園環境與學校認同》,其中提到:以北京大學為例,“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其中一個象徵,百年歲月,萬千學子,竟能共對一湖,由是成為“北大人”的共同回憶,甚至化為對北大認同的意象。當然,“未名湖”有獨特的人文因素,澳門學校不好比。因為對部分學校來說,我們莫說湖,就連一個操場、一張球枱,甚至是一片藍天也找不到,這還能奢談甚麼其他呢!試想,一個共同成長的校園,我們沒有操場追逐的回憶、沒有球來球往的歡笑,甚至沒有共曬太陽、同享一片藍天的體驗,那麼,母校再好,卻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這些“甚麼”正是我們建立學校認同的重要基礎,也就是教育界遭遇認同尷尬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特區政府正規劃新城塡海區,教育界都希望政府多留教育用地。教育界的共識是,新城塡海區不僅是要留出土地興建大面積的新學校,更重要是留出土地改善現時校園平均面積不足的學校的校園環境。
    澳門人都希望,將來的孩子,他們的校園都會有操場、有藍天、有簡單但卻歡欣的成長記憶,從而建構起對母校共同的回憶。
    2015年4月13日,我在本欄發表《土地再缺,不能缺教育》,再次提到:每一個澳門學生入讀政府認可的正規教育學校,都應該享有大致公平的、基本的活動空間,形象點說,就是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在校園抬頭享有一片藍天!
    當下,政府明確推出“藍天工程”,顯示重視問題和下決心解決問題,是一個好的開始和有承擔的施政,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但教育界又擔心政府在十五至二十年時間裡,是否有足夠的舊校舍空間和新教育用地滿足裙樓學校搬遷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一些學校來說,搬離原來的社區,意味生源發生質變,新社區的生源性質不一定符合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特色,這也是不能不思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藍天”是一種文學話語的論述,放諸現實,只還學生一片“藍天”當然是最低要求。“藍天工程”的遠景目標應該是使澳門每一所學校都有現代化、標準化的校園環境,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觀乎今天澳門的土地和城市發展現實,這或需要兩三代人前赴後繼地共同努力!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閱讀 · 澳門 · 文學

文. 黃逸恆
刊於20151207日澳門日報E12教思版

   初中二年級的班主任許老師,是一位風趣幽默,課堂活潑有趣的語文科老師。那些年,就算是最懶散、最不喜歡上課的同學,都被他的教學魅力吸引着,充滿笑聲的課堂,五十幾人的課室沒有一個會打瞌睡,沒有一個會做別的事情,每位同學都專心地聆聽,專注地學習。
    許老師的語文課,最大特點是將課文延伸,他會將教材中幾乎每一章節的範文,依據範文的內容和特點,延伸一至兩篇教材外相關的文章與同學分享,其中,最經常引導我們延伸閱讀的,是由澳門筆會定期編輯出版的《澳門筆匯》。
    記得初二第一節的語文課,許老師為了吸引我們閱讀課外文章,把載有他文學作品的那期《澳門筆匯》帶到課室,並用油印機為同學分別準備了一篇他的作品,並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他那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手法,分享了他寫作這篇文章的原因及想帶給讀者的一些思想。依稀還記得,那篇文章寫的是澳門幾道風景,還記得那天放學之後,我們幾位同學結伴坐上四號小環市巴士,去到老師所描述的那幾道風景中,嘗試細味老師寫作時的情懷。
    為了增加我們對閱讀的興趣,許老師會在課堂上剪輯幾篇陶里和魯茂在《澳門筆匯》的作品,並向同學透露二位作者就是我們學校的危亦健主任和邱子維老師。那些年的我們,想不到原來在學校也有老師是“作家”,須知道“作家”這個名詞在很多學生心目中都是非常遙遠的“東西”。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讀的第一首十四行詩就是陶里的《銅馬像》,我看的第一本散文和小說,就是魯茂的《望洋小品》和《白狼》。在文章和作品中,讓我看到了另一面感情豐富的危主任,讓我體會到邱老師對澳門的情感和對社會的看法。
    許老師的作文課,很多時候是沒有題目的,但他會引導我們把回憶、把感情和對事物的看法寫下來。才剛看完《望洋小品》的我,受魯茂細膩描寫澳門人事的筆觸影響,結合了小時候爸媽帶去銅馬乘涼的快樂回憶,那次的作文成績破了有史以來自己的紀錄。
    閱讀文學作品,尤其是本土的文學作品,有助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本土作品所描述的人、事、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每天上學和回家的路上;一些已經消失了的風景,一些已經逝去了的情懷,能透過閱讀本土文學作品找回來,並透過文字的記載傳下去。閱讀本土的文學作品,有助啟迪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當學生看得多、想得多,自然而然就能寫,讀寫能力就能得到鞏固。
    教青局和澳門筆會,上星期六出版發行了《書寫我城》澳門文學初中補充教材,補充教材綜合考慮了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匯編了三十位澳門本地作家有關澳門人、情、思、物的三十篇優秀散文作品,內容包括個人生活經驗、社會場景與人物記憶,書寫了作者們對澳門過去和現在的情和思。
    希望補充教材的出版,能有助學生由此引發閱讀的興趣,透過閱讀作者筆下澳門的人文風景,讓學生學習觀察、感受、關愛這個他們生活的小城──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