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以學生為中心

文.黃逸恆
刊於 2019年3月11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他們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實,既長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就會造成一些年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盧梭《愛彌兒》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
Jean-Jacques_Rousseau
   
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在其諸多論著中,尤以構思二十年、撰寫三十年,融哲學、教育和文學於一體,提出自然教育理論,塑未來社會新人的《愛彌兒》影響最為深遠。盧梭的教育思想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基礎,他提出了生長、興趣、自由及活動等自然主義的核心觀念,這對於當時盛行的絕對主義和權威主義的社會氛圍而言,無疑是對當時教育提出挑戰。盧梭的教育觀點,得力於十九世紀後期及二十世紀初期心理學研究和兒童研究的協助,尤其包括赫爾巴特、福祿貝爾、杜威和蒙特梭利等教育家的貢獻,發展成當代有以學生為中心的各種教育論述。
    德國的巴斯道,宣揚熱愛兒童,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幸福、健康、對社會有用及能促進全人類幸福的公民。為了實踐盧梭的教育學說,於一七七四年在德國創辦泛愛學校,學校開辦初期,共招收十二名學生,教師連巴斯道本人共四人。泛愛學校的教學理念實踐了盧梭教育本諸自然的思想;對於兒童即以兒童視之,而非視同成人。學生衣着方面,當時社會名流時興的撲粉頭髮,繡飾上衣以及佩劍等均被廢棄,而以短髮,短外衣及便帽代之。學校的語文採用對話法方式,而非文法學習。以本國語文為教學語文,而非古典語。使用的教材,以適合兒童學習之用的教材為重,巴斯道本人編著的《初級讀本》,圖文並茂,包羅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各種知識即為實際體現。學校提供戶外的活動,讓學生於實地教學,教學多使用實物和圖片。體育與遊戲,在學校教育中佔一席之地。學校主要課程包括拉丁文、德文、法文、算術、幾何、自然知識、音樂、舞蹈、繪畫及體育。因泛愛學校後來發展的泛愛主義教育運動,對於德國後來初等教育的發展有推動作用,使得德國初等學校的教育實際產生了相當大的改革,學生教學因而更貼近兒童的能力興趣,且變得更生動有趣;還有實際活動的科目及各國的母語也更加受到重視。
    我們一再強調,學校教育之與培訓機構不同的是,教育是基於人,是基於學生,教師的專業在於懂得學生,懂得學生的學習規律,知道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和社會經驗,而施以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活動,學校教育目的在使人成人,是使學生在過程中逐漸從自然人成為社會人。即如盧梭根據他對於兒童發展的自然進程的理解,將兒童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中,要求根據兒童生長和發展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有重點的教育。直至今日,世界各國的教育相當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全人教育,主張提供給每一個人最多的學習機會,視教育為個人一生不斷探索的過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二百多年前就已開始為提升教育的內涵埋下了一顆健碩的種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