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 星期二

鄉土澳門


  一個只有二十七平方公里,人口僅有五十萬,座落在南中國珠江口的一塊細小土地─澳門,四百多年來,東、西方這兩條文明文化大河在此處沖積成一片獨特的土地。受地理區位影響,使澳門在中國近代史以致世界史中一直擔當著重要角色。澳門近岸水深僅有兩三米,對於16世紀航海技術來說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優良港口,亦由於澳門位處東亞及東南亞中心位置的區位優勢,並於16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人逐步佔領。擁有獨特歷史文化背景和地理區位條件的澳門,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一個海濱小城,是國人走向世界的窗口,外國人進入中國的門戶,也是無數古今中外名人,如利瑪竇、湯若望、孫中山、鄭觀應等留下足跡並結下獨特情緣的地方。回歸後政府確立以旅遊博彩業為主體,相關行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策略,使澳門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而經濟急速增長湧現出一系列的議題,諸如人力、土地資源,環境及城市規劃和發展等地理問題,都是近在身邊的鄉土教育題材,是提高學生愛國愛澳意識的基礎。
  在眾多人的眼中澳門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但我們其實都知道澳門有著獨特文化及歷史,電視廣告亦不斷提醒我們澳門就是與別不同,但每當被問到究竟有什麼與別不同時,我們都似乎啞口無言。記得在學生時期學習課文“宋王台”,學習大嶼山獨特的海岸地貌。一個距離澳門六十公里的香港,在我青年時期是既陌生又熟悉。我似乎可以輕易說出一段香港發展史,甚至簡單分析香港成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區位特點。知道皇后大道的歷史及城市區位卻連新馬路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此一現象似乎普遍存在於我輩及時下年青學生,這不僅是澳門媒體沒香港發達所致,更是由於長年來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都是香港、內地或其他地區的課程,我們使用的都是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教科書所致。我們似乎一直都在學習其他地方的文化和歷史,忽略了認識自己的家園,忽略了鄉土教育。
  特首曾在零五年施政報告中提到要加快落實鄉土課程的設置,而確實在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遺名錄以及第三產業急速發展的今天,學校鄉土課程的空無將成為發展文化旅遊的阻礙,而且培養學生愛國愛澳情懷,必須要使學生認識澳門,才會關心澳門。亦只有知道澳門輝煌的歷史地位和地理優勢,才會以自己的家園為驕傲,有了關心和驕傲,自然就會自發產生由“愛鄉”而“愛國”的情感和行為。另外透過鄉土教育,可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養成熱愛家園的鄉土情結,使之成為一個熱心參與鄉土事務以提高公民素質。澳門是一個移民城市,真正土生土長的澳門居民只占不到三份之一,要使全體澳門居民都產生歸屬感,我認為突出鄉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月1日澳門日報副刊《文化教思》第一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