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有什麼地方值得一遊?」一位外國遊客問道。澳門人答:「我們有從美國來投資的,拉斯維加斯式的賭場酒店,可以一去;我們也有一間美式咖啡店在議亭前地,你也可以在那裡嘆咖啡。」外國遊客:「...。」
對於大多數來澳遊客,澳門只是一個賭場林立,沒甚歷史文化的小城。少部份可能會知道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了世遺名錄,亦有部份可能會略知澳門曾是中國對外貿易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但如果同樣的低認知亦普遍適用於澳門大多數年輕人時,我們就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
澳門曾被稱為“天主聖名之城”,無數古今中外名人,包括利瑪竇、湯若望、孫中山、鄭觀應等亦曾在此留下足跡,與這個被稱為“濠鏡海”的地方結下獨特情緣。深入認識這個小城,你就會發現我們其實不僅是睹城,更有深厚的文化歷史。每當我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澳門歷史,分析澳門社會現象、地理環境時。同學都是那麼的投入和集中,下課後仍不斷追問,甚至小息午休時仍在走廊間談論著時,你就會發現原來他們最渴望知道更多的,就是他們居住的這個小城。
從教育的「廣義」角度來說,套用單院長的說法,「鄉土教育」應包括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作與人的互動,從而發揮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因此,開展鄉土教育,我們不單要討論如何在「狹義」的教育中得到加強,更要重視全社會的參與。
現在,「媒體」已成為教育中重要一員,尤其是在信息發達的當下,教育如僅強調學校課程,顯然尚未足夠。況且現代教育強調「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則通過更豐富的渠道,如網絡、電視電台、報章雜誌、書本等媒體,甚此家庭、社區去獲得時,傳播媒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成為學校課程的一個重要共同體。而鄉土教育的教材又是那麼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因此實施鄉土教育的主要場域應理所當然地從學校課程中擴張。
我們經常談到學校鄉土課程的「空無」,但社會及家庭教育中鄉土教育的「空無」更需重視。正如學校教科書一樣,我們的電視媒體幾乎被香港所壟斷。每日在電視劇、電影、電台中吸收的,幾乎都是香港人的價值觀,認識的都幾乎是與香港有關之事物。而自己生活的澳門,只能依賴外地介紹澳門飲食娛樂的節目。自己生活的澳門只能從第三者的角度,第三者的價值去認識。
不知是否澳門地方小的因由,新聞本就不多。與澳門直接相關之新聞,每晚僅有三五個。當然我並不是希望每天都有新聞大事,但我更樂見我們的新聞節目,可適當地省去部份已在香港電視中詳細報導過兩次的國際新聞,加入更多與澳門民生、經濟、風俗相關之新聞題材。亦外我難以理解電視台會在新聞節目後的黃金時段,播放佛教節目的做法。凡夫俗子的我更希望在看畢澳門新聞後,更多地通過此一渠道認識澳門,例如時事討論、歷史檔案等。而不是多年前的外購韓劇、足球直播。盼望我們的電視媒體更多地負起鄉土教育之責任,而不是用公帑去播放收視率幾乎是零的節目。
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7年1月29日 澳門日報文化教思F6版 鄉土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http://www3.icm.gov.mo/gate/gb/igallery.icm.gov.mo/Images/Heritage/OldPhoto/Macau/015X.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