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未命名的章節》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3月24日澳門日報 F6版鄉土教育專欄
  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回憶往時可能有點太早,但過去的泳棚暢泳、氹仔租單車、塔石“打波”、街邊檔買膠袋橙汁等,在與同齡友人飲咖啡聊天時,總會成為經常談及的話題。由澳門創作人協會編輯的《未命名的章節》,記載了廿多個澳門正在消失中的集體回憶,包括街邊剪髮、手工花燈、神香造船業、麥芽糖伯伯、瓦煲咖啡、永樂磅重機、木屋區、舊區水井等主題。作者們均親身對各主題作深度專訪,並用極富趣味的編輯設計,透過一隻流浪小貓的街頭經歷,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的澳門人澳門事。
  兒時住在三盞燈的我,那個蛋撻頭就是在那個叫“喃嘸呵彌陀佛”的地方,由剪頭阿叔主理。在鐳射機、MP3尙未流行的那個年代,三盞燈生果街一排賣老翻錄音帶的檔攤,成為我和幾位同學放學後的必經之地。我的第一張譚詠麟海報,就是在現時議事亭前地佐丹奴旁那條小巷購得的。這些都是如我般的“三字頭同齡人”集體回憶,代表了一個年代的澳門文化。與友人分享《未命名的章節》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再一次看看那些正在消失中的澳門文化,重新感受那些仍在的澳門情懷。
  在課堂上,我試着推薦這本本地創作給學生,同時與他們分享我的兒時往事。課堂轉眼變成了童年澳門情懷拾趣課,活躍的課堂氣氛更延伸至課堂以外,兩天後同學都跟我說他們光顧了書中提到的那個矮凳咖啡檔,幾位同學更買了他生平第一枝麥芽糖和第一包龍鬚糖。
  感謝出版《未命名的章節》的一班有心人,據知他們都是一群有心有力的年輕人,寂然先生為他們作序時,盛讚這群年青人推動了本土文化。於我而言,感謝他們為學生提供了一本有意義的鄉土讀物,這是學生建立澳門認同感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城市的文化特色在不斷地被其侵蝕時,我們需要更多的這類鄉土讀物,去鞏固我們的本土文化。
  規劃鄉土課程,目的在於有系統地豐富學生對澳門本土的認識,從而建立學生愛澳愛國的價值態度。而在學校開設鄉土課程,課程設置模式無論是採獨立抑或融合的形式,皆需要大量教學材料去支持推行。現時,普遍教師認同推行澳門鄉土教育的必要性,但同時他們亦反映要面對教學材料不足的現實問題,因此盡早規劃豐富本土教材是前提。教材包括教科書和一切有關之文字、視覺材料,而如《未命名的章節》此類的鄉土讀物,則可作為鄉土課堂以外的延伸閱讀,兩者可從不同側面去豐富學生對澳門的認識;後者各章節包括逐漸式微手工業、城市發展變化、文化產業等均可成為學生課後作為鄉土專題研習的主題,並由他們去把那些澳門人、澳門事豐富和延續下去。

圖片來源: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00/2248608514_d63f554910.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