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地理奧林匹克競賽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4月7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歷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無論主辦國為何,均能有效提高各國國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各地的學校亦就此展開一系列與奧運相關的主題學習,一方面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另一方面亦是教育學生發揚奧運精神最適切的時機。
  此外,本地不少學校均積極參與一些學術性較強的地區及國際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如在本澳歷史悠久的數學及資訊奧林匹克,以及近年的化學及物理奧林匹克等,均成為提高學科地位以及改革學校課程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參與如此規模的比賽過程中,學習到更廣泛和更深入的學科知識,部分更因此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中學時期幾位“奧數”屢獲殊榮的同學,大多升讀與數學相關的學系,並在現時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除上述的學科以外,事實上地理學科亦有組織類似的地區及國際性比賽。由國際地理聯合會組織的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首屆始於1996年,每兩年一次,迄今共辦理了六屆比賽。本屆將於本年8月份在北非國家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展開,並同時召開兩年一度的國際地理教育硏討會。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的要旨包括:激發學生對地理與環境學習的興趣;提高國際學校地理課程的質量;為各國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條件,增強地理教育強調的國際理解等。各地區可組織一隊由四名十六至十九歲學生組成的小組,在六天的比賽過程中,分別進行包括筆試、野外考察、選擇題三項比賽內容。其中,野外考察部分相當重視遙感、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的靈活使用,參賽隊伍必須熟悉儀器及圖表,才能順利完成考察任務。此外,以地圖、圖片、數據為主的選擇題部分,更是充分考察參賽者讀圖能力、國際認知、地理時事熱點的環節。簡而言之,舉辦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目的在於推動各國各地學校的地理課程發展,落實《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有關地理教育教學的各項建議。
  在學校層面推動鄉土教育,核心的仍是調整學校課程,把鄉土教育納入到正式課程中。話雖簡單,但要改革學校課程事實上絕不易為,蓋因各地課改均以改革教材和統考輔之,才能事半功倍。觀之本澳,單是教科書依賴和多元升學渠道這二項客觀事實,已成課改難題。如上文提出“學科競賽有助改革學校課程”的論據成立,辦理校際的澳門鄉土知識比賽,或許是其中一法。

圖片來源:http://www.geoolympiad.org/008-2008Tunisi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