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鄉土故事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6月2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上次從理論上談到了口述歷史是開展鄉土教育的有效途徑,今次與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經驗。
  我們用了近兩年時間,與三十位平均年齡約七十歲的澳門老居民進行了深度訪談,從中整理出數十萬字的歷史資料,通過他們的口述,紀錄了他們的人生歷程,並從中反映出一個時期澳門人的社會生活特質。
  我們認識的絕不只是三十個鄉土故事,更是三十個生命的歷程,他們集合在一起,嘗盡了人間正道滄桑,親歷抗戰、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一二·三”事件、澳門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做遍不同的行業,目睹澳門滄海桑田。時光跨越世紀,百年洗禮,澳門巨變,但不變的是那顆純樸的心,那種難得的鄰里情誼,那份代代相傳的社區關懷。以下且聽他們細訴當年:
  日本人先用探射燈照亮我們的艇,然後乘快艇開過來,不斷用機槍掃射,划艇的船員都跳船逃命去了。艇上有十四人,當場射死七人,傷了三人,還有四人沒有受傷,包括我在內。我爸爸的腳被打傷了,一雙腳都傷了,流血不止,幸好沒有當場死亡。後來當地游擊隊找來鄉民扶我爸爸到醫院敷藥,那醫院比在艇上還可怕,裏面陰森恐怖,連燈也沒有,要點松香燭,傷者都在呻吟。天剛亮,我們便走,當地人用帆布抬我爸爸回鄉。過了十多天,我爸爸就去世了,我就在鄉下跟媽媽耕田。——梁老伯 我對七歲以前發生的事印象十分模糊,我的記憶或許該從七歲開始。那一年,我失去了慈愛的媽媽,五年後,我又失去了爸爸,十二歲便成為孤兒。我的爸爸生前常對我說:“甚麼事情都可以嘗試去做,就是不能偸、盜、詐、騙、欺凌他人,做事要對得起天地良心!”我一直緊記這句話,爸爸去世後,我顚沛流離,靠拾荒為生,之後做過很多工作。——李老伯
  我們以前生活都很艱難,經常要跑到青草街輪水喉站,如果因為多人而輪不到的話,就要到水井打水,之後兩兄弟就齊心協力抬回家。我七八歲左右,放學後就要跟媽媽一起打火柴盒,工作至十一點就可以賺到兩毫子……澳門人天性勤奮,刻苦耐勞,以前一到夜晩,很多人就會架起帆布床,又或者只是憑藉一塊木板,就在新橋蓮溪廟前的沙地上睡覺。當時治安很好,人情味又濃……。——陳老伯
  鄉土教育重過程,重感悟,當學生細心聆聽,將這些採訪整理成文字,就是一次最好的鄉土教育。每所學校,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可以開展相同的教育活動,鄉土教育就在我們身邊。
macaulam@hotmail.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