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全澳校史寫作計劃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0月20日 澳門日報E5文化教思版
  “校史”是澳門教育界長期忽視的問題。
  是的,教學人員工作量大,面對社會的期許,家長的要求和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從早到晩,從基層教師到主任、校長,我們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完,還怎麼有時間思考與日常日工作不是很相關的“校史”問題。但是,每到接待來賓,或外出交流,或印製招生小冊子,又或出版校慶特刊,“校史”卻又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正是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
  早前,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聯同澳門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了一個“校史寫作工作坊”,有近百名校長、主任和教師出席。工作坊上,台灣建國中學的黃春木博士為我們做了一份有關校史工作的問卷調查,結果令人鼓舞。例如,有問題問:如果有機會,您會參與校史寫作或研究活動嗎?在有效收回的28份問卷中,有22人表示應該會參與,有5人還不清楚,有1人應該不會參與。這顯示即使再忙,教育同工都對撰寫校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只要有足夠的支援,大家都願意參與。
  工作坊後經過更深入的思考,我以為要在全澳範圍內系統推動“校史”寫作,使各所學校的研究成果既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又與全澳性質的計劃接軌,大致可遵循下述三個階段展開工作:
  一是獨立整理階段。如前所述,基於交流與宣傳的需要,其實每所學校都有自身的校史寫作計劃,出版過一些小冊子和特刊。各校可繼續依校情進行這項工作,並多從歷史科學的角度,開展史料,如學校檔案、校本教材、校友名錄、圖片、特刊等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系統的校史檔案,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將這些資料電子化,為日後深度的校史寫作和資源共享先做基礎工作。
  二是聯合協作階段。澳門學界透過資源整合和人員協作,盡可能在全澳範圍內開展系統的校史研究。這時需要參與計劃的學校派出研究人員,參與若干次研究方法與寫作體例工作坊,俾使校史研究盡可能利用原始資料,符合學術規範,並寫出每所學校的“個性”。資料齊備,不等如可以寫好校史,如何將學校置於宏觀的社會脈絡中考察,寫出充滿靈性的校史,而非大事記,則很考寫作者的功夫。
  三是校史深耕階段。在前面兩項成果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學校可擴展計劃,出版圖文並茂的校史專書,建立校史室和虛擬校史室,將校史列為校本鄕土教育的內容,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將獨特、優秀的校園文化和傳統代代相傳。這個階段做得好,對學校宏觀的校政管理或大有裨益。
  當然,上述計劃不是涇渭分明的,除第二階段外,聯合協作應該貫徹計劃的始終,在學術力量和物質資源上給予各校充分的支持。我們期待,若干年以後,澳門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動人的校史故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