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保育背後的“認同危機”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12月15日 澳門日報E11文化教思版

  澳門申報世遺成功後,文物保育逐漸成為社會重大的公衆議題,市民對歷史文物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
從下環街市、藍屋仔、松山燈塔到最近的望廈兵營事件,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議題此起彼落,民間訴求一個接一個。這些文物保育的訴求,不是孤立事件;保育是目的,也是手段,背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因素,體現了市民珍惜家園,熱愛文物,參與公衆事務的態度。從政府的處理手法來看,當局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似乎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多數只是從文物建築的價值去與社會討論問題,進而作出決策。其結果是,無論是執意清拆,還是從善如流,皆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即未能充分理解市民的文化感情,回應集體對“文化認同”表現出來的熱切心情。
  澳門作為一個移民城市,被葡萄牙人殖民管治了百多年,許多人都產生了“認同危機”,身分無所歸屬。主權回歸後,殖民管治的影響慢慢消退,澳門人的主體意識漸漸形成,參與文物保育運動,爭取公民話語權,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文化認同,化解“認同危機”的一種過程和方式。所以,近年澳門不斷發生文物保育的爭議,有時甚至演化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危機。這不僅是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育的平衡問題,更關係到澳門人的“主體意識”、“身分認同”等文化議題。
在高漲的保育浪潮中,一時間甚至連歷史學者和建築師都被“邊緣化”了。這種“忽然保育”的社會現象,可以從認同理論中找到根源。“認同”是主體與客體交互過程中慢慢生成的一種情感,體現在主客體之間存在着一種特殊的關係,表現出親切、認可和肯定。但這種感情平時是不顯露的,具有深沉和潛藏的特質。當被認同的客體發生變化,甚至備受衝擊時,“認同”的情感便會爆發。申報世遺成功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社區重整和建築重建,正是上述這些轉變的集中體現,所以一旦發生,“認同”便出現“危機”,市民自然而然地表現“保育”的訴求。
  文化認同不是強烈的感情衝動,它有如涓涓泉水,在心間細細流淌,看似淡然,實質卻是深沉的文化情感和記憶的延續。當掙扎與激蕩過後,它更形沉穩,更趨成熟,沉澱成對家園更深切的關愛。這些都値得澳門人珍視,値得我們的學生繼承和學習。
“認同”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是一種集體行為;同時又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認同”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文物保育不僅僅拆與不拆,或如何再生利用等 “技術問題”,若不明乎這些,做再多的事情,也注定事倍功半。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澳門人確實要寻回自我的認同,但短短這幾年間,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多元文化的影響,很多老居民和新移民都未能適應,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好像洗腦一樣,都底什麼叫愛國愛澳呢?


朋友

Rio 提到...

  愛國愛澳只是一個口號而矣,我們要推動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對澳門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對嗎?


匿名 提到...

我們只能是這樣,但切勿被政治化,我們需要一個國和家,更需要一個團結的民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