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本土知識的統整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2月09日 澳門日報E12文化教思版

 近年,“鄉土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被社會廣泛認識和接受後,它正通過新一輪的教育改革,逐漸被落實成為澳門學校的正規課程。改革的過程,是要將“本土知識”系統有序地融入學校課程中,這實質就是澳門實現教育本土化,課程本地化的一種方式。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教育現象,依目前的進度,如果進展順利,不出兩三年,本土知識就會全面地出現在基礎教育各個年級的課程中。根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教育當局現正編製基礎教育各個階段的“課程框架”和各科的“基本學力要求”(即相當但不等同於一般人所謂的“課程大綱”),盡量將本土知識納入新的課程體系。也就是說,因應澳門實際的教育現狀,本土知識不是以獨立的“鄉土科”形式出現,而是融入到各個相關學科中。具體而言,本土知識將主要通過常識、公民、歷史、地理、社會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來呈現。這是符合澳門教育狀況的做法,鄕土教育不求“學科地位”,而是着重培養學生的本土意識、地方經驗和實際能力。
 這些年來,筆者或以顧問,或以諮詢,或以評審,或以實際編寫者等身分和形式,參與教育當局和一些相關機構在不同科目課程改革上的工作。我注意到,澳門將來新的常識、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社會等科目,都會加入大量本土知識的內容。這種本土知識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從無到有,說得公允一點,應該是從少到多的現象,令人欣喜,但同時又令人隱隱約約產生一些擔憂。這就是,衆多科目,不同敎育階段都“爭”着將本土知識融入其中,或會因缺乏統整而出現內容重複。本土知識雖然不是一門條理分明的學科,但在編入課程時,仍有必要以一種“整體”的視野來給予關注,即某個學科、某個年級應學哪些本土知識,必須有全盤的佈局。否則,很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小學常識科、小學品德與公民科、中學歷史科、中學品德與公民科,甚至中學地理科,都會講到大三巴牌坊,學科與學科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學習內容與學習內容之間存在重複和不協調。當然,因應學科屬性和年級,學習對象雖同為大三巴牌坊,但重點卻可能不一樣。然而,具體操作起來可能不會如此簡單,宜深思熟慮,防患未然。
 顯然,只負責單科任務之人員,或只任敎一個敎育階段的老師,可能不會關心,也不會提出上述的疑問。但從整個課程改革的宏觀格局來看,我們面對的問題就非常清楚了:如何將本土知識經過統整,合理、均衡、有意義地列入各科、各教育階段?
 澳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期待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本土知識和本土價値將在新課程中得到適當的呈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