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環境敎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11月02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厄爾尼諾現象今年重臨,新聞報道後不少學生向我提問有關現象的成因,我向他們解釋這位“頑皮小孩”的成因及其帶來的影響,學生聽得興趣盎然。厄爾尼諾於1997年為不少國家帶來重大損失,當時我正讀大二,母校恩師黃勵知老師需要收集相關資料於校內進行講座。縱然厄爾尼諾由來以久,但97年前並未受到各國重視,當時相關資料非常缺乏,因此我主動逞勇為老師搜集材料,透過互聯網和有限的英語水平整理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的相關資訊,由此對厄爾尼諾現象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打開了我對環境敎育的理解之門。

環境敎育,緣起於1972年6月5日於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中發表的“人類環境宣言”,促使各國社會必須關注環境問題,並開始了對環境敎育的關切與硏究。而後經歷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以及地球高峰會提出了“21世紀議程”。自此,環境敎育成為公民必備的素養,也是國際社會必須共同負擔的責任。

內地及台灣地區近年開展中的課程改革,不約而同地突出了環境敎育的重要。內地全日制義務敎育地理課程標準,首章即明言當今世界正面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課程標準訂明環境敎育必須體現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値觀中。台灣地區九年一貫課程,則提出六項重大議題,當中包括環境敎育一環,同時訂明各敎育階段有關環境敎育的理念、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明確指出環境敎育必須融入各學習領域與基本能力中。

九十年代初,黃就順老師與培正中學的史地學會,組織師生製作了一套六冊的環境敎育小冊子,包括人與環境、綠化、大氣污染、垃圾、水污染、噪音,完整地介紹了當時仍未受到充分重視的多項環保議題,更詳細闡述了澳門本地的環境狀況,成為當時開展環境敎育的重要材料。目前,本澳各校課程雖並未統一標準,但多年來各校敎師大多明瞭環境敎育的重要,因此在正式課程中,尤其是理化、地理和科學等科目均非常重視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及關注。部份學校更以非正式課程的方式,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經歷,開展如廢品分類回收、節能節水等短中期活動,讓學生身體力行地參與到環境保育的行動中。

鄕土敎育除讓學生明瞭本澳社會文化的歷史沿革和當前發展,知曉澳門自然環境現狀和發展變化以外,更需要加強學生保育本地文化和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成為一位知行合一的保育行動者,使澳門優美的環境和豐碩的文化可以不斷發展和延續。

圖片來源:http://www.cartoonstock.com/newscartoons/cartoonists/cgr/lowres/cgrn133l.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