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氣象園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11月30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1997年,我在華師大就讀地理系二年級,其中一門必修課是“氣象學與氣候學”,也是我在四年大學生涯中最喜歡的一門專業課。敎授氣象學的老師,住在大學北區的員工宿舍,從他家步行到學校氣象園,只須三五分鐘。老人家每天準時四次,親自到園收集氣象數據,翌天帶回課室向同學講解天氣變化。

老人家更是氣壓圖製作高手,97年內地仍靠每天的氣象電台廣播,收集各地氣壓讀數,依據讀數在一張中比例尺地圖上標示各地氣壓數據,繪畫等壓線圖。一周下來,把數張等壓線圖掛在牆上分析,加上老人家數十年的經驗,即可預報數天天氣,而且非常準確。老人家在課上敎授同學分析氣壓圖的方法,依據氣旋反氣旋以及高壓脊低壓槽的分佈,即可知各地是晴是雨、風向風速等形勢;依據數天等高低大氣層等壓線圖,即可預報數天天氣變化。上好一門專業課就能預報陰晴,怎會不喜歡!

上氣象學課之所以有趣,更因可以走出那個悶熱的課室。廣州氣溫夏季一般比澳門高三四攝氏度。老課室只有四把舊風扇,那幅可惡的窗簾又破又厚,課室好歹也有四十度。加上全班一百二十多人,下午上課總敎人昏昏欲睡。氣象課可以走出課室,在空曠的草地上測雲量、記風向、量雨量、讀氣溫,和風吹來楊柳飄,敎人心曠神怡。

2000年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敎地理,我第一時間提出要在學校建地理園,好讓我可以回味那段日子。恩師黃勵知老師一口答應,並命我籌劃建園事宜。任敎一年過後,我見敎學工作逐漸掌握,即利用假日回廣州,跑到東風東路紅星儀器公司,拿着當年氣象學老師派發的講義,把儀器逐一購回澳門。可是因為經費有限,購得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儀器,只有幾支不同類型的溫度表、雨量器和手持風向風速儀等基本設備。

回到學校後,我託工友幫手製作百葉箱等設備,並向學校申請場地建設。雖然選址並不理想,加上學校周圍高廈林立,測得數據只供參考,但仍有三十位同學參加氣象小組,每天依時定候爬上那個小小的氣象園,記錄數據,並於學校門口大堂定時發佈。還記得那年有位個子不高、身裁略胖的高二同學自從加入了氣象小組後,每天放學找我詢問氣象問題,弄得我忙把大學課本搬出解釋,才勉強應付那位求知慾甚強的同學。一年過後,參與的同學已能掌握基本的氣象知識,更能預報數天天氣大勢,同學對課程的反應亦佳,氣象小組一事成為敎學生涯的小小成就。

回憶這段往事,是因為正準備倡議各校建立自己的氣象園,學會的同仁將負責協助各校儀器的購置和裝設,如果條件許可更可讓收集的數據通過連線分享。建園的目的在於讓同學可以走出課室,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累積學習經驗,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並從中建構同學的地理科學知識與能力。至於具體的計劃仍在腹中未成方案,希望各位給予意見與建議。

圖片來源:http://site.mynet.com/findicak/mynet_resimlerim/119web.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