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公帑與私校財政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0年09月06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傳媒報道,敎靑局至今向學校發出數十宗減低學校盈餘的勸喩。學校擁有巨額盈餘,對社會來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現象。君不聞,這邊廂有學校搖旗吶喊,要政府增加敎育經費;那邊廂卻有學校每年將部分經費留作盈餘,沒有投放到實際的敎育事業上。如是這般,如何善用敎育公帑?更甚者,這會造成敎育統計上的“盲區”,即每年的敎育投入,並不等於當年的敎育支出,當中的誤差,不是統計學上的問題,而是敎育行政上的問題。
過去,特別是回歸前,政府對私立敎育的支持非常不足,使澳門許多私校養成勤儉辦學、刻苦治校、居安思危的優良傳統。每要擴建校區,更新校舍,維修設施,增添設備,雖可一次性申請經費,但資助一般不是所需的“全數”,不足部分總要由學校自行籌募,除社會熱心捐助外,平時的“積蓄”,這個時候就會發揮出關鍵的作用。加上過去有一段時間因出生率下降,為部分私校帶來招生危機,節儉辦學,“積穀防饑”就更是成為私校理財的普遍原則。應該說,在當時公共財政對私校支持力度不足、且可能隨時面對辦學危機的情況下,私校持續節約小額的經常性支出,以補貼巨額的非經常性開支,逐年增加學校財政結餘的做法是無可奈何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勤儉辦學就更是澳門百年敎育的光榮傳統。
然而,時代不同了。回歸以來,政府對敎育的投入確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還在持續每年增長中。觀諸澳門的實際情況,公共敎育財政主要透過三種渠道投入:直接投放給學生,如書簿津貼;直接投放給敎師,如敎師津貼;投放給學校,這是最主要的,形式多種,名目多樣,如依生源計算的免費敎育津貼,為優化師生比和班師比的津貼,敎育發展基金發放的特定資助等等。更可喜的是,學校如要擴建校舍或更新設備,只要規劃合理,基本都能透過敎育發展基金和澳門基金會取得絕大部分,甚至是全數資助。也就是說,那種逐年節省經常性支出、補貼一次性的非經常性開支的敎育年代已經過去了。
為應付辦學需要,學校滾存一定的經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滾存”沒有休止,越滾越大,一校之“積蓄”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元,就不能接受了。當然如果“積蓄”來自私人捐贈和長期利息當作別論。
在昔日刻苦辦學的年代,私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學費和辦學實體及社會人士的捐助;而今,免費敎育學校的經費已與公校沒有區別,悉數來自公共財政。從這個角度看,澳門大部分私校其實一點也不“私”,免費敎育學校更是“全公”,非免費敎育學校也至少是“半公”。旣然如此,向社會公開財政收支,應是澳門人對私校最基本的要求。文明社會呼喚這種制度的到來。

圖片來源:http://i5.photobucket.com/albums/y191/stoshmaster/rent_checkbook_sketch.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