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敎甚麼?這個問題,似乎並不是問題。隨便走到路上,隨機找個陌生人一問,都會回答得頭頭是道:“中、英、數科,應是學校最重要的科目。”A說;“敎學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態度。”B說;“學會解決問題,懂得分析事物。”C說;“能夠應用電腦,知道會計方法。”D說。
確實,上至學識淵博的敎授博士,下至目不職丁的市井流氓,都會對學校敎甚麼有一套看法。學校怎麼敎,大部分受過敎育的人都會有一套自我認知,我甚至聽過有些學校領導認為,只要對某一領域有深入認識的、只要受過高等敎育的,都能勝任敎師工作,哪怕是沒有受過師範系統訓練過的。
如果前文眞的成立,那麼,敎師的專業體現在哪裡? 一個人,從幼兒園開始到完成高等敎育,十多年間受過多少老師敎育!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對怎麼敎和敎甚麼總會有所認識和領會。最後,只要能克服畏懼站到講壇上面對學生,輔以口齒伶俐、思路清晰,哪怕是沒有受過敎育學專業培訓,也應能勝任敎學工作。
但是,只要再提出某個內容或是某些技能為甚麼要敎的問題?上面所描述的“勝任者”,應該不容易回答得出來。
敎師的專業,在於對任敎學科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任何涉及課程理論的知識,對於沒有受過敎育專業訓練的人,是不容易解答出來的。因此,“課程”二字對於專業敎師而言,是最不容易被非專業所取代,而且是最重要和核心的部分。
正在諮詢中的《正規敎育課程框架》,諮詢期到十月卅一日(共計四個月)。素君老師認為諮詢期太短,而且放在七、八月的暑期期間,質疑諮詢能否發揮作用。我認為,只要學校和老師們依然沒有意識到課程發展的重要性,那怕是再延長半年也難以收效。
這是事實。從延長至一百九十五天上課日的議題早前提出以來,不少學校領導的憂慮主要是集中在夏令班要不要取消?部分老師則憂慮取消了夏令班就減少了收入。甚至到了今天,依然有不少老師從未聽說或從不關心《正規敎育課程框架》的諮詢工作。相比對《私立學校敎學人員制度框架》諮詢的熾熱,我不太認為是宣傳不足或是諮詢期過短所致,而是因為後者攸關老師工作條件的改善,前者更多被認為是事不關己。
《正規敎育課程框架》的推出,意味着課程的改革發展,而“課程”作為敎師專業的核心,又怎可能事不關己呢?
上述的言論或許只是個人狹隘的認知,以偏概全。只望同仁更多關注《框架》,多提意見和想法,眞正發揮我們的專業所在。至於要關注哪些部分?篇幅所限,下期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