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烽火歲月的集體回憶

文.林發欽
刊於20150706日澳門日報D06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
/res/1/20150707/19381436204636640.jpg

    口述歷史做得愈多,我愈相信它的功能將來勢必會無限拓展。口述歷史不僅是歷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和史學研究方法,同時是一種社會學研究方法,也是大學、中學甚至小學開展人文社會領域教學的重要工具。我愈來愈深信口述歷史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不僅讓歷史與未來對話,實現敘述者與訪談者的情感交流,透過口述歷史更能跨越世代的鴻溝,消弭世代偏見。
    我這些經驗和想法,或許有點令人懷疑,但事實真是如此。
    近期做了一項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研究,將敘述者,即受訪者定位為平民,研究戰時的澳門社會生活。這些敘述者既不是高級官員,也不是軍人,也不是商人,而是普羅大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由於時代久遠,加上敘述者有一定的年紀,以致每個故事都有模糊和褪色的地方,這也是口述歷史常受人詬病的地方。但從大歷史的角度看,這些詬病無關痛癢。我們主持訪問了逾五十位八十歲以上,親歷過戰爭而又記憶猶新的長者。每個人的具體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故事都充滿個性;但這數十個故事,卻一如研究假設那樣離不開那個時代的共性。總體看來,從烽火歲月中走過來的澳門老人,他們都有一大串共同的關鍵詞:走難、飢荒、輪米、餓殍遍野、搶食、驗糞、和平歡欣等,構成一幅真實的戰時澳門社會生活圖像。這幅圖像,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集體回憶;或者反過來說,他們的集體回憶重構了那幅戰時澳門社會生活的圖像。這就是口述歷史的價值,透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質疑餓死的具體人數,卻能肯定了餓死很多人;我們可以不相信骨瘦如柴的善良小孩竟然要當街搶食,卻無法不承認飢荒之下人性和尊嚴的脆弱。
    有些悲慘故事在訪談現場已經聽過,只是當時故作專業抑壓情感,不讓淚水往外流;但到夜深人靜獨個兒伏案校閱逐字稿的時候,眼淚還是不能自主地奪眶而出。我清楚知道這些戰時經歷不是小說,不是電影,而是真實的生命歷程。有錢買不到糧食、炮彈落在家裡的屋頂死裡逃生、看着妹妹活生生餓死、已失去媽媽的十二歲小孩被爸爸要求跟別人走以保存生命……
    這些老人的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又很近。不說國家與和平大義,只看真實的人性,我相信老澳門人的抗戰故事可以感動我們的青年學生。透過口述歷史,我們不一定讀懂戰爭的殘酷,卻肯定讀懂老澳門人的苦難與質樸,實現世代理解。

    如果了解我這些研究的經驗,或會更明白我的主見,口述歷史的確可以跨越世代鴻溝。就此而言,口述歷史應用在教學上,已不僅限於歷史科了,謹此與教育界同工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