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從遊戲中學習(一)

文.黃逸恆
刊於20130429日澳門日報D09文化教思版
  • 課室內的一側,幾位學生在建構區玩積木,合作架起一幢三層高的大樓;
  • 另一側,一位學生穿上圍裙,戴起廚師帽,拿着工具在廚房炮製美食;另一位則在招呼兩位客人;餐廳外,兩學生正在合作準備一串串的串燒羊肉;
  • 舞台前,三位觀衆在細心欣賞四位同學在演《三隻小豬》的故事,扮演大灰狼的正追趕着小豬們;
  •  風箏作坊內,幾位工人正細心地把風箏塗上色彩斑斕的顏料,師傅則在旁邊監督作坊的工作流程,不時指導工人用心細作,把握品質要求;
  •  幾位學生正準備進入圖書館,並出示圖書證向館員借書。館內則有幾位學生安靜地閱讀着故事書;
  • 圖書館旁邊則是醫院,醫生正在為病人看診,護士在旁為病人準備藥物。

  上邊的景象,並不是甚麼電腦模擬遊戲,而是在一個三百多尺的課室發生。課室內,正有三十多位四至六歲的小朋友在上課

  這是山東濰坊市高新區一所幼兒園二年級的班級教學。課室不大,卻分為六個區域,而且井然有序。學生進入區域需要出示入區牌,每個區域則列有詳細的規則。兩位任教的老師穿梭於不同的區域當中,時而指導學生玩遊戲,時而觀察及紀錄學生學習的過程。

  學校每天的活動大概是這樣安排的:上午早餐後進行一節二十分鐘的主題活動,然後是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洗手後吃小點心喝杯牛奶後,就進入教室進行一小時左右的區域活動(又稱區角活動);再而是午飯、散步及午休。起床後,則有一個三十分鐘的安全教育及演習,之後就是另外一個小時的區域活動

  前述的就是這幼兒園一天兩次區域活動的景象。

  仔細走到每一個區域看,小孩子雖然在玩,卻不難發現,區域內的每一件道具甚至場景佈置,皆是經過老師們精心設計的,遊戲極富教育意義。而且,這不是一次兩次的遊戲,只要走到課室外邊,可見有一幅供家長每天查看的、由老師詳細規劃的月度課程計劃,以及每周教學設計,而都是經過規劃的、具階段性的、一環扣一環的幼兒課程

  課程的另一個表現是,小朋友雖然玩得都很開心愉快,卻完全不難發現當中的秩序與規範。那些三四歲的小孩,沒有一個會亂跑,甚至進入另一個區域時懂得換入區牌;圖書區各人會安靜看書,不會打擾別人;顏料、剪工等工具用完,會自覺放回原處;美食區的廚師絕不會隨便把廚帽摘下;表演區中觀衆席的小朋友,會安靜地專心看別的孩子表演,表演完會自動鼓掌表達謝意。

  這所學校為我們展示的區域活動,完全體現了從遊戲中學習的幼兒課程發展準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