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與分配

文.林發欽
刊於20131028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回歸後,特區政府明顯加強對教育的宏觀管理與監督,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政府對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也逐年穩定增長,逐漸形成為具體的教育財政政策。

六年頒佈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規定:在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預算時,非高等教育被視為主要優先項目之一。後來,《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在財政方面也明確提出:在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中,確保非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具一定的增長速度。將非高等教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這些規定雖然還不夠具體,也欠缺檢驗標準,但還是反映了特區政府重視教育,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決心。

在上述教育政策的主導下,澳門非高等教育領域的公共財政支出由二年的10.07 億元,增加至一一年的32.92 億元,十年間增長超過兩倍。這樣子的增長,可以從具體的校園環境、教學設備、學生活動、教師待遇等方面顯示出來,教育同工當感受至深。

隨著公共教育財政投入持續增長,社會開始關注教育產出的問題,即是期望教育品質獲得提升,從而體現教育經費增長的成效。要強調的是,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是增加了,但有兩個核心問題需要省思:與國際教育指標相比,澳門的公共教育財政投入是否足夠?公共教育財政的分配是否合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建立了一套備受認可和成熟的教育指標系統,當中教育財政與人力資源的指標,就包括生均教育經費、公共教育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値的比例、公共教育支出佔政府公共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等指標。其中後兩項指標,也是當前國際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經費支出水平的主要依據。以一年為例,澳門公共教育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値的2.5%,公共教育支出佔政府公共財政總支出的14.9%,與鄰近地區,甚至是OECD先進成員國相比,水平普遍偏低。這反映澳門今天公共教育經費的相對充裕,主要原因是從澳葡時代起,政府對教育的承擔實在是太少了;今後相當一段長時間,我們仍得貫徹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以便教育財政指標追上世界先進地區。

不患寡而患不均乃中國的傳統智慧,適用於公共教育財政的分配原理。我們都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公共教育財政還是要盡可能追求公平與效益,即通過教育經費的投入和配置,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教育質素。目前公共教育財政主要通過學校(免費教育津貼或學費津貼)、教師(專業發展津貼)和學生(書簿津貼和其它助學津貼)三個管道發放,其當前比例和將來的增長趨勢,對澳門教育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例如在新學年,發放給學校的免費教育津貼、學費津貼,以及發放給學生的書簿津貼都獲得提升,但發放給教師的專業發展津貼卻沒有增加。在加與不加之間,其出發點是甚麼?決策的過程是怎樣的?目標又是甚麼?我的意思不只是為教師爭取提升專業發展津貼,而是以此為例子,反思教育投入的公平和效益?

總之,公共教育財政的投入與分配,不但要追求數量的相對充裕,更要硏究分配的合理和公平,從而發揮公共財政對教育發展的宏觀導向作用,提升教育的效益與品質。

圖片來源:http://photocdn.sohu.com/20120313/Img337599179.jp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