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逸恆
刊於2014年04月28日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上星期光顧一個路邊攤檔,攤販雖然忙碌地準備食物,卻仍不忘敎導兒子。二人對話大概圍繞“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議題,從對話中得知,這名正在就讀初中的小朋友玩電子遊戲很有本領,在同學間的網上遊戲圈中經常得第一;攤販主問兒子勝出的秘訣,他回應媽媽那是因為他花了很多的時間,同時因為平時玩電子遊戲經常得第一,就算一時失手,仍堅信自己最終會勝出,因此會努力爭勝。攤販“打蛇隨棍上”,敎導兒子如果能把這本領用在學習上,成績就不會這麼不理想。但他竟然駁嘴說他的數學成績在班中屬於上游階層,成績並不如媽媽主觀判斷那麼差。攤販追問為甚麼其他科目成績不如數學理想,小朋友說因為數學老師稱讚他有數學天分,因此堅信自己能學好數學。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天才就算多聰明,若缺乏毅力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道理。同時亦會明白,堅持信念則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重要因素。
PISA中心基於2012年測試的資料,最近公佈了一份有關學生毅力和自我信念的報吿。報吿指出,要發揮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驅動力和動機是一個關鍵因素。同時發現,大多數學生缺乏了對學習的毅力。根據參與PISA學生的自我報吿,在各OECD國家中,有63%的學生傾向當遇到困難時會拖延,44%學生認為自己遇到問題時會輕易放棄。澳門學生的情況亦與上述相若,分別為66%和50%左右,顯示我們的學生毅力仍然不足。
至於毅力的高低與學習成效的關係如何?以下的結果或許可以給予我們一些思考。參照PISA提供的資料,在澳門,毅力高的學生比毅力低的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高出接近22分,一些國家如芬蘭、韓國、挪威差異更超過30分。由此可知,毅力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影響甚大。此外,PISA測試還要求參加的學生回答他們相信如果他們足夠努力,他們就能在數學上取得成功的程度。澳門學生回答同意“如果我足夠努力,我就能在數學上取得成功”,其數學成績比不同意的學生高出22分。而在冰島、韓國、挪威等國家,與這一自我信念有關的數學成績差異更達50分以上更多。
旣然學生的數學表現與其毅力有關,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給予學生哪些方面的支援與支持?PISA報吿指出,敎師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動力和意願。敎師使用認知激活策略(cognitive Activation strategies)與學生的動力有關,例如佈置需要花較長時間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做一些不能馬上發現明確解題方法的題目,以及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學習等;報吿亦指出,數學敎師給予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在形成性評價中,就其強項和弱項給予回饋等,學生的毅力和問題解決的開放性也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