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鄉土故事:戰爭與饑荒

文.林發欽
刊於20150803日澳門日報E07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mage.wenweipo.com/
2015/08/13/a18f.jpg
    我一直提倡老師多以口述歷史的形式推展校本課程和專題研習,一方面訓練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提升待人接物的技巧,一方面使學生深入了解別人,親身體驗不同年代的歷史。本文嘗試以具體的口述故事,說明口述歷史在教育中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澳門在抗戰時期發生嚴重饑荒,那個年代的人是怎樣生活的呢?透過口述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得很具體、很細節。香港淪陷後,難民激增,周邊地區都被佔領,使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航路受阻,糧食供不應求,澳門的自然環境又欠缺耕地,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饑餓成為那個年代澳門社會最主要的特徵。
    有受訪者的爸爸是海外華僑,定期寄錢回來,生活相對安穩,她回憶:我們也是要吃雜糧的,要吃些發脹了的米飯,讓你吃了半碗就覺得飽。這些一會兒使人又覺得餓的飯,我們叫它作神仙飯。我最記得我們有時又饑餓,又沒有甚麼東西好吃,到收到爸爸匯來的錢時,媽媽就讓我們開心一下,給我們一毫子去美國樓餐廳買一個餐包吃,大概我們每個月都有一次餐包吃。
    如果家庭環境不怎麼好,生活就更艱難了。有受訪者憶述:在日本仔來的時候,是吃不飽的。我們已經算比較好了,還可以把番薯、芋頭摻到米飯中吃。有人甚至連這些東西都沒有。
    各種糧食供應不足,尤其是米荒,政府實行配給制,使富裕階層也不容易買到糧食。有受訪者說:到後來貴的時候,就完全沒得賣了,有錢都買不到。
    極度饑餓之下,許多平民百姓要從糞便中找尋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進食,以保存性命。有老人家回憶說:我對粟米有很深的印象。當時市面上有很多乞丐,不少人就在街角住宿、煮食。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煮食,他們在煮一粒粒的粟米。那些粟米是從哪裡來呢?原來有些人身體差,吃了硬粟米不能消化,便將一粒粒粟米拉屎排出來。那些饑民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在屎中把粒粒粟米撿出來洗淨再煲,以作充饑。
    另一位受訪者也有相近的記憶:那時候在澳門,從石牆街到白鴿巢的路上,很多人隨便在路旁排便,先前進食的玉米粒沒有消化直接排出,大雨過後,只剩下玉米,街上就有人把玉米撿起,然後進食。抗戰的時候,這是沒有辦法的。
    有受訪者曾親身目睹饑民撿糞便殘渣吃,成為他最深刻的戰爭記憶:當時有人吃了餵馬的粟米,拉出來沒有消化的玉米屎,這都有人會搶,搶了洗乾淨再來吃。有些人說這未免太誇張了吧,但這是真的!這是我小時候見過印象最深刻的事。當時我在同善堂讀書,學校煮粟米派給一些人,我在同善堂,即是現在爐石塘那附近走過,旁邊有一些橫巷,有些人拿了吃完以後,因為很難消化,便拉出來一粒粒的粟米,但是拉出來之後便接着有人去搶,搶了洗乾淨後再煮來吃。我真的親眼看到。
    總之,饑餓或半飽半饑是戰時澳門社會生活的常態。我相信以上戰爭親歷者的回憶,會為我們的新生代帶來不一樣的經驗。這些事離我們很遠,但通過適當的教育方式和呈現方法,卻又離我們很近。這就是口述歷史,我所相信的有效教學法。

沒有留言: